林业苗木育苗的管理技术研究

2021-08-31 07:58杨淑青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7期
关键词:根系造林苗木

杨淑青

(甘肃省武威市石羊河林业总场大滩分场,甘肃 武威 733000)

林业工程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同时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一环。人工造林不仅可以促进林业经济发展,还能够更好地保护我国生态环境。过去为了发展经济,牺牲了大量的森林资源,造成生态环境恶化。近些年来,国家对林业经济发展高度关注,苗木作为林业发展的基础,苗木的生长质量能够直接决定林业经济发展质量,为此需要加强苗木育苗技术与管理技术的研究,制定科学的育苗和管理模式,确保苗木能够快速高质量生长,是推动我国林业经济发展和林业工程建设的必要手段。

1 林业苗木育苗技术分析

在林业工程建设中,苗木育苗技术是培养质量较高树木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必须做好苗木育苗工作,才能够确保苗木在林建茁壮成长,从而促进林业工程更好地建设,提高林业工程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1.1 林业苗木种类选择

在林业工程开展前,首先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因素、地理环境因素、经济发展因素以及市场因素确定科学的苗木树种,所选择的苗木树种种类必须能够符合当地的基本环境生长条件,且苗木种类需要在当地木材市场中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在确保苗木成活率的基础上,提高苗木种植的经济效益,所以需要根据林业工程的造林地面积选择合适的苗木种类和数量,降低苗木种植市场风险。苗木树种的选择主要可以分为绿化苗木和造林地苗木,根据林业工程建设需要确定合适的苗木种类,如果是造林地苗木,需要根据当地的特点选择具有较高存活率的苗木树种,例如在北方林业工程中,需要选择耐旱性较好以及耐寒性较好的苗木种类,确保苗木能够在造林地内存活并生长,降低气候环境和地理环境对苗木树种生长的负面影响[1]。以我国H省地区为例,截至目前,H省人工造林与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山育林共33105公顷,下面是其按人工造林用途的具体划分。

表1 H省地区人工造林用途划分

造林用途 造林面积/公顷 占比/%防护林 14 131 42.8薪炭林 591 1.8特殊用途林 2 608 7.9

1.2 播种育苗技术

林业苗木的培育是以播种育苗方式开展的,这种方式需要对苗木进行处理,需要选择根系较为发达的苗木,根系发达的苗木生命力更强,更容易成活,且树木根系能够起到涵养水源和固沙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水土流失问题。苗木的根系与培育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在培育树苗根系时,可以采用容器育苗的方式,能够减少对苗木根系的影响,使苗木的根系能够保持更加发达的状态,从而能够提高苗木的存活率,进而提高树木的生长质量,是林业苗木育苗技术的关键部分。

1.3 壮苗管理

在苗木播种后,为了确保苗木能够正常生长,保证苗木的根系发达,需要采用科学的壮苗措施,确保苗木生长。苗木生长初期对于水分和影响需求量较大,且因为处于生长初期,根系较为脆弱,在水肥管理方面需要采用科学的措施。在第一次对苗木施肥的过程中,需要追加钾肥和磷肥,满足苗木生长的基础营养需求,在其生长过程中需要根据苗木的实际生长情况确定水肥的追加量,水肥追加不宜过多,否则会导致土壤内的微生物系统平衡被打破,从而影响苗木正常生长。

2 林业苗木育苗管理技术分析

林业苗木的生长质量,除受到苗木育苗工作的影响外,与苗木育苗管理工作也有着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苗木种植后需要加强对苗木的育苗管理,采用科学的管理措施能够进一步促进苗木生长,是提高林业苗木生长质量的有效方式。

2.1 造林地土地处理

土地处理是人工造林前必须开展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林业苗木的育苗效果。在苗木种植前,需要对造林地的土壤进行翻耕,可以采用深耕法,提高土地翻耕深度,从而能够提高土地的松软程度,使其内部的透气性更好,还能将土壤中的部分细菌和虫卵翻出土地之外,从而达到对土地杀菌的效果。土地处理需要将造林地中多余的杂草、垃圾等清除,防止土地内存在影响苗木生长的其他有害物质;土地翻耕后需要保证土地表面平整,为苗木生长创造有利条件[2]。

2.2 科学调整育苗密度

苗木种植密度能够直接影响林业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所以在育苗过程中,需要科学地控制苗木种植密度,如果苗木种植密度过低,会导致苗木的生长受到负面影响,土地内养分分配不均,苗木所吸收的营养物质不足,还会导致造林地内部的通透性较差,影响阳光照射和空气流动;但是如果苗木种植密度过高,会导致大量的造林地土地资源浪费,从而影响经济效益。根据H省某林场的育苗密度管理实际经验来看,在其培育杉木时,针对不同种植密度开展了观察试验,从而确定了最佳的杉木种植密度。下表是不同育苗密度下H省某林场杉木的生长情况。根据上表可以看出,800株·hm-2育苗密度下苗木的生长状态最好,所以需要根据苗木的种类以及造林地的实际情况确定最佳的育苗密度,确保苗木能够在造林地内正常生长。

表2 不同种植密度杉木生长情况

2.3 苗木育苗病虫害防治技术

苗木在育苗管理阶段需要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管理,确保苗木不会出现大规模的病虫害,是提高育苗管理技术水平的重要因素。林业苗木病虫害管理需要结合当地常见的病虫害发生具体情况进行确定,下面是本文总结的几种常见病虫害育苗管理技术。

(1)增强苗木抵抗病虫害的能力。病虫害主要威胁的对象是抵抗能力较低的苗木,所以在选择苗木品种时,需要尽量选择抵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苗木种类,结合当地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对苗木抵抗能力进行检测,确保苗木具有良好的抵御当地常见林业病虫害的能力,从而能够从根本上降低林业病虫害对苗木的影响。

(2)加强日常管理。苗木病虫害管理最为有效的方法是加强日常的林间管理,在育苗阶段需要按照适树适地的原则,根据当地的病虫害发生的基本特点,加强日常的病虫害巡查工作,如果发现存在病虫、细菌等,则需要立即开展消杀工作,防止苗木病虫害进一步扩散和蔓延,不为细菌、寄生虫等创造有利的滋生条件,为苗木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能够促进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提升,降低某一种病虫害对造林地造成的负面影响。

(3)加强苗木病虫害监测体系建设。监测和预警是苗木育苗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措施中的重要一环。因此,林场工作人员需要全面收集当地容易出现的病虫害资料,根据病虫害的主要类型,制定科学的监测方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林间加入传感设备等,对苗木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确保病虫害发生第一时间能够得到准确信息,从而制定科学的应对方案,能够全面促进抵抗林业病虫害能力提升。

2.4 加强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是造林地育苗阶段的重要管理技术,当前我国造林地主要采取灌溉的方式为苗木生长补充水分,灌溉模式适合在大型林业工程中使用,能够使苗木快速生长。灌溉水量需要根据当地的降水情况、水分蒸发量等计算,从而确定最佳的灌溉频率以及灌溉水量,确保苗木能够得到充足的水分,还能够防止因水分过多影响苗木生长。肥料使用是促进苗木生长的重要手段,需要根据苗木的具体生长情况作出判断,明确当前苗木所缺少的养料,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肥料施撒工作,需要做好肥料使用规划方案,定期补充苗木生长需要水分,为苗木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肥料需要更多地采用有机肥,降低对造林地土质的破坏。

2.5 其他苗木育苗管理技术

除上述育苗管理技术之外,在我国不同地区的林业工程中,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用一些特殊的育苗管理技术。例如在我国北方地区的林场中,因为北方地区冬季气温较低,如果不做好保护措施,会导苗木受到寒冷气温的侵袭,从而导致苗木无法正常生长,从而影响林业经济效益。因此,要加强对霜冻等低温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保证苗木能够平稳度过冬季;在我国西北等较为干旱的地区,需要做好水分补给管理,确保苗木能够的到充足的水分。

3 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全面阐述了林业工程育苗技术以及管理技术,并提出了多项优化措施,希望能够对我国林业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帮助作用,不断提高我国林业工程建设质量,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更多的贡献。

猜你喜欢
根系造林苗木
果树根系修剪的作用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数字
苗木供求信息
沙地柏根系抗拉力学特性研究
不同播期对甘草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