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探究

2021-09-01 07:40杨富华山东省沂南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1年8期
关键词:建设工程监督管理建筑施工

杨富华 山东省沂南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我国相当一部分建设工程质量较差,施工过程存在较多的风险因素和不安全施工行为。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施工进度,一些工程实施的管理层会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轻微甚至严重违规行为采取不处罚或者处罚力度较小,导致工人或者安全监督人员从思想上放松了对施工安全的高度重视[1]。

当前存在的大多数建设施工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分为人因素、物因素以及环境因素,而人失误因素的比重占绝大多数,同时也是导致建筑施工事故的主要因素。由于建筑类工程施工工期较长,专业工种以及使用材料繁多复杂,极易埋下施工隐患[2]。因此,在建设工程监督管理中,紧抓质量监督、风险监督、隐患监督和安全监督是必不可少的工程管理步骤,对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关于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现状分析与改革研究、管理模式创新、信息化分析以及管理备案意义等方面[3-6]。刘宏涛等针对施工建筑质量监管的问题,结合建筑管理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应提升监管效率的有效办法[4]。马国良等为确保建筑施工监督管理工作的安全开展,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面临的新形势、管理模式问题及质量完善管理模式进行论述,探讨了一些新改变和新方法[7]。李志文等对新形势下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创新模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见解[8]。

李曰胜等提出质量与安全监督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出于不同的影响因素和区别的考虑,寻找出质量监督和安全风险管控中的共同点,形成两者的集成管理,从而实现降低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难度,节约了人力物力并极大地提升了施工质量与风险安全监督的效率,同时也极大地促进工程建设创新发展[9]。

徐春等认为质量控制和监督管理是工程管理中和核心问题和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实施质量和安全管理的前提条件是我国法律和标准的彻底落实和实施。为了进一步防止在煤炭工程的建设中出现较大事故或者严重安全隐患,制定严格的行业标准和监督管理条例是最有效、最便捷的手段和措施,从而确保煤炭施工工程的有效无风险进行,极大程度的从本质安全的角度减小工程的风险和损失,降低事故发生后果严重度[10]。

建设行业的飞速发展,使得建设施工质量监督越来越严格,明确相关标准,实现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完善和创新,结合我国的建设施工特点,创新监督管理级制,严格把控建设质量,是当前亟需实现的目标和任务。

基于以上研究和总结,笔者通过分析当前建设施工质量监督风险因素,建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频发的因素评价指标体系,为寻找工程质量原因和进行管理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1 建设工程质量频发的风险因素分析

1.1 系统内因

由于我国建筑行业急速的发展,国企建设单位等在项目竞争上相较其他小型施工单位具有极大的优势。因此有些小型房产开发建设单位等为了谋求利益最大化,剥削施工方及施工作业人员,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偷工减料、违法施工,甚至一度造成豆腐渣工程的全国性泛滥。还有一些缺乏施工资格、特种设备技术作业权、施工经验不足的黑承包商,办假证进行包工揽工,为了达到高额差价,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劣质材料、违规作业,不愿聘请专业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等,一味重视施工建设速度而忽略了施工质量,破坏了施工项目的高标准的行业规矩,甚至破坏了整个建筑行业的良性循环,使得人人造假、人人偷工减料、人人不进行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这样弥漫在建筑施工行业的不正风气造成了相关机构质量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管困难、工作量巨大、监管不力、恶性现象层出不穷、人员安全管理不规范的等困难。在提高城市建设项目质量的同时,必须要从根筑起,完善安全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和规范,从根本上解决矛盾。因此,在施工建设质量管理风险中,施工单位以及施工现场的杂乱无章、较低智慧化、违规层层分包等现象,是造成施工建设工程质量低的主要系统内在风险因素。

1.2 系统外因

极速的扩张和发展,使得建筑施工行业迎来了巨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力。但与此同时,相应的管理制度、监管条例、法律法规等并没有同步完善,市场上存在巨大的专业性漏洞和可乘之机。一些小摊小户借此机会,疯狂的圈占市场上小规模建设施工工程,以远低于正常报价的恶性竞争模式、采取部分人员资格证件挂靠以及钻法律漏洞的方式,极大的扰乱了原本平稳的市场秩序,造成了建筑施工工程行业的动荡和混乱。

对于走正常流程的建筑团队来讲,一个合格的施工工程,需要投入极大的财力物力,不仅仅是在建筑施工质量、材料管理以及后续手续办理上,还伴随着整个施工工程的安全风险评估等,这些都是花费巨大成本的地方,不仅需要金钱的投入,还需要很多专业技术人员,例如安全总监、质量总监等。

但之前快速占据市场的建筑施工团队通过恶意竞争、欺瞒躲避各行政主管部门的突击检查和安全验收等方式,不考虑后果,仅仅看重眼前的利益,欺上瞒下,获取黑色利益,在违法和违规的边缘徘徊。但这些深埋的安全质量隐患,终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暴露出来,严重的还会导致巨大的安全责任事故,例如2014年5月13日发生在桂林市临桂县的一起重大安全事故,造成了5人死亡、2人重伤的惨痛后果。某公共租赁房项目中,浇筑楼梯间的施工过程中发生模板坍塌,究其原因,正是由于没有安全搭建脚手架和进行合格规范的安全作业直接造成的严重事故。

因此,在建筑施工工程中,施工责任主体的违法违规行为以及恶性竞争也是造成工程质量问题频发的系统外因。

1.3 管理因素

由于市场竞争时的恶意降价和违规操作,部分施工现场并未履行监督职责和安全监督职责。

由于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施工工程质量的监察和管理都需要极强的专业性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在绘图、查阅文献与规范、安全检查、特种设备作业规范、技术行业标准、各种质量资料、后果评估、风险管控、应急预案制定和完善等方面,需要大量的专项技术人才进行专业指导和帮助,需要很强的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和广博的专业知识。但由于日益增多的施工工程现场和从业人员较低的安全防范意识,部分施工团队并未聘用相应的技术型和管理型人才,且当前人才的不足和专业技术型的匮乏,致使监督机构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应付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

同时,有些监督人员并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质量安全监管的尺度,工程团队也不能很好的做到责任工作有效规划,不能实施具体的计划统筹和全面监管,比如仅偶尔到场及仅在最终项目结尾时进行检查;又或是拘泥于质量安全监督监管的流程,从形式上完成对施工工程的监督管理,并未从工程实体的安全本质出发,仔细探寻工程施工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或者质量问题;又或是仅仅关注质量安全检查,对于工程违法行为较少关注甚至完全不关注,不能很好地起到以一带全的作用。

因此,不完善的安全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和规范,也是造成建设施工工程质量监督失效或低效的重要因素。

1.4 环境因素

法律法规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是权威所在,是相关领域威严的约束基础。同理,要想让建筑施工行业健康发展,确保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有效进行,必须是施工工程现场和建筑行业有关的监察部门一起进行协调监督,完善质量把关。

但是,目前的我国建筑行业和社会对质量安全监督执法者的认可度非常低[11]。尤其当实施这种质量安全监管监督的工程机构并不属于国家行政机关,而仅仅是某些施工单位为了应付监察而委托的第三方管理执法,在建设施工的相关法律中并没有确立这样的执法权力。因此,当工程出现安全隐患、质量隐患时,监督机构只能通过采取责令整改或者发放停工整改的通知书。正因为没有执法权,所以没有威慑力,导致检查评估工作变成面子工作。项目施工工地上的执行力和管控力度不强,难以避免更多的安全隐患的发生,增加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管理的难度。

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以及健康的法制环境,会使得施工质量安全监察工作流于表面,使得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对安全和质量的忽视,这是阻碍建设施工工程质量有效监督实施和安全隐患排除的重要外部环境因素。

2 建设工程质量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

针对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要求,通过上述对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的具体风险的分析和讨论,辨识出具体的风险因素,并以此构建了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管理失效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就要进行重点因素辨识和综合评判,这是建立指标体系的基础和关键,也是进行后续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步骤和基础。

但由于工程项目中周期过长,人员复杂,技术工种繁多,施工环境复杂多变,很容易造成一些隐患未被排除,形成明显的质量问题。因此,本文基于上述分析的质量监督管理失效的风险因素以及查阅资料、档案、年献、管理记录手册等资料,结合当前已发生的一些事故案例以及风险评估报告,针对系统内因、系统外因、管理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四个方面进行质量监督管理的主要评价指标,三级指标主要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质量监督失效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部分专家进行打分和现场评判可以得出,法律法规不完善、安全管理不到位和工程组织漏洞具有相对较高的质量影响性。强化建筑施工工程的安全管理基础教育,及时有效的制定安全合理预防对策可极大改善质量监督失效风险,避免一些安全隐患的发生,提高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现场的质量安全事故的可预防性。与此同时,技术管理不规范、信息技术落后、劣质材料和安全操作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较低具有较高的影响等,也是施工工程质量安全失效的的系统弱点所在,是安全事故的核心影响,更是造成建筑施工安全质量事故起源的主要不安全因素,应该多加监督管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3 有效措施分析

由以上可知,在多项评价指标中,管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属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中的基本原因。正是由于不良的法律法规环境因素,才会导致质量安全检查的低效率。因此,国家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规范,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技术教育,让公众提高保护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的意识。此外,使用劣质材料、恶意拉低价格也是造成安全质量降低、监督管理困难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进行市政扩建项目施工时,应全面了解规范市场上的价格,实行最低价格保护机制,以减少导致质量安全问题的风险隐患。

管理方法过旧和信息技术的落后在安全质量失效事故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是管理的失误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因素,是随时间的渐变积累演化而来,也是构成质量事故、监督困难的实物基础,因此有关人员在实行质量监督管理时,应将项目施工人员的自身不安全状态作为重点隐患,并及时针对有关危险源进行排查。

4 结论

(1)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可能存在的安全失效风险进行分析整合,归纳总结失效风险诱因,建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失效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2)分析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质量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此外,完善政府保护机制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是降低工程质量事故可能性的根本措施。

猜你喜欢
建设工程监督管理建筑施工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BIM技术在现代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