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赏练时”参考答案

2021-09-03 13:18
快乐作文(7.8年级) 2021年8期
关键词:专练蚂蚱复活

说明文阅读专练

《千年古莲子复活》

1.事理说明文;古莲子复活的原因。2.打比方。这句话将古莲子的结构比作“密封仓”,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千年古莲子的果实封闭性很好,可以防止水分和空气的内渗和外泄,甚至微生物也不能轻易进入,才可以沉睡千年。3.不能去掉。“正常情况下”是说大多数情况,不排除有特殊的情况,去掉了说明文的语言就不够准确和严密。4.不能调换。全文按照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第①~③段点题并得出疑问:千年古莲子复活的原因是什么?第④⑤段介绍古莲子复活的主要原因,即莲子表皮下面栅栏状细胞壁可以防止水分和空气内渗和外泄。第⑥段说明古莲子复活的次要原因,即保存古莲子的泥炭层,水分含量和氧气含量均很低。

《棒打鸳鸯,王母娘娘没做错》

1.巧妙点出了说明对象;有悖常理,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2.如果牛郎星和织女星相会,最后将会发生大爆炸,给地球带来深重灾难。3.列数字、作比较、作诠释。4.选用“可能”。因为牛郎星和织女星相会是作者所做的一种假设。相会后到达超新星阶段会发生剧烈的爆炸,是由假设推导出的结论,无法用事实证明。所以,只能使用“可能”,而不能使用“一定”,这样才能体现出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另外,如果用“一定”,就与后面的句子“甚至几个月才会逐渐衰减”相矛盾。

议论文阅读专练

《成长是一件怎样的事》

1.成长是一件最漫长、最丰饶、最深情的事情。2.说明对“成长”持不正确的认识具有普遍性,含蓄表明了讨论这个问题的意义。3.示例一:吕蒙接受孙权的劝告,努力学习,终有所成。示例二:年过半百的法布尔在荒石园中,潜心研究,历尽半生心血,写成巨著。4.比喻论证,用庄稼蹲苗为喻,生动形象且深入浅出地论述了“必要的积蓄”过程是“另一种意义的成长”。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人的成长其实就是经历挫折、充实自我(“胜利的潜伏” “内部精神的拔节”)的过程。

《“快活三里”莫滞留》

1.不要在舒适的环境过长时间停留,否则就使人意志衰退,勇气锐减。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对比论证;将刘备与殷纣王、周幽王、李隆基、李煜等人进行对比,来强调不在“快活三里”滞留的积极影响,使论证更有力、观点更鲜明。4.该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原子弹、氢弹比作“大炮仗”,不仅体现用词鲜明、生动,而且通俗易懂地阐述了邓稼先对国家的重要贡献。

记叙文阅读专练

《谁的影子》

1.揭示了主要内容与“影子”有关;“影子”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写“我”捉蜻蜓的内容,引出下文长大变老的那些人在夕阳里的闲适与惬意的描绘。3.“茫然地停住”原因是田园耕作归来的恬淡闲适让他在如梦似幻的夕阳美景中浮想联翩,对眼前的家感受得不真切,显得虚无缥缈;“感激地停住”原因是一家人和谐美好的亲情让他快乐而满足。4.(1)意为“十分喜爱,难以舍弃”,运用拟人,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蜻蜓对阳光的钟爱。(2)运用动作、语言描写,通过妻子看丈夫的影子一点点接近家、喊孩子打洗脸水的细节,生动地体现出妻子盼望丈夫回家吃饭的急切心理和见到丈夫即将回来的喜悦之情。

《最后一只秋蚂蚱》

1.(1)全文围绕“蚂蚱”展开,题目充当文章的线索,使文章浑然一体;(2)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3)点明本文主要内容。2.C 3.(1)第①段中写祖父跟别人一起采石,体现祖父勤劳;(2)第②段寫祖父会逮蚂蚱,体现祖父充满智慧;(3)第④段写祖父喜欢喝酒;(4)蚂蚱被芦花鸡吃掉,祖父说没事,芦花鸡吃了也是长肉,等长肥了,就杀了它吃肉。体现了祖父会教育孩子;(5)孙女把捉到的蚂蚱烤熟了给祖父吃,爷爷为孩子的感恩而高兴,体现了他容易知足的性格。4.因为祖父觉得自己的孙女长大了,懂得疼自己了,懂得感恩了,内心高兴,所以把芦花鸡杀掉给孩子吃。

猜你喜欢
专练蚂蚱复活
完形填空专练(五)
阅读理解专练(二)
巨人复活传
巨人复活转
小熊当当找复活蛋
短文改错专练
蚂蚁和蚂蚱
木偶复活记!
蚂蚱与鹰
七年级(上)期末单项选择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