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的有效运用策略分析

2021-09-05 00:34温丽珍
考试周刊 2021年66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温丽珍

摘 要:语文不但是小学的主要学习科目之一,还是各个学科学习的基础,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为改变这种局面,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文章对此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自主学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

一、 引言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主动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这不但符合新课改对于语文学科的要求,也与新时期学生的实际发展相吻合。

二、 自主学习及特点

有关“自主学习”,不同的研究派别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总体来说,自主学习是区别于传统的学习方式的一种学习形式,自主学习的主体是学生,通过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探索问题,直至找出答案、实现创新等,最终完成学习目标。自主学习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能够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有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提高。自主学习的特点主要有:

首先,学习者依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自我需求等,进行学习目标的设定,同时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接受情况,调整学习的进度。其次,根据自己对于知识的需求,制订适合的学习策略。同时,积极寻找方法进行问题的解决,在这样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创新。最后,能够根据学习成果,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

人们可以看到,自主学习的整个过程,都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进行目标制订、策略制订、研究探索、确定答案,学习者内在的学习动力非常强烈,同时学习者的思考能力、探究能力等均能得到提高。如果能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则能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收获较好的课堂效果。

三、 目前自主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现状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自主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深受欢迎,不但能够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还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学习主动性的提高,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收获的更多,对于学生正确学习方式的培养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小学语文课堂上自主学习的效果却是不尽人意。一方面,形式主义过于严重,有的语文教师没有对这种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不能够与教学内容、课堂活动之间进行契合,自主学习流于形式、停在表面,有外表却没有课堂质量的真正提高。另一方面,有的教师看待问题过于绝对,看到自主学习的优点,就要完全摒弃传统教学方法,这也与自主学习的初衷是相违背的。教师既要吸收自主学习法的优势,也要接纳传统教学方法的可取之处,取二者之长,促进课堂效率的有效提高。

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行,小学语文面临着新的要求、新的挑战,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成为教师思考的共同问题。将自主学习方式与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有助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提高。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自主学习能够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真正为学生创造了课堂上的学习主动权,这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其次,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提升。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学生只能被动听讲、接受,学生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同时师生之间缺乏沟通,课堂氛围沉闷。自主学习的模式下,教师进行课堂的引导、辅助,学生相互探讨、交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最后,符合新课改要求,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健康成长。自主学习模式能够使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学生通过教师设置的课堂活动,进行知识的探索,最终进行问题的解决,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未来更好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 自主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的有效运用策略探析

(一)进行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大多是教师在讲台上演“独角戏”,学生在下面寂静无声的进行听讲、记笔记。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小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较低。采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学生才能积极参与课堂,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有效提高。例如: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语文基础有较大的差别,有的学生认字、拼音都会,有的则一知半解,还有什么都不会的,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让会的学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教会其他的孩子,同时也能锻炼孩子的胆量、能力,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大大提高。

以统编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鲸》的学习为例,有的学生已经很好地进行了课前预习,而有的学生却是一无所知,这样的情况下,单纯讲解效果就会较差,教师就可以进行问题设置,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参与近课堂,寻找答案,最后再进行知识汇总,教学效果就会大不相同。由于本单元还有一篇描写小动物的文章《松鼠》,教师可以放在一起进行讲解,设置问题:这两篇文章描写的主要是什么?两篇文章在进行动物的描写方面采用的方法是什么?这两篇文章的相同点、不同之处都是什么?接着,教师就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究。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提高

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之一就是小组合作。小组合作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同时学生在进行问题讨论的时候,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均能提高。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借助小组合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有效调动,教学质量也能有较大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

以统编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的学习为例,教师首先进行学习分组,分组后组员自己进行小组分工,分别是:组长、负责阅读的学生、负责记录的学生、负责发言的学生等,每个学生对于自己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的职责要非常明确。同时,角色不是固定不变的,大家可以轮流充当不同的角色,这样有助于学生不同能力的提高。组长是小组的中心,对小组的整体情况进行把控。阅读的学生对于阅读的内容要非常熟悉,阅读采用怎样的语气、有没有容易读错的字、词都要注意。记录的学生主要负责对课文进行分析。发言的学生则是进行内容的总结,并在小组讨论完成后,進行有关内容的汇报工作。这样的形式下,学生不但能够对语文知识进行学习,同时学生还学会了如何与他人进行合作,学生学习热情非常高,也非常专注,教学效果良好。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