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混合式教学几对关系的处理

2021-09-09 16:23石超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线上教学混合式教学

石超

摘   要 在“互联网+”时代,充分研究“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于思政课教学至关重要,从长远来看,更是深入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的内在需要。高中思想政治课混合式教学必须做好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环境等方面的優化协调,实现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数字化资源数量与教学质量、教学内容理论性与教学达成实践性、学生个性化发展与育人共同体多元性等关系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课  混合式教学  线上教学  立德树人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互联网+”时代,将传统的思政课与信息化教学有效融合,对于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至关重要。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对于改进传统高中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高中思想政治课混合式教学必须处理好几对关系:学生的自主性与教师引导性的关系、资源的数量与教学的质量的关系、教学内容的理论性与教学达成的实践性的关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育人共同体的多元性的关系。

一、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1]。毫无疑问,混合式教学处理好主导性和主体性的关系应当成为重点关注的问题。正确理解思想政治课混合式教学主导性和主体性的关系,必须克服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过分依赖线上教学模式,缺乏线下师生交流。这种方式下,学生通过自己看直播课、录播课、微课等进行学习,教师仅仅是“资料的发送者”,在教学过程中隐形。二是将线下教学完全线上化,不能充分利用线上教学的优势。此种情形下,教师线下教学的模式完全照搬到线上,以教师讲授为主,不注意运用网络学习资源,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摒除这两种错误倾向,必须建构符合思政课混合式教学实际的师生关系,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引导有机融合。为此,教师应当准确把握课前、课中、课后三者的关系,发挥好“线上”和“线下”混合教学的优势。课前,教师可以发放教学任务单,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发放一些视频资源帮助学生完成自主预习,并通过线上社区交流等形式提前了解学生学习的问题。课中,教师针对学生的难点、痛点问题通过强化辨析、情境创设、优化案例、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内容讲解,并借助教学软件工具实现线上投票、留言互动、弹幕测试等功能,这样便可在缩短教师讲授时间的同时提升课堂效率,增加师生的互动,提高学生主动性。课后,教师可以采取“规定动作+自选动作”相结合的方式布置作业,自选动作主要作为学生的扩展性学习,发挥线上线下优势,可以是经典著作导读、影视资源鉴赏等多种形式,也可以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在讲“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时,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论人民民主专政》等经典文章,观看影片《开国大典》《红海行动》等。

二、数字化资源数量与教学质量的关系

网络技术的运用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平台,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一方面,教师可以采用微课、电子任务单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借助声音、视频、图片、动画、虚拟技术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说,网络技术利用其可操作性、便捷性等特点将众多资源转化为了可视化的数字化资源,为教学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但是另一方面,面对数字化资源的多样性,如何进行资源的选择就变得尤为关键。特别是思想政治课作为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课程,具有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基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价值任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只有将数字化资源的数量转化为教学的质量才能有效实现课程育人的目的。

实现数字化资源为教师所用、为学生所用应该坚持几个原则。首先,政治性原则。网络文化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但网络文化资源也呈现出泛娱乐化、低俗化等特点。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思想政治课教学绝不是戏谑、搞怪的秀场!教师必须围绕教学目标,选择体现党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道路、政治原则方面的资源作为教学材料,特别是一些网络谣言干扰着人们的视线,各种立场的观点充斥网络,教师只有站位准确,“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2],才能保证育人的方向性。其次,时代性原则。《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讲述课程性质时强调: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要“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进程”[3]。因此,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资源应当选择体现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精神等反映时代主题的内容为教学服务。例如,在讲授“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时,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故事融入课程之中,定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最后,创新性原则。网络技术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教师对于知识和资源的“垄断”,这无疑给思政课的教学带来了冲击。教师只有不断创新教学资源的形式和内容,才能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一方面,教师要增强网络技术本领,提升技术素养,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内功修炼,提升专业的广度和深度,为学生提供更宝贵的教育资源。

三、教学内容理论性与教学达成实践性的关系

实践性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键环节,也是当前活动型学科课程构建的必然要求。关于实践性教学,当前思政课可以采用线下社会实践和线上虚拟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据此引导学生将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相对而言,思政课的线下社会实践活动大家较为熟悉,可以围绕思政课内容开展诸如场馆参观、模拟活动、访谈实录、研学之旅、课题研究等活动。另一方面,在“互联网+”时代,虚拟实践教学对于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也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实现与现实实践的有效融合,最大程度发挥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效。

虚拟实践是指人们运用计算机、网络和虚拟现实(VR)等信息技术,在电脑网络空间中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和探索虚拟客体的一种客观活动[4]。虚拟实践具有虚拟实在性、交互性、自由开放性等特点。根据虚拟实践的特点,高中思想政治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虚拟实践教学。首先,虚拟仿真体验。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线上“云游”博物馆、纪念馆、资源库等,亲身感受和体验丰富的资源内容,并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完成考察报告。比如在讲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线参观“复兴之路”主题展览,让学生分享展品及背后的故事,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苦难历史和复兴历程。其次,线上社会调查。教师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习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调查报告。比如就新冠肺炎疫情之中各国抗疫情况进行横向调研,进而比较各国的国体、政体、政党制度,加深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认同。最后,线上专题访谈。学生借助虚拟实践的交互性特点,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仍有可能完成专题访谈等实践任务。比如,在学习“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时,教师可以布置学生通过线上采访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了解他们是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通过开展线上红色诗词诵读等活动领悟中国精神。

四、学生个性化发展与育人共同体多元性的关系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与人的个性化发展紧密相连,二者相辅相成。每一个个体都具有独特性,思想政治教育所培养的人应当关注个性化发展。马克思指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5]对于教育而言,必须打造育人的共同体才能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反过来,个体的独特性发展也会反哺共同体的发展。思想政治课混合式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家校、教师、师生、生生等多方面的有机联动,打造好线上线下育人共同体才能解决“怎么培养人”的问题。

首先,家校协同育人。家长在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家校之间必须紧密联系、互通有无,才能及时了解学生情况。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有必要通过班主任或者直接联系家长的方式及时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身心状态等,据此才能更好地把握学生学情,制定切实有效的学习策略。其次,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力量。与传统的思政课课堂相比,混合式教学任务量明显增加,加之教师对于混合式教学的认知也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仅靠教师自己单独完成,面临的困难不小。教研组老师可以共同搜集资源、分工制作学习任务单和微课等。再次,生生合作学习。学生之间可以共建线上、线下学习小组,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答疑解惑,互帮互助。教师也可以通過线上线下展示良好学习行为、优秀作业等形式树立学习的榜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打造思想政治课专属的育人平台与机制。当前各类教学平台多种多样,鉴于思想政治课的特殊性,专业技术人员与思政课教师如果能够相互合作,结合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将资源数据库、课后答疑、实践教学等各个环节有机衔接在一起,实现各版块之间的有机联动,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价值优势,无疑能够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课程改革,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2]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0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

[4] 石云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60.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99.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高中思想政治课线上教学混合式教学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饮食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研究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浅论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分层教学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