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探索

2021-09-10 12:37郭晓勇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高校

郭晓勇

摘    要:新时代开展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应有之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挥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学科建设、社会服务、实践育人,使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成为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要体现时代特色和内涵,健全生态文明教育体制机制,构建多方协同的教育体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阵地建设,健全完善评估体系和标准。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9-0040-03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关于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等被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意志和发展战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正当其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战略地位和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构建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目标责任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安全体系[1]。这“五个体系”系统科学、全面地界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其中生态文化体系属于价值观念层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和根基,其为推進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引领、精神滋养和智力支撑。要想大力倡导和培育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在国民中提倡先进的生态价值观,形成科学的生态审美观,就要求我们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断和重大部署。

(一)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

20世纪,在人类文明特别是工业文明取得空前辉煌成就的背后,是资源消耗加速、环境污染加重、物种灭绝加快、疾病蔓延加深等严重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危机。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推进绿色发展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强调,人和人类社会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生态危机表面上是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对资源的掠夺导致的,实质上是人的异化和人的欲望的无限膨胀造成的。所以说,人性的扭曲是生态危机的本质所在,消除生态危机根本在于从人出发,重新定位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就是要在公众中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2]。

(二)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要同国家发展的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3]。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核心内容和重要“一位”,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领域。高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科技引领的动力源泉,理应把开展生态教育作为重要内容。要想在新时代推动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高校就要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高质量的科技供给,为生态文明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提供智力支持和参与主体,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4]。

(三)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社会关系的双重和谐,生态文明教育既要求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又主张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强调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共生,将满足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内在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真学问、练真本领,而且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不仅要具备处理人际关系的良好品格,更要有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优秀品质,这其中,具有良好的生态认知水平和理论素养,具备较高的生态文明建设能力,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尺[5]。

(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中华民族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许多生态智慧和博大精深的生态文明内涵,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古代哲学思想蕴含的注重维护生态平衡理念,尊时守位、知常达变遵守万事万物运行变化规律的辩证理念,仁民爱物、崇德向善的生态伦理思想,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健康生活理念等[6],都是我国现代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来源。高校是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阵地,理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智慧和理念融入到生态文明教育中,为培养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生态文明品格、科技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服务。

二、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路和理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充分发挥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勇担建设生态文明时代重任和支撑引领旱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光荣使命,紧紧抓住“凝练绿色文化、打造绿色环境、实施绿色教育、开展绿色实践”的思路和理念,组织开展由理念引导、知识传授到实践教育全过程的生态文明育人探索和实践。

(一)依托特色学科专业资源,构建生态文化传播体

学校依托独具特色的农林水学科专业资源,坚持把生态文明教育与办学传统、学科特色、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学校的区位优势相结合,凝练和总结绿色文化的发展脉络,拓展绿色文化的发展内涵,赋予绿色文化时代基因,探索出一条以生态文明观教育为核心,以“高质量农林水课程体系建设—高品位行走式专题讲座—高水平绿色文化主题报告—高层次实践教学活动—生态化校园环境—大学生主题实践和素质拓展”为主要实践载体的生态文化传播体系。

(二)优化绿色文化组织管理,激发绿色文化内生动力

绿色文化是充满内在生机和活力、理念先进且特色鲜明的文化,在生态文明教育的操作层面。学校将包含绿色文化的特征和元素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坚定以绿色文化建设为纲领,教育教学、校园环境建设和实践基地建设互为补充的运行机制,探索形成谋绿、创绿、管绿、染绿、泛绿的相互促进的文化协调发展路径。

(三)推动全员参与教育,形成多方协同合力

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涉及培养目标、课程建设、师资配套、评价考核等各个方面。学校通过明确职责,建立了由学校统一领导、相关职能部门统筹协调、院系具体组织实施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体制机制和运行模式,以协同推进生态文明教育。

(四)注重拓展教育途径,提高行为主体意识能力

紧紧围绕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课程定位,发挥课程在生态文明理论教育和知识传授中的主渠道作用,引导学生理解掌握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产业发展与绿色消费等方面的知识。把生态文明教育融于社会实践教育,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做好舆论宣传和教育引导,培育校园生活环境生态文明的元素,不断提升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主体意识和能力。

三、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措施

(一)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教育教学,打造前瞻性课程体系

学校开设了30余个与生态文明相关的本科专业,分布在10多个院系。坚持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生通识教育培养全过程,在保证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128门选修课中约40%的课程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内容包括生态价值观、生态科学概论、生态治理、生态法治教育等,初步形成了全覆盖的生态文明课程体系。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探索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打造传承创新农耕文明的工作坊。开展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实践教学,利用地处秦岭腹地的秦岭火地塘森林观测站,开展面向全体涉农本科生的“大生物学”实习,将课堂讲授直接置于秦岭原生态的典型自然与人文环境内,体现了“崇尚科学、亲近自然”的实践教学理念,创办了以“大秦岭”为主题的行走式生态文明的体验式专题讲座,形成“学绿”“论绿”“扬绿”的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特色实践教学。开展绿色文化科技创新活动,设立大学生绿色文化科技创新基金,以项目的方式鼓励学生开展科技创新。依托学校现代农业农村干部培训基地、农民发展学院和试验示范基地,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的非学历教育、岗位培训和专门人才高级研修。

(二)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学科建设,搭建高水平科研平台

学校始终坚守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的国家使命,在生态环境建设与旱区农业等领域有着深厚的积淀和显著的学科优势,形成了环境与生态修复、水土保持、水科学与农业工程、农林资源高效利用等优势学科领域,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9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学校坚持把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责无旁贷的重要历史使命,整合形成旱区作物与逆境生物学、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农业高效用水与区域水安全等三个重点建设的学科群,致力于打造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高地、农林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先进农业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加强对外学术交流,举办以“干旱区生态修复的理论和实践、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固碳功能——挑战与机遇、干旱区生态水文学研究进展”为主题的系列讲座和“推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的国际学术论坛。

(三)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社会服务,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

学校积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主动对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大力支持建好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遍布全国各地的60多个农林水试验示范站(基地)等,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高质量科技支撑和供给。学校构建的土壤侵蚀调控技术体系攻克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这一世界难题,让昔日黄土高原变身秀美山川,为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向国家和区域主导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应用,为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做好服务工作,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和脱贫攻坚。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以“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为依托和平台,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交流和合作。积极参与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建设。

(四)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实践育人,凝聚师生共同价值追求

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和生态道德,学校组织师生深入西部7省(区)进行生态文明和乡村振兴调研,撰写西北乡村类型与特征调查报告,为西部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开展“秦岭青年使者”活动,联合两岸三地知名高校师生深入秦岭,围绕植物生态环境、动物生存环境、农村环保知识进行调研考察,开展农业知识培训、专题讲座、发放科普书籍等活动。开展“保护母亲河”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并撰写调查报告,提出的《关于渭河综合治理的意见和建议》受到全国政协高度重视。长期开展“田园使者”活动,每年选派近千名学生深入学校周边农村的土地银行、农业合作社进行生态文化知识的普及宣传。组织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宣讲活动,使生态文明成为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坚定信念。

(五)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校园建设,推动构建文化传播体系

做好校园规划与建设,形成自然与人文和谐相融的“生态园林花园学校”。探索把生态文明教育贯穿于自然界的动植物标本和自然界演化的历史展示中,建設了以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农业科学和农业历史文化为特色的国内最大的包括动物、植物、土壤、昆虫标本和农业历史等在内的大学博物馆群,成为生态文明传播,特别是农耕文明和农业历史文化推广普及的重要阵地。推动生态文明教育与创新创业、思政教育、校园文化的良性互动,组织开展世界环境日、世界森林日、世界水日、全国节能宣传周等主题活动,提高师生的环保和生态意识。

四、经验与启示

(一)健全生态文明教育长效机制

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快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法治建设,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法治保障、资金配套和舆论引导,为建立长效机制奠定基础[7]。各级各类学校要做好前后衔接,根据不同学段和阶段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手段和措施。高校应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在生态文明教育基础研究、生态校园建设、生态课堂建设,以及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等方面持续发力。家庭要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做好引导,把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到日常习惯的养成中。社会团体要做生态文明教育的“推进器”,同高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8]。

(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阵地建设

不断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充分发挥新媒体和新技术的优势,通过多种手段和载体,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解读生态文明政策、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实现生态文明教育的立体化和实时化[9]。依托重要环境纪念日和重要时间节点,通过微视频大赛、网络答题、征文比赛、实践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活动,使学生感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

(三)健全生态文明评估体系和标准

制定评价体系和标准,明确教育的组织、实施和考核要求,对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的成效进行客观判断和评价。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构建学生参与的多元立体评价制度,把生态文明评价因素与学生德育考核、综合素质测评结合起来,强化制度约束和观念引导,全面提升生态文明素养[10]。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19.

[2]彭秀兰.高校开展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宗旨和路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7.

[4]郭永园,白雪赟.绿色大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高等教育中的“打开方式”[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5).

[5]黄志海.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及对策探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8(12).

[6]黄三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思想内涵[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6).

[7]刘志坚.新时代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制度体系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9(3).

[8]刘建伟.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调查与分析——以陕西省部分高校为例[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

[9]罗贤宇,俞白桦.价值塑造:协同推进高校生態文明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5).

[10]刘慧.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0).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高校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