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在初中语文的土壤中生长

2021-09-10 07:22陈万春
清风 2021年8期
关键词:人生态度语文课程德育

陈万春

初中语文课本中很多内容都包含丰富的德育要素,教师在开展教学的過程中要善于利用这些素材和资源,给学生构建开放多元的课堂,让德育在教学中可以得到更好的渗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找到合适的德育渗透方法,找到好的教学切入点,从而让学生更快地吸收知识点背后包含的德育要素,建立积极正面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这能让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成长,很好地达成语文课程的多元教学培养目标。

正面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初中学生正处于认知外部世界的阶段,对生活中的很多人和事都感兴趣,并且会逐渐对各种问题有自己的思考与解读。初中时期正是学生形成与建立价值观的阶段,也是学生形成良好认知标准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带给学生更多正面的引导,多利用德育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教师可以充分挖掘课本中的一些正面教学内容,带给学生良好的学习引导。这既能为语文课堂增添更多色彩,也可以带给学生更多领悟与反思,会让学生更加积极健康地成长。

比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合理地利用文章中体现的一些德育元素,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在教学到文章的末尾时,教师可以这样设问:文章中的“我”为什么“不觉加快了脚步”?在探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去理解,启迪学生感悟“我要开花”的双重意涵:它不仅是花朵蓬勃生命力量的表达,还是对人生哲思的印证—用开花的姿态应对人生的风雨。可能初中学生还难以充分理解这些话的含义,教师可以在层层深入的分析中让学生逐渐体会,让学生感受到其中传递的正面价值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学生只有多受到这种正面的感染和熏陶,才能在生活中建立这种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会帮助学生在生活中走得更远。

结合文本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渗透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可以建立学生正面的价值观。部分初中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其中有的学生对于父母及长辈的付出和关爱不够感恩,觉得自己目前拥有的生活理所应当。对此,教师要多结合一些有代表性的文本,更正这些学生的不良观念,使其形成积极正面的认识,激发其感恩意识。这会让学生对生活的理解更深入,学生也会更懂得关爱他人,感恩现在拥有的美好生活。

以《台阶》的教学为例,这篇文章是对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贫苦农民一生的纪实,在课堂上,教师在和学生一起分析完父亲洗脚的语段后,可以再补充对那一代农民的手的描绘:“那是不能碰棉絮的手,因为上面布满了沟壑。”教师随之问学生:“你在生活中见过这样一双手吗?”有学生说到了自己爷爷的手,描绘了爷爷的手的样子,其他同学很受触动。这篇文章中描绘的内容虽然和学生当下的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但是学习了这篇文章后,学生会真正体会到自己现在生活的美好,内在的感恩之情就会油然而生。

有针对性地设计写作主题,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除了可以在文本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也可以基于其他的教学带给学生正面引导。在开展写作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写作主题,给学生提出一些相应的写作训练要求,然后潜移默化地带给学生启发,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这种教学活动方式会让写作训练的范畴得到拓宽,学生的学习体验会更加丰富,课堂教学的效果会更为理想。

比如,在结合“写出人物的精神”这个主题开展写作训练时,我给学生出的习作题目是“冷锋的眼睛”,配的图片是冷锋以手臂当旗杆,高举中国国旗的那一幕。我在引出这个写作主题后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充分感受这张图片中传递的信息,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情感,再让学生展开习作。从学生的作文中可以看到,很多学生都被图片触动,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写道:“他的眼睛好似无数火炬在燃烧,为每一位中国人照亮回家的路。他的眼睛一直凝视着祖国,一直凝视着灿烂的五星红旗。”从学生的文字中就能够看到其内心充沛的爱国情感,也能够看到学生描绘与刻画人物的闪光点。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人生态度语文课程德育
看 淡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世界观(二)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懂得放弃
三种人生态度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