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一生的老师

2021-09-10 14:32纪永萍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7期
关键词:家长老师孩子

纪永萍

说起孩子,大概每个父母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孩子们一天天在成长,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略懂人事,学识做人,他们的变化带给我们一个个的惊喜。其实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我们为人父母的成长过程,我们在父母这个学堂里也在不停地学习和进步,真不知道是我们教会了孩子还是孩子教会了我们?

我从最初受到父母的启蒙教育,到现在教育自己的儿女,人生的经历告诫我,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师,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孩子成长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天长地久的,决定着他们的发展方向,影响到终生。

我的女儿今年9岁,就读于胜利河口第二小学。她有值得我骄傲的地方:孩子发展比较全面,爱好广泛;特别喜欢读书、旅游,独立自主;有一定的责任心和爱心;与小朋友和睦相处,知道劳动的艰辛。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如粗心、做事情慢等。

作为一线教师,同时也是一名家长,说起教育孩子,我觉得谈不上有什么成功之处。但是,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凝聚着我们做父母的一番心血。这其中也有不少困惑。加之近几年对家庭教育也有些许研究,下面我来谈谈我的一些教育理念和心得。

一、和睦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

家庭环境和睦与否取决于家庭关系,处理好家庭关系首先要处理好夫妻关系。

和睦恩爱的夫妻关系,往往能够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纷争。这类孩子的性格,也会因为爸爸妈妈而变得活泼开朗、不易动粗。这类孩子也会对婚姻产生美好的感觉和向往,不畏惧生活的挫折,也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我的女儿在幼儿园时就曾经懵懂地说过:“我以后要爸爸做我的老公!因为爸爸特别爱妈妈,特别特别爱我!”我也会经常变换家里的布置,让孩子不断感受到温馨与快乐。

然而每次看到快乐的女儿时,就想起我所带的班级。我班一共有23人,其中就有9人父母离异,而且这些离异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孩子由家里老人抚养,而且父母不经常见孩子。这部分孩子在平时的表现大多都是胆小的,爱哭的,不爱与同学交往的,上课不主动回答问题的,即使是被提问到,声音也非常小。每次提及父母,他们都会眼圈发红……这些孩子的性格明显受到了家庭的影响。

有些从不幸婚姻中解脱的父母,其实最应该关注的是自己的孩子。因为孩子尚小,是不会明白为什么爸爸妈妈要分开的事实。如果不平复情绪,这样的孩子会终生难以平复心理的创伤,他们的不安全感和恐惧感也会与日俱增,甚至对人际关系产生隔阂。

或许婚姻生活中真的有太多琐事缠人,但是孩子却是纯洁而且无辜的,请不要为了孩子而忍受婚姻,而是为了孩子,学习如何更好地经营好自己的婚姻。

二、坚信“棍棒底下出孝子”---严格教育

我们不提倡体罚教育,但也绝不能让孩子感受到“万千宠爱于一身”。现今社会家庭条件好了,很多家长往往忽略了孩子的严格教育,对孩子“错爱”、“宠爱”。记得去年刚接手一年级时,我利用开学第一周针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大部分孩子都能在短时间内适应并明白:见到老师要行礼问好,课间活动要注意安全,不能乱跑打闹……但有的孩子一个学期后任然不能适应,本该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而由父母、爷爷奶奶代办,一边做作业一边讲话,或者要大人陪伴,做作业,做事磨磨蹭蹭等。与其家长沟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不用太严格,“树大自然直”。殊不知正是这种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让孩子越来越失去了客服困难的意志和勇气。可能树大并没有自然直,还可能长成一课歪脖树。

所以无论是作为老师还是家长,我的宗旨是“小时严,大时宽”。根据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过了这个阶段效果就会差很多。所以家长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个关键期,克服困难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在时间和精力上会付出多一些,但等孩子慢慢长大,习惯成自然,在很多事情上我们会发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意识,不依赖父母。

女儿从两三岁开始就有了自主愿望,常常会说:“自己吃”,即使刚开始弄得饭菜到处都是;会说“自己走”,即使摔倒磕疼,仍然乐此不疲……因为这个时候她感觉自己已经可以摆脱爸爸妈妈的怀抱,可以独自奔跑,不愿别人帮助与干预。最明显的就是常违背大人意愿说:“不!”这是两三岁孩子最最正常的自我意识。这个时间节点,是家长满足孩子的独立愿望,发展孩子独立自主潜能的很好时机。

大概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好像一夜之间孩子就会做些我们从没特意教过他的事情,我们会惊讶:他怎么学会的?这就是孩子,只要我们肯放手让他迈出第一步,他们会给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所以家长尽量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给大人盛饭、倒茶水、扫地等。

还记得怀老二时缺氧严重,才幼儿园大班的女儿放学后只要看到我躺下,就会主動把吸氧机推到我身边,插好所有的插管,递给我氧气管,所有的程序都很熟练的操作着,这一切谁也没有教她。甚至完成后还不忘叮嘱我“妈妈,你可以一边吸氧,一边闭着眼睛休息”!

生活中有些家长,总怕孩子做不好,习惯于包办代替,习惯于指手画脚,总以担忧的目光注视和提醒孩子,或者干脆替孩子扫除障碍,铺平道路。这种态度和做法,有意无意的束缚了孩子的手脚,阻碍了他们独立自主性的发展。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矫健的雄鹰,但要让雏鹰变成雄鹰,就必须让它自己去飞。要想让孩子长大成才,自立于社会,一定要从小就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提高他们的独立自主的意识与能力。

家长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孩子在幼儿阶段,家长老是跟孩子说这几句话,孩子到了初中、高中阶段,家长仍然跟孩子说这几句话。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成长过程中,不断更换学校和老师,各成长阶段都有与之心理相适应的教育。但家长是不会经常更换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启蒙老师,事实上也是家庭教育中的长期老师甚至是终身老师。知识经济社会必然是一个学习化社会,终身学习将成为人们自身的自觉需要。这就要求家长把终身学习贯穿自己的一生,以自己的高素质、高品位去营造家庭学习氛围,去培养自己的下一代。

我始终觉得,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只是孩子成才的冰山一角。有时候,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功底,拼的是父母的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也就是说,父母的整个人生,都会参与到教育中来。教育孩子的王道,是执着地栽培自己。

我的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但从小就记得他们用最朴实的语言教育我。而今我已年近四十,每次回家或者给他们打电话,父母还不忘用他们的经验嘱咐我,教导我。当时的答应似乎成了这么多年的习惯,但这些所谓的“唠叨”总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得到验证,那时会热别感念父母,他们就像是一个百宝箱,总有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

所以作父母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孩子懂的,我懂;孩子不懂的,我也懂,至少,我要与孩子有交集。这个漫长的求索过程,既是为自己,也是为孩子。孩子的起点,是父母的肩膀。如此说来,孩子永远不会有相同的起跑线。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妈妈承担的教育责任更重一点。所以,人到中年,路要越走越宽才好。低到尘埃里,洗手做羹汤,本来是很幸福的事情,但是,仅仅懂得柴米油盐,会离孩子的精神世界越来越远。所以,我敬重那些勤奋好学、不放弃自我成长的父母。因为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抵不过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

猜你喜欢
家长老师孩子
家长错了
家长请吃药Ⅱ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老师,节日快乐!
孩子的画
老师的见面礼
犯错误找家长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