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21-09-10 22:46李丽霞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9期
关键词:渗透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李丽霞

摘要:新课标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发挥教学的优势,积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使得学生可以接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以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文化。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发挥语文课程教学的效用,将传统文化渗透进课程教学之中,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并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了促进传统文化中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本文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的有关内容,对其渗透的方式做如下分析,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最终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方式

一、前言

当前各种外来文化不断涌入我国,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同时,也对学生的思维产生了一定影响,大部分学生十分崇拜外来文化,忽视了传统文化的学习,导致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日益缺失,这不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在此背景之下,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十分必要,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发挥课程的教学效用,将传统文化继续传播和弘扬下去,使得学生可以领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最终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为此,本文对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通过相关的分析和研究,以总结出有效的传统文化渗透方式,使得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继续传承下去。

二、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是学生获知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将传统文化渗透进课程教学之中,既符合了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又可以将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下去。所以,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我们需要重点思考的课题。

(一)创设传统文化教学情境,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创设相关的传统文化教学情境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教学情境能够增加学生的代入感,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和形象,有利于点燃学生的上课热情,同时也满足了学生的多元化需求。一旦学生产生了学习的热情和欲望,就会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并从中获取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其次,在创设传统文化教学情境时,教师还可以把高中语文教材中优秀的传统文化素材运用到情境创设之中,使得情境创设更加的合理和有效,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般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既然情境创设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和作用,我们就必须注意情境创设的方式,使之发挥出其应用的教学效用[1]。

我们以《沁园春·长沙》诗文内容教学为例,诗歌内容与形式与传统诗歌的存在一定差异,但也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寓意。其中,诗歌潜藏着寒秋景物,却毫无过去一般旧词里的那种萧杀、感伤的“悲秋”情调。那么在学习诗文的过程中,可以加入对蓬勃秋景的个性化审美体验,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赞赏和对生命的讴歌礼赞。比如,创设一个诗文朗诵情境,并且以诗文所处的季节,引入适当的图片、音乐素材,以营造学生与《沁园春·长沙》产生情感共鸣的情境。此外,引入一些关于“悲秋”的传统诗文内容,引导学生展开情境的对比分析,从而促使学生走进诗文传统学习情境之中,去分析诗文背后蕴含的传统文化思想,进而引发学生的诗文学习情感共鸣,最终促使学生不断探索这些传统文化学习内容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以从中获取有用的知识。

(二)基于原始教材,深挖和拓展课程的传统文化内容

在新课改的要求之下,高中语文教学不能只着眼于现有的教材内容,而是要不断深挖和拓展课程的教学内容,才能让学生学习更多有用的知识,以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因此,在开展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时,教师需要懂得拓展课程教学的内容,使得课程教学内容更具学习的价值。同时,我们拓展语文课程教学内容时,还需学会引入传统文化内容,以借助语文课程教学来普及相关的传统文化思想内容,通过基于原始教材内容,深挖和拓展课程的传统文化内容,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也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从而升华学生的学习思维。

以高中语文之中的《烛之武退秦师》传统文言文内容教学为例,对于如何深挖和拓展课程的传统文化内容,笔者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分析:第一,课前老师需要根据上课的内容,适当收集与文言文有关的历史文化背景,如其中的烛之武、郑伯人物历史形象资料,并及时的发送给学生,要求学生利用课前时间多阅读、多探究,以深挖此篇文言文之中的背景文化。第二,老师也可以鼓励学生们多利用课余时间,去收集和查阅更多的历史名著、文人笔记等,如在理解此篇文言文时,应该夺取了解当时烛之武所处的国难当头背景,以知道这篇文章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之下創作的。第三,老师也可以将相关的课文历史文化背景制作成微视频等,定期发送给学生进行学习,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去接触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其思维品质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三)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时间本身比较紧迫,无法展开更多的传统文化学习工作。因此,我们想要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思维,增强学生们的文化素养,还是需要结合额外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多利用课余时间去探索和学习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这样才能真正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对于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安排,教师还需要多下功夫,在不影响学生正常学习之下,开展有效地传统文化学习活动,使得学生从活动中积累到有用的传统文化知识[2]。

比如说,在讲授《水调歌头》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其中有关的中秋传统文化节日,引导学生理解与体会诗文内容,以借助中秋节日的气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既能体会其中的节日快乐,又能收获有用的传统文化节日知识。其中,老师可以组织相关的传统中秋文化节日学习活动,带领学生们去搜集一些节日之中的活动、传统文化歌曲,又或者是组织学生们学制作月饼等,利用多样化的传统文化学习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并将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到活动之中,促使学生们可以参与活动的同时也能获知中秋节日的来历和渊源,促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结语

总之,高中语文课程渗透传统文化知识是课程教学的需要,也是新时期课程改革的要求。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学会利用传统文化知识来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促使学生的思想层面得到升华,从而形成良好的文化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韩涛.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才智,2020,9(32):4-4.

[2]吕萍惠.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9,7(12):144-144.

猜你喜欢
渗透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