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佩丽
摘要:公式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但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数学学习的困难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公式的不理解、记不清。本文旨在通过探究不同数学公式的有效记忆策略,有意识地培养、锻炼、优化学生的记忆品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中职数学;公式;记忆策略;核心素养
公式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因其多、繁、复杂而让学生不喜。然而数学公式又十分重要,很多时候它是数学解题的第一步,如果公式不熟记,学生后续解题就会束手无策, 无法深入继续下去。中职数学相对于普高来讲,难度要降低不少, 但仍有很多题目都会考到公式的应用。
一、中职学生数学公式记忆现状
数学公式的记忆是中职学生目前学习中碰到的主要困难,很多学生不愿意记。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一是思想上不够重视,觉得背诵、记忆是文科的专属,数学不需要;二是经常死记硬背,课后又不及时加以巩固,导致很多知识点在应用的时候模糊不清;三是学习兴趣缺失,嫌弃记公式枯燥乏味、细碎麻烦,不愿背诵、记忆, 导致做作业时没有主动思考,也没有认真分析错题,经常犯同样的错。
记忆力是学习的核心,无论要学会什么东西,首先得把它记住—— 只有在大脑里留下了印象的东西,才有可能变成自己的。在数学这门学科中,除了计算能力、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这三大基本能力之外,数学记忆能力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辅助能力,良好的数学记忆能力能帮助学生大幅度提高成绩。因此,本文立足于中职学生特点和思维规律,通过探究不同数学公式的有效记忆方法,有意识地培养、锻炼、优化学生的记忆品质,提高数学公式的记忆效果。
二、中职数学公式记忆策略
在新课标中,数学核心素养被从六个方面进行了解释,这六方面的内容相辅相成,逐渐深入。在学习数学时,想要落实核心素养,就不能从知识的表象出发,而是应该从其内涵着手。运用科学合理的策略记忆数学公式,有助于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公式推导法
公式推导法重视公式推导、要求学生理解、掌握公式的形成过程的方法,是提升学生逻辑推理素养的有效策略。新课标认为,逻辑推理能够体现出数学的严谨性,是得出数学知识,构建数学体系的重要保障。中职数学,包括数学老师自己,其实并不特别重视公式的推导,很多时候会略过公式的推导,让学生直接记忆公式,应用公式,这就不利于学生理性思维品质和能力的培养。没有理解公式的来龙去脉,只是单纯的死记硬背,短时期内识记少量的公式是没什么问题,但是当整章、整本书学完,公式多时,就会很多公式混在一起,搞不清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一起参与公式的推导过程,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讲清楚公式原理,这样就算后期忘记公式,学生也能自己推导得出公式以及结论。
又比如,假设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为q=1 和q ≠ 1,当q=1 时, Sn=na1,q ≠ 1 时,分析等比数列公式的特点,可以得出用错位相减法来求和较为合适。故此,应该先写出 Sn,再两边同乘公比 q, 然后相相关项相减,就可以得到 Sn。在公式教学中,让学生从推理过程着手,让学生熟知公式的全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真正掌握公式,明白公式的内涵,还能熟练将其运用于解题中。为此, 在教学中,教师就需要从公式的推理着手,如本文所示,在教授数列求和方法时,就可以从倒序相加法和错位相减法着手。
(二)形象记忆法
数学中经常会有较为抽象的知识,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的抽象思维以及形象思维都是一种挑战,中职学生在学习时,通常会存在理解不了的现象。此时,将这些抽象的知识,以另外一种较为生动形象的方式诠释出来让学生去理解记忆的方式,则为现象记忆法。这有助于直观想象素养的培育。美国的学者哈拉里是这样强调形象的重要性的,“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心理学实验发现,此种模式远比让学生直接记忆抽象的公式,要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故此,在让学生记忆抽象知识时,应该尽量将其以形象的事物来呈现。
【例2】我们在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时,如何记忆正弦、余弦、正切的值在四个象限的符号。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正负号如下图(1)所示 .
“sinα”是第一、二象限为正,三、四象限为负,“cosα” 是第一、四象限为正,二、三象限为负,“tanα”是第一、三象限为正,第二、四象限为负。可先让学生进行观察,能够发现这三个三角函数都是二个象限内为正,二个象限内为负,所以只要记住正的两个,那么剩下的两个象限就是负的,然后引导学生将两个“正”的连起来,发现“正弦”对应汉字笔画中的“横”,“余弦”对应笔画中的“竖”,“正切”对应笔画中的“撇”,对应的汉字就是“才”,(见图 2)这样一个“才”字就可以很形象的将正弦、余弦、正切在四个象限的符号记住。
【例 3】特殊角三角函数的值,在《三角函数》的学习中, 这是基础知识,我们可以用上下楼梯的方法进行记忆。
下图为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由此可找到一些规律,“大于取两边,小于小的,大于大的;小于取中间”来帮助记忆的, 学生先前已经对这个口诀很熟悉了,再次用到这个口诀,可以事半功倍。
巴普洛夫认为,记忆并不是凭空出来的,它需要联想。而这个联想的过程,就是通过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将新旧知识进行整合,并以全新的方式呈现出来的一个过程。数学公式,有些还是存在着某种的联系的。类比与联想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数学抽象的同样道理,这些特殊角的余弦值,可以看成是下楼梯,如下图4.
(三)“口诀”记忆法
有些比较复杂的公式,难于记住,可对信息进行缩减和编排, 按照韵律提炼成琅琅上口的口诀,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记住公式, 可以大大提高记忆的效果。这种方法其实是在公式数据规律分析的基础上的记忆,口诀记忆的过程一方面是学生知识记忆的过程, 另一方面也是学生对公式进行验证或质疑的过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素养。
方法。这种由此推彼的记忆方法有利于学生发现数学规律,进而减少记忆负担,提升数学抽象核心素养。利用学生已经学习过的, 容易记忆及印象深刻的数学公式与新学的公式进行对比、联想, 加强学生的记忆效果,能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记住公式。
积公式大家都能記住,在这个基础上乘势引导学生可以把扇形的弧长看成是三角形的底,半径看成是三角形的高,通过类比、联想记忆,这样就可以比较容易记住扇形的面积公式。
【例7】再如数列这一章的学习,在掌握等差数列的性质之后, 可以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去理解记忆等比数列的性质。比如等差数列的性质:若 m+n=p+q 则 am·an=ap·aq,等比数列的性质: 若 m+n=p+q,则 am·an=ap·aq,通常会让学生借助文字记忆,若序号之和相等,则所在项的和相等;而到了等比数列这里,就是序号之和相等,所在项的积相等。通过类比比较,再结合习题的练习,学生就比较容易记住公式。
记住公式的方法有许多,教师在平时要善于总结,教给学生一些巧妙的记忆方法。当然,最好的记忆方法也比不上实践出真知, 记住公式只是数学学习的开始,我们学习数学知识并不是为了记忆公式,而是能够真正用所学公式去解决生活、工作中的一些难题。因此,在解题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一步熟悉公式以及应用, 以助其更好地理解公式。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有利于激发我们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闫虎 . 提高数学记忆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 [J]. 黑龙江:科普童话新课堂,2017(31).
[2]陈具才 . 讲究记忆方法,优化记忆品质 [J]. 甘肃:中等职业教育,2009(10).
[3]曹才翰 .《中学数学教学概论》[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浙江 绍兴 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