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红色引擎” 践行“三色”教育

2021-09-10 07:22梁小友王丛军
湖北教育·中小学党建 2021年5期
关键词:红色引擎红安县职教

梁小友 王丛军

红安县职教中心是国家改革发展示范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近年来,学校秉承“安全立校、特色活校、文化兴校、技能强校”的办学理念,?坚持“办学以竞技为中心、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以质量为中心、工作以绩效为中心”的发展思路,以党建工作为“红色引擎”,积极开展“红色引领、绿色教学、蓝色技工”的“三色”教育,促进学校党建工作与职业教育工作深度融合。

强化“红色引领”,加强党员干部管理

党员干部是学校管理队伍的中坚力量,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学校管理的成败,关系着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关系着学校能否健康发展。

学校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管理,强化党员干部责任担当。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作用。学校党支部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理论学习,组织党员教师认真学习党纪党规和法律法规,使之成为每名党员的基本遵循和行动准则,并切实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组织学校理论中心组(擴大)会议、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学校管理工作会、教学教研会、每周例会等活动,党员干部做到及时跟进学、深入系统学、联系实际学、示范带动学。

学校党支部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提升党员教师的党性修养,坚持党建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确保年度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推进。学校认真抓好“两学一做”、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召开学校理论中心组(扩大)会议、开展支部主题党日、创办“周末读书班”“青年教师理论读书班”等方式,学校引导和激励全体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补足精神之钙,认真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

开展“绿色教学”,强化党员示范引领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做好学校管理工作,就要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发挥党员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切实提高教师队伍建设质量。为此,学校聚焦“双强”工作目标,即强党建、强业务;开展“双培养”活动,即把教学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业务骨干。学校选定政治素质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的年轻党员教师作为后备干部。

学校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为事业储备人才、用事业造就人才”的指导思想,成立“红安县职教中心职青社”,组织青年教师集中学习。通过开展理论学习、集中研讨、教学比武、志愿服务、文体活动、廉洁教育、红色教育等,提升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教学专业素质,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步伐。学校精心培养了一支讲学习、争先进、重形象的青年教师队伍,为红安职教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党员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骨干力量。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工作中,党员教师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学校要求党员教师在教学管理、精准扶贫等工作中担当重任,党员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比武、技能竞赛、课程改革、资源建设、课题研究、“四优”评比、各类培训等活动。学校党委成员带头上示范课,党员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教学比武。在党员教师的示范引领下,教职工踊跃参与教学比武、课题研究,推动学校“三教”“三课”教研工作,即对教师、教材、教法以及课程、课堂、课题进行研究,全校教师参加课题小组,个个认真教研,人人有收获,实现教学整改工作“目标化”,课程体系建设“前沿化”,人才锻造“品牌化”,教师队伍建设“实战化”。

打造“蓝色技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指导思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是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加强实训室建设,先后投入6000余万元建成新实训楼、数控中心(国家级数控基地)、电子中心、种养殖基地、生产与孵化中心、计算机中心、服装加工培训中心(省级实训基地)等基地,力争做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五对接”模式。二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通过“绿色通道”引进研究生等高学历人才,聘请企业中的“能工巧匠”来校任教。同时加强教师培训,坚持教师自学研究和教研组校本培训研修为主,国培省培、校际交流与进企业锻炼为辅,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加快实现教师“双师多能”目标,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三是工学结合,深化校企合作,打造“前校后厂”模式。学校党委成员多次前往广东、深圳、上海、海南、苏州、武汉等地实地考察,与多家大型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为培养企业所需人才提供有力保障。四是架起“中高职对接立交桥”,扩大“3+2”(学生在红安职教中心读3年,去高职读2年)、“2+3”(学生在红安职教中心读2年,到对接高职院校读3年)合作面,打通学生成才的绿色通道。五是推进“1+X”证书制度,深化产教融合,围绕红安县域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办好旅游、农学、学前教育、机械、电子、汽修等专业,为红安县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六是组织开展各类技能大赛,为师生提供成长平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七是将教育教学、教科研、管理等成果以精品课堂教学实录、个案集(含教学设计、课件、教学评析)、论文、课题报告等形式结集推广。利用全县职教平台,结合全县职业培训工作,将研究成果推广到全县职业教育机构,开展“明白人”职业技能培训,红色旅游培训、计算机操作员培训、为红安县职业教育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在践行“红色引领、绿色教学、蓝色技工”的“三色”教育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家校共育的合力进一步彰显,学校步入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学校先后被授予“湖北省示范中职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荣誉称号。现在学校立足实际,将党建工作与学校各项工作深度融合,为师生办实事,为红安县经济发展助力。启航新征程,逐梦新未来,学校将以优异成绩献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责任编辑/陈殷

猜你喜欢
红色引擎红安县职教
新时代铁路职教工作如何满足职工培训的需求
自撰联(行书)
“工匠之师”从何而来
国际输出是职教自信的具体体现
“红色引擎”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美国大学里的老师和学生
红安县狠抓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红色引擎”促民营企业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