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故事在思政课中的育人功能

2021-09-10 07:22徐会军
湖北教育·中小学党建 2021年5期
关键词:老禅师孝敬父母爱国主义

徐会军

新版思政教材结合正文内容,配备了许多的活动设计、相关链接、谚语、名人名言等,一改过去的单调、枯燥无味,更富于乐趣,更有利于学生乐学和优秀品德的养成,但是仅仅依靠教材中的有限内容是有局限性的。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师有必要在实际教学中穿插一些趣味小故事,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时效性。结合教学实际,我浅显地谈谈趣味小故事在教学中的运用。

故事一: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品德

东汉时期的黄香,是历史上“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了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父亲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营造一种欢乐气氛,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

通过这个小故事,让学生知道 “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生活中,子女应理解体谅父母,尽其所能给予物质、精神上的帮助和关心,不应嫌弃或拒绝帮助父母。我在八(2)班学生中做了调查(见表一)。

从调查结果看,绝大多数学生还是能做到孝敬父母的,认识到孝敬父母不是长大以后的事情,而是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这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法律义务。一个人如果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饮水思源,感恩父母,这是新时代学生的责任。唯有如此,才会使学生与父母的关系更融洽,家庭更温馨、和谐、美丽,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有更好的家庭环境,这也是我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

故事二:培养学生宽容的美德

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在教学中,小故事是很有吸引力的。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上在禅院里散步,突见墙角边有一把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可以想象,当听到老禅师的话语后,徒弟的心情是怎样的,在这种无声的宽容教育中,徒弟不是被他的错误惩罚了,而是被教育了。这个故事反映了老禅师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在教学中不仅仅是让学生明白这一点,还要理解到宽容是有原则的,不是盲目的,宽容不等于迁就。宽容是要尊重和体谅他人的感受,宽厚待人,与人为善,对待别人的错误要以宽容去感化他人,使其改过,但绝不是在原则上让步。同时,不能把宽容自己和宽容他人对立起来,承认“人无完人”,容许自己犯错误,给自己留下改过的机会,也给自己留下信心和希望。所以寬容他人的同时也要宽容自己。通过这个故事的讲述最终让学生懂得:宽容是人必备的道德品质,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故事三: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德

陶行知语:“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我在八(5)班学生中进行了诚实守信状况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是诚实守信的,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少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不诚实、不守信的现象。这说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教育(诚信教育)非常必要。紧接着我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士兵不善于长跑,在一次部队的越野赛中很快就远落人后,一个人孤零零地跑着。转过了几道弯,遇到了一个岔路口,一条路标明是军官跑的;另一条路标明是士兵跑的小径。他停顿了一下,仍然朝着士兵的小径跑去。没想到过了半个小时后到达终点,并且是第一个到达终点的人。又过了几个小时后,大批人马到了,他们跑得筋疲力尽,看见这个士兵赢得了胜利,都觉得奇怪,突然大家醒悟过来,在岔路口诚实守信,是多么重要。

这是一个讲诚信的典型故事,我再结合教学内容的设计和调查结果,让学生深深懂得,交往中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不讲诚信的人可以骗人一时,不能骗人一世,一旦被识破,他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其结果既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我们所做的大事、小事,都要认真面对,把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统一起来,生活是点点滴滴的小事构成的,诚信做人就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之中。

故事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在思政课教学中,我在理论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趣味性,寓理于情。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孙中山先生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爱国主义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总是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历史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并提出新的要求。对于爱国主义这一知识,教材也有列举相关例子,但是为了加深学生对热爱祖国情感的培养,我讲述了一则“撒尿小孩”的故事:在比利时人民反侵略战争期间,战败的西班牙入侵者在逃离该市之际,点燃了通往市政厅地下火药库的导火索,企图将市中心夷为平地。当时一个名叫于廉的小男孩发现正在燃烧的导火索,急中生智,立刻撒尿将导火索浇灭,使该市幸免于难,但小于廉却中弹身亡。

引入“撒尿小孩”的故事,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明白,爱国其实不需要理由,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拳拳报国之心,人人都有报国之志,何愁我们的祖国不会强大?通过趣味小故事的穿插,不仅锤炼了学生的品德修为,也丰富和传承了民族精神,让我们的民族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教学设计中,穿插孝敬父母、学会宽容、诚实守信、爱国主义等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趣味小故事,不仅丰富了思政课堂,提高了教学质量,更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青少年要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勇担历史责任,放眼未来,高举旗帜,与祖国共同成长!

责任编辑/杨亮亮

猜你喜欢
老禅师孝敬父母爱国主义
空碗故事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什么是给父母最好的爱?
转机
为何你很忙却没有收获
一句话噎住老禅师
3G手机送爸妈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