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感官体验优化小学美术抽象画教学

2021-09-10 08:22房文婷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抽象画感受情绪

【摘要】本文基于抽象画在表现感受或者情绪方面的显著特点,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这五种感觉出发,论述唤醒感官体验优化小学美术抽象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五感联动 抽象画 情绪 感受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9-0145-02

小学美术教材里有种绘画类型叫抽象画,这是一种不以描述自然物象为目标,而是利用点线面的绘画语言和颜色,主观地表达一种感受或者情绪,以强烈的形式构成面貌的绘画作品。教师在进行抽象画教学时,要努力触动学生的“五感”,即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每一种感觉都有其特殊的功能作用,触动后能引发学生不同的情绪与情感,必要时需要联动“五感”,使学生能够深切体会教师创设的情境与教学方法,进而对所学知识进行多层次的运用与再创造,最终获得具有儿童特色的抽象画作品。本文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这五种感觉出发,阐述唤醒感官体验优化小学美术抽象画教学的策略。

一、视觉

科学研究表明,大脑皮层接收外界信息时,视觉信息是最先到达的,可以说视觉是人体最强的信息收集者,因此我们应该将视觉列为美术学习的首要官能。在抽象画教学活中,视觉能参与的范围十分宽广,无论是图片视频的欣赏、色彩冷暖的辨别、教师的示范过程、作品的展示点评等环节,都需要视觉的参与。

(一)看图片解情绪

看图片是抽象画教学的常用手段,学生可以在“看”的过程中直观地了解作品的表现形式,感受作品的点线面与色彩构成,或者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例如吴冠中的抽象画作《春如线》,画面上有许多灵动的线条,学生可以从中感受作者对春天的理解:春如线,春风是线、柳条是线、流水是线等。

在低年级的抽象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色彩对比鲜明、构成比较简单的作品,同时要考虑低龄学生概念性较弱,展示作品时不需刻意强调抽象画的概念,只要告诉他们:“我们来欣赏一种不一样的画,这种画不是照着物体的样子画的。”然后在欣赏过程中适当引导想象,帮助学生将看到的画面加工成想象中的样子,进而理解作品的内涵。

在中高年级的抽象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稍复杂的作品,比如性格类、情感情绪类,使他们在复杂的色彩构成和画面构成中,直观感受不同的人物性格与多样的情绪情感。

(二)看色彩辨冷暖

从绘画作品的用色分辨色彩的冷暖,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技能。抽象画的色彩通常比较浓郁,学生可以通过看画面的用色,感受色调的冷暖,进而理解作者的情感。例如偏向绿色、蓝色、青色、紫色的画面,属于冷色调,给人以凉爽、寂寞、忧伤等感觉;而以红色、橙色、黄色为主的画面,属于暖色调,用以表达愉悦、热烈、温暖的情感。

(三)看示范学方法

在抽象画的欣赏中,学生自主欣赏与教师示范欣赏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学生自主欣赏看到的东西更多是表面的,其关注点也许是在色彩上,也许是在点线面的组合上。而教师示范欣赏,则是结合画作的背景、专业知识等一点点剖析,学生可以从中快速找到构思一幅抽象画的方法,并且对点线面的运用会更加得心应手。

(四)看作品评感受

评价,是欣赏作品之后一个必然步骤,也是欣赏者对作品进行二次“溶解”与“重铸”的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评画得怎样,再评创意,接着进一步思考“如果是我的话,我会怎么去画”等深层次问题。这些评价是在“看”的基础上进行的,能够通过学习别人的优点,促进自身欣赏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听觉

听觉是通往语言的途径,也是人类独特官能之一。听觉使人感知外界环境的同时,还能使人产生安全感和参与感。因此,听觉是进行语言交流、情感沟通的前提。在抽象画教学中,融入听觉的因素,能加强学生与作品的對话,加深学生对作品内涵的理解。

(一)听声音传感觉

年龄越低的儿童,对抽象画的感受越强烈,就像人类天生自带的本能一样。所以,幼儿园至小学低年级的儿童,其绘画作品大多接近抽象画的构成形式,教师在指导抽象画绘画时,只须让儿童以涂鸦的形式去表现即可。例如,在教学苏教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的《画声音》一课时,考虑到声音是无形无质的东西,很难向学生讲解具体,笔者课中先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自然界的声音或者人发出的声音,如风声、雷声、海浪声、婴儿的哭声、女人的尖叫声等,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初步建构声音的画面感与情感。通常风声、雷声会给儿童带来惊慌感、压抑感、凉爽感等,绘画时指导他们多使用一些暗灰的颜色来表现这类感受。另外,由于风会给人飘忽感、雷会给人沉闷感,如果是创作风雨主题的抽象画,可以让儿童自主选择线条与块面组合表现画面。

(二)听音乐表情绪

美术更多是一种视觉的艺术,所以美术课的氛围往往是静谧有余活泼不足,这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而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乐声能够直接刺激大脑神经,激活思维,激发灵感,它能较好地弥补美术课堂氛围上的不足,所以在美术课堂中融入音乐的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辅助学生进行绘画创作。例如,在教学苏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的《听音乐画音乐》一课时,笔者找来不同风格的乐曲让学生欣赏,先从听觉激起学生对画面的想象。如《但愿人长久》这首乐曲表现了团圆夜无法团圆的境况,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感觉,笔者就引导学生用冷色调表达伤感,用曲线条表达连绵的情感;《阿细跳月》表达了彝族人民围着篝火,一边唱歌一边跳舞的情景,充满了喜悦感,笔者就提示学生用暖色调表达喜悦的情绪,用灵动的点与跳跃的折线表现欢快的歌舞场面。这就是唤醒听觉后,学生收获的抽象画创作思路。

三、触觉

在压力与牵引力的作用下,人体会产生触觉。在美术教学中运用触觉,更多的是让学生在触摸不同材质的东西、尝试不同味道的食物等,进而对这些物体产生一种具体的感官反应,并将这种反应转化为想象,通过色点、色块、线条等绘画语言表现出来。

例如,教学苏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画触觉》一课,笔者利用触摸的方式设计导入:将一些质感不同的物体放入盒子里,让学生触摸后说说对物体的判断,包括质感、形状、温度等。触摸的感觉非常直接地反映到大脑,如毛绒玩具的手感很柔软、很舒服,学生创作时多选用波浪般的线条表现,并用明亮的颜色表达喜欢的情绪;刺球很扎手,学生则使用色点或锯齿般的线条构成画面。可见,触觉会带来身体一系列的生理反应以及心理变化,使人体产生情感与行为导向,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进行抽象画创作。

四、味觉与嗅觉

苏教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的内容中,《画味觉画嗅觉》这一课是将味觉与嗅觉放在同一课里,可见味觉与嗅觉在绘画方面有类似的表现思路。

味觉是指食物在人的口腔内对味觉器官化学感受系统的刺激并产生的一种感觉。中国有一个成语叫“五味杂陈”,形容体会不出什么味道,用于表达难以言喻的心情、感受,而当五味明确时,人就能明显体会味觉带来的情绪感受。比如“寒酸落魄”的“酸”、“甜言蜜语”的“甜”、“含辛茹苦”的“苦”、“心狠手辣”的“辣”、“咸嘴淡舌”的“咸”,这些表现味道的词语,哪一个不是包含了强烈的情感呢?因此味觉不仅是体现一种客观的味道,在抽象画里还能表达一种情绪。

在《画味觉画嗅觉》一课的范例中,有一幅名叫《吃火锅》的抽象画,小作者画的是吃火锅的场面,采用了略显夸张的笔触,涂上红、橙等一些暖色,不光表现了吃火锅时热辣的感觉,还隐含了一种吃火锅带来的火热情感,这样的色彩表达真是恰到好处!

嗅觉与味觉的功能十分相似,其最奇妙的功能之一是能唤起人的记忆力。莫尼尔中心心理学家赫兹做过一个关于味觉的实验:展示一系列能引起人们回味的绘画,同时以各种方式向受试者展示另一个感觉信号,比如一个橘子。一些人看到橘子,一些人摸到橘子,还有一些人闻到橘子味。两天以后,当受试者得到同样的暗示,并且要求他们回忆与之相匹配的场景时,那些闻到橘子味的人马上记忆起当时闻到橘子的场景并产生一个充满情感的反应。这个实验说明,嗅觉是具有情感性的,它与情绪如此接近,可以成为创作抽象画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法。

在《画味觉画嗅觉》这一课里,一幅《茉莉花的香味》,让人感受到生活中有花香,对生活充满美好的向往;一幅《烧糊的气味》,让人对火灾引起警觉;一幅《腐臭的气味》,让人对威胁健康的疾病产生警惕。气味看不到、摸不着,却客观存在,能给人不同的情绪感受,但在画这类关于嗅觉的画面时,切记不要出现具体的物体,而是将物象幻化于无形,这才是抽象画的最高境界。

抽象画的教学与人类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这“五感”密切相关,教师进行教学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種感受因素,不纠结于形体本身,用绘画元素点线面的构成,将色彩与感觉情绪相结合,创作出与他人共鸣的作品,才能更好地达成抽象画的教学目标。

【作者简介】房文婷(1976— ),女,江苏扬州人,大学本科学历,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美术教育。

猜你喜欢
抽象画感受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完美抽象画
An Abstract Drawing一幅抽象画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与评析
初中作文教学的方法和感受
将“旋律——感受”反馈机制融入中学生物课堂的尝试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