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与公民教育分析

2021-09-10 07:22刘鑫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公民教育国家认同

刘鑫

摘 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所以民族是否团结关系到社会是否统一、稳定,对我国未来的发展影响重大,因此如何有效实施公民教育增强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社会工程。公民教育工作需要从多个层面和广泛角度去思考,利用当前国内的政策研究、制定以及评估,才能取得效果。本文就我国多民族对国家的认同以及公民教育展开研究讨论,希望能够为我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多民族;国家认同;公民教育

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4-0064-03

我国一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路线,这条道路的发展需要党开展有效的民族政策以及民族团结教育,尤其是当前国内外不断发展的形势,民族政策以及民族团结教育显得越发重要。继“3.14”和“7.5”恐怖暴力袭击事件后,积极建设完善这两项工程更加迫切和重要。

一、多民族国家意识形态中的民族团结意识

意识形态这一理念最早是在19世纪初由法国哲学家得特拉西提出的。最早意识形态是表达一种生活方式,经演变被染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后多用于表述社会制度。马克思曾经认为意识形态实际上就是反映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主要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1]。而国家意识形态是由国家进行主导、社会进行跟随的主流意识,主要是为维系国家社会阶级统治利用。

我國的国家意识形态主要表现为武装思想、振奋精神以及凝聚力量。这些思想、精神和力量均需要通过系统教育的途径和形式向国民进行传导,用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意识形态去武装国民,使每个国民都有能够抵御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排挤危害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

二、我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实践

(一)新中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直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民族问题。早在1921年新生的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教育领导者,就将工作核心放在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之中,并号召党员和干部积极学习并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宣传民族团结精神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关于民族团结的政策。但我国早期的民族团结教育由于缺乏相关经验,与少数民族的接触也甚少,所以还不具备国民教育的特征[2]。到1949年,这时我国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对民族团结教育的工作正式在全国展开。1958年开始由于受左派思想的影响,我国民族团结教育受到严重冲击,但党还是在各地积极延续着民族团结。进入新世纪后,我国民族团结教育开始围绕民族共同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的理念开展,党员干部也在积极服务于人民以致力构建和谐社会。2004年开始,我国教育部门根据当前社会形势陆续出台了中小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相关文件,并从2005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中小学开始实施。

(二)新中国民族团结教育的成绩

第一,我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政治基础日益深厚。通过60年以来的努力发展,我国各民族之间在政治上实现了平等,各族人民都可以当家作主,并可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而少数民族区域也实现了自治化,多数民族人民的合法利益都得到了有效保障。在当今政治基础不断牢固不断深化的民族团结教育中,我国的政治气氛和政治土壤也在无形中增强了民族之间的凝聚力以及感染力[3]。

第二,自我国民族团结教育开展后人民的物质基础在日益增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半以上的家庭已经步入了小康社会,以往贫瘠的少数民族区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民都享受到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福利。各民族之间一直不断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这一局面得益于我国民族团结的精神,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民族团结教育的成果。后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势在必行。

第三,我国民族大团结的思想基础日益深厚且牢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交往逐渐密切,且合作的范围和力度一直在不断扩大和加强。民族之间的交流是增进各民族感情的基础,能够通过交流让各民族之间进行了解,并充分吸取对方的优点,最终实现互惠共赢的局面。

第四,受民族团结思想教育的影响,我国各民族都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将其深入社会经济发展体系中,很多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都得到宣传。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保护下,民族的发展与国家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

第五,由于我国有很多支持民族建设的制度,有关的法律法规也在近年来得到了完善,受到各民族的理解支持和拥护。关于民族团结教育也有了扎实的民族理论基础和政策基础,进一步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三、当前我国民族团结教育面临的挑战

关于我国民族团结教育的问题是一个需要长期构建的社会项目。虽然我国在实现民族团结方面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教育成果,但时代变化速度太快,随着社会结构和人民思想的不断转变,民族发展和教育工作问题也开始凸显,教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否则将失去公信力和说服力。

(一)如何适应民族问题的新特点

中国当前的民族问题主要可以分为四个形式,分别为民族分裂分子破坏活动、城市化进程问题、现代冲击下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和传承问题。通过“3.14”和“7.5”事件,可以发现部分少数民族中存在策划和煽动者。这些人群主要以分裂我国各民族为目的,在社会上进行一些恐怖袭击活动,希望通过身心打击去破坏各民族之间建立起的团结精神。其手段是将恐怖袭击事件扩大化,试图制造民族之间的矛盾甚至是仇恨。这些恐怖民族分裂分子擅于挑拨和煽动民族情绪,将强化民族之间的分界线,制造出令人发指的悲剧。

关于城市化进程问题,主要是指各民族人民在流动过程中发生了同业竞争和文化不适的反应,这是城市化人口流动的必然产物。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自身的文化活动,与汉族有着不一样的习俗,在其进入大城市活动后就会面临着与多数人不符合的习惯和文化,导致其产生一种受到排挤的感觉。又有部分人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对少数民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没有给予充分尊重,最终导致双方民族关系破裂,引发诸多纠纷事件。也存在部分少数民族人民并没有持有身份证、无工作以及暂住证就到城市中进行活动,不但扰乱了社会秩序还增加了民族之间的矛盾。有些少数民族人民的反应也较为过激,在没有得到许可的情况下随意摆摊或贩卖管制刀具,造成恶劣影响。

(二)如何适应民族工作日益社会化的新需求

面对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清楚一点,那就是民族工作社会化是必然的趋势,是必须面对的问题。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多个相关民族工作的政策,目的是鼓励各民族之间和谐相处形成互帮互助的和谐局面。但少数民族还是存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因此为了体现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这一理念就需要努力去平衡这种差异。

首先要明确民族问题就是社会问题的组成部分,民族工作涉及的方面都属于社会总问题。从政治角度来看,我们需要坚持不断地完善各民族地区自治的制度,做到各地区能够和谐共同平等发展。这样才能平衡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心态,从而实现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我们需要从各方面去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比如,目前推动西部大开发政策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方针,目的都是为了缩小各民族之间的差异和城乡地区发展差异。通过保护民族文化生活去弘扬那些传统的民族优秀文化,培养各民族人民的爱国之情,加强对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工作,可以有效培养各民族人才,缩短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文化素质差异。另外,对于设施较为落后的地区也需要投入资金帮助其建设医疗卫生基础,以此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健康状态。

四、对当前我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和国家认同的改进思考

(一)准确理解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增进民众的政治认同感

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建构工程,这个工程的具体表现分为政治层面和社会层面,且后续开展工作都是围绕这两个主题进行的。从政治层面来看,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需要理清民族群体与国家之间存在的关系,每个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在我国主要是通过出台相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来解决少数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制度也是为了让集体居住的少数民族人民能够实现自主管理,并为其提供有力的法律法规保障[4]。

我国民族团结教育在内容上是立体的,所以在对其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缜密安排、精心设计,必须要富有逻辑性和科学性,并适应于教育。针对受教育群体要考虑其实际情况和接受教育的能力,要将刚性教育和柔性教育完美结合。受到我国青少年的交往空间以及其接受能力的限制,我们一般需要将微观知识点进行常识化处理,如何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完成民族团结。并将少数民族不同的生活习惯和常识告诉学生,让他们对民族知识有了解,才能进一步理解我国民族的差异性。后续再教育其该如何去面对这种差异,最终才能实现各民族人民忠诚拥护国家、认同国家的目标。

要想提高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国家就必须重视公民享有的权利,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通过不断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让国家变得强大,国家强大,民众的生活富足了,其对国家的信任感和安全感才能得到提高。而人民的利益和权利得到了充分保障,其才能切实感受到国家给予自己的实实在在的利益,才能产生国家认同感。

(二)实现民族团结教育的全社会化,通过弘扬文化增进民众文化认同

社会团体是组成我国经济生活和政治社会的重要部分。在我国开展的社会活动中,很多活动都是由各企业或事业单位或公民个体自发组织的,其中不乏具有行业性质的社团、学术性质的社团以及专业性质的社团。我国现有的社会团体大多都带有官方性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2 000个左右的社会团体[5]。这些团体可以将全国的职工、青年以及妇女等联合在一起,让其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活动,并协助社会进行公共事务的管理,帮助公民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所以无论是企业事业单位还是基层单位都要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根据自身特点积极组织多样的社会团体。只有各族民众自发地参与国家活动,才能加强其对国家的认同。

民族文化是中华的瑰宝,因此我们在实现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时,需要立足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培养,以此去践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春节、中秋、清明以及元宵等传统节日都有自己特有的风俗。而每个节日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标志,如长城、龙等,将这些标志与当代文化相结合向民众宣传,让其通过广泛参加的方式进行推广,促每位民众都可以继承传統优秀文化的精神,不断强化民众的集体记忆,增进其文化认同。

(三)注重理论政策教育的同时也要注意塑形功能

从总体而言,我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还存在形式化的缺陷,各民族人民之间缺乏实际交往,大家没有切身的经历和感受就很难做到理解对方。这样的形式教育容易停留在被告知的教育层面。因此要提高教育的实践性,首先就应该从教育形式上寻求突破,积极建设或模拟民族交往,让所有被教育者可以在具体实践中感受民族特点,并以此去规范自身的言行。

五、结语

民族团结教育是一种以情感为核心的教育,主要目的是激发受教育者的民族感情,并以此提高受教育者的民族团结教育意识和国家认同感。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现实需求角度出发,都要充分增进各民族人民之间的交往,才能收获好的教育成效。

参考文献:

[1]尹金萍.多民族国家认同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J].知与行,2020(4):5-11.

[2]石亚洲,张方译.多民族国家建构国家认同的关键维度与政策路径[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6(4):16-26.

[3]都日晨,张竞月.多民族国家认同建构视野下的国民教育策略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9(1):16-21.

[4]赵建波.公民教育的价值认同[J].重庆社会科学,2017(8):73-80.

[5]王宗礼,苏丽蓉.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与公民教育[J].甘肃社会科学,2013(6):39-42.

(责任编辑:董维)

猜你喜欢
公民教育国家认同
西方新自由主义与高等教育中的公民教育:批判者的立场
公民教育: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支撑
全球化会削弱国家认同感吗
国家认同视域下的核心价值观构建
试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公民教育
从专业宪法教育走向公民通识教育
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关系建构取向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美国公民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历史教育与国家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