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1-09-10 20:39孔令旭
高考·上 2021年4期
关键词:导学案高中数学应用

孔令旭

摘 要:导学案教学模式的运用主要目的是为了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位置,强化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新型教学方式。在课程改革的发展作用下,高中阶段教学中,导学案教学方式已经普遍运用至多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有效强化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降低了教师的教学压力并提升了教学效果。本文将通过运用导学案教学模式,促进开展分层教学、注重导学案运用形式,充分发挥教学效果、科学设计导学案,注重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等七个探究方向,对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导学案;高中数学;应用

引言:数学教学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教学科目,以培养学生数学运用能力,发展学生数学综合水平为主要教学目标。将导学案教学模式融入至高中数学教学体系中,具有多项优势作用,以学生自主学习方式为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完善的学习方案,并利用多种创新教学方式的引导,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此教学方式的运用不仅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弊端问题有效避免,同时促进强化了传统教学体系中的优势特点,是十分科学且适合高中阶段学生的教学模式。

一、运用导学案教学模式,促进开展分层教学

导学案教学模式运用的主要意义便在于通过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数学基础能力,以具有较强引导作用的教学方案促使学生进入自主学习与探究的状态,强化“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带着“工具”进行学习。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常以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将数学知识传输与学生,同时采用“一视同仁”的教学方法,针对学习能力或学习基础各不相同的学生均采用相同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甚至出现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的问题。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起不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更会导致学生之间的分层状态更加严重。因此,在高中阶段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分层教学,利用导学案教学模式深入分层教学方案中,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内容设计更加符合学生特点的导学案,一方面促进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帮助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高中数学《简单几何体的标面积与体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即可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创设导学案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别设计两种导学案。首先是根据教学重点设计的导學案,主要针对数学基础一般的学生,引导此类学生以掌握本课学习的重点和主要知识点为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夯实数学基础,不断提升学习难度,从而达到强化学习效果的目的。另外,根据教学难点和延伸性的数学问题作为导学案的设计目标,此方式主要针对数学基础良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学生对基础性知识完全掌握之后,以发展学生深度探究课程难点为主要学习目标,以此形成强化学生综合能力的教育目标。因此,分层教学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中的应用,要注重学生分层和导学案分层,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整体学习效果的目的。

二、注重导学案运用形式,充分发挥教学效果

在新课标的发展与推动作用下,更多教师逐渐将导学案教学方式运用至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然而由于高中数学教学任务比较繁重,教学难度比较大的特点,导致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期间常常存在形式比较单一的问题。很多教师将其他教师或比较完善的导学案直接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这种方式具有较多的弊端问题,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为根据学生实际背景情况设计的针对性导学案,是不利于强化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与探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设计更加完善且具符合教学目标的导学案,充分发挥导学案教学模式的优势特点,结合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进入自主探究和学习的过程中。例如:在高中数学《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利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以更加完善的教学形式结合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以及推论,并且对其进行有效的运用至实际解决问题中,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强化学生探究能力的教育目标。同时,在导学案的运用过程中,教师要借助学案导学的引导作用,将高中数学中数学概念、定理、例题、主要知识点等数学内容进行综合性的总结,与导学案教学模式相结合,从而促使学生通过导学案引导下的自主探究学习模式中学习并掌握数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导学案的运用效果,教师要注重导学案的具体设计及其运用形式,从而发挥导学案最佳教学效果[1]。

三、科学设计导学案,注重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导学案的设计并非是随意设定的,重要的是科学设计,无效的导学案设计不仅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起不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更会浪费时间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运用是当前多项学科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促进强化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以及合作学习能力。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中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方法可以通过多个角度进行深入。首先,在导学案的预习阶段中体现合作学习的元素。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内容的主要途径。以往的预习阶段中,学生往往对其重视程度低,导致预习效果并不理想。如果缺少预习环节,学生的数学学习从课堂学习阶段开始,并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在良好的预习基础上进行课堂学习,会促进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将导学案教学模式深入预习阶段中,并引导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模式进行自主预习与合作预习。此预习方式的运用不仅可以促进强化学生的预习效果,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另外,教师可以在复习阶段中体现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中的数学复习阶段教学中,教师同样可以利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复习,一方面为了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强化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有效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合作学习意识。无论是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中的任何环节中运用合作探究教学法,教案的设计与教师的引导作用均是极为重要的,既影响着学生的合作效果,同时对导学案教学模式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2]。

四、强调教学重点及难点,设计针对性导学案

巧妙的设计导学案是促进提升数学教学效果的基础所在。为了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升导学案设计效果,教师要注重根据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设计更加科学有效的导学方案,引导学生通过导学案的促进作用进入自主探究与学习的过程中,同时教师利用自身专业能力和引导作用,在学生自主学习期间以有效的方式对其进行引导与指导,从而达到强化导学案教学方式运用效果的目的。无论在针对任何教学目标设计的导学案中,教师均应以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主,以多项教学目标为中心,以具有较强引导作用的方案作为基础,促进强化数学教学效率[3]。例如:在高中数学《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一课的教学中,本课的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并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在本课的导学案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当重点突出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将“理解函数模型化思想,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作为教学重点和难点,将其设计进入本课的导学案中,引导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结合自身的知识基础进行自主探究与学习,从而理解并掌握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和问题,在面对问题期间,教师要善于将解决的方向给予学生,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思维能力,利用自身知识基础解决问题,并善于找到多种解决方式。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导学方案,教师的引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要将教学重点与难点结合到导学案设计中,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观察和引导,使学生主动发现并探究出本课的学习重点。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不仅在于将数学与知识教与学生,更为重要的是将学习知识的能力和方法教与学生,从而达到强化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五、利用导学案教学模式强化学生拓展能力

拓展能力是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教学目标,体现多项学科的教学内容中。为强化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效果,数学教师要注重在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并掌握学习重点之后,将延伸拓展性的教学内容结合导学案教学模式的运用,促进强化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以及数学拓展能力。例如:在高中数学《指数》的教学中,教师即可将拓展性的训练目标和训练内容融入至导学方案中,引导学生通过指数的拓展性训练初步了解指数函数的学习内容。拓展性训练内容的融入要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和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设计,保证学生坚实基础知识学习效果的同时,促进强化学生的拓展能力。

六、教师科学引导,培养学生总结能力

教师的引导作用在导学案教学模式的运用过程中是极为重要的元素,如果仅仅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无法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的,教师的引导作用在其中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在导学案总结与评价阶段的设计中,教师可以着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导,培养学生总结能力,使其善于利用自身总结能力回顾学习过程,根据导学案的引导流程详细分析每一环节中的学习漏洞和优势特点。例如:在上述《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在根据导学案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之后,可以回顾整体学习流程,分析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学习漏洞,及时进行查缺补漏,从而达到完善学习内容,强化导学案教学模式运用效果的目的。

七、教师完善自身专业水平,促進导学案设计效果

导学案教学模式的运用其重点便在于导学方案的设计与教师的引导作用。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要注重加强自身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导学设计的更加完善。同时利用自身专业的引导作用,在导学案教学过程中,强化引导作用,提升导学案运用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与同时进行沟通,交流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步骤。同时学校方面要加强与其他学校之间的学习和探究,以高中数学具体课程教学作为设计基础,通过讨论、分析等方式对其进行探究,完善教学方案,提升导学案设计质量。交流合作的沟通方式是促进强化教师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的有力措施。另外,学校可以定期利用培训、考核等方式促进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导学案设计能力。

结束语

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并不是一蹴而成的,教师要利用完善的导学方案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学习中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和数学综合水平,从而达到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宝龙.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9(21):16.

[2]张丽丽、侯学军.新课标下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1):73-74.

[3]陈霞.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9):21.

猜你喜欢
导学案高中数学应用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