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研活动的有效性研究

2021-09-10 21:14贾晗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22期
关键词:分析研究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贾晗

摘要:高中地理学科是学生高中阶段学习中的必修课之一,在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是教师不断研究的课题,而如何达到这一目标却具有较高的难度,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教师不断深入研究教学过程,并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避免影响教学有效性因素的产生,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本文将浅析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策略;分析研究

引言

在新课改持续深化的教学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改变,从教学方法到教学观念再到课堂教学内容等,都抛弃了传统教学中陈旧的应试观念,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提升和素质强化,以学生的学习体验为第一考量要素,追求在教育当中提升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倡导实现能力提升和素质强化的内在统一。

一、高中地理教学的特点分析

(一)地理教学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高中地理知识中被划分成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两个部分,学生在学习高中阶段的地理知识时需要具备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还需要教师熟练掌握教材中涵盖的知识面,还要关注与地理学科相关的课外知识。

(二)地理教学对学生提出的要求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也是各种教学方式实施的主要对象。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解决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进而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不会对知识的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地理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除了与教师教学理念、设计的教学方法密切相关外,学生自身也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地理教学要求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要求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还要在课堂学习中注意力集中,能够快速理解并掌握地理知识,可以利用地理术语对地理事件产生的原因进行准确性的分析。

二、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注重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注重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思路,转变自己的教学角色,将自己看作学生的辅导者与服务者,退出“主人翁”的地位,将学生放到课堂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主思考习惯与学习习惯,以此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更加自主地学习。比如,在进行高三地理选修三,第二章第三节的《我国旅游资源》教学时,教师不能长篇大论地向学生讲述相关的教材内容,这样会使教学内容毫无新意,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都去过什么有趣的地方,见识过什么样的自然奇观呢?”此时学生便会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开始畅所欲言诉说自己的旅游经历,这时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旅游经历,对相关的教材内容进行总结,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

(二)注重地理课堂的有效组织

有效地组织课堂,并进行有目的地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效率更高,教学更加具有有效性。地理课堂的有效组织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备课,同时还包括营造教学课堂气氛,激发课堂上学生兴趣等多方面的内容。基于此,教师需要在课下进行有效的备课,将教材中的内容研究透彻,同时,还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并结合当下学生的兴趣点进行延伸,将有趣的课外内容搬到课堂中来,并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及具体的教学策略,其中包括如何营造课堂气氛等内容,只有经过这样精心的准备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进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教学

高中学生的课业压力较重,有的学生还存在偏科的现象。基于此,高中地理教师想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学情,并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学生能力,进行因材施教并采取层层递进的分层教学方式,才能使学生真正地进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教师首先要对全面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并不能将一次的考试成绩作为划分学生的标准,而应该注意结合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以及课堂表现,才能更加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进行生活化教学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地理课程其实是一门与实际生活相关性很强的课程,基于此,高中地理教师想要提高地理课程的有效性,应该注意采取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尤其是高中地理有许多较为抽象的概念,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地理概念与规律,可以将教材中的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案例相结合。比如,在学习关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如蔬菜大棚是如何使用大气保温原理等,以此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概念,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变得简单化、亲切化,并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促使学生形成一套自己的地理知识学习方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提出争议性问题鼓励学生积极讨论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不只需要培养学生掌握世界的自然概况,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向学生提出争议性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将自己思考后的结果表达出来。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对地理知识点产生更深刻的认知,还会在讨论的过程中提升地理思维能力,一举两得。

例如,在学习鲁教版高中地理中的《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知识时,核心的含义是要实现区域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要达到区域协调性发展的目的,原因是以往人类在发展自身时会因为不良行为而造成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化,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元素,并且已经成为当下重点研究课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向学生提出争议性的问题,比如“要实现区域良好发展自然会影响自然环境,要实现区域协调性发展具有一定的难度,你们认为区域协调性发展可以达到吗?”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可以采取小组讨论并由一人回答探讨结果、辩论会等方式,在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积极回答的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教师可将具有建设性回答的内容再次表达出来,并表扬学生的意见具有建设性,还要指出存在的不足,再次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结语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摒弃原有的教学观念,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将自己看作是学生的引导者与服务者,然后合理、科学地进行备课,并组织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采取生活化的教學策略,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变得生活化、简单化,才能进而提高地理课堂的有效性,达到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金春雷基于学科核心能力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18(19);.7.

[2]何耀强.谈素质教育下的高中地理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7(8):33.

猜你喜欢
分析研究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探析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方面的影响
大直径区熔硅单晶的研究与制备技术探究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