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教育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探究

2021-09-10 09:18陈鸿钦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学科整合STEAM教育探究学习

摘 要:STEAM教育下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为了让STEAM教育理念更好地落地生根,小学语文教师要有效开展跨学科整合教学,灵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实践等综合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学科整合;探究学习;STEAM教育;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04-0068-02

引  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四大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STEAM教育注重引导学生整合学科知识解决问题,注重项目式跨学科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等核心素养。因此,STEAM教育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知识,进行跨学科教学,促进语言实践与思维训练有机结合,从而建构新的知识体系[1]。

一、创设情境,让学习真实发生

亞里士多德说:“思维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教学实践表明,一堂语文课如果没有问题,就无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和探究。STEAM教育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情境具有真实性、问题性和统整性的特点。

例如,在教学《刷子李》一课时,笔者聚焦人物“曹小三”,创设问题情境:“课文不仅写了刷子李,还写了曹小三。冯骥才先生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篇幅写曹小三呢?为什么偏偏要写曹小三第一次跟着他学习的事呢?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学习探究,解开这个秘密。”学生围绕问题积极进行思考,对话文本,走进人物内心,体会“曹小三”跌宕起伏的心理变化,从而体会到师傅刷子李技艺高超的特点。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产生认知冲突,真切理解文章内容,与文章人物展开心灵对话。

二、聚焦项目,让学科有机整合

《课程标准》指出:“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因此,STEAM教育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教材文本特点,聚焦各单元主题学习项目,将语文、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知识融合在一起,从而编织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小学语文教学画卷[2]。

(一)与科学学科整合,提升科学素养

《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对于语文教材中的《克隆之谜》《新型玻璃》等科普类作品,笔者充分利用其科学教育元素,实现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共生相成。例如,在教学《曹冲称象》一文时,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品读曹冲称象的过程,其次让学生提炼曹冲所采用的科学方法,再次引导学生分析曹冲称象的科学思维,最后布置课外科学小实验。这堂有趣的语文综合实践课整合了科学学科的相关知识,激发了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让学生学习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在动手实践中内化科学知识,促进心灵感悟,认识到生活处处有科学,要善于质疑,立足问题,分析原因,寻找答案,经历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

(二)与数学学科整合,激活数学思维

语文是数学的基础,二者具有紧密的联系。如果说语文是万山绿叶,数学就是点缀语文的朵朵红花。语文和数学的邂逅,必定会交织出诗意和理性的美好。例如,乾隆皇帝与纪晓岚有一幅千古绝对,上联是“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下联是“古稀双庆,内多一度春秋”。这副祝寿对联到底是指几岁呢?学生就要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计算。“花甲”指60岁,“古稀”指70岁。学生运用学过的数学计算方法,顺着对联描述的意思列出了数学算式:2×60+3×7=141、2×70+1=141。所以,上、下联都是指141岁。对联嵌入数字,让数字和文字交相辉映,将数学演算融入对联中,构思奇特,形象生动,富有意境。又如,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等,它们将数字演绎成美丽的语言,诗意盎然,耐人寻味。数学有其独特的美,理性抽象,缠绵悱恻,为语文教学增添了一抹亮色。

(三)与艺术学科整合,丰满艺术内涵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创造性地融合音乐欣赏和美术创作,引导学生多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直观感悟文字,发展思维,表达情感,陶冶情操[3]。《乐记》中记载:“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乎也,然气从之。”由此可见,言、声、舞同出一源——“心”。例如,在教学古诗《咏柳》时,笔者除了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外,还教学生吟唱我国著名音乐家、作曲家谷建芬老师创作的《新学堂歌》中的儿歌《村居》,用欢快美妙的音符对话古人圣贤,让学生感受谱诗成曲的魅力。最后,学生动笔作画,兴致极高,重现了经典诗词的画面,融情于画。一次次声情并茂的诵读、一次次娓娓动听的吟唱,一幅幅童真童趣的画作,浸润诗词的熏陶,镌刻经典的印记。另外,在语文课堂上,笔者经常会用音乐渲染气氛,引发学生联想,活跃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净化学生心灵。

(四)与信息技术整合,厚植技术素养

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4]。它突破了语文教材的局限性,用听觉、视觉感官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启迪了学生的心智,为语文教学提供便利。例如,在教学《牛和鹅》一文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了相关视频,引发了学生质疑“牛怕鹅,还是鹅怕牛”,从而建立互动课堂,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产生“课伊始,趣亦生”的教学效果。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走进诗人王维”中,笔者利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提炼人物生平、人物品质及主要作品等,以放射状呈现的思维表达方式,实现课堂互动的高效性。又如,在教学《童年趣事》一文时,笔者在课堂上调取云端课件《少年闰土》,完成了个性化授课,增加了课堂容量。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结尾的作用,笔者制作了微视频,帮助学生从一系列课文范例中形象感知文章结尾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而学生也可以根据学习需要,课后反复观看这一微视频,巩固所学知识。

三、转变方式,让学生多元发展

STEAM教育不仅是教学方式的变革,还是学习方式的变革,是以综合学习方式而存在的[5]。例如,在教学《詹天佑》时,笔者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综合性学习方式,先引导学生通过思辨、小组合作感悟文本,然后引导学生画出开凿隧道的示意图,直观形象地探究这样设计的好处,接着让学生转换角色,扮演“詹天佑”或“詹天佑的小助手”,深入探讨“两端凿进法”的科学道理,最后布置家庭综合实践作业:上网查阅书籍,了解詹天佑对中国铁路的贡献,自主学习詹天佑主持设计的“滦河大桥”等。虽然本节课的课堂教学已经结束,但学生的学习还在继续。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的过程中,真正落实“做中学”“体验中学”,对科技、工程类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创造能力。

结  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于STEAM 教育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探寻还在继续,笔者将努力围绕语文教学目标,拓宽自然、社会和生活等学习领域,引领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进行统筹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学习,建构综合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周杰.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J].广西教育,2018(11):31-33.

吕美霞.浅议STEAM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华夏教师,2019(03):56-58.

夏礼平.当语文遇STEAM教育理念:探究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的现代性[J].基础教育论坛,2020(01):75-77.

马一可.中小学STEAM教育中的学科融合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0.

肖羽.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结合STEAM教育”的教学模式探索[D].重庆:西南大学,2020.

作者简介:陈鸿钦(1979.9-),女,福建福清人, 本科学历,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学科整合STEAM教育探究学习
建构主义视域下的STEAM教育探析
STEAM教育在科学课堂中实践与思考
基于大数据对STEAM教育进行师生互动研究
创客文化背景下的STEAM教育开展
广挖资源深度整合巧用技术
深化课改的五个着力点
浅析小学数学悦趣化探究学习的策略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中职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