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实施

2021-09-10 07:22唐敏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7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小学语文

唐敏

摘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将语文本体性知识点挖掘出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用课文来学语文”。以《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为例,明确本体性教学内容,重视语言文字的运用与实践,立足“读写”结合,设计教学活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本体性教学内容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依据新课标对语文功能的阐述,语文课程大致可分为本体性教学和非本体性教学。本体性教学包括知识、方法和技能,非本体性教学包括情感、態度、价值观等,后者并非语文一门学科独担,而应由基础教育各学科共同承担。本体性教学是根,教师要善于挖掘语文学科中的本体性教学内容,解决课堂中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

一、语文课堂教什么?语文课必须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

学语文,重在“语用”。以知识、方法和技能为目标展开教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将语文本体性知识点挖掘出来,形成知识点汇总集。《钓鱼的启示》是一篇“借事喻理”的记叙文,文质皆美,它的教学价值不仅在于通过学习明白一个道理,更在于透过那些生动的描写、细腻的笔触,让学生收获了哪些阅读体验、获得了哪些阅读方法、习得了哪些语言运用、语言表达的技巧。我觉得应该围绕“我为什么不愿意把鲈鱼放回湖里,而父亲却坚持要我这么做?”这一核心问题展开全面学习,理清课文内容,学生读懂读通,对课文揭示的“道德抉择”有自己初步的理解和感悟。基于对文章表达方式方法的学习,继续深化对文章主旨的理解,然后通过续写仿写等小练笔实现语言训练的综合提升。

二、语文课怎么教?我认为语文教学不能上成“文本解读”课,应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教学生运用。

阅读是为了将文本中的语文知识、方法、技能变成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技能,在尊重学生对文本内容个性解读的同时,注重在阅读过程中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扎扎实实的进行语言训练。与此同时,教师要善导,导在创设意境氛围上、导在目标引领上、导在点题明旨上、导在教给方法上、导在情感升华上。

我会让学生对课题质疑,并出示“启示”和“启事”让学生区别理解并运用,指导学生正确书写“钓”字,区别于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钩”。接着出示生字让学生朗读并记忆,提醒易错难写生字,至于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则在课文中随文学习,并及时小结方法。接下来让学生初读课文,引导学生通过“抓主要事件之间的联系概括课文大意”、“结合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大意法”、还有“结合板书概括大意的方法”三法并举,实现了对课文大意的整体把脉。然后通过创设问题冲突,围绕“我为什么不愿意把鲈鱼放回湖里,而父亲却坚持要我这么做?”这一核心问题展开全面学习,理清课文内容,学生读懂读通,对课文揭示的“道德抉择”有自己初步的理解和感悟。为了深化理解,追问学生“我愿意放鱼吗?”学生借助“批注”谈感受。学生抓人物语言,教师就通过“句式对比、读出语气” 的策略捕捉人物心理;学生抓人物动作、表情,教师则即时运用“给课文补白”“抓关键词”的方法体会人物心理,比如:当学生说到,“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在这句中通过“乞求”一词,可以看出我不想把鱼放走。教师可以追问:那他乞求的目光在对父亲说什么呢?这一过程便可再现学生的多元视角,真情实感地流露出学生的原思考和原认知,同时也提升了学生联系上下文阅读、联系生活体悟、根据真实情境展开联想的综合学习能力,把学生的情感体悟不断引向深入。若学生抓心理描写来体会,这时教师就“移情造境”,通过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实现师生情、文本情、作者情的深度对接,将作者“从钓鱼到放鱼这一心理情感变化”表现的淋漓尽致。最后总结写作方法。

三、读写结合,设计教学。教师应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写法的指导,做到读写结合。

第四组课文都在写生活给我们的启示,习作四也是在让我们写生活中获得的启示。与其在习作四时绞尽脑汁指导学生写启示,不如就把课文当作范例来指导写作,让学生在课堂中实现由读到写的转化,让接下来的习作顺理成章。在出示课题之后,就可以给学生讲启示的结构特点,让学生在心理上有一个准备,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意识地关注这个特点。

《钓鱼的启示》在文体上是叙事明理的记叙文,那么就得有起因、经过、结果三要素,通过写事来揭示从中悟出的道理。本文的本体性教学内容就要确定如何将一件事写具体、写生动、写形象。《钓鱼的启示》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我”的心理变化为线索,围绕“放”与“不放”这对矛盾展开,通过景物描写渲染气氛,为后文作铺垫,又以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逐层深入。文中总共出现了四次月光,既可以引导学生积累写景的词语句子,又可以引导学生借鉴作者的巧妙构思,虽然岛上只有父子二人,但并非你知我知,还有月亮(天)知道,前后照应,并末尾点题。学生结合本课的文体结构、表达特点及技巧再迁移训练就容易多了。

语文教学内容的关键是本体性。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循序渐进,让语文教学从教课文走向教语文,让语文课堂成为语文知识、方法、技能的训练场,让语文的工具性和审美性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唐仁红. 小学语文本体性核心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实施[J]. 山东教育, 2019(Z1).

【2】陈黎明. 浅谈小学语文本体性教学的应用与思考[J].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10).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小学语文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