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三邀》看严肃类访谈节目的突围之路

2021-09-10 07:22刘媛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4期

摘要:作为一档定位高端、引发受众思考的访谈节目,《十三邀》通过对形式主义的深刻反思,让沟通重回真实与理性,节目运用纪实的影片拍摄风格和多重叙事结构,将当下社会个人与时代的价值冲突呈现出来,《十三邀》对严肃内核的把握与娱乐至死的社会空洞状态形成巨大反差,它的成功反映出在精神消费升级时代,受众迫切需要的,仍然是直抵心灵、激发受众共鸣的优质内容。

关键词:《十三邀》;深度沟通;纪实拍摄;价值冲突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4-0227-03

自开播以来,《十三邀》的豆瓣评分一路攀升,越来越多的人摒弃文化产品的快消费方式,在慢节奏的《十三邀》中感受到了思想的厚重与共鸣。“在某种程度上,融媒体背景下视频内容的传播效果,往往取决于视频内容在受众群体中的情绪调动程度。”[1]《十三邀》却通过对个体思维与经验的深度挖掘直抵观众心灵深处,完成了“小众”对“主流”的反超。

一、人文关怀:拒绝形式主义的“无效沟通”

从本质来看,无效沟通在访谈类节目中早已广泛存在,我国谈话节目曾不乏《艺术人生》《实话实说》《新闻会客厅》等优质精品,但随着商业化步伐的加快,很多节目质量向收视率妥协,陷入煽情催泪、情感八卦的低级套路,引发观众争议。《十三邀》拒绝被形式主义沟通捆绑,更加关注内容本身,赋予了节目深刻的人文关怀。

(一)什么是“无效沟通”

无效沟通是指具备了沟通的形式,但沟通双方并没有得到实质的信息反馈或深层情感的交流碰撞。一般来讲,任何的沟通都是有目的性的,无效沟通往往是没有目的的沟通,是在没有共同认可的事实前提下的沟通,哈贝马斯将有效的沟通定义为四个方面,即言辞的意义是可理解的、言辞的内容是真实的、言辞的行动是正当得体的、言辞者的意向是真诚的,从这个概念判断,在至少一方对于真理、真相、真实、真诚等认知方式不感兴趣或逃避的前提下,任何沟通都是无效的,这样的沟通看似愉悦顺畅,实则会让沟通者感觉疲惫,长此以往就丧失沟通的欲望。

(二)《十三邀》抵制形式主义的“无效沟通”

形式主义大师克莱夫贝尔提出“有意味的形式”理论来强调形式的崇高地位,古希腊诡辩主义甚至认为读者直接面临的声音模式和暗喻意向比情节、故事、感情等更为有意义,而德莫特里欧指出,二者分别指的是“怎么说”和“说什么”的问题,而“说什么”明显比“怎么说”更为重要。今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科技迭代更新,技术的加持掩盖了内容本身的光芒,也为深度节目的产出带来了阻碍,《十三邀》拒绝无意义的沟通和浅层次精神娱乐,其本质就是对形式主义的批判和抵制。主持人许知远从一开始就亮出节目严肃深刻的调性,作为一个观察者他始终保持一种犀利的态度,他随性的交流同大众习惯的新闻业采访与操作大相径庭,以自己的视角质疑,甚至会提出略带尖锐的观点,逼迫受访者给出最真实有力的答案,因此我们看到了不同嘉宾的心路历程和成长,王石从一个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理想者成为推崇集体协作的成熟企业家,曾经的超女冠军李宇春也会对“偶像”一词有廉价化解读……

文化是情感的价值观,“电视谈话节目也应以人与人的言语沟通为基础, 力求达到主持人、嘉宾、观众之间心灵的交流和情感的共鸣”[2]。《十三邀》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了节目人文属性。节目通过文艺的表达形式,让沟通产生共鸣,这种共鸣不是随波逐流的附和,而是真正从内心深处去感知,从另一个维度去思考,在采访五条人的一期中,仁科谈到尽兴处就会搭上许知远的肩膀,这种表达方式的差异使许知远有些局促,但这给了许知远更亲近地体会到嘉宾对于生活的感知。许知远认为不能仅用话语来判断交流深度,这对不擅长用言语表达自己的嘉宾是不公平的,语言系统外还有更广泛意义上的肢体语言、表情语言等更多维、更浪漫的沟通方式。

二、纪实影像:接近真实的电影风格

《十三邀》深耕内容和细节,以高质量的审美呈现牢牢抓住了受众需求,其独树一帜的影像风格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节目镜头没有太多的交流,也不刻意追求黄金分割比,而是一种以深沉、文艺的镜头语言,呈现出一种严肃、华丽和精致的影像风格。

(一)去模式化的拍摄理念

《十三邀》追求更自然、更真实的表达状态,以电影、纪录片式的镜头语言表达着节目态度,《十三邀》不拘泥于构图的美感和层次,使其在拍摄理念上区别于传统访谈节目。第一,传统的访谈节目拍摄在构图和景深上有严格要求,一般采用固定机位对近景、中景进行切换剪辑,《十三邀》为了营造纪实感,除了固定机位外,还采用大量看似毫无章法、零散抓取的镜头。第二,传统的演播厅访谈模式下,摄像机一旦开始拍摄,嘉宾和主持人都会被暗示进入一种表演状态,但是精彩的内容往往生产于镜头之外,尤其是气氛从紧张到放松的一瞬间,节目组为了不给访谈双方带来心理压力,规定拍摄期间不会喊开始或结束等口號,摄影师全程跟拍。总制片人朱凌卿认为,受过严格摄影训练的专业人士容易被标准所束缚,《十三邀》把最原始的关系呈现出来就可以。节目通过碎片化的剪辑重构真实,《十三邀》在正片中加入了许知远在采访前做的一些心理准备,他对人物履历的解读、猜测,节目后期的回放、剪辑中也夹杂着许知远的思考碎片,拍摄期间许知远也会对着镜头自言自语,穿透的传统意义上的“第三幕墙”。有时摄影师会转移焦点进行隐喻,营造一种纪实与虚幻的空间氛围,这种即兴的灵感迸发与互动者自然感应融为一体,使《十三邀》的叙事语言和审美追求别具一格。

(二)朴素自然的拍摄方式

《十三邀》很少使用人造灯光和补灯,尽可能追求自然光拍摄。节目在拍摄一些较为复杂的外景时也尽量不使用灯光,节目组担心过于强烈的灯光会使交流和谈话流于某种僵硬的表演。前几季室内镜头较多,固定镜头的抓取相对简单,第五季“移情”类的体验场景增多,镜头需要不断追逐焦点,给拍摄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采访五条人的一期,许知远和仁科在小洲村散步,聊到尽兴处就席地而坐,摄影师需要伏在垃圾桶旁拍摄,夜幕降临,自然光没法完成拍摄需求,摄影师就借来一辆清洁工的电动车,用前灯给二人补光,这种随机的抓拍方式真实呈现出了聊天中的微妙转瞬,从观众视角来看,成片不是那么“光滑细腻”。而“光滑细腻”需要提前确定访谈内容,规避一些矛盾争议,剪掉尴尬和失误,让拍摄更加简单轻松。“艺术审美本性的真谛,就在于对人生的整体观照,通过对人的灵魂追索,抑浊扬清以肯定真善美、否定假恶丑。”[3]《十三邀》本着严谨质朴的态度,不追逐流量,不敷衍受众,把观众当成高级的审美鉴定者,忠诚自我本身,就是对观众的最大忠诚。

(三)纪实风格的人物影像

节目并不满足于将嘉宾在镜头前聚焦呈现,而是花费时间精力对嘉宾进行深层挖掘,展现嘉宾在幕后的不为人知的一面。节目第五季最大的变化就是许知远不再将话题引向宏观、深刻和晦涩,不再依赖象牙塔的知识与嘉宾进行语言交锋,而是以一种更加包容纯粹的姿态走入对方的生活,以最朴素的生活体验来理解他人。在采访王宝强的一期中,他为了体验王宝强成名前的生活,要在电影里饰演一个赌徒,和其他群演一起在赌桌前起哄赌大还是赌小,几个简单的镜头,许知远从凌晨三点半起床化妆一直拍摄到晚上十点,总共工作了十五个小时,挣到了剧组免费提供的三盒盒饭和一百块钱,拍摄完不久许知远又在河北大会塔村采访了王宝强,“王宝强家乡”几个大字被刻在村口显眼处,当年他从少林寺带回的刀剑已经落满灰尘,在他给父母新盖的楼房里,许知远像个随意的熟客,与王宝强吃着花生闲聊,两人走上楼顶,王宝强敞开心扉,他说起小时候的梦想就是父母干了一天农活,回家后能在村里的黑白电视上看见自己。在这期节目里,许知远远离熟悉的环境,抽离一贯的采访作风,没有所谓的高深的知识与哲理的探讨,也没有偏激的言辞与激烈的争论,有的只是好奇心和倾听欲,他的态度和风格发生了改变。

三、严肃内容:激烈的价值冲突

许知远作为一个颇具争议的主持人,他身上的标签一直都是“不合时宜的作家”“时代的批判者”,节目中许知远带着偏见,不断发问,和嘉宾进行一场场激烈的思想碰撞,节目把当代人的焦虑和矛盾呈现出来,许知远的追问与困惑都是为了将完整的事件呈现出来。

(一)个人与时代的冲突

许知远的态度根植于他骨子里知识分子的气息,他缅怀逝去的古典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时代,批判当下流行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他桀骜不驯,给一片呼声喝彩的大好时代浇了一盆凉水。“跨界主持人由于本身多具有良好的社会影响力,从而大大节省了一般主持人漫长的成长期,有条件在更短的时间内在受众心中形成知名度和接近性、相对独特的风格和特点、相对稳定的质量和标准。”[4]因此,《十三邀》确定主持人人选时便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是许知远在大众视野的一次回归,他从“将自己隔离在庸众之外”的“清醒者”变成了一个“探索者”,试图在对话中解决自己与时代的矛盾。

(二)多种价值观的碰撞

节目中嘉宾和主持人的冲突强烈,甚至多次针锋相对,答非所问。比如采访马东的一期,二人对媒介技术有着矛盾对立的态度,许知远认为我们所处的时代对于精致文化的需求降低是一种退步,马东则认为时代不一定需要进步,甚至在许知远问马东会对于这个时代是否有抵抗和不满时,马东立刻宣称“我对这个时代一点都不抵抗”“没有,没有”“喜欢,喜欢”,马东回答时的眼神、语气和神态等,都能让观众感受到了他针锋相对的态度。在采访蔡国强的一期,许知远沉浸在对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古典艺术家的赞美和缅怀中,却遭到蔡国强频繁的反驳和指证,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蔡国强作为真正的艺术家对于生命的热爱与谦卑,对于自我欲望的赤诚与坦然,反观许知远,却暴露出其清高的知识分子的偏见与局限,节目的这一典型冲突暴露出了许知远的幼稚,也映射出当下很多观众的浅薄与自大,打破了观众的思维习惯与认知界限。

(三)“偏见”中的理性光辉

节目从来不会给出一个绝对的价值判断标准,只是忠实记录双方逻辑交锋递进的过程。在与陈嘉映的对话中,许知远困惑于知识分子如何担起社会责任解决目前社会精神空洞的状态,陈嘉映回答个人的努力对于推动时代的进步是微乎其微的,真正的社会进步都是由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推动的,经济发展带来的知识普及远比文化学者、思想家更有力量,因此,社会精神空洞的困境不是某个重要事件或个人能造成的,而是需要依靠人民整体生活质量的提升,这样的思考不仅让许知远耳目一新、陷入沉思,也让观众看到了嘉宾分析问题的深刻性。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是思想更加独立开化的大众,这些在过去被“精英”所忽略的人,在获取了媒介使用权后又因追逐“粗鄙文化”而被许知远批判,正如马东所反问的“你关注那5%的人就行了,你干嘛关心那95%的人?”观众看得出来马东在批评许知远缺乏真正的人文关怀,这也是许知远的局限,采访结束后,许知远坐在房间里看着拍摄回放,他始终没有办法理解马东,也没有有力的反驳观点,但节目组仍将这段保留了下来,留给观众去探求自己的答案。

四、多元叙事:逻辑搭建新颖灵活

《十三邀》不太重视实际顺序,即故事发展的线性线索或时间线索,而更重视逻辑顺序、思维顺序,节目在叙事逻辑上更加重视观众对叙事逻辑的感受,除了采用嘉宾+定制化的叙事逻辑外,更加注重观众思维的完整搭建,进行了必要的线性、碎片化的内容补充。

(一)叙事逻辑重视观众感受

优质的逻辑搭建能让观众有持续观看节目的热情,但长时间、高密度的信息轰炸对观众来说是一种负担。在采访项飙的一期中,节目组剪辑了多个版本,在原始版本里,项飙与主持人有一个话题谈论了40分钟没有停顿,双方的逻辑十分流畅但信息密度过高,考虑到观众在观看手机节目和电脑节目的耐心是不一样的,手机相对于电脑页面切换更加频繁,节目组对此进行了加工剪辑,事实证明,剪辑后的较短的版本更受观众欢迎,这也是节目适应观众“短、平、快”习惯的一个成功尝试,拍摄团队甚至为此研究过手机播放采用怎样的画面更加舒适,因为手机播放受限于屏幕大小,容易忽视电脑端可以看到的很多细节,信息量太大也会让观众疲惫,因此,节目组对于逻辑搭建和信息密度的控制十分谨慎。

(二)嘉宾定制化的叙事方式

《十三邀》的正片长度从35分钟到70分钟不等,正片长度取决于嘉宾与许知远到底贡献了多少“有价值”的内容,在采访于谦的一期中,节目组采用了一镜到底的线性叙事,甚至在后期运用了很多蒙太奇手法;在对话金宇澄时,他擅长用杂糅故事的形式回答问题,所以叙事的逻辑就像章回体小说,每一个小标题下是一个故事;采访陈志武的时候正值新冠肺炎疫情,节目组很多内容都是通过视频完成的,后期再赋予节奏;采访许倬云时则是另外的情况,《十三邀》的平均剪辑率大约为3秒一个镜头,在许倬云的采访中却达到一倍以上,甚至很多镜头是固定的、去颜色的,这一期没有花里胡哨的镜头技巧,而是让一切回归到最朴素的、最直白的方式,只有一个90岁的老者在讲话,这样几乎静止的画面也让观众更加关注许倬云的神态、语言、动作,这一期纯粹依靠嘉宾精练的语言节奏来构建逻辑。怎么成立《十三邀》每一期的叙事逻辑,不仅取决于主持人,更取决于嘉宾訪谈的内容和方式。

(三)多元化补充方式促进逻辑搭建

传统的节目中观众对于信息的消费是一次性的,节目制作方会尽量减少空间转换以便观众理解,但这种形式难以呈现信息量大且跨越时空较多的内容,互联网长视频倒放的优点为节目进行多时空叙事提供了条件。例如,在拍摄寻访谭嗣同这种历史题材时,节目组辗转各地、多方搜取资料,在叙事时间和空间都有很大的跳跃切换,这种多线的叙事促进了节目主线逻辑的完成。此外,节目组发明了一种碎片化的、促进观众理解的补充方式——名词解释,因为许知远探讨的内容大部分是很容易被理解的,比如个人动力、对于世界的态度和判断、对于生命的意义的探究。但在采访陈嘉映的一期节目中,节目公众号的名词解释高达57个,两人在节目中谈到的某位学者或某一学派后哈哈大笑,观众却听不懂很多的名词术语,许知远和节目组也不会在现场进行解释,因此,这样碎片化的补充方式就必不可少,可以让节目组在不打扰谈话节奏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解释。

五、结语

《十三邀》让我们看到了精神消费升级时代下高质量文化产品的强大力量,也让普通大众发现个人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引发个体对自我、社会和时代命运的重新思考。《十三邀》的成绩说明在观众品味多元化的今天,长尾理论依然奏效,小众化、严肃类节目市场前景巨大,虽然主持人许知远的个人风格难以复制,但是节目对观众体验的创新和对节目内核的重视,值得当下访谈节目借鉴深思。

参考文献:

[1] 田维钢,张仕成.媒体融合中的视频内容创新策略[J].电视研究,2018(08):26-28.

[2] 刘嘉.融媒时代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的文化自觉[J].传媒,2017(22):32-34.

[3] 李炽强.舞蹈文化观念与舞蹈本体意识——关于当今舞蹈审美创造现象的理论辨析[J].舞蹈,1999(05):8-9.

[4] 李峻岭.跨界主持人传播的共性优势与认知误区[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36(03):167-168.

作者简介:刘媛(1995—),女,陕西渭南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网络传播、新媒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