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育课程的改革路径探析

2021-09-10 07:22樊小敏王传琪
美育 2021年1期

樊小敏 王传琪

摘 要:近些年,我国高度重视美育教育,并将学校美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尽管高校美育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理论体系不成熟、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本文以促进美育课程发展的国际视角对比国内外美育课程发展案例,以北京师范大学近两年公共美育通识课程建构及创新实践案例为切入点具体分析高校美育课程改革的现实出路,旨在推动高校美育课程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员美育、全程美育和全面美育的校园美育生态,挖掘与加强美育的时代功能和社会作用。

关键词:高校美育课程 一课多品 云端美育

美育肩负着提升学生整体素养、塑造完美人格的重任。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多份美育相关政策文件,使美育在教育方针中的重要位置越发凸显。特别是2019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和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更彰显了美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然而当下学校美育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在美育课程建设方面缺乏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因此,高校对于美育课程的深化改革无论是从现实依据还是理论层面来说都迫在眉睫。

本文以国际美育课程为参照对比国内美育课程案例,以北京师范大学近两年公共美育通识课程建构及创新实践案例为切入点来具体分析美育课程改革的现实路径。站在“十四五”规划开局的新起点,笔者认为高校美育课程应从加强创新性、落实保障性、彰显综合性、提升功能性等角度来开拓建设思路,彰显美育在新文科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美育对于国家人才培养和提升国民素养的重要作用。

一、高校美育课程的建構背景

何为高校美育课程?

高校美育课程1996年6月13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被正式写进我国学校教育政策方针。同年,国家发布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相关文件,并要求各高校将艺术选修课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在之后的三年时间里,全国多所高校开设了公共艺术课程。1999年8月,在全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研讨会上,来自多所高校的艺术教育专业教师代表针对清华大学“三个层次”(为大一学生开设“音乐基础知识与欣赏”或“舞蹈艺术实践”的限制性选修课、为各年级学生开设可供选择的各种艺术门类的任意选修课、为特长生开设的音乐辅修课)与“三种类型”(理论型欣赏课、实践型技巧课、合作型排练课)公共艺术课程、南京大学增设的七门公共艺术课程、山东大学开设的全员艺术必修课、兰州师范大学与福建师范大学开设的艺术辅修课程等课程教学实践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随着对国民整体素养提升需求的日益迫切,2000年教育部明确提出在人才培养中美育与德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高校“需要拓宽课程内涵,着重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和审美素质”[1]。教育部在2002年和2006年出台的文件《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强调高校必须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并提供参照,还对课程性质、目标、设置、保障做出具体规定,首次提出学生毕业前需研修至少两个学分的公共艺术课程的要求,规定高校公共艺术必修课需包括“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等课程,且“211工程高校”需在当年开齐以上全部鉴赏课程。2015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中首次提出以“美育课程”代替“公共艺术课程”的表述,用于说明科学建构以艺术为主、多学科融合发展的学校美育课程体系的重要性,强调美育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

二、高校美育课程改革的急迫性

近年来,高校美育建设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与学校的积极配合中发展迅速且成果颇丰,涌现出不少优秀案例。如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依托校内外美育资源,在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中推行的“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打破学科界限,以美育通识教育促进学科交叉、文理渗透,全面培养复合型人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美育课程建设立足理工院校的办学特色,除“至少研修两个学分的公共艺术课程”之外,还开设了“图形设计创意与制作”等公共美育课程,将艺术设计的思维方式与理工科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并定期开展博雅美育系列讲座,邀请名师入校,为全校学生提升艺术素养与审美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华东师范大学自2018年实行通识课程改革以来,在通识核心课程中设置“文化与审美诠释”模块,在创新设立的分布式课程中设置“文艺体育”系列课程。各高校都在深入开展特色美育课程建设,而且大部分高校都设置了专职机构来管理高校公共美育事务。

1.高校美育课程面临的问题

目前,多数高校美育课程的改革路径都是在依照国家政策找出口。高校美育课程在普及过程中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我国美育课程的理论研究尚不完善,缺少具有示范意义的“样板”课程以供参考;其次,自上而下的“美育”概念,仍与艺术教育存在混淆,美育理念的科学建构还不成熟;再次,部分高校开设的美育课程仍以鉴赏与理论课为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且缺乏实践机会;最后,大多数美育课程都还停留在单一的艺术教育层面,与新文科的建设要求以及培育具有综合素养的国民要求不匹配。这些问题阻碍了学校美育课程的科学发展,不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子,也不利于高校更好地服务国家人才培养战略。

因此,在2019年至2020年,国家针对学校美育建设中的问题与不足出台了一系列美育政策,进一步强调了在课程、教材、教学和教师等方面美育建设与改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新时代,我们必须找到高校美育课程的最佳发展路径。

2.美育课程应如何建设和深化

笔者认为,美育课程建设应始终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融合“五育”内容,覆盖文、史、哲、理、工学等学科知识,并结合最新科教技术打破常规的课堂形式,营造全员美育、全程美育和全面美育的校园美育生态。同时,美育课程应凸显中华传统美育中的德性修养与品格培育,强调美育人文化成之功能,重实践、重反馈。高校应认清并强化其实践性、综合性和功能性等。

美育在人才培养中具有独特作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主张“以美育代宗教”,认为美育可以“纯然陶养”人们的情感,提起人们的“创造精神”。确实,美育在促进人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提升的同时更能培养他们的家国理想,进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而从事高校美育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应着力推动美育课程的建设改革,使美育“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社会功能真正得到发挥。

3.国际参照

美育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才培养内容在许多国家都得到了重视和肯定。一些国家的美育建设尤其是高校美育课程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已成体系,其中许多理论和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美国一直将美育看作一种终身教育,以促进学生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设计课程,强调美育对人形成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以哈佛大学本科生通识教育模块改革为例,改革前,其通识教育的公共艺术课程以“艺术”为课程核心,名为“文学艺术”,可选总课程数不超过45门。改革后的公共艺术课程拓展为“审美与阐释的理解”,以“审美”为核心设置了“艺术批判性”“艺术鉴赏性”等课程,可选课程数目增至60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实践。

英国同样重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普及,鼓励美育课程的跨学科教学。如爱丁堡大学为所有学生(包括艺术类在内)开设了艺术理论公共课,让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可以在相同课题中收获不同思路,提升综合素养,使公共艺术教育更普及、实用。

日本高校开展的公共艺术教育则强调现代与传统并存,坚持产学研相结合。“早稻田大学为全校学生开设包括艺术史在内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更设立艺术与经济、艺术与科学、艺术与哲学等组合的模块式课程体系。”[2]日本以传统艺术与西洋藝术相结合为主要的课程内容设计方向。这些国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代表性案例值得我们思考及借鉴。

三、美育课程的发展路径

近年来,国内高校越发重视学校美育工作,并在美育课程改革建设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下面以北京师范大学美育课程改革为例,通过分析其中的重难点来一窥高校美育课程的发展路径。

1.开拓“一课多品”的课程形式

传统的高校美育课程在教学内容设置上较为单一,通常只教授某一艺术门类,并且只开设一个学期,没有形成系统性、可持续性的教学体系。同时,由于传统艺术理论教学对于从未接触过美育课程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因此教师对于美育课程的深度和广度难以把握,导致很多美育课程沦为简单的“艺术读书课”,更缺乏相应的美育实践。以至于学生对美育课程的态度是可有可无的,只是将其视为凑学分的公共课,即使是对艺术感兴趣的学生也很难从中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从2019年起,北京师范大学开始尝试“一课多品”的教学改革,以学生的需求与发展为目标导向,打造“理论+体验+评论”的立体化美育课程教学模式。这种美育课程的开发设计可以简单概括为“三个打破”。

一是打破关系。以“走进艺术”为例,这是一门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的融合多种艺术门类的鉴赏课。在以往的美育课程教学中,师生间大多是“老师介绍艺术,学生被动接受”的单向教学关系,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走进艺术”尽可能地从兴趣培养入手,将课程内容设置为十二节课堂讲授与专题讨论以及四节课的实地观摩、定期的文本作业和三节课的课堂评价,便于学生及时巩固课程知识和教师随时调整课堂内容。这门课尤其强调学生的教学评价与反馈,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了解他们对美育的共性和个性需求,为教学和课程的改进提供依据,形成师生双向互动的良性循环。在满意度问卷调查中,有学生反馈“这门课不仅让我学会了欣赏电影、音乐、画作的一些方法,还解答了我之前的许多疑惑,更重要的是拓宽了我的眼界”。

二是打破内容。这门课程没有停留在艺术鉴赏层面,而是在后续环节中加入了艺术评论课程内容。在经过最初的知识普及和鉴赏方法的教授后,课程将丰富的艺术案例、现场表演引进课堂。如在其中一节课“北京传统曲艺音乐鉴赏”中,单弦表演艺术家赵玉明等名家为同学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京韵大鼓演奏。近距离的聆听和与表演者的互动,强化了同学们对传统曲艺的认知。随后,课程又陆续邀请了影视传媒、音乐、舞蹈、美术与设计和书法等不同艺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精彩一课”。不同门类艺术魅力的轮番展现,让学生们对于“美”的了解更加深入。期末时,许多学生对于当代艺术的走向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甚至能对一种或几种艺术做深入浅出的评论,还有很多学生能够提出跨学科的巧妙点子。可以说,从书本学习到现场感受,从被动欣赏到主动评论,课程逐步增加难度,将专业技能与美育鉴赏融会贯通,同时向深度、广度拓展,有效打破传统美育课程形式单一、内容浅显的局限。

三是打破空间。调查发现,综合类学校普遍难以提供专业的公共美育教室,这严重影响了后续课程的开展。而“走进艺术”前期在学校阶梯教室上课,后期则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进行实地观摩,曾带学生在国家大剧院欣赏《瓦莱里·阿凡纳西耶夫》钢琴独奏音乐会,在天桥艺术中心欣赏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话剧《叶甫盖尼·奥涅金》等。一位同学在观看话剧后说:“舞台上那种澎湃磅礴的戏剧表现张力,是书本或影像上难以感受到的,这就是舞台艺术的生命力和魅力所在。”美育不是坐在课桌前苦读习得的技能,而是需要把心放飞,调动多种感观去体悟种种不同的美好。“走进艺术”在课程理念上的改革有力地提高了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整体素养,应该说是构建新时代高校美育新模式的一次有效探索。

2.搭建全员美育的艺术实践平台

相对于普及性的美育课程教学来说,美育实践活动常被定位为有较高艺术天赋的学生的“兴趣班”。很多高校持有“鼓励而不保障”的态度,忽略了实践活动对于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一项校内公共美育课程问卷调查显示,在783名学生中有近70%的人认为美育课程应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421人认为美育课程应更多地开展大型实践活动如大学生电影节、大型演出等,有315人认为美育课程应包含艺术工作坊等教师讲授与学生展示紧密结合的教学手段,有105人认为美育课程应以学生艺术创作为主。

据此,北京师范大学开设了“综合艺术实践”课程。首先,该课程覆盖全校师生,不仅是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模块课程,也是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自由选修课,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美育学习的积极性。该课程中贯穿了学校多个大型活动,如“四有好老师”奖励计划颁奖典礼、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大型原创舞台剧《往事歌谣》等,涉及全艺术学科。其次,该课程强调在实践中学习。以大型原创音乐剧《往事歌谣》为例,该剧通过校内招募、学生自主报名的形式让学生参与整体创排。围绕音乐剧的台前幕后工作,该剧共设立了11个工作组,从演员组、制作组、舞台监督组到导演组等,几乎涵盖了所有常见的演出部门。这些全部由学生组织而成,教师只给予少量指导,目的是让学生的艺术思维与专业知识得到融合式发展和开拓式提升。如导演组从前期策划到排练准备再到舞台演出,要进行一系列协调工作,大量理工科学生的加入,以更加理性的思维方式为整部剧做了大量统筹规划工作。又如演员组的学生不仅要有松弛有度的音乐表演,还要有真实形象的角色塑造。教育专业的同学在担任演员时将教育心理学知识运用其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让很多老师和专业学生大为惊叹。另外还有历史学、人文社会科学等专业的学生参与进来。作为非艺术生,他们在校内外的学习与实践活动中原本很难接触到这类演艺工作,因此特别珍惜这次的学习机会。此外,还有很多人集中在舞台监督组、制作组。在事后的采访中,他们纷纷表示,参与音乐剧相关工作使他们收获了非凡体验,提高了沟通与统筹规划能力,加强了对舞台表演、音乐和戏剧等方面专业知识的了解。这部音乐剧是为新中国七十华诞献礼而推出的主题教育活动之一。在参与创作的过程中,学生们始终严于律己,在沉浸式美育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本次活动成为一次成功的“美育+思政”的创新实践活动。

3.探索云端课程建设

“在教育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云端教学将在新时代的教育发展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3]云端美育是全民美育的必经之路。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国内的慕课教育已取得可喜的成绩,具有普及性强、“停课不停学”等独特优势与价值。但当下的慕课多是线下课堂的简单复制版,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云端教学的优势,存在知识点不够全面、反馈不足和经典示范课程缺乏等问题。

因此,北京师范大学近年来努力打造云端金课。疫情期间,北京师范大学“走进艺术”的线上微课经“央视频”及校园美育公众号对外传播并向社会推出“京师美育大讲堂”线上课程品牌,以在线直播的方式让本校师生和社会上的艺术爱好者能够同步听课。据统计,每场课程的收看人次均在万人以上,人数最多时有两万人同时观看,可以说是美育课程从校园走向社会的一次成功尝试。

在云端美育课程的整体建设思路下,北京师范大学打造了国民美育素养提升系列慕课,累计开设了十九门美育慕课,线上学习人次超7万。此系列线上课程可以说是全国第一个美育慕课群,是一套系统、优质、涵盖多种艺术学科知识的课程体系。其中,“意在象中——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中国电影经典影片鉴赏”“中国民族音乐作品鉴赏”“中国传世名画鉴赏”四门线上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对国内美育慕课课程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在此基础上,云端美育课也在横向发展,计划将来形成云端矩阵,将完整的系列慕课在智慧树等平台上线,截取精彩集锦通过“BNU美育”小程序等新媒体平台向全社会展示,同时联合学校的新媒体平台、门户网站活跃信息传播,拓宽美育课程的辐射面。

四、对新时期高校课程改革的思考

北京师范大学美育课程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无论是对美育理论的梳理,还是对课程模式的创新、课程体系的设定,以及对学生考核和评价标准的确立,高校美育课程都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探索。综合上述高校美育课程的建设思路以及国内外美育课程改革优秀案例的分析与探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课程改革与建设:

1.加强创新性

美育应建立全员美育、全程美育和全面美育的校园美育生态,努力突破课程圈层。课程核心应立足育人途径,夯实“课程教学+美育实践+品牌活动+校园文化”四位一体模式,突破单一化、平面化的授课方式,增加沉浸式实践环节,融合环境美育、校园美育和言行美育等美育圈层。

2.落实保障性

学校应建立健全学分保障机制,将美育第二课堂学分纳入学分认定系统,充分发挥学分制的“自主选择”“效能刺激”“主体认定”等功能,从制度上保障美育课程的重要地位。

3.彰显综合性

美育课程应秉持综合性设计思路,从顶层设计打通各学科之间的壁垒,突破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将高科技手段、“互联网+”思维以及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

4.提升功能性

美育课程设计需提高站位,不局限于审美教育,要强调美育对人格塑造的重要影响,注重将美育融入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美育对个体发展的重要作用已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从对社会公民的培养到对民族文化的延续,再到对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助推,高校美育课程的设计者都应充分发掘美育课程的更多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中国是文化大国,高校美育建设者应尽快担当起研究和创新新时代中国高校美育课程的大任,用中华美育精神、中国美育价值、中国美育经验向世界展示中国教育实力。让我们拭目以待!

(樊小敏/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王传琪/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注释与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纪要》的通知[EB/OL].(2001-02-15)[2020-11-30].http://www.moe. gov.cn/s78/A17/twys_left/moe_794/moe_624/ tnull_8581.html.

[2]韩聃.日本高等艺术教育的特点经验及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36(12):87-91.

[3]胡智锋,樊小敏.艺术课堂打开线上新空间[J].乐器,2020(04):92-93.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EB/OL].(1996-06-13)[2020-11-30].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 htmlfiles/moe/moe_177/200407/2478.html.

[5]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研讨会纪要》的通知[EB/OL].(1999-11-30)[2020-11-30].http://www.moe.gov.cn/s78/ A17/twys_left/moe_794/moe_624/tnull_8569. html.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13号:《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EB/OL].(2002-07-25)[2020-12-01].http://www.moe.gov.cn/s78/A17/twys_left/ moe_794/moe_795/tnull_8515.html.

[7]全國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EB/OL].(2006-09-30)[2020-11-30].http:// 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794/ moe_624/200603/t20060308_80347.html.

[8]清华大学.向美而行——清华大学研讨“大学美育之路.[EB/OL].(2020-10-15)[2020-11-30].https:// news.tsinghua.edu.cn/info/1013/825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