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学科学位归属与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2021-09-10 07:22赵伶俐
美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

摘 要: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8年4月更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中,即在教育部认定的学科学位和人才培养体系中,明确面向人人的以提高全体学生乃至国民审美与人文素养为目的的合乎学理的“美育”却体现得并不充分。这样的问题,不是仅靠一些学校和学者就能解决的。政策和制度的落实以及各级各类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需求选择和设置相应的美育学科,是切实加强美育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最具效力的行动。

关键词:美育学科 学科学位归属 人才培养

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乃至社会美育、家庭美育等,在全面发展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在新时代更是肩负着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引领国民追求健康积极的美好生活等重要使命。[1]中国传统美学和美育的重要辩证思想是“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说苑·反质》),引导着人们耳知其乐、目知其美、口知其甘、身知其安,切不可探求锦衣玉食、豪宅极乐。在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今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而如何引导人们去共同奋斗、参与创造和积极享受“美好生活”,美育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如此重要,但在学科学位和人才培养体系中体现得并不充分。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给出了学校美育实施与发展的政策保障,而其中之一就是要加强美育学科建设,指出要在艺术专业学科、艺术师范教育和美育基础理论三个层面进行美育研究,“整合美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学科资源”“建设一批美育高端智库”。

一、基本概念

开展美育工作的首要问题是必须明确与美育学科有关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所谓学科(Subject),是指“依据一定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科学基础知识的体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也称由某领域科学知识组成的教学科目为学科。“为了教学的需要把某一门科学的浩繁的内容加以适当的选择,合理的组织和排列,使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和某一级学校教育应该达到的程度。这就形成了同这门科学相对应的学科。”[2]总之,学科的基础是某领域的科学知识,即已经被公认的科学概念、基本原理规律和基本事实,以及代表着某领域的科学知识或趋于科学化的理论知识。教学的学科要合乎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和通过教学拟达到的发展水平,而教育则是要通过科学和学科知识培养出有知识、有能力、有素质的合格公民和各级各类人才。

所谓学位(Degree),就是国家认定的由高等学校执行并用以衡量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是否达到相应知识能力和学术水平的等级标准与制度。其与学科分类和专业目录相对应,用以培养各级高级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学术水平达标者可颁发学位证书)。学位在我国分为三个等级:博士,基本对应学科分类的一级学科;硕士,基本对应学科分类的二级学科;学士(本科),一般对应某些二级学科和自主设置的三级学科。

可见,学科与学科分类不仅是某领域知识存在与创新发展的基础,也与人才培养、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1985)将美育(Aesthetic Education)定义为“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教育。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3]。显然,艺术教育只是美育的一个领域或典型种类。人们将通过“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来进行”的教育称为“自然美育”“社会美育”。以“通过各种……美好事物来进行”的逻辑来推理,美育当然还应包括通过科学领域中的美好事物来进行教育的“科学美育”,通过中华优秀传统和经典审美方式来进行教育的“中华传统美育”,通过学科经典知识和美好事物来进行教育的“学科美育”,以及以美学原理和规律来改造学科教学、以提高学科质量与美感体验为目的的“教学美育”(也称“审美化教学”[4])等。

《意见》开篇明确定义:“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人与动物按照本能生存相比,最大的不同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美就是人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实践的智慧、创造性和自我净化等本质力量的显现,美育就是按照美的规律提高自身和社会生活精神内涵的教育。美育能够提高师生乃至全民的审美与人文素养,成為各级各类学校协力创造美好教育,全民共同奋斗、参与创造和积极享受美好生活的引擎与助推器。这就是新时代美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中华美育精神的继承、发扬与创新,是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理想逻辑的统一。[5]

美育学科与艺术教育学科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但却不是相同学科。近年来,艺术教育得到普及和加强,对推动学校美育起到了重要作用。不少学者、管理者和一线实践者就直接将艺术教育等同于美育。但是,当我们必须面对美育学科和学位授予点建设的问题时,在概念上、理论上厘清美育和艺术教育两者的异同,就是不可回避的逻辑前提了。

美育是一个有着严格定义与逻辑,同时又囊括了很广泛的美的知识的学科或学科群。在学科学位和人才培养体系中,理应有它的身影和位置。专题论及美育学科和学位,就是在论及美育学科学位设置与美育人才培养及其有关政策与制度的保障问题,也就意味着需要有必要的政策、制度、财力、物力和人力支持。

二、美育学科与学位授予点的增补建议

学科、学位、人才培养,形成了一个三足鼎立、互为支撑的逻辑闭环。在现代社会,很多国家包括我国,学科都受到学位的制约。学位点的设立需要得到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授权,其确立代表着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科存在合法性的正式认可,也意味着在人才培养体系中会对其有相应考虑。

目前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8年4月更新)》(以下简称《学科目录》),共划分了十三大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代码为两位数)。十三大学科门类又下设了一级学科(代码为四位数)和二级学科(代码为六位数)。这是我国教育部认可的学科构成与发展结构图谱,同时也是研究生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和授予学位的依据。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的专业设置,指的是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专业招生、培养方案编制、学位授予以及相关学科建设和教育统计分类等。

仔细研读《学科目录》会发现,艺术学门类和若干艺术一级学科下都设有二级学科“艺术教育”,但却没有科学概念上比较完整的美育学科。也可以说此版目录,对于美育学科、学位授予点的设定是存在缺环的。因此,笔者拟在相关学科和学位授予点基础上,按照学科逻辑提出增补美育学科和学位授予点的建议,其中包括设立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和三级学科(各校自设),以及结合新增第十四大学科门类“交叉学科”的逻辑,将美育学科设置为交叉学科下的一级学科。

1980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确定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颁布,首次确定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歷史学、管理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十一大学科门类。此后经过多次修订,到2011年学科门类增至十三个,其中包括艺术学。2021年1月1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宣布新增第十四大学科门类“交叉学科”,并将“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从原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中独立出来,作为交叉学科门类中的一级学科。这显然是为应对我国芯片(包括集成电路、智能化的核心理论和技术)设计和制造高端人才短缺问题而采取的重要举措。

美育也属于交叉学科,涉及美学、教育学、艺术学、心理学,甚至生理学、神经科学、智能科学等学科。笔者认为,在第十四大学科门类下设置一级学科“美育学”,并将其与十三大学科门类中可能增设的美育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三级学科合并为美育学科群,是最合理、合规律、合目的性的安排。

三、美育人才培养体系或需增补

学科建设、学位授权点的确定不仅能够促进学术研究和发展,还能够使学科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目前,《学科目录》只是针对硕士、博士的专业与学科目录。除此之外,教育部还专门针对本科设置了专业目录。2020年,我国颁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以下简称《本科目录》)。它可以看成在《学科目录》的学科门类、学科级别(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基础上,结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历史与现实需求和可能性所进行的本科专业分类,也是对高等教育高级人才培养种类和招生的规定与限制。该《本科目录》规定,本科专业按学科门类、专业类、专业三个层次来设置。所以如果谈到专业类及专业,通常指的是对本科生的培养。这两版目录的关系是《本科目录》中的专业类与《学科目录》中的一级学科相对应,《本科目录》中的专业与《学科目录》中的二级学科相对应。如果某院校某一级学科在全国排名较为靠前,那么该院校相应的本科专业也差不了。

通过《学科目录》和《本科目录》,我们不难发现学科分类、本科人才培养类别和学位授予之间的关联和区别,美育学科与相应本科人才培养的缺失,以及增补相关专业的可能性。

《本科目录》中共公布了703个专业,与上述美育学科直接对应的哲学、教育学和艺术学三大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有近150个,其中哲学类4个、教育类14个、艺术类11个,其中有好几个专业是在2015年至2018年新增的。

笔者建议,基于这个目录在哲学、教育学和艺术学中分别增加一个本科美育专业,即哲学下的“010105美学与美育”、教育学下的“040105+学校美育”、艺术学下的“130512T+艺术美育”。目前,教育学类下设“艺术教育”,而美术学类下未设置“美术教育”,音乐与舞蹈类下未设置“音乐教育”,却设有“舞蹈教育”。这是否表明“艺术教育”可以包含或在一定程度上视作音乐教育和美术教育的统称?这一专业当初就是为解决中小学高素质音乐、美术和舞蹈教师缺乏问题而设置的,也可以说,这是面向人人的普及性艺术教育的专门师资教育。遗憾的是,从各级各类高校开设的“艺术教育”专业课程和教学教法来看,通过这样的“艺术教育”培养出来的教师很难胜任“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一任务。

这里重点所言的学科专业人才是指面向人人的美育学科的各级专业人才,包括但不限于和艺术教育学科与学位相关的艺术教育人才,还涉及远超音乐、美术教育等范畴的更广义的艺术人才和艺术教师。因为面向人人的艺术包含很多种类,如书法、戏剧、影视等。除艺术美育之外,美育还包括自然美育、社会美育、文化美育和科学美育等,并辐射到“全体、全面、全程、全科、全方位”的学校美育、社会美育和家庭美育。这些都需要更具全面素养的美育教师。他们需要担负起传承中华美育精神,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文化自信和公民精神文明建设,引导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等一系列使命。这显然需要更多美育相关学科和学位授予点的支撑。

四、已有美育学科与学位授予点建设概述

尽管美育在国家或教育部划定的学科与学位授予点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中一直未得到明确的认定,但是音乐、美术、舞蹈和影视等专业艺术学科的学位授予点随着需求的增大而逐渐增多,至2011年增加了第十三门学科“艺术学”后,专业艺术学科和培养艺术专业人才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也逐渐增多。虽然如此,但是面向人人的美育或艺术美育的研究、学科与学位授予点建设和人才培养等还十分薄弱,各高校、科研机构美育工作的开展还处于或坚守或断续的状态。

与此同时,近年来在国家的不断号召和学者、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各高校、科研机构的美育工作也积累了相当可观的成果。如北京大学依托國内最早设立的美学学科,成立了“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被教育部认定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下简称“文科重点基地”)。此“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形成了独特的中华美学和美育思想研究特色。同样被教育部认定为文科重点基地的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基地”,组织编写了九卷《中国美育思想通史》[6],这对美育史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浙江师范大学组织编写的《美育学概论》[7],现正组织全国美育专家进行系统修改。湖南师范大学关于学校美育、教育美学等的基本理论建设和美育政策研究已有十多年历史。杭州师范大学继承20世纪20年代李叔同的美育事业并在美育研究学术环境不容乐观的情况下进行了一系列学术探究,对中国美育学科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2013年以来,全国很多高校相继成立了美育研究中心,整合了各个相关学科的教师和学术力量,不仅承担了面向人人的通识美育课程教学与活动,而且有些美育研究中心还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开展了不同领域和研究视角下美育和普及性艺术教育的问题研究。此外,南京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在美育跨学科和实证研究方面也有着独特贡献。

南京师范大学致力于教育学与美学交叉的教学艺术研究,开启了对教育美学学科建设的探索。其于1999年设立“美育研究中心”,主持编制《艺术教育》课程标准;2004年在一级学科“教育学”下自主设置“美育学”二级学科,并设有“美育基本理论”和“审美—艺术教育”两个方向,正式招收美育学博士并持续至今,对美育哲学理论、审美心理学、美育心理规律、美育普及教育、美育思想史和中西美育比较等都有深入研究,并全力开展学前幼儿美育实验,还编撰了《公民审美素质调查》[8]。

西南大学(2010年由西南师范大学与西南农业大学合并而成)的美育心理学创建者刘兆吉教授(1913—2001)和书法家徐国啓教授(1909—1986),在1985年分别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撰写了“美育”和“美育心理”的词条。他们认为美育心理作为教育、美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是“研究美育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品质的形成。美育心理的主要内容是探讨如何以音乐、美术、文学的艺术美和自然、社会生活中的现实美为教育手段,感染学生,发展他们的美感和鉴赏美、创造美与识别美与丑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明习惯,促进他们的智力和身体的健康发展”[9]。1996年,其教育学院成功申报教育学博士点,并设置了美育方向。2001年,西南大学将美育研究室(1991年设立)更名为美育研究中心。2005年,其心理学院在“普通心理学”下设“审美认知”方向,并招收第一届博士生,立意为“探索心迹,理解人生,点燃心灵真善美”[10]。2006年,其文学院成功申报美学硕士点,“美育”作为其中一个方向正式招生。2008年,在这两个学位授予点硕博方向设置和建设基础上,文学院组织申报了美学博士点,下设“美育与审美心理学”方向并正式招生。2010年,其教育学部在硕士授予点设置“学校美育”方向,在博士授予点设置“高校美育”方向并招生至今。西南大学的美育理论、美育实践和美育实证研究具有跨学科特色,编撰了多部著作和相关资料,如《美学与美育》[11]、《人生价值的弘扬——当代美育新论》[12],以及物理学院编写的《物理美育》(《物理教育研究》中的一章),化学化工学院研究撰写的《化学美育》专题,运用大量调查、测量和实验方法对以美育提高学生和公民审美素养效能进行实证,并编写了《美育心理研究》[13]、《大美育实验研究——审美教育对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影响》[14]、《大美育效应》[15]、《青少年儿童审美心理与教育》[16]、《中国公民审美素养实证研究》[17]等图书,为美育学科的科学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还有一些综合性大学,特别是理工类大学,在学科和专业领域进行的美育学科和人才培养相关探索也很值得关注,如重庆交通大学的“桥梁美学”、重庆邮电大学的“移动美育”、重庆市通讯兵学院和后勤工程学院的“军事美育”、四川泸州医学院(现西南医科大学)的“医学美育”、福州大学的“人工智能与审美”等专题研究与课程建设,在专业教育和高级专门人才审美素质的培养、美育与高新科技的融合发展、丰富新时代高校美育创新发展的内涵和外延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五、最有力的行动

将美育纳入教育部认定的学科学位和人才培养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概言之,解决新时代美育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根本是要尽快将美育纳入教育部的《学科目录》和《本科目录》中去,使美育学科学位和人才培养体系的政策、制度落到实处。基于前期和当下学者们的美育学科理论和实践,结合《学科目录》和《本科目录》,笔者拟提出美育学科和人才培养增补的若干可能性,可在交叉学科中设置美育学一级学科,并兼顾各美育分支学科;可以授予美育专业或相关专业方向的本科生哲学、美学与美育、艺术教育、科技教育、理学、农学、工学等一级或二级学科类学位;可以授予美育专业或相关专业方向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哲学、教育学、艺术学、交叉科学等学科门类的学位。当然,至于究竟定级为一级学科、二级学科还是三级学科,并非要紧之事,关键还是看它是否能够有效地和持续地从事美育行业人才培养工作,培养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美育行业的专门人才。[18]

在美育学科、学位授予点尚未落实的情况下,各级各类高校应该按照自己的办学需求和特点,在不同学科层次中自行建设美育学科。毕竟研究型大学的办学规律和非研究型大学的办学规律是不完全一样的。大多数非研究型大学应该根据自己办学的实际情况发出符合办学规律的声音,而加强学科建设,需要处理好学科与学校、学科与学科、学科与学院、学科与重点实验室、学科与专业等多重复杂的关系。课程建设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结合点要着力抓好。[19]换句话说,高校美育课程建设,乃至带动基础教育美育课程和教学建设,才是切实实现美育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落实到美育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上的关键。最后,只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共同发声、和谐发声,才能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才能演奏出中国高等教育强国的美妙乐章。[20]而这才是美育学科学位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完善最本质的意义,也才能够迎来一个切切实实的“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凝聚了中华传统美育精神的新时代“学校美育新格局”[21]。

(赵伶俐/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注释:

[1]赵伶俐.中华美育精神的新时代风范[N].中国教育报,2020-10-30.

[2]《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434.

[3]徐國啓.美育[M]//《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250.

[4]范蔚,赵伶俐.审美化教学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5]同[1]。

[6]曾繁仁.中国美育思想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7.

[7]杜卫.美育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8]易晓明.国民审美素养——社会转型时期的审美资本[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9]刘兆吉.美育心理[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252.

[10]黄希庭.心理学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11]曹廷华,许自强.美学与美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2]赵伶俐.人生价值的弘扬——当代美育新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

[13]刘兆吉.美育心理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

[14]赵伶俐,等.大美育实验研究——审美教育对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影响[M].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1996.

[15]郭成,赵伶俐.大美育效应[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16]李红,高雪梅,吴睿明.青少年儿童审美心理与教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7]赵伶俐,汪宏,等.中国公民审美素质实证研究[J].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8]高洪,范迪安,杜卫,等.加强美育学科建设,促进美育事业发展[N].中国教育报,2020-9-1(8).

[19]瞿振元.刍议学科建设历史、现状与发展思路[J].中国高教研究,2020(11).

[20]同[19]。

[21]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10-16(004).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
情景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从美术创作论人才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