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2021-09-10 01:34金茂华
清风 2021年10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德育

金茂华

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对初中生进行德育的主要学科,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道德素养等。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在课堂中应该积极开展德育,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获得知识技能与道德素养的双重发展。

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实际上包含了许多与德育内容有关的素材。教师应该对教材中现有的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并且在日常的课程中不断渗透,从而进一步加强德育。教材中有关德育的素材十分丰富,符合初中生这一年龄阶段的特点,能对学生的成长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比如,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维护国家的利益》就对学生进行了爱国教育;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以及法治观念等。教师可以通过对教学素材的挖掘,加强德育。例如,在教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时,教师可以发现许多小故事,该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感受到那些平凡人的伟大之处,从而学习他们的精神。在进行这一单元的讲解时,教师可以渗透乐于助人、友善等德育内容,并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使学生能在受到德育的同时学习到专业的基础知识。

在课堂中渗透情感

其一,在正式开始学习课程之前,教师可以先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对本堂课程充满期待,为课堂营造出一种更加积极向上的氛围。其二,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和学生积极沟通与交流,为双方的情感交流构建起一座桥梁。这种自然的情感流动,能让学生有被尊重的感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双方的情感与思想也会產生碰撞,可以辅助教师更好地开展德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三,有的初中生心中认为道德与法治课程和自己的生活有一定距离,因此在听课的时候难以有所触动,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这门课程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在生活的基础上使学生深入理解德育知识。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渗透情感时,教师需要具备真情实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热情,从而更好地调动课堂氛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扮演一名引导者的角色,积极与学生产生互动,并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尊重学生的观点,使学生通过与教师的感情交流,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比如,在教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中国人、中国梦》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从网络上找一些宣传片作为课堂导入,让学生观看近年来我国的发展与变化,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有所触动。在这种氛围之下,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会有所提升,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思考。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畅想祖国未来的样子,听听学生的想法。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巡视,和每组学生都聊一聊他们眼中的中国梦,谈谈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未来的梦想。学生在说出自己梦想的时候,教师可以问学生一些较生活化的问题。比如,有学生说自己希望成为甜品师,那么教师可以询问:“你平时喜欢吃哪种甜品?自己会不会动手做一些?”这种融入情感的谈话形式会使课堂氛围更加融洽,也可以使学生对未来充满向往,使德育在课堂中潜移默化地渗透。

应用生活情境教学法

生活情境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为学生打造出更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之中。这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能使学生缩小与知识的距离,使学生产生更多的思考。应用生活情境教学法时,采用多媒体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式。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技术也走进了课堂之中,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选择多媒体的形式(可以使用音频、视频)创设生活情境。除多媒体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平时的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活动一方面能进一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另一方面能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体验感,使其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比如,在教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建设美丽中国》这一课时,教师首先可以通过动画的形式,播放目前世界正在面临的各种资源环境危机,这种形式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本课的主旨内容。与此同时,在日常的实践活动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成立资源保护小组,观察校园中的浪费现象,同时制作一些防浪费的标语等,使学生通过课本了解相关资料后,及时在生活化的场景中实践,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初中阶段的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常常会感到迷茫,因此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开展德育对中学生而言意义重大。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使学生全面发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德育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跟踪导练(五)(2)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道德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