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职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2021-09-10 00:18杨春平
湖北教育·中小学党建 2021年1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思政课思政

杨春平

“教育引导青年正确认识世界,全面了解国情,把握时代大势”是思政课教师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是中国新时代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把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摆在中等职业教育面前的时代责任,办好思政课,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齐抓共管,提升全社会办好思政课意识

办好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思政课,需要各级党委、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等决策层实质性重视齐抓共管、协同配合,抓住思政课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教师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措施,完善制度,配齐配优思政课教师队伍,提高工作格局,营造全党、全社会办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

课堂、学校、社会协同教育。坚持知行合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把思政课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新时代教育与社会的发展面临两大趋势:一个是教育的社会化趋势,另一个是社会的教育化趋势。单一的学校教育难以适应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需要。将德育延伸到家庭与社区,让学生走进家庭、社区去自我体验、熏陶、影响、感悟,培养中华传统美德和基本道德规范,促使学生获得思想品德素质的全面提高。

多种德育方式并举协同教育。结合中等职业教育思政课的内容大力开展实践德育、活动德育、职场德育活动;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的核心价值观活动,让学生多途径发挥兴趣爱好,挖掘自身潜能,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团队合作和创新创造精神,让思政理论在活动中落地、实践,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显性课堂与隐性课堂协同融合。努力探索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协同创新路径,挖掘其他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创新一条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补充、思政课堂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的路子,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中,真正做到全方位、全员、全程育人的德育氛围。

提质强基,教师讲好思政课

健全培养机制。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思政课教师大部分从学校到学校,由于职业特殊性,缺乏社会实践和阅历,自身职业实践知识和教育背景材料的积累相对薄弱。学校要注重加强思政课新入职教师的培训,通过组织政治理论学习、考察交流学习、专题研修学习,来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培养他们的师德情怀,拓展他们的视野思维。

充实师资数量。通过返聘优秀思政课退休教师、其他专业教师转岗等途径选聘优秀教师担任思政课专任教师;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鼓励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扩大招生,做好后备师资的培养储备;从企业聘请德艺双馨的员工通过做专题职业道德讲座、指导学生培养在顶岗实习实践期间的职业素养等方面。

中等职业教育思政课教师要先受教育,讲信仰者自己要有信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找到人生正确方向。

一是要求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个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应当有着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把目光投向时代和社会,不断从实践和人民中汲取养分、丰富思想,为学生树立有信仰、有理想、有担当、有情怀的榜样。

二是思政课教师思维要新。讲好思政课,教师思维要新,视野要广,业务素质要过硬。思政課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一课”,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通过有深意、有新意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把道理讲明白、讲透彻,要求教师具备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在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的深入比较中辨析事理,在循循善诱中启迪学生心智,在润物无声中传播真理。近年来,笔者通过完善内容设置、创新话语表达、采用新媒体技术等方式,让思政课实现从“点名课”到“网红课”的转变,这充分说明:用心用情用功的教师和教学,总会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三是思政课教师要“身先垂范”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等职业教育思政课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思政课教师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认知和行为。思政课的效果,既在课堂内,也在课堂外。身为教师,要严于自律,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用表里如一、知行合一的嘉言懿行传递正能量,让真善美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人格的力量成风化人,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自觉成为学为人的表率,才能成为学生喜爱的人。

强化教学能力提升。思政课教师要教育学生必先教育自己,授课前应先弄懂弄通政治理论,做好教学设计,准备多种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兴趣的教学方法,收罗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视频等多种教学资源。努力做到授课前先说服感动自己,再去吸引学生。发动优秀教师打造精品思政课课程,开发网络思政微课,促使思政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提升。

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思政课课程体系水平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中等职业教育思政课教师要与时俱进,顺应信息化的时代背景,紧贴中等职业学生的特点,坚持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思政教育应是充满“灵性”的,是主体性的建构,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喜欢动手做活动、爱表现的特点,灵活运用自主探究法、角色扮演法、小组合作讨论法,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分享式交流教学,与学生及时互动,营造开放式、立体化的学习环境,营造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参与度高、气氛活跃的课堂。

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可综合运用基于PC端和手机端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利用示范视频、微信、电子演示文稿等资源,将教学内容与移动式学习、分享式交流、及时性互动、云网式积累融为一体,突破传统学习模式在时空与载体上的限制,实现线上与线下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共享。

评价创新,提升学生思政课学习自信心。思政课老师要关注学生也渴望成功、渴望被认可、被表扬的需要,充分尊重教育规律、把握教育本质,改变过去简单量化的评估方式,在思政课教学中引入多种评价主体,如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企业评价,突出自我教育与自我评价;多种评价载体、手段和方法,如小组合作评价、任务成果评价、活动评价、实习实训评价等;以赞许方式(奖励)来满足学生德性形成和发展的需要。

通过多元评价,让学生自主参与过程管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挖掘学生的潜力,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喜爱思政课。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只要落实好总书记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谆谆教诲,真正打造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高素质思政教师队伍,新时代的思政课必将越办越好。

责任编辑/杨亮亮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思政课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