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社会化重塑大学生缺失的规则意识

2021-09-13 04:58甘雪慧
学理论·下 2021年8期
关键词:规则意识角色社会化

甘雪慧

摘 要: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新兴力量,他们能否习得角色规范、具有规则意识,是其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从社会学视角将规则区分为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两个维度,通过对501名大学生的调查数据发现,大学生的课内秩序这种正式规则意识淡薄,日常互动中非正式规则意识淡薄,个体化需求超越了传统师生礼仪规则。社会化需要个体领悟角色规范和维系社會规则,故应通过社会化的四大主体共同发力,家庭培育角色规范和规则意识、学校强化正式规则意识、同辈群体深化非正式规则意识、大众传媒营造遵守规则的社会氛围,以社会化重塑大学生缺失的规则意识,培养未来遵守社会规则的公民。

关键词:大学生;规则意识;社会化;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角色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1)08-0091-03

社会学原理告诉我们,“社会化”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1]106。个体的社会化贯穿人的一生。社会化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树立社会成员对包括自己在内的社会角色的认知,并能习得社会的文化价值标准与行为规范。这样,个体才能逐步适应社会生活,才能与社会中的其他角色进行顺畅的互动。在社会学中,规则是一个相对广义的概念,用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为行动提供指南。它既包括正式规则,即较为正式的、常常以成文条款形式来约束人们行为的规定;又包括非正式规则,即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却被人们所普遍认可且遵守的潜在规定。法律、正式规章制度、道德、礼仪、价值观等都可视为规则的范畴。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一起发生作用,共同维系了人们社会互动的秩序,为进一步社会互动打好基础。对于大学生而言,日常发生的最频繁的互动莫过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学生能否习得互动规则、多大程度上愿意遵守互动规则,制约着师生互动关系的发展。规则意识“不仅是行动者关于规则的知识懂得多少,而且是行动者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并且能够自觉地遵守规则。”[2]3学生若缺乏规则意识,不按照师生互动中正式与非正式的行为规范来行动,很容易使互动陷入困境,不利于校园生活的和谐。

高校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能否有效习得社会规范和行为标准,不但关乎校园秩序,还可能对今后成为社会公民产生重要影响,这关系到社会的整合与稳定。本文基于对501位大学生规则意识的调查结果,关注那些看起来司空见惯、理所当然,但却常常被大学生所违背的正式与非正式互动规则,以社会化为理论视角,从社会化几大主体的作用来探讨重塑大学生规则意识。

一、大学生规则意识缺失的现状

社会学以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这一独特视角解析社会现象。当互动规则被打破,人与人之间的正常社会互动就会受到影响。常人方法学所进行的违规实验便通过打破日常互动中看似理所应当的规则,使得我们必须遵守的社会规则浮出水面。当代大学生有以下规则意识缺失的表现。

(一)正式规则意识薄弱:被忽视的课内秩序规则

正式规则是外化的,因而是最容易被观察到的。对于大学生而言,正式规则的主要表现方式就是学生对课堂秩序的遵守。对501人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们在课堂秩序方面存在主观忽视的状况。40%左右的被调查者表示迟到和课上随意讲话的现象是常见的;超过20%的被调查者经常能观察到旷课和课上随意进出教室的情况。学生对旷课的态度格外宽松,有67%的人认为只要有重要的事就可以旷课。旷课的主要原因也令人哭笑不得:节假日需要提前离校、参加学校活动、不喜欢该课程等等。老师和学校的管理不足或管理欠缺是大学生违背课堂秩序的外部原因。学生自身则认为所学课程枯燥难懂、不能引发兴趣或课程不重要,并坦率承认自己对制度不重视、不了解,仅凭个人感受而对课堂学习和纪律持消极态度。学生并没有把纪律和规则放在第一位,而是把个人的需要和体验置于首位,这反映出大学生的正式规则意识薄弱。

(二)非正式规则意识淡薄:被打破的日常互动规则

在日常师生互动中,敬重老师是人们普遍认可的礼貌举止,属于非正式规则的范畴。虽互动中越轨行为总体比例较低,但近年来多有老师提及。调查显示,有四分之一学生向老师提问时持平等交流而非谦虚请教的心态。有27.9%的被调查者曾经向老师询问过是否会点名,15.6%的人曾经向老师要点名册看,14.2%的人曾经出现过不理会老师的要求安排,4.6%的人曾经与老师吵架,1.8%的人曾经有侮辱老师的肢体行为,5.6%的人曾为让老师满足自己的要求而强行跟着老师。此类行为与课堂秩序这类正式规则相比,更出人意料、令人哭笑不得。这显然是大学生规则意识缺乏的表现。

(三)个体化需求超越了传统师生礼仪规则

虽然多数大学生能基本遵守传统师生互动礼仪,但调查发现,为数不少的学生并不完全认同这种互动规则。如,30%的被调查者选择根据自我需要来决定是否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28.4%的学生认为在就餐、乘车等需要排队的情境中无须礼让老师,因为“既然要排队,不管身份如何,都按顺序来”。尽管在绝对数量上仍处于少数,但它的萌生与所占比例是绝对不容忽视的。因为在大学生的心中,个体的需求被放置于较高的位置,个体的存在得到强调,学生和老师的角色失去了传统的位置安排,取而代之的是彼此间的平等地位。这意味着,学生和老师的关系被视为普通的个体与个体间的关系,师生互动的传统角色规则被突破。学生在乎的不再是如何尊敬老师,而是如何表达自我。

二、以社会化重塑大学生的规则意识

(一)社会化主体、社会角色与社会规则

社会化与角色扮演息息相关,而社会角色同社会规则紧密联系,共同构建了社会秩序与社会结构。帕森斯、萨金特等学者都认为,社会化是一个关于社会角色的学习与扮演的过程。“个人逐渐了解自己在群体或社会结构中的地位,领悟并遵从群体和社会对这一地位的角色期待,并学会如何顺利地完成角色义务。”可以说“社会化的功能在于维持和发展社会结构。”[1]83而个体正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不断学习角色知识,将占据某种社会角色地位就应当遵守相应角色规则、做出相应行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当人们在社会互动中习得并践行这种角色规范时,社会规则便得以维系。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与社会上他人接触和互动的过程。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理解自己以及决定下一步怎样行动,通常所依据的就是同我们互动的他人。因此,他人就好像自己的一面镜子。这就是社会互动中的镜中我理论。为了跟他人更顺畅互动,个体需要从他人那里获得必要且适当的信息。学生规则意识的欠缺,表明他们在社会化过程中未能完全良好地习得社会规则。大学生规则意识的重新建构,需要进一步反思自身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强化自己所在角色地位的规则意识,这就必定离不开各个社会化主体。社会学认为,“人的社会化过程会涉及一系列个人、群体和机构。这些个人、群体和机构中最重要和最有影响者被称为社会化的主体。”[3]157社会化的主体包括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和工作场所[1]88-90。社会化过程贯穿人的一生。由于大学生尚未步入工作岗位,下文主要从社会化的前四大主体来探讨重塑大学生规则意识的途径。

(二)社会化各主体共同发力,重塑大学生规则意识

1.通过初始社会化的主体——家庭习得角色规范,培育规则意识。家庭是培育习惯、价值和规则的第一场所。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家庭文化水平对学生规则意识产生明显影响。父亲和母亲的文化程度越高,学生越少违背正式规则,越能遵守互动的规则。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可能有着独特的子女教养理念和教养方式,也建构了对子女更高的受教育期望。这说明父母和家庭情况同学生的规则意识存在相关性,再次印证了家庭在个体社会化中的重要作用。虽然我们无法要求大学生的家长都提高自己的学历,但研究结果启示我们,学生家长或许可以通过接受继续教育、强化家庭文化熏陶来提升家庭平均受教育水平,以便从父母文化素养方面来增进学生对规则的遵守程度。

家庭在初始社会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作用在于,向子女传授社会角色知识、帮助其习得社会规范,同时向子女树立家长权威。因而家庭在教化子女过程中,应不单注重其学校和文化教育,更要着力培养子女对不同角色地位的认知,了解处在不同位置上的角色所应遵循的不同规则,培养子女在遵守秩序、敬重长辈、遵纪守法等日常互动规则方面的规范行为。父母在家庭中通过树立权威形象来对子女进行社会化指导,对个体成长具有强大渗透力。故可通过家庭教育提升子女的规则意识,将规则意识的塑造和文化知识的传授放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家长最好能对孩子的受教育水平始终持有较高的期望,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社会期待对个体成长的重要作用。父母和老师的态度会间接地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4]109。从社会化的角度讲,这种期望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的规则意识。

2.通过青少年社会化的主体——学校明确角色规范,强化正式规则意识。学校是个体社会化的又一重要主体。在校园生活中,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包括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扮演社会角色,以及更加明确地体验到规范秩序的力量。大学生规则意识的缺失一方面与学生对规则的不重视有关,另一方面与学校的干预有关。

根据福柯的理论,个体是被社会所生产的,社会的规训能够生产、教化和塑造社会中的人。而塑造的过程要通过个体外部的监视、规范化裁决等方式来控制与落实[5]206。学校作为一个组织机构,包含了外显化的规范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一系列正式规则。学生在学校必须学会遵守这些规章制度,扮演相应的社会角色,并学会与组织中的他人进行规则框架内的社会互动。正式规则常表现为每个高校的学生守则,它是规约学生行为的正式规范,规定了学生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该做。可以说,学生守则是对大学生校园生活最直接、最明确的行动规则。学校非常有必要安排学生进行守则学习,以促使他们了解规则、认同规则、遵守规则。对于刚刚从巨大的高考压力中“解放”出来的大一新生来说,进入大学开启了他们人生中一个新的阶段。大学一年级入学时学生能否成功转变角色、适应新环境,将会影响到整个大学生涯。倘若没有学校的正面引导,大学生就很容易陷入角色中断,不利于顺利社会化。因而学校在大学新生入学时,为使其明确角色规范、了解学校的正式规则,应当开展有不同侧重点的入学教育,将学分制度、选课制度、考试制度、纪律制度、奖学金制度、惩罚制度等讲解清晰、突出重点,悉数告知新生。并且还应强调,学习是大学生活的重要内容,参加学生工作和社团活动、学会与人交往的互动秩序同样是大学生活的“必修课”。以此促使学生珍视大学生活,重视校园秩序与人际互动规则。

3.通过社会化的重要主体——同辈群体践行社会角色,深化非正式规则意识。同辈群体是指在年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等各方面较为相似的个体所自发结成的群体,它是个体社会化的一個重要环境因素。由于同辈群体成员在各方面相似性高,所以“同辈群体对个人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它的群体规范和价值往往被个人当作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参照系。”[1]89由于当前我国不少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这就令青少年失去了与兄弟姐妹交流互动的可能性,从而无法在微观生活中习得如何与人相处、处理人际关系,缺乏对学校以外的不同角色之间那种非正式互动规则的了解。因此,创造条件让青少年多跟同辈群体接触,非常有助于在家庭外弥补家庭内子女间互动的不足,深化大学生非正式的互动规则意识。

在同辈群体的社会互动中,并没有事先安排好的权威或正式规则。青少年同他人交往中保持独立和平等关系,能够学会扮演和践行相应的社会角色,并按照角色规范和要求与群体成员互动。这不仅大大强化了其人际交往能力,从非正式规则的角度来看,同辈群体互动还有利于了解和掌握不同角色之间潜在的互动规则,潜移默化地推动其规则意识发展。由于同辈群体的群体规范常常以非正式规则的形式发挥着重要作用——群体成员行动的参照标准,故而对于已经成年的大学生而言,多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多与同学朋友建立联系,更是他们社会化过程中形塑规则意识的有效途径。由于不同于中学时期班级在时间、空间上的固化,同学关系得以稳定化的方式被削弱,班级作为一个共同体,对学生的群体凝聚力受到影响。所以,增强大学生规则意识,首先要增强他们对班级和班规的认同,即增强班级的群体凝聚力;而要增强群体凝聚力,一个较好的方法就是建立班主任制或者导师制,使班级中的同辈群体的角色关系在共同活动空间中得到深化,借助这种空间关系来强化同辈群体的重要参照作用,在遵守群体规则的同时深化其非正式规则意识。

4.通过社会化的重要手段——大众传媒开展公民教育,营造遵守规则的社会氛围。大众传媒是个体社会化中传递信息的各种通信手段,它形式多样、受众广泛、内容丰富,作为个体社会化中同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相并列的又一主体,对社会成员的价值标准形成、对社会环境的认知、个体行为的方向具有引导的重大作用。针对处于学生阶段的大学生,应通过大众传媒继续对尊师重教等优良传统文化和公民教育进行宣传。社会需要对公民开展公民教育。除了政治教育外,公民所应掌握的法律基本常识是必须普及的。比如了解触犯刑法的可能行为,学习婚姻法和反家暴法等。法律是国家强制执行的正式规则,具有严格的外在强制性。对法律内容的了解可以预防公民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法律常识的普及有助于公民站在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理性的高度看问题,公民在得以明智的过程中也就更加自然地步入正轨,行走在规则的大道上。而“传统是社会经验的积累”,人们“这样一代一代地积累出一套帮助人们生活的方法”[6]50,有助于后代满足自身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推动大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互动规则和互动模式,有助于将人们一代代积累的互动经验加以传播,减少青年互动时的困惑,使他们在共同的规则框架内行动。

当今信息社会中,大众传媒几乎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电视作为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应当在公民教育普及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作用。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加强监督和清理,及时将那些负面宣传社会规则、践行违规行为和发表违规言论的内容清除干净;在微信推送、电子邮箱、社会新闻中增多对传统文化中注重社会秩序、宣扬互动礼仪的内容,强化正面导向。报纸和杂志的固定板块、公益广告等传媒工具,以及社区和街道上的宣传栏等,同样是大众传媒进行公民教育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合理使用大众传媒,尽可能宣传传统文化中适宜当代生活的规则,增强对大学生规则意识的积极引导。

社会需要塑造符合其要求的社会成员,遵守社会的规范和秩序是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最基本标准。社会规则的“可行性有时并不取决于规则本身,而取决于它的溢出所产生的影响”[7]5,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来维系着社会秩序和规范。故而可以说,青年学生能否遵守规则,不仅取决于社会规则的制定,而且取决于他们遵从规则的意愿。青年大学生在校园中所表现出的规则意识和对规则的遵守情况,更关系到他们今后走入社会时对社会规则的遵守程度。应使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大众传媒等社会化的重要主体共同发力,强化对规则意识的培育,将大学生塑造成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社会人,最终成为遵守规则的社会公民。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童世骏.论规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3][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美]玛格丽特·W.马特林.女性心理学[M].赵蕾,吴文安,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6]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7]杨永福.规则的分析与建构[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规则意识角色社会化
以思修课为依托推动高职院校学生规则意识教育
略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初中体育中规则意识培养途径
《冰雪奇缘》开启迪士尼剧本角色新模式
人力资源开发与智力资本提升的关系探析
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角色问题研究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转变的一种模式
美国行刑社会化的历史解读与现实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