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与“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技能训练”课程思政建设

2021-09-13 05:21刘胜蓉
文教资料 2021年16期
关键词:师范生课程思政核心素养

刘胜蓉

摘   要: “师范生核心素养”的提出,为高等师范学院更好地践行师范生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师范生核心素养的提高需要课程改革、教育教学评价与专业实践等夯实。在当前全国高校大力倡导“课程思政”的背景下,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设的“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技能训练”课程改革为例,从课程定位、教材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中提炼思政元素,充分发挥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共同育人,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与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提高核心素养。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师范生  课程思政

近几年来,“核心素养”一词在我国基础教育界引起广泛关注,被认为是全面深化教育教学及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高师院校师范生作为未来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主体,其核心素养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源泉和坚实基础,越来越受到高师院校的重视。什么是“核心素养”?一般是指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自身终身发展中最关键的、不可或缺的品质、能力及个体精神面貌,包括个人修养、对整个社会关爱及家国情怀等。从结构上看,当前师范生的核心素养应该是基于当前国情,是可以培养、塑造并通过学校课程教育获得的。“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技能训练”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核心技能课程,本文通过探索其课程改革过程中如何融入思政元素,实现专业技能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目标的有机结合,通过在专业技能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提高师范生的核心素养。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技能训练”课程定位中的思政元素——体现核心素养之教育情怀

对于当前高校的课程改革来说,每门课的课程定位是整门课课改中实施课程思政的指挥棒,也是开展课程思政的全局谋划。“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技能训练”课程是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其课程性质主要为按照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以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等课程为理论指导,把教育教学中全部教学技能分解成多项微型教学技能逐一分析,详细讲解介绍每项技能操作中的相关理论、原理、原则要求,通过案例展示、观摩、见习等环节,对师范生提出训练要求和标准,然后通过逐项训练,培养师范生全面、扎实的教学技能,为胜任基础教育教学任务培养人才。结合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目标,本课程的课程定位是培养适应新课程理念下从事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依托当前高校推行的“课程思政”理念及本门课的课程定位,其思想政治元素切入点应该凸显师范生核心素养中的教育情怀。因为只有具备教育情怀才能对教师职业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敬仰,饱含无私的爱和坚定的信念、高度责任心、认同度和归属感。习近平同志曾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说,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要时刻感受到人民教师是无上光荣的,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1]。作为基础教育阶段从事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师一定要有光明磊落、博大无私、包容开放的胸怀;有甘为人梯、坚守清贫的奉献精神;有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等实现“立德树人”的时代任务与历史使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所谓“学”指一个人的学识与能力,只有具备“学”才会有后续发展的实力,整个人生才会充满奋斗的动力与不竭的生命力;只有同时拥有非凡学识和技能,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饱满、精彩,才会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与爱戴。所谓“德”是我们常说的“师德”,也就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它以教师的教育情怀作为根基,如果没有高尚、无私、赤诚、质朴的情怀,再高超的技能就只能是“害人的工具”,传导给学生的会是不正确的价值与思想观念。

教师的教育情怀是教师教学技能的载体,一定的情怀需要相当的技能才能完美绽放,也需要多姿多彩的课堂才能精彩呈现。“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技能训练”课程属于培养师范生技能的核心课程,其技能的释放需要高尚职业道德与卓越的情怀助力,需要丰富而多元的知识储备与教育智慧、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阐释。教育情怀决定了教育能到达的高度与境界[2]。基于此,本课程在课改中首先需要提炼的思政元素应该从课程的定位中凸显师范生的教育情怀,并将教育情怀贯穿于整门课程的教学中,实现专业技能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目标的有机结合,提高师范生的核心素养。

二、“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技能训练”课程理论中思政元素——突出学科核心素养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技能训练”课程以“心理学”“教育学”“思想品德教育学原理”等学科为理论基础,以“教学设计”“教师口语训练”等学科为专业依托,理論思政元素非常丰富。在本门课程讲解过程中,抓关键问题、主要环节,将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和本课程理论知识有机融合。

作为未来基础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教师,思政专业师范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必须提高,当前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方面。“政治认同”最基本是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的认同,最核心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科学精神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崇尚真理、客观惟实、开拓创新、乐于奉献;法治意识是要求学生守法用法,自觉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公共参与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责任意识与担当,培养整体意识、大局意识、民族意识,树立为人民服务思想。在“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技能训练”课程理论讲授部分,从课程标准的解读到思想政治课程教材分析,从微格教案的设计到教学案例的选择与素材收集,从教学语言规范使用到课堂教学技能实训,从始至终融入学科核心素养等方面的内容,学生从理解学科知识到掌握学科技能,从培养学科能力到最终提高学科素养,整个过程浑然一体。

例如,开篇在讲解如何解读课程标准的知识点时,首先要了解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掌握课程定位是为了适应中小学生成长的需要,课程内容涉及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国情教育等,目的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形成积极乐观生活态度,并使其逐步树立正确的“三观”;其次是熟练掌握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课程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以将中小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好青年为目标。除此以外,在导论讲解部分必须让师范生重点了解并掌握自己将来所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职责,尤其要明确作为思政课教师所要承担的时代使命,想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要先成为什么样的人;在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知识讲解过程中,始终注重学生科学创新精神及“三观”的培养;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解讲与使用中,注重提高学生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主要观点,了解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3];认真仔细研习近平同志关于教育的相关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论述。

在讲解“收集教学资料技能”知识点时,先让学生明白教学素材是教学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基本材料。教学素材的内容越丰富、引用越贴切,课堂越有说服力,上课效果越好。当前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素材按内容可分为道德知识、法律知识、国情教育几大类;按呈现的形式可以是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内容庞杂、形式多样,如何与所教知识点契合及以什么方式呈现才能满足教学需要、实现教学目标,让教学产生最大实效是所有中小学思政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师范生从现在起应该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做有心人,养成关注民生、关注国内外大事的习惯,培养家国情怀,坚定政治立场,具备科学理性的思维、积极参与的热情,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这些课程理论中的思政元素无不体现学科素养的不同维度,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师范生核心素养培育至关重要。

三、“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技能训练”课程实践中思政元素——彰显核心素养之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与工作品质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技能训练”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一门核心专业技能课程,大部分课时都侧重于实践实训环节,其中最主要的实践环节是课堂模拟技能训练环节,课堂模拟讲授环节的训练分为导入技能训练、课堂讲授、板书技能、小结技能等微技能环节。每个微技能环节,教师先讲授训练的要求、原则与注意事项,观摩一线教师上课案例,然后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微格教案、结合相关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进行模拟试讲。整个试讲过程必须全身心投入、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反复磨炼,在此过程中,培养师范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能力与吃苦耐劳的工作品质。

在名师观摩环节,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环节,邀请中学一线名师到校讲解示范,走进中学一线课堂,领略名师风采,树立楷模,让学生亲身体会做一名好教师应有的素养与能力,更加坚定为教育事业奉献的决心与信心。学习榜样“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60余年以来,躬耕于教学事业,推动课程教学综合改革,坚持教书育人,研究教师教育理论,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毕生贡献;学习她用“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的精神品质,建立高尚的师德师风,形成对学科、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固守教育阵地,驱除浮躁,杜绝眼高手低,沉下心磨炼教学实践能力。正如习近平同志在思政治课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的那样,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需要不断按照“六个要”涵养道德、锤炼品质、强化技能、严格要求,这也是对将来的中小学思政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4]。

四、结语

高校课程思政是立德樹人的根本举措,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有力支撑,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技能训练”课程思政的探索和实践,从课程定位、课程理论知识、课程实践三方面充分发掘了思政元素,在实现了专业课课程育人功能的同时提高了师范生的核心素养,实现了知识技能传授和教师教育情怀、优秀工作品质、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教育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马欣慧.新时代地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

[2]刘伟.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6).

[3]邓承敏.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学校课程建设思考[J].教育家,2019(6).

[4]周宇剑,唐耀平.师范生核心素养构成与执教“核心素养”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9(8).

项目基金:本文系2020年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师范生核心素养提升研究”(项目编号:JGB202016)阶段性研究成果;2020年度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二批“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示范课程项目(项目编号:JG202011)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师范生课程思政核心素养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进一步完善免费师范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