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工作坊+大学生社团”模式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2021-09-13 05:31张晓冬赵海军吴成
文教资料 2021年16期
关键词:学生社团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

张晓冬 赵海军 吴成

摘   要: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突破口,通过构建“双创工作坊+学生社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发挥双创工作坊的创新催化作用和对社团的帮扶指导作用,改革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打造思创融合、专创融合、赛创融合新高地,丰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式,营造浓厚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

关键词: 双创工作坊   学生社团   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社团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

(1)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一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脱离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存在滞后性,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不能有机融合,学生不能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开展创新创业。笔者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调查研究发现,面对学校可以在创新创业方面做些什么这个问题,71.2%的受访者希望学校提供创新创业技能培训,55.1%的受访者希望开设相关的专业课程,只有33.3%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同专业教育结合紧密。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对知识具有一定的求知欲望,希望得到有关方面的培训和指导,但在课程设置方面学生普遍认为课程体系梯度设计不合理,不能满足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年级学生创业的知识需要。

(2)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帮扶不到位。有的学生有创新创业的点子和想法,但是缺少相关专业教师的指导或梳理导致好的想法消失在萌芽状态。调研统计,有30%的大学生表示已了解有关的创业知识,也有初步的想法和点子,但自认为想法不成熟,缺少专业的指导和咨询,选择搁置或放弃。在调研中,有八成的大学生认为自身缺少创业实践经验,仅具有课堂上学到的零散创新创业理论,缺乏有针对性的实践经验,平时开展创业模拟训练较少。

(3)现行的评价考核机制不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的激励与考核措施不到位,有的高校虽然建立了创新创业工作指导机构,配备了专业教师,但是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专业教师在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压力下,不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缺乏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考核评价机制,有的未能将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竞赛展演等计入工作量和纳入职称评定晋升的考核标准。

2.大学生社团建设和管理方面

(1)社团种类繁多,社团间缺乏创新创业联动。学生社团发展迅速且种类繁多,有的是以兴趣爱好为主成立的兴趣类社团,有的是以专业教育为主成立的专业类社团,不同类型社团大学生参与程度都很高,但在创新创业方面不同社团之间缺乏合力,社团间联合创新创业作用发挥不够明显,最终让创新创业困在了最先一公里或最后一公里路上。比如,科技类社团进行创新创业在不同阶段需要电子信息方面、计算机方面、商业营销方面、法律咨询方面等不同专业类型的社团的支持或服务指导,但社团之间缺乏联合创新效应,缺少某方面专业知识,导致因某个环节无法进行增加失败风险。

(2)专业的指导团队和实践平台不足。目前,多数大学创新创业型社团由校团委或二级学院团委部门主管,其中由二级学院主管的社团多由单一辅导员管理,专业化的专职教师团队指导参与缺乏;有的实验教学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未向有创新创业需求的学生开放,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得不到有效满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将头脑中的想法很好地付诸实践行动。

(3)创新创业类社团活动层次和质量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创新创业类社团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依托学校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或举办的讲座及参加一些国家级、省级和高校创新类大赛,实际项目孵化和实创企业还属于短板,创新创业活动往往只存在于书面创业文书的构思,缺乏实创群体与现实体验。有的学生参赛实践作品来源于一些教师的论文理论研究,缺乏新意和创新性;有的优秀创新型作品多次参加不同的比赛,失去了新颖性。

二、双创工作坊的教育理念

工作坊起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因新颖的交流方式、突出的创新模式及卓越的产出效果,被诸多欧美企业引入并使用,后逐渐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达成共识为目标、以创新实践为驱动,促使参与人广泛思考,探讨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工作坊侧重在“做中学”,通过精准的内容设计、团队研讨,逐步带领小组成员理清思路、解决实际问题或完成挑战性任务并达成共识。

双创工作坊是在创新作用的催化下,在工作坊导师的引导下,为进一步培育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基于学生专业发展与个人成长需要,鼓励更多有创新创业兴趣爱好的学生加入创新创业队伍,开展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以创新创业为导向,以实际的创新创业项目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水平和综合素养为目标,能够满足学生不同兴趣爱好和多元个性发展需要的新型實践基地。具有互动性、分享性及任务驱动性的特点,推动各类资源的集聚、开放、共享,营造创新创业生态“小气候”。双创工作坊是在正常的教学组织之外单独运行的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双创工作坊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双创工作坊的作用是整合优质资源,创建全员育人机制,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双创工作坊将依托实验教学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配套相应的设施和师资队伍,完善开放共享的管理机制,创造放松的环境,激发群体成员的创新思维。

三、“双创工作坊+学生社团”管理运行模式分析

大学生社团是由学生根据不同的专业和兴趣爱好自发组建的团体,可以说社团是相同兴趣爱好学生的集聚地,其中专业社团的大部分活动是基于学科专业知识背景开展的探究性学习实践活动,为社团成员提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激发学习热情,不同专业社团之间的交叉融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大学生社团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教育性、创新性、实践性。

大学生社团在双创工作坊的引领下,可有效引导大学生社团成员参与实践、创新、创业活动,支持大学生开展科研训练、学科各类竞赛、自主创新创业实践及创新创业社团活动,有利于引导社团开展创新创业工作。工作坊通过分享各方面的知识经验,供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话题的交流、互动,增长见识,激发创新灵感,碰撞出思想火花,实现创新创业人才的高质量发展,在创新创业教育通识教育的背景下,进一步提高创新创业的素质。

双创工作坊运作方式:(1)团队式运作。针对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在统筹安排下,组建教师团队,尽可能覆盖更多学生。(2)项目式运作。针对创新类和专业类项目。项目既可以由指导教师给定,又可以从在册项目池内挑选,还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每个项目均可配备指导教师,所有项目均组建团队,以团队实施项目。(3)自主式运作。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经过必要的培训后,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从事设计开发测试策划等。

四、“双创工作坊+学生社团”有效促进创新创业

1.选聘双创工作坊优秀导师

双创工作坊的师资队伍要体现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和特点,工作坊要打造优势互补、专业齐全的专职教师精英团队。

一是遴选创业导师团队。要面向高校内开设双创教育课程的教师遴选一批经验丰富、在创新创业方面有较大贡献的优秀教师充实工作坊,定期到工作坊开展指导活动,指导学生创业活动的咨询、孵化项目的立项等工作;二是组建不同专业特长教师队伍。要将高校内科研实力突出、科研成果转化率高的专业性教师遴选到工作坊,根据不同的研究特长,定期分享科研前沿领域的问题,讲解实用性技术,及时答疑学生在不同方面的咨询;三是遴选外聘专家。要面向校外资源提高工作坊的整体实力,建立企业兼职教师聘任制度,聘请行业专家、成功的创业企业家为兼职导师,分享创业故事、研讨当前社会或行业内需要创新改进的问题。

努力打造精英化的导师团队,依据不同的社团或项目建立导师团队,双创工作坊通过开展与创新创业主题相关的讲座、论坛、研讨、培训等,积极宣传国家创新创业最新的政策,组织社团学生开展创新创业体验活动、创新创业项目训练等,通过分享创业故事,培育创新创业精神,增长见识,启发思维,引导大学生树立敢为天下先的品格,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效。

2.开放高校实验平台的使用

目前,高校大多数实验室是面向相关专业学生进行实验教学的,不能全面面向高校社团学生进行创新实践。要完善校内实验室使用办法,在工作坊内的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着力依托专业实验室、工程实训中心、科技创新实验室等支持竞赛组织和学生参赛,为学生竞赛提供场地、设备、仪器、耗材、加工制作等支持。在创业导师和外聘专家的指导下,着力依托学校的创业实验室或创业孵化空间,鼓励扶持社团成员自主创业。充分开放多学科的专业实验室,促进跨学科学习交流,实现多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开展创新创业。

3.深入开展思创融合、专创融合、赛创融合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双创教育的育人本质。双创工作坊要加强社团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把民族复兴的重任与个人的价值结合,让社团大学深刻理解自己肩上的重任,鼓励社团成员扎根大地了解国情民情,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深入农村基层、企业,围绕乡村振兴、精准扶贫脱贫、环境保护、科技瓶颈等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深入调查研究,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开启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努力走好新时代青年的创新创业之路。围绕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把专业探究和创新创业结合,挖掘适合开展创新创业的空间,积极开展创新研究和创业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双创工作坊要筛选学生高质量的参赛项目,努力指导社团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实践)项目和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学生社团成员通过获得多方面的知识,积极参加比赛,促进知识学习,各评委对参赛项目的高度评价和一致认可,可推动孵化高质量的创业项目。

4.积极孵化和推介可行性创新创业项目

大学生社团成员在创新创业方面缺乏社会经验,有时很多好的创业点子因缺乏扶持和帮助无法变为现实创业项目。在双创工作坊有关导师团队的引导帮助下,可孵化社团成员的一些创业类项目,积极对接地方或学校的创业孵化园或创客空间,解决遇到的有关难题,积极向外推介创新创业项目,帮助寻求投资合伙人和技术、法律、财务等方面支持,提供创业项目对接、知识产权交易等服务,推动社团创业团队尽快实现创业从0到1的突破。

5.改进考核评价方式

合理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是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保障。面向工作坊专任教师,完善激励措施。细化考核标准,增加创新创业教育在年终绩效考核中的比重,将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情况记入教师工作量,将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及获奖情况作为晋升或评先评优的优先条件,贡献较大的可作为职称晋升的绿色通道。面向学生,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实施创新创业学分制度,将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创新创业竞赛、创业实践、发表论文、获得专利等情况计算一定的学分,并对一些课程的学分实施可置换等。建立创新创业档案,客观记录、评价学生的双创活动开展情况,建立创新创业奖学金制度。修订学籍管理规定,针对创新创业学生放宽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业等。面向高校,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创业教育和高质量的就业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成为高校招生、评估、学科建设、新增学位授予的参考标准,并建立动态的增减进退调整机制。通过创新考核评价机制,构建多样化多元的考核方式,提高工作坊教师引领社团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大力激发社团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

6.完善社团和工作坊管理工作制度

大學生社团要加强专职教师的管理和指导,配备专职教师日常管理队伍,专职教师负责社团远景规划和建设,以及协调社团之间的事务管理,引导双创工作坊的建设与发展,日常加强社团学生干部能力素质的培养,选优配强社团干部,完善社团成员的考核制度和退出机制。双创工作坊要加大经费投入,制定工作机制和工作坊议程,定期举办创业论坛、创业训练营、学术交流、创新创业项目的论证研究、创新创业大赛的筛选推报、项目路演指导等活动,有效强化社团成员的创新创业技能。

五、结语

大学生社团在双创工作坊的帮扶引导下,可大大提高社团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有利于点燃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星星之火,为更多大学生树立典范,引导周围的大学生认识创新创业,了解创新创业,钻研创新创业,提高参与性。

参考文献:

[1]孙盟.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才智,2020(17):173.

[2]刘译阳,边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9,(9):32-36.

[3]徐凯,尹国俊.工作坊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平台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0,39(2):233-240.

[4]羊英.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大学生学术型社团活动体系设计[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8,35(1):82-86.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批准号:19CSZJ51),主持人:赵海军。

猜你喜欢
学生社团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良性发展的几点认识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时期学生社团组织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探微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