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有灵魂的工艺设计
——在工艺学习中创新的漆线雕课程

2021-09-14 01:39张斯倩
科学咨询 2021年25期
关键词:工艺设计教学

张斯倩

(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 福建厦门 361000)

选题思考: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启发我们传承与创新出新的事物。传统的漆线雕课程仅以手工技艺为开展教学,新时代下的美术教师应该思考,比起向学生传授可能被时代发展所取代的单纯技术,更应该设法通过教育和训练培养学生针对21世纪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次课程以创意思维为核心开展漆线雕课程,根据新建构主义的基本原理,学生将围绕创作主题进行综合探究,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过程中学到各自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提取元素,灵活运用传统工艺中的智慧带领学生创作出深受学生喜爱的创意设计作品,使工艺更好地服务于生活。于是,我们在高中阶段针对漆线雕课程展开了一场“漆线雕传承与创新”的艺术教学。

学生年龄段:

16-18岁,高中年级阶段。

课时构成:

第一课:工艺探宝(美术鉴赏)1课时

第二课:学习大师(美术馆实践课)1课时

第三课:创意实践(工艺设计)2课时

第四课:产品交流(分享评价课)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漆线雕的历史文化,感受闽南地域特色的艺术风格(图像识别、文化理解);选取自己喜爱的漆线雕作品,分析中华传统工艺的美术语言及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审美判断);理解漆线雕作为民族手工艺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借鉴图像,提取元素(美术表现);创意联想,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产品设计相结合设计出一件或多件文创产品,并说明其设计意图(创意实践)。

2.过程与方法:通过步步递进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发现漆线雕工艺的表现形式和特点,根据漆线雕工艺与其他工艺的共通性与独特性能够提出自己对工艺的观念和看法,通过实地考察、访谈专家,查阅资料得出相关结论;借鉴工艺风格向大师学习体验漆线雕的制作工序,提炼工艺制作技巧与方法,结合当代现有的艺术表现形式,灵活运用到身边的事物中,衍生出文创产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漆线雕的深入研究,让学生体会到厦门漆线雕的工艺价值与智慧结晶。培养学生对地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以及能够改变生活方式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漆线雕工艺传承与创新的方法。

教学难点:对漆线雕工艺技巧的学习及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并制作文创产品。

教学准备:

1.教师用具:教学课件、漆线雕展示用具、学习单、评价表、漆盘、漆泥、搓板等。

2.学生用具:盘子、漆泥、搓板、复写纸(或利用纸盘、白乳胶、软陶、尺子替代)、手绘板、机房电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漆线雕工艺探宝,了解工艺之美。

一、前置性学习

高中阶段的学生本身就具有相应的判断能力和自主选择的能力,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课前给出的命题,以分组的形式针对企业管理人、传承人、手艺人和收藏人以访谈的方式分组展开调查,上网或搜索家中珍藏的书籍查阅相应资料。并给学生提出以下方面的问题:

1.你考察的对象是谁?为什么选择考察他?你认为漆线雕具有哪些特点最吸引你?

2.你身边有收藏漆线雕工艺的亲朋好友吗?你知道传统手工技艺制作出的作品和现代工业压膜制作出来的作品有何区别?

二、课堂欣赏与交流

(一)赏宝——了解漆线雕的历史发展

漆线雕是一种以线造型,集浮雕、雕刻、漆线为一体的传统民间工艺,利用漆线工艺本身具备的艺术特征,使其错彩镂金,质地表面呈现出一片锦绣,细密繁复,看似云霞雕色(图2)。漆线雕工艺发展了三百年,从十六国时期开始,经历隋唐一直到明清,历代都留有明显的痕迹。在5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漆线雕技艺进行了两次重大的改革创新活动,使漆线雕真正作为一张厦门工艺的“名片”重新“苏醒”过来(图1)。从形象的设计、传统形式的修订、色彩的配置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终于在创新中取得了艺术上的成就。创新是所有传统手工艺夺取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在传统技艺之中随时代发展灌注全新的工艺文化的理念,创新之路才能够真正使得工艺美术“焕然新生”。

图1 《蛋壳漆线龙》

图2 漆线雕龙图样式

其中蔡氏漆线雕艺术馆藏的《春天》作品(图3),形式上做了大胆的尝试。美丽少女形象透过作者娴熟的技艺突破漆线装饰难以具象地表现人体的难点,用传统技艺来表现现代时尚,表现出“娇羞低眉吟弄月,翘指含笑花宛然”的诗般意境。作品贴近生活,具有较强的时代感。以及利用紫竹先生的国画艺术设计的《兰芯》作品(图4),以细腻的线条简洁地勾勒兰花草,以蛋壳粘贴出兰花朵,再染上晶莹透亮的宝蓝色。漆线雕是一门可以利用不同手法来表现的艺术,传统文化是民间艺术的灵魂,创新则是一个民间艺术繁衍生长的内在动力。

图3 《春天》漆线雕

图4 《兰芯》漆线雕

(二)鉴宝——漆线雕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机械制作工艺的区别

漆线雕是千锤百炼的手工艺精品,真正的价值不在其外表,而在其技艺。漆线雕的漆线技艺是线条的技艺,漆线直接盘绕重叠产生强烈凹凸对比和丰富的层次。可以说,“手工”体现了漆线雕的最大的工艺价值,也蕴含了巨大的经济价值,是漆线雕的灵魂。强调手工制作,强调线条表现,绝不是“因陈守旧”的借口,更不是“唯我独尊”地排斥机械的先进制作手段,而是为了坚持漆线雕必须具备的美的灵魂。

要让学生认识到一件手工制作的工艺品即使制作得再工整,这也绝非机械化制作所能模拟的。体会到手工体现出的人文价值,人的双手是心灵的工具,而工艺美术是心灵的产品。一旦离开了手的操作,工艺美术就等于失去了灵魂,变得徒有其表了。

(三)探宝——学习目标的达成

在学会赏析、归纳整理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采取联系、比较的方法,观看漆线雕工艺的纹样局部细节,发现漆线雕作品的异同关系,通过图像识读感受漆线雕作品的造像、色彩、材质、肌理等形式特征。在美术馆教学中,学生可以轻松就地取材通过临摹、提取到图像信息。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并临摹纹样,在识别与解读图像意图、涵义和表达的观念、态度与情感的基础上填写学习单。(图8)

第二课时:学习大师制作宝,体验工艺之巧。

一、选定作品,了解大师

教师准备了一些代表性的资料并要求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教师以生动形象的微课导入法开展教学,带领学生走进美术馆(图5、6、7),感受漆线雕工艺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艺术语言和大师个性的表达。通过一系列提问进行引导:画面给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艺术家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怎么样的创作背景?你喜欢厦门蔡氏漆线雕吗?我们可以怎样查阅相关作品资料?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思考漆线雕之美,选择一位自己最喜欢的作者,结合学习的具体内容,进一步了解艺术家的生平经历、艺术风格、代表作品等。

图5 馆内访谈

图6 现场观摩艺术作品

图7 向大师学习

图8 自主探究学习

二、欣赏工艺,研究技法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模仿和体验蔡氏漆线雕的制作实践过程,掌握蔡氏漆线雕的设计纹样和制作技法,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漆线雕载体来设计纹样(如,祥云纹、水波纹等),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并共同完成设计稿。同时,教师可以采用示范或多媒体教学漆线雕的制作技法和步骤,促进学生通过“设计纹样 体验技法”的完整过程,了解漆线雕美术表现的基本过程与方法。漆线雕制作具体步骤包括:

1.定稿:设计纹样,完成草稿;

2.备料:采用陈年砖粉和天然大漆、熟桐油等多种材料调合,经过反复舂打,形成像面团一样软硬适中、可搓、可塑的泥团,俗称“漆线土”;(图9)

图9 备料

3.搓线:用楔形的搓板,由手工搓成各种粗细不同、柔软而有弹性的漆线,盘绕在漆筷上备用;(图10)

图10 搓线

4.盘结:通过“盘、缠、结、绕、堆、叠”等手法,在涂有底漆的坯体上,做出层次丰富、疏密有致的纹样;(图13)

5.安金:将24K金箔贴在已绕出的纹样的漆线上;

6.敷彩:在无漆线盘结各区域平面位置上均匀涂置不同的色彩。(图14)

图11 黏土绕线

图12 黏土盘线

图13 盘结

图14 安金和敷彩

图15 作品调整

图16 文创挂饰完成

第三课时:创意实践改良宝,提炼工艺之精。

一、思维导图,提取元素

引导学生借鉴已有的素养和能力发展思维想象,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各自研究的方向,上台宣讲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要如何进行画面的构图、造型与色彩的表现,选择恰当的方式,把漆线雕作为资源融入新的产品创作中去。(图11、12、15、16)

二、构思草图,自主创作

确定产品改良设计的流程,先让学生通过调查资料,在构思中酝酿创作热情,最后设计成产品草图(要附加设计说明)。例如:以“如果漆线雕会说话”“传承与创新中华巧工”为主题,启发学生尝试设计创意海报草图。以“传承与创新”为主题,是希望学生能够思考要如何保护蔡氏漆线雕这门工艺,解决工艺失传等问题,加深学生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学生首先可以通过分析国宝趣味海报设计开始,分析创意海报设计的特点和三个要素(图片、文字、颜色),分解基本问题,什么是创意有趣的产品设计,了解画面的趣味性,利用重构、融合、提炼等技法实现创意表现。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突破传统形式的束缚,观察学生画面是否具有完整性、人文性和设计感,针对学生的困惑进行恰当指点,学生也能够陈述自己的改良设计,征求小组意见,进行真实性评价与改进。(图17、18、19)

图17 漆线雕主题海报

图18 挂饰设计

图19 漆线雕动漫人物形象设计

第四课时:产品交流分享宝,推陈工艺之新。

一、交流分享,收获感怀

学生在学习报告会中阐述学习的收获,对今后研究与创作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学生自主完成真实性评价是对本次教学的最好总结,为教师提供了比较直观的教学反思,促进教师能够进一步完善教学规划。

二、线上线下信息化互评

教师首先在互联网环境下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平台,如班班通、合校园APP,制定评价标准;由学生自主上传作品,以班级成员投票,以BBS互动平台选举出最佳作品。

课后总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集体智慧的载体。在注重培养创新艺术人才的今天,要如何真正做到“守正创新”?我们将采用情境创设步步递进的教学方法,既引导学生在情景或游戏中鉴赏工艺,体验制作工艺,学习工艺技巧,提炼智慧,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体会到工艺精髓的,也让学生灵活运用工艺中的智慧,将传统与现代工艺或设计相结合,让这些民艺重获新生。

猜你喜欢
工艺设计教学
某压力容器模拟锻件制造工艺
小方坯连铸无塞杆保护浇注工艺实践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工艺的概述及鉴定要点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石油化工工艺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