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业学习研究:机会、组织与保障

2021-09-15 05:41马颂歌
成人教育 2021年9期
关键词:农民培训农业

王 雨,马颂歌

(上海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上海 200234)

农业学习是各类有目的地增进学习者农业知识、技能,提高农业素养和常识的活动。农业学习在国家发展和城镇化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农业农村部在《2020年农业农村科教环能工作要点》中指出,“要加强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着力办好农民满意的教育培训”,[1]这为我国农业教育提供了政策保障,体现了国家对农业学习的重视。

从世界范围看,诸多发达国家的农业学习和培训已进入成熟阶段,其中美国最具代表性。经历两个多世纪的发展,美国已拥有完备的农业教育模式和推广机制,制定了一系列法案保障农业学习和培训工作顺利进行。我国农业学习要加快发展,紧跟世界潮流,需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本研究以美国农业学习为切入点,通过梳理美国农业教育模式,从学习机会、组织形式和保障机制三个方面分析美国农业学习,并针对联合涉农企业成立学习合作社、鼓励退役军人返乡从农和创新“互联网+”农业学习模式等方面提出建议。

一、集教育、科研和推广于一体的农业教育模式

美国农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为农业学习稳步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三位一体”中“三位”是指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三个方面,“一体”是指以“赠地学院”[2]为中心点,将教育、科研和推广有机结合。在赠地学院的组织协调下,“农业教育机制、科研机制和推广机制相互渗透、融为一体”。[3]

美国“三位一体”的农业教育模式是在赠地学院这一重要的实体机构上形成的,赠地学院对美国农业教育有重要影响,对美国整体教育形式的改变也具有重要作用。赠地学院是《莫雷尔法案》规定的州政府用售卖或拍卖土地所得收入建立的农业院校或增设的农工学院。赠地学院创立之前,美国农业教育缺乏组织机构和教育场所,教育普及度低,农业专业人才匮乏。赠地学院创办之后实现了农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一体化,培养了大批农业专业人才,提升了普通农民的务农意识和水平。

美国农业教育初期,课程内容单一,课堂教学中难以解答学生和农民的问题,亟须加强农业科研,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此,美国政府规定各州建立农业试验站,研究本州农业课题、农业技术原理及应用。各州立试验站的创办极大拓展了赠地学院的职能,将教育与科研联系在一起,提升了美国农业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了实用型农业人才,极大地解决了农民的现实问题。

20世纪初,美国农业教育教学水平提升迅速,农业研究成果丰硕,但农村地区的青少年和农民文化水平仍旧偏低,难以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需要教育和科研向广大农村地区倾斜,将农业知识和技术成果惠及农民。1914年,美国农业部和各州赠地学院合作建立了一批农业推广站,委派专业人员负责组织、管理和实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农业推广人员或借助报纸、广播和电视等媒介将农业知识传播给农民,或进入农场开展田间教学,进行实地指导,面对面解决农民生产难题。农业推广站实现了科研成果普惠农民的愿景,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提升了农村青少年的文化水平。

在“三位一体”模式的运作过程中,赠地学院起到关键的桥梁作用,将教育、科研与推广三个方面紧密连接。在教育方面,赠地学院直接面向农民招生,开展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帮助更多农民接受高等教育;在科研方面,赠地学院肩负起美国农业技术研发重任,将科研项目重点放在解决农业实际问题上;在推广方面,赠地学院不仅培养专门的农技人才从事农业推广工作,还为农业推广站制定推广计划,促使研究成果准确迅速地传播给农场主和农民。“科研和推广的对接,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率,减少了重复科研的浪费,同时能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4]

二、为青年、农民、女性和军人提供农业学习机会

学习机会,亦称为“受教育机会”。瑞典教育家托尔斯顿·胡森认为,“机会”[5]可由五种变量测定:学校外部的物质因素、学校物质设施、家庭环境中的心理因素、学校环境中的心理因素以及以教学条件为指标的学习机会。因此,学习机会可以被看作是学习者是否具备一定条件去学习某一特定的内容或学习怎样解决某一个特定的问题。国外学者在研究中多把学习机会看作是学习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利的学习条件”[6]和资源,具体包括学习场所、学习时间、学习内容、教学策略和方法以及“辅助教育设施资源”[7]等。对于农业学习来说,学习机会是指参加能增加农业知识、提高农业技能和素养的活动的机会,包括获得准入资格的机会、提升学历水平的机会、参与实践讨论的机会。在美国,农业学习机会全面覆盖各类群体,不仅具有教育功能,还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功能。基于群体特征、占比数量和人力资本角度,美国农业学习机会主要覆盖四类群体:青少年、初农和农场主、女性生产者和退役军人。美国政府重点关注了这几类群体,并为他们提供学习资源和机会。从年龄维度看,青少年是得到政府关注最多的群体;从性别维度看,女性群体比男性群体获得更多关注;从职业维度看,退伍军人和初农、农场主获得关注最多。

青少年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人才储备。由“人力资本收益函数”[8]可知,劳动力市场的收益是个人积累的人力资本存量的函数,一系列正的净投资会在生命周期内产生不断增长的盈利能力。“人力资本贬值—补偿理论”[9]认为,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精力和记忆力等都明显衰退,导致人力资本创造价值的能力逐渐下降。年龄越大,人力资本的回报率就越小,故必要的人力投资也会相应减少;年龄越小,人力投资得到的回报越多,投资动力也就越大。作为国家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青少年获得大量的教育投资和学习机会,例如4H(head,heart,hands and health)俱乐部、美国未来农民组织(FFA)和全国农学网络(National Farm to School Network)等都是为青少年学习农业知识而设立的。以4H教育为例,一百多年来,4H一直是美国最大的青年发展组织,为青少年提供农业教育和培训,具有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4H教育组织面向城市、郊区和农村5—19岁的青少年开展教学活动,青少年可通过课内和课外计划参与农业学习,学习场所包括学校、社区俱乐部和4H营地,学习内容涉及农业理论知识和领导力、技能知识。目前,美国约有9万个4H学习俱乐部,由50万名志愿者和3 500名4H专业人员组成教育团队,为近600万青少年提供服务帮助。

初农和农场主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美国农业部将初农定义为“任何经营农场或进行农业活动不到十年的人,都是一名刚开始经营的农民或农场主”。[10]据农业统计局发布的资料显示,在2017年农业普查中,“27%的农民被归类为新的生产者,平均年龄为46.3岁”。[11]作为农业生产中最大的群体组织,初农和农场主在农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所获学习机会和资源也最为丰富:首先,借助高等院校进行学习。随着农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美国逐步形成了“州立农学院—县级农业推广中心—市级农业推广站—农场主和农民”的教育培训体系。县、市级农业推广中心的工作人员通过对农民和农场主进行调查访谈,了解并帮助农场主解决农场经营问题,及时掌握农场主的学习需求,并将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各州农学院。美国的中、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在农村举办培训班,利用冬季和农闲时节组织青年农民进行培训,为成年农民举办继续教育班,农民既能获得农技知识又能取得学历。其次,通过农协组织进行学习。各类农民协会组织由农场主和农民自愿发起成立,通过定期出版期刊、举办讲座和研讨班等形式开展农业学习活动,学习内容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产经营、营销服务和风险防控等。2018年,美国农业部成立了一个新的团队,专注为初农和农场主服务,该团队由美国农业部四个机构——农业服务机构、自然资源保护服务机构、风险管理机构和农村发展机构的工作人员组成,服务内容涉及农业生产、销售运营、风险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等。

女性生产者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群体。2017年的美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在全美340万农业从业者中有120万女性,占总农业生产者的36%,较2012年,女性农业生产者增长了27%”。[12]女性农业生产者的平均年龄比男性生产者低,初农数量占比大,由此说明未来农业生产中女性可能成为最活跃的生产力。虽然女性往往自认为是农场的经营者,但研究表明,“她们主要是根据家庭而不是农场的业务来确定其作用和影响”,[13]女性生产者在“日常决策、记录保存或财务管理等”[14]事务中表现出更大的积极性。女性农业从业者既可以通过农业院校和培训机构进行学习,也可以在妇女委员会参与农业活动。以蒙大拿州为例,蒙大拿州农场局委员会设立妇女领导委员会,委员会定期组织本州有意向参与农业生产的女性开展农业活动。针对农村女性开展家政推广服务,通过家庭示范、家务咨询、指导家庭经济等方式帮助女性学习,学习内容包括养育子女、饮食卫生和环境美化等。国家农业部还提供线上教学辅导,开设女性农业学习专栏,建设网络学习社区作为学习平台,满足女性群体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退役军人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补充力量。“全美从业农民中有近40万人为退役军人,81%的人耕种时间达11年甚至更长”。[15]美国向来重视退役军人的教育与培训,颁布多项法案确保退役军人农业教育和培训制度化,鼓励退役军人通过学习提升就业能力,实现自身价值。退役军人的农业教育,由美国农业部与多个机构和非营利组织合作共同实施,“部队到农场”[16](Armed To Farm,简称ATF)计划项目为其中之一。ATF计划项目专门为退伍军人持续提供农业培训,由美国农业部与美国农业可持续信息中心(Appropriate Technology Transfer for Rural Areas,简称ATTRA)合作开展。该项目设立于2010年,期间开展过17次重点老兵培训,培训形式包括会议演示、工作坊活动和为期一周的培训活动。ATF项目聘请农学专家讲授课程,学习内容涉及作物种植和农业旅游、风险管理、商业规划和营销策略等。ATF的教育宗旨有三点:一是培训退伍军人及其合作伙伴经营可持续农业生产;二是建立一个由退伍军人及其家庭成员组成的可持续农业的网络;三是在退伍军人开始和改进农业经营时向他们提供技术援助。除此之外,美国农民退伍军人联盟(Farmer Veteran Coalition)、美国未来农民组织(FFA)和各州的农业委员会都会为退役军人提供农业课程,退伍军人可以自主选择农业学习场所和机构。

三、涵盖团体、班级和个体的农业学习组织形式

美国农业学习对象涵盖范围广,组织形式多样。按照组织规模大小可分为团体式学习、班级式学习和个体学习;按照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方式可分为自主学习和交互学习。以公立学校为依托,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班级式学习,是最传统、最正规的农业学习组织形式。

团体式学习是美国现存最早的农业学习组织形式,通常由学习者自发聚集并自费组织进行,通过联盟、协会和俱乐部等平台开展学习活动。典型的团体组织如美国农民协会,该协会由农、牧场主自发成立,不需要政府批准和注册登记,“具有从下到上的特征”。[17]除此之外,美国很多地区的农民自发组织成立夜校学习社团和成人学习班,成员在社团中讨论农业生产问题,分享农业生产经验,开展农业知识竞赛等。团体学习能够灵活地协调学习者的时间和学习的场所,对于提升农业专业技能、发展地方特色农业具有很大帮助。

班级式学习是指以公立学校为依托,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农业学习活动,学习场所分为校内和校外。公立学校内部学习主体一般为学生和准备务农或就业的青壮年农民,学习方式分为“辅助职业经验培训(SOE)、未来美国农民培训(FFA)、辅助农业经验培训(SAE)、课堂指导的农业培训”。[18]公立学校之外的学习活动主要针对成年农民,由高中或职业院校的教师担任临时讲师,通过“短期培训班、巡回讲习班、流动图书馆”[19]等方式向农民传授知识。以班级为单位的农业学习能够为学习者提供固定的学习场所和详细的课程计划,能够充分发挥农业专家的主导作用,有利于经济、有效、大面积地培养农业人才。

个体学习是相对于团体式学习和班级式学习等群体性学习的另一种学习形式,是学习者基于自身学习需求,以获得农业知识为根本目的所进行的农业学习活动。个体学习通常以互联网为载体进行,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差异化和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当前,美国“已建成世界最大的农业计算机网络系统AGNET”,[20]覆盖46个州,连通美国农业部、州农业署、农学院和涉农企业、机构,学习者通过手机、电视或计算机等终端平台,便可共享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在美国,“家庭农场经营者80%的学习是在线学习”,[21]主要接受学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学习者可在政府、农学院、推广中心和社区等官方网站上获取学习资源。

四、涉及政策和资金的农业学习保障机制

1.农业学习政策保障机制

美国农业学习政策的支持体系完善且系统,早期的《莫雷尔法案》为美国工农阶层进行农业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法律基础,构建了科学有效的政策引导体系。《哈奇法案》、《史密斯—利弗法案》和《史密斯—休斯法案》等一系列法规相继颁布,帮助美国通过法律的形式强制规定各州政府对农业教育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并逐步确立了美国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22]进入21世纪,美国《农业法》更加关注农业学习和培训。2002年,农业法特意增加了对青年农民学习的补贴计划。2012年,美国农业法草案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重要议题进行审议,并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措施方面进行了细化。2013年,美国农业法案提出一系列措施强化农场主的培育,包括:强化农民教育和培训,提升初农和农场主的从业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村和农业对初农的吸引力;完善农业补贴,让初农和农场主得到更多实惠;增加农业专项贷款,满足初农和农场主的资金需求。[23]2018年,农业法案继续对农业教育和学习提供强制性资金,“支持农业教育、辅导和技术援助”。[24]美国政府颁布的各项法律政策推动了农业学习制度化发展,有效地促进了美国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保障了农业学习活动的有序开展。

2.农业学习资金保障机制

美国农业学习经费来源主要有四个:联邦政府、州政府、私人(公司)和公益性组织。在农业学习培训方面,2002年,美国联邦政府农业法增加了对初入农业领域的青年农民相关经济补贴计划,将四分之一的教育经费作为专项补助,用于帮助新农牧场主、农业雇工的培养和发展。2013年,美国农业法案规定,“截至2018年,提供8 500万美元用于美国初农和农场主的培训”。[25]2019年美国农业部发放1 620万美元的赠款用于支持农民和牧场主培训、推广和技术援助。在开展农业项目方面,2002年,美国“一次性拨款800万美元支持青年农业组织”[26]开展活动。2009—2012年,美国政府共投入7 500万美元实施青年农民和大农场主发展计划项目(The Beginning Farmer and Rancher Development Program,简称BFRDP计划),旨在提升初农和农场主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2018年的农业法案“提出为特种作物创新项目(Specialty Crop Research Initiative, SCRI)提供每年1亿美元的拨款”,[27]便于为特种作物耕种者提供服务。目前,美国每年划拨1亿美元作为支持农民和农场主的教育、培训、推广及指导服务的专项资金,确保各培训机构和学习组织顺利开展农业教育,保障农业学习稳步进行。

五、启示与建议

当前,我国农业学习成效显著,但涉农企业在农业学习中的作用并未凸显,退役军人返乡从事农业生产的数量仍旧偏低,农业学习模式缺乏创新。针对以上问题,基于美国农业学习机会、组织形式和保障机制的研究,我国开展农业学习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1.联合涉农企业成立学习合作社,推动乡村特色农业发展

发展乡村特色农业是实现乡村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路径选择。农业农村部办公厅《2020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提到,要“聚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展乡村产业发展空间;大力推动产业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28]乡村特色农业是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支撑点,是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乡村特色农业是“以地区资源禀赋为基础,以效益为原则,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向市场供给具有差异性和竞争力农业产品及服务的现代化农业”。[29]发展多种类型的特色农业离不开政府和涉农企业的支持与帮助。涉农企业是“针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研发以及服务等方面”[30]采取一系列措施的企业,在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组织农民生产劳作和保护生态环境中发挥积极作用。涉农企业带动农民发展特色农业,要求当地农民高组织化,因此,企业应该联合当地农民成立学习合作社。涉农企业借助合作社平台发展乡村特色农业应做到:(1)组织计划。涉农企业要充分发挥其组织领导作用,通过参观、示范等形式组织农民集中学习,帮助农民了解农业发展新动向,鼓励农民学习农业新技术,带动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实现脱贫致富。(2)决策制定。涉农企业在农业技术研发、服务和推广方面具有决策权。企业要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研发农业生产新技术,针对生产作物种类制定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切实满足当地特色农业发展需求。(3)信息传递。涉农企业通过培训和指导完成各类农业信息的传递。一方面,企业通过开办特色培训班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实现农业供、产、销的信息传递;另一方面,企业派农业专业人员对农民的生产和经营过程进行现场指导,对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现场解答。

2.扶持退役军人返乡从农,助力乡村振兴

退役军人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扶持退役军人返乡创业,对于实现军人自身价值、落实军人再就业和提升农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当前退役军人安置方式主要有政府安排工作、自主就业、退休和国家供养。国家鼓励军人自主就业和创业,安排户籍所在地政府给予就业和创业军人财政补贴和创业帮扶。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从事农业生产成为退役军人尤其是农村籍退役军人的职业选择之一。军人接受过严格的军事化训练,在农业生产中具备优势:(1)体能优势。军人具有极强的身体素质和忍耐能力,能够经受农业生产中高强度作业带来的身体上的考验。(2)学历优势。军人在服役期间和退役后均可向组织申请提升学历,参加学历教育,大部分军人退役时已拥有大专以上文凭。(3)学习习惯优势。军人在部队中养成自律、认真的学习习惯能够帮助他们快速掌握相关农业知识技能,并将所学用于农业生产。

退役军人返乡从农既能解决军人退伍后的再就业问题,又能有效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推动乡村振兴。首先,应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在职业院校增设农业专业,建立农业学习示范基地供军人实习,为退役军人提供农业学习机会和场所;其次,在职业规划中引导退役军人从事农业领域的相关工作。给予退役军人农业就业指导帮助,尤其是农村籍军人,具有农村生活背景,熟悉农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能够更快地适应职业农民的生活和劳作方式;最后,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退役军人就业帮扶。当地政府适当减免退役军人的创业税收,给予军人创业贷款优惠,支持军人返乡自主创业,鼓励退役军人加入乡村振兴的队伍中,实现自身价值。

3.以网络技术为依托,创新“互联网+”农业学习模式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2.3%,较2020年3月提升6.1个百分点”。[31]农村地区网络普及率逐步提高,为农民的数字化学习奠定了技术基础。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创新农业学习模式应做到以下几点:(1)远程教育走进课堂培训。课堂培训是农民学习最常规的形式,能够帮助农民系统地学习农业知识,夯实理论基础。将远程教育网络运用到课堂技能培训,分农时、分批次组织农民参加学习。开展线上、线下农业技能辅导报告和专题讲座,将新型农业理念和知识传播到农村。(2)应用互联网进行农业技术在线推广。以往,农业技术通过面对面交流的形式进行推广,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出现推广工作效率低、推广难度大等问题。应用互联网技术,把先进的农业技术拍摄、制作成学习视频,通过网络进行传播,能够节约推广时间,提升推广速度和效率。另外,在传统的面对面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聘请农业专家以网络直播的形式进行在线指导,提升技术推广的专业性。(3)借助“微平台”实现泛在学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云计算等数字化手段建设数字化学习平台,依托微信公众号和学习软件打造具有针对性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以移动端APP、微信群和网络直播课堂等“微平台”实现农民泛在学习。借助“微平台”进行学习,既能满足农民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又能提升农民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农民培训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