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一题一课”,让试卷典型问题“板上钉钉”

2021-09-15 05:50孙长智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一题一课互动性一题

孙长智

[摘  要] “一题一课”具有切口少、针对性强的特点,文章以一道期末考试题为载体,从不同层次设计案例,展示了这道试卷典型问题的设计思路和方法,体现了试卷讲评问题选择上的针对性、生长性的特点,试卷问题讲评设计上的探究性、互动性的原则.

[关键词] 试卷典型问题;一题一课

评析与说明

1. 试卷讲评问题的选择:针对性、生长性

试卷讲评问题的选择,要遵循针对性和生长性原则. 针对性试题指试卷中那些在检测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等方面比较典型的题目,针对性“问题”应是学生考试情况的真实反映,又或者是施教教师有目的的设定. 从學生的答题情况可以看出知识的疏漏、方法的缺失、思维定式的僵化等问题,也可预见到之前教学方式对学生已有的潜在影响. 有了这些对学生答卷情况的细致掌握,再去选择讲评试题就有了针对性. 文中所选“分式运算”问题暴露出学生对法则的单向使用惯性,表现在对法则、公式的双向使用上不均衡,甚至无意识,“形而上”的思维习惯较为严重.

生长性问题指基础性强的问题,如同“树根”,可生发出众多关联问题,通过沟通攀附,达到完整展示某一知识体系或训练某一种思想方法的目的;或者指综合性强,若将题目进行层层递进式的剖析归纳,引领学生思维,可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又或者指联系性强,若是将几个衔接紧密的问题进行有效串联,生动相融,能体现出知识的关联、思想方法的关联或用途方面的关联,这将为学生制造较为深刻的学习体验. 生长性强的问题,若能认真研磨和深入探究,可产生“聚变效应”,因此这类试题成为试卷讲评问题的首选,这为后续的“一题一课”的“升级”设计提供了优质素材.

2. 试卷问题的讲评设计:探究性、互动性

试卷问题的讲评设计不能就题论题,而应该查缺补漏与素养提升并重. 试卷中出现的问题是学生凸显的问题,或难度较大,或抽象程度高,或技巧性强,或有知识缺陷,或不良习惯使然,皆属于攀高问题. 若再“蜻蜓点水”般施教,效果恐难如愿,因此讲评设计要坚持探究性原则. 设计时关注问题的情境包装,关注学生理解的起点,关注过程中系列问题的逻辑呈现,关注问题规律的再应用,关注问题的归纳总结,等等,设计成“一题一课”可引领学生实现这种全方位的深刻体验. “一题一课”能加强知识方法的横纵联系,拉长学生的思维链条,拓展学生探究的深广度,“一题一课”不是简单地“题组式”的重复,而是提供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认识问题的机会,最终实现对问题核心规律和本质的把握.

讲评试卷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师生、生生互动就是学生主体作用的直观体现. 面对的试题虽然相同,但学生分数高低不一,答题思路、方法各异,错点也不尽相同. 因此,多给学生创造发言的机会很有必要,讲述个人想法,还原考试情境,甚至让他们提问、质疑,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使讲评更贴近学生心理. 讲评的互动性设计也是为了对抗学生中存在的浅尝辄止的惰性,通过讨论、交流,实现与学生知识、经验的有效对接,实现资源的启发共享;通过讲道理,提倡一种精细追求,锻炼思维能力;通过归纳形成“基本模式”,以期对后续解决类似问题有借鉴意义等.

写在后面

教学离不开测验和讲评,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通过测验和讲评分析学情,诊断学生达成预期目标的程度及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才能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吸引力,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试卷讲评课作为复习提升的阶段性“防线”,应充分发挥沟通教与学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深刻的学习体验. 因为“学生遗留问题大多是难啃的硬骨头”,改变不易,因此建议将试卷问题有选择地设计成“一题一课”. 通过“一题一课”凝聚问题,对焦“错点”,集结心智,调动学生知识积累,理清知识结构,类比延伸,使试卷典型问题“板上钉钉”,可达到“以点带面”的出奇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数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一题一课互动性一题
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在于活
重视数学问题教学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探研
初中数学复习课“一题一课”教学思路探微
一题一课复习:有效设问提高课堂效率
玩转表演
句法与语篇的互动性对汉语研究的理论意义
城市户外广告互动性设计及发展趋势研究
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互动性的测度及其与碳生产率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