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医融合”背景下的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

2021-09-15 07:02张安骏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33期
关键词:公共体育课体医融合医学院校

[摘 要] 目前,高等医学院校的校本课程在进行教学改革,推进体医融合,树立健康促进理念,指定科学健身活动指南,宣传推广科学健身方法。体育学与医学领域的融合既要结合医学类院校特色发展医学的人文教育精神,又要结合体育预防、保健、康复三位一体的发展理念,打造一条属于医学类院校的体医融合之路。结合云南省部分医学院校的实践经验,探索属于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的体育健康之路,对开设具有体医课程特色的公共体育课程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对医学院校体育课程设置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 体医融合;医学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 2019年度云南省教育厅项目“‘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改革的发展研究”(K13225026);2018年度昆明医科大学教研教改课题“‘体医融合背景下医科院校体育教育教学的研究”(J132100533);2021年度昆明医科大学校级教研教改课题“基于‘体医融合理念下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J132100851)

[作者简介] 张安骏(1990—),女,江苏溧阳人,教育学硕士,昆明医科大学体育部讲师,主要从事体育运动训练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33-0077-04    [收稿日期] 2020-10-09

一、引言

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普通高等院校的一致,与医学专业契合度不高,没有发挥体医融合医学院校的特色。体医融合背景下的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师担负着比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更重的责任,既要满足基本的体育教学目标内容,又要满足学生医疗体育知识的交叉学习[1]。根据云南省部分医学院校调查得知,医学院校的体育教师大多是体育院校毕业,没有运动医学的专业背景,这也给医学院校体育课程的实施带来了诸多困难。本文就云南省高等医学院校开展的体育教学进行深入探究,以实际应用为基础,融合运动医学的学科知识,培养既懂“医”又懂“体”的复合型人才,为完善体育教育教学课程体系提供理论基础。

二、医学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要求,结合云南省的实践,分析医学院校公共体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改革。问题主要体现在体育课程目标不突出、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缺乏创新性、体育课教师综合素质和团队的建设三个方面。

(一)具有医学特色的体育课程不突出

基于体育科学与医学的学科基础,体育目标包括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运动参与目标、运动能力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目标既不能脱离课程的总体目标,又不能一味地“只医疗、不体育”,最终不能培养学生的医疗体育技能。另外,医学院校体育课程制定目标与体育课程指定目标一致,沿袭传统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传统体育教师仍然以教授学生运动技能为主,提高身体素质,以此作为培养学生的课程目标,没有突出医学院校体育课程的特色,他们对于运动处方、运动生理、体育保健等相关交叉学科的知识还停留在体育锻炼的科学原理与方法、体育锻炼的原则和方法等基础知识上[2]。

(二)缺乏创新性的体育课程内容设置

在体育课中增加医疗保健常识,摒弃传统的以运动技能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促进体医融合,发挥医学专业的优势,结合体育技能知识,才能达到最终目的。医学生是医疗服务行业的后备军,面对当前激烈的就业环境和复杂的医患关系,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满足社会需求,胜任工作岗位[3]。

以昆明医科大学体育教学课程的选课情况(见表1)为例,结合云南省部分医学院校(昆明医科大学、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云南中医药大学、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实践经验,分析学生选课的动机和兴趣爱好。

学生选课占比情况如表1所示:(1)武术类的基础教学只占1.87%,需要有倾向性地开展以武术为主的传统保健体育项目。(2)在选修课的设置上,专项课程篮球占18.99%、足球占7.59%、排球占10.64%、乒乓球占17.51%、网球16.72%、健美操10.91%及健身健美15.77%。由此可见,受欢迎的专项是篮球、乒乓球、网球和健身健美。(3)没有专门的课程涉及体育保健。说明教学形式还是倾向于普通高校,并没有结合医学特色发展它们的项目特点,需要多开展传统养生、体育保健、运动处方等多种形式的体医融合式教学。

如表1所示,课程类型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课程内容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者相结合进行。实际上,理论教学只占4个学时,可见理论学时占比较少,而实践教学(以运动技能为主的教学)占比32个学时,学时比例分配均衡。同时,对于课程目标的设置过于简单,使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不高。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应该增设体育理论课时,丰富教学内容。

(三)缺乏面向医学专业的体育教师人才

笔者调查了云南部分医科类院校体育课程的师资情况,与昆明医科大学体育教師的教龄分布情况相似,教龄主要集中在40~50岁和50岁以上,老龄化严重,学历跨度较大,专业背景都是体育院校的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学及体育人文等学科。更多的体育教师没有专业运动医学背景,且缺乏面向医学专业的运动医学、运动康复方面的体育教师人才。此外,医学院校在进行体医融合体育课程改革与实践的过程中,需要体育教师具备体育知识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更新临床医学知识、基础医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及社会科学知识,而不是把体育教学方式停留在运动技能和体育活动方面。

猜你喜欢
公共体育课体医融合医学院校
关于体医融合人才培养的探析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体医融合背景下社区医疗与体育健康产业协同发展模式研究
体医融合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创新模式与路径选择
试析我院公共体育课选项教学模式的利弊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