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古诗词的植物旅游资源教学与课程育人

2021-09-15 07:56白杨任娟娟贾风勤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33期
关键词:课程育人

白杨 任娟娟 贾风勤

[摘 要] 中国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精髓,是中华文化长河里的瑰宝,她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课程育人则要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德育资源,把德育内容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植物常被用來承载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高尚品质,通过解析古诗词中蕴含的哲学思想、教化思想等,将其与植物旅游资源教学相结合,做好立德树人的课程育人,同时将其与中小学研学旅行实践活动相结合,设计了若干“在课程中学习,在课程中育人”的“旅游+教育+情景体验”产品。

[关键词] 中华古诗词;植物旅游资源;课程育人;教化思想

[基金项目] 2018年度新疆科技厅天山青年计划项目“新疆沙漠采油区土壤种子库特征研究”(2018Q28);2021年度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校级科研课题“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区研学旅行实践活动设计研究”(2021XY003)

[作者简介] 白 杨(1980—),女,新疆乌鲁木齐人,学士,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旅游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学研究;

任娟娟(1984—),女,甘肃静宁人,人文地理硕士,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旅游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旅游地理和生态旅游研究;贾风勤(1973—),女,河南扶沟人,生态学博士,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旅游学院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植物生态和生态旅游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33-0185-04       [收稿日期] 2021-03-15

课程育人要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德育资源,把德育内容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内在德性和素养,有助于帮助学生解答思想困惑、价值困惑,激发其为国家学习、为民族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帮助其在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中明确自身价值和社会定位。

中华传统文化之一的古诗词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作为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表达内心世界的艺术形式之一,蕴含着丰富且深刻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教化思想等[1]。在植物旅游资源的教学中,有大量植物常被用在古诗词中,如象征高洁品质的“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思念家人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等。这类古诗词不但能让人们了解一定的植物、天文、地理等知识,还能让人们感受到其中蕴藏的历史文化价值。植物在旅游方面具有很高的观赏功能、优化环境功能和科学研究功能。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导游讲解过程中讲好这类古诗词,能潜移默化地把中华文明介绍给游客,激发游客不同的旅游期待,深化旅游商品内涵和附加值,让旅游变得“既有意思又有意义”。同时,将这部分知识与中小学研学旅行产品相结合,融“旅游+教育+情景体验”于一体,在课程中学习,在课程中育人。

一、借古诗词中植物颜色的特点,讲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在植物旅游资源教学中蕴含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在教学中自觉地渗透哲学的思维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古诗词中常借用桃、杏、枫叶、梅花等反映季节的变化,借其形态、叶色、花香等特征,叙春、夏、秋、冬之美景,让每一位读诗的人都能深深感受到祖国处处是美景,从而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哲学道理。

人类在对大自然进行了长期的改造和利用后,自然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存空间不足等现象愈发突出,对此,我国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执政理念,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从认知到思想观念的变革使人们真切认识到“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宋朝诗人苏轼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就入木三分地描画着这一思想。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江上春水荡漾,好动的鸭子在江水中嬉戏游玩。早春生动、清新的画面跃然纸上。诗中的竹子和桃都是重要的植物旅游资源。竹子是高大乔木状的禾本科植物,种类很多,全世界竹类植物约1200种,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在南方的很多景点都能看到一丛丛竹子聚集在一起,在枝干上少有分枝,这也是禾本科植物的重要特征之一。那么,竹子是怎样长成的呢?是由地下茎上的芽发育而成。桃是蔷薇科植物,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耐寒、耐旱能力强。如果竹子要在这样的环境内生长,则必须人为创造适合竹子生长的小环境,所以苏轼将桃和竹子同时写在诗中,其实是想告诉读者他当时生活的地方是在秦岭以南的某处。

秋季的色彩斑斓让人为之心动,如果说谁能代表秋天的颜色,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枫叶就足以说明了。诗中的枫叶是槭树科植物的叶片,一般通俗称该科植物为槭树或枫树。槭树科植物大部分都生活在北温带地区,叶片多为掌状叶,很多品种的果实呈红色,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性植物,因此深秋的秋霜染过枫叶,艳比二月的春花。需要注意的是,著名的北京西郊香山红叶是槭树科植物黄栌[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桃和梨均为蔷薇科植物,桃花红,梨花白,也让人们明白了为何古人多用桃花来形容少女红润的皮肤,同时岑参用梨花比喻片片雪花也再恰当不过了。桃和梨均是先开花后展叶的植物,原因是在北方的早春时节,温度还比较低,无法实现昆虫传粉。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桃李巧借北方大风的力量,将花粉传播到不同的地方,并且在枝上的叶展开之前开花,保证了散出的花粉受风吹送时,不受枝叶的阻挡,提高了传粉效率。

二、借古诗词中植物形态的特点讲授“坚韧不拔”的优良品质

植物旅游资源教学中包含有大量关于人类优秀品质的立德树人素材。人类种种优秀的品质,比如忠诚、勇敢、信任、勤勉、互助、吃苦耐劳等,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习得这些优良品质,同时对其充满敬重、敬畏、敬仰之心。古诗词中借助植物的形态特点,把很多正能量的内容带给人们,字里行间洋溢着豪情壮志、对人生的美好追求、对困难和挫折的不认输、奋力拼搏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猜你喜欢
课程育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课程思政”融入《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南京理工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小学语文实施课程育人的“四维”策略
大学生网络素养提升策略探究
开发校本德育课程扎实推进课程育人研究
课程思政:大学通识教育改革新视角
五项教育,推进中职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育人
生态育人之初探
基于“达贤教育”的育人路径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