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21-09-16 01:12刘俊华
南北桥 2021年22期
关键词:中职物理小组合作应用

刘俊华

【摘    要】随着物理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在中职物理教学课堂上,教师通过运用合作教学模式,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效的小组合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因此,在实践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形式,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加强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能够全面探索更多实用性的知识点。本文通过具体分析,总结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应用的意义,探索具体的运用措施,旨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组合作  中职物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22.048

在中职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构建高效合作课堂时,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紧密与教学内容进行联系,并结合教学方案的设计保证课堂教学质量。通过实践分析,结合新时期物理教学实际,从多方面总结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方法开展物理教学的途径。作为中职物理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加强小组合作教学方法实践应用研究能力,不断构建更加高效的课堂。

一、小组合作学习概述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基于同一学习目的的指导对学生的思维和行为产生的影响,使其在相互影响和配合的过程中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最先由美国研究形成,后期被不同的国家广泛使用,也形成了较为理想的发展趋势。我国在应用小组合作模式参与教学方面也获得了迎合教育改革的良好效果,可辅助教师改善以往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全面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施效率。

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模式期间,可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依据学生的个性、能力、意愿等多方面的条件科学分组,充分发挥集体的积极优势。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是改善传统模式的弊端,因此多数教师在落实教学活动时,均会为学生提供更为理想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小组当中不断实现个人的学习目标,同时也可通过合作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小组合作学习是将以往的个人竞争转变为集体竞争,教师和学生可顺畅交流,也可让学生直接指出他人的不足,这也能够极大推动课堂教学的优化与改进。尤其针对高年级学生,以往其会普遍受到学习环境和模式的制约,而小组合作学习能尽量弱化学生之间的差异,使其通过积极的沟通互动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基于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学生可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功能,同时明确学习目标,依据教学内容形成学习的方案,保证在学习期间可结合自身的学习习惯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在中职物理教学活动中应用小组合作模式,可全面激发学生发挥综合能力,形成更为理想的学习效果。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可转变传统教学的弊端。多数中职物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普遍会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围绕基础知识进行重点讲解,通过反复的练习促使学生深化记忆知识点,上述模式更容易导致学生形成负面的学习情绪。而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激发下,学生可形成更高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活跃度,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关系,还能有效融通教材内外的信息,这也全面迎合了新课程教改的思路。

其次,可培养出现代化的优质人才。中职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向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因此需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部分中职学生在接触物理知识时,还未对其中蕴含的原理建立准确的认识,这也会成为操作的重要阻碍。而小组合作学习则可辅助学生在具体操作期间自主发现问题。尤其在实施物理实验期间,通过合理分工完成实验任务,更容易保障学生获得预期的学习效果。此后,学生可共同观察实验现象,并轮流操作锻炼自身的学科技能,在合作学习模式的激发下优化自身的学科素养。

最后,强化师生的交流。以往教师在组织中职物理教学活动时,均以自身演示实验为主,学生再使用仪器同步操作。部分学生在实践操作期间如果遇到问题便会选择忽略,因此对学科内容的熟悉程度也不高。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提供了机会。但教师也需注意,要同步进行有效的指导,在小组成员普遍出现共性问题时,也可向教师请教,这样就可以提高师生互动的频率,也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中职物理教学中实现小组合作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划分小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在小组合作模式中,小组可作为学习的基础单位,成员相互配合也会对小组总体的学习质量和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对小组成员进行分配的过程中,须全面掌握学生的性格、成绩、思维和知识储备等条件,对学生科学分组,保证各组的总体水平相对均衡,这样便可有效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预期水平。

首先,需科学分配小组。通常小组成员为4~6名学生,这样能够保证所有学生均可参与到活动中,发挥自身的价值,获得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小组成员也能形成有效的互动,具有更多的探讨机会,深度完成探究学习。

其次,以互补作为原则。由于中职学生在能力和知识储备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在分组期间如果不对上述条件进行考量,也会造成小组之间能力悬殊过大,出现小组成员由于意见不统一而发生争执,或者部分小组成员由于知识基础较差,难以形成良好的互动效果。对此,教师在分组时需要将不同能力和性别的学生进行搭配分组,这样不但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和谐度,同时也能保证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交流效果。

最后,小组成员的动态性也是較为重要的因素。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期间,小组成员并不是固定的,除了教师为学生分组外,学生也可自行组成小组,实现“一带一”的互助团队。每三小队组成一个合作小组,这样不但实现了小组内的互动交流,还可保证组员之间具有新鲜感。尤其能顾及到后进生,激发后进生产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自主性,从而实现班级总体学习水平的提升。

(二)做好课前设计,创造学生合作机会

为了在物理教学活动中实现有效的合作互动,教师要把握适当的时机,结合具体的教学材料为学生提供合作机会。为保证合作学习获得预期的效果,教师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首先,教师要全面了解中职物理教材内容,明确设置教学目标,充分把握章节和单元内容之间的联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保障教学内容更为完整和流畅,且具有相应的发展性。在教育期间,教师也需做好教材内容之间的衔接工作,不断提高教学的实施效果。其次,为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互动,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料,对知识进行整合设计。这样便可在课堂上对学生灵活提问,通过提出具有意义和引导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合作讨论中。最后,教师在规划小组合作活动期间也需侧重教育的针对性与可行性。要做到探究知识的延伸设计,不断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思维的丰富性,发挥出合作学习模式的最佳效果。

综合来讲,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期间,需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既定的目标精心规划活动的形式,保障小组合作学习具有预期的顺序和效果,激发学生深入探索和思考,提高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等方面的能力,实现其综合能力的发展。如在讲解曲线运动部分内容时,教师可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此期间,教师借助平面直角坐标系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为有效解决核心与难点知识,辅助学生准确把握切线和加速度等概念,教师可结合相应的情境为学生讲解,通过学生相互交流,让学生更为准确地把握曲线运动的概念和相应的特征。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的效率,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优化提升。

(三)利用课堂导入,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在实施物理教学活动时,多数学生会对新知识产生陌生感。对此,教师需精心设计导入环节,以此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在开展教学活动前,教师可通过情境导入的方法,基于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其形成更高的探索欲望。如教师可结合以往的知识进行回顾作为新知识内容的铺垫,或者运用在专业领域还未解决的相关问题作为悬念导入新知识内容。教师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促使其产生探索积极性。或者教师可结合相应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不再以被动的状态参与学习,而是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进行知识的探索和思考,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如在实施“牛顿运动定律”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在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还可设置相关实验,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完成集体探究。在完成教学任务后,教师可带领学生回顾所掌握的知识内容,此时学生多数会较为轻松地解决问题,顺利达成学习目标。

(四)加强合作探究,优化物理概念学习

中职学生在参与物理学习活动时,很多时候都会面临新的概念知识。而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可对概念形成更为深刻的理解。物理概念是以最简单的方式概括现象,因此仅从课本的角度掌握概念相对片面,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也会留下较多的障碍。而通过小组探究方式可为学生提供更多观察、实践和思考的机会,让学生更为准确和深入地把握概念知识。

在实施小组合作期间,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功能,启发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和讨论规律并实施应用,自主提出问题,发表观点,再以小组讨论和交流的形式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可在小组内相互学习和补充,共同发挥思维能力形成智慧的结晶。如在针对“摩擦力”知识进行探究时,教材中提出的滑动摩擦、滚动摩擦等概念需要学生自主探究完成概念的把握。在实施合作学习期间,教师可鼓励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自己的设想,并设计实验方案,分组完成。学生可设置实验场景,用手指沾水拿起塑料模型。在实验失败后,学生也会普遍推测失败的原因。部分学生认为基础面粗糙,滑动摩擦力会更大;有人推测接触面更大,滑动摩擦力也会相应增大。此后,同组学生会结合自身的知识储备进行实验探索,最终掌握摩擦力的概念和特点。

(五)提升合作质量,不断完善学习效果

在实施物理教学活动时,教师需注意合理构成合作小组,全面推动小组学习的实施,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可作为学科活动的重要构成要素,教师可针对学习内容的难点和核心部分以及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部分运用上述学习方法,以此来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准确性。如在开展“光的直线传播”部分内容教学时,由于光线无法触及,因此学生须对光线形成更为理性的认识,而不是单纯靠背诵记忆。教师可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内容,从教材中总结光的传播现象,把握其传播的路径,从而为光在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征和应用的效果学习做好铺垫。

在具体教学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观看手影游戏。学生在此期间会对手影随手型改变的原因提出疑问,此后学生则可意识到手被光线挡住形成手影。而如何验证光的传播,则可由学生以小组探究的形式验证光在气体、固体等介质中的传播效果。学生可以以合作的形式进行验证,充分发挥合作学习模式的价值,体现学科学习的实效性,以此转变学生主观臆断和刻板思维的习惯,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又如在讲解“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自主掌握电路图、电压表的基本知识,教师可鼓励学生以合作的形式完成电压的测量以及串并联电路电压的实验等,形成更为理想的合作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物理学科的学习质量。通过全面开展合作学习,有利于促使学生加强学习质量,从而为学生日后学习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教师在实践教学课堂中应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合作学习分析,总结高效的合作模式,加强教学设计,不断构建良好的合作课堂,进一步提高教学有效性。

(六)优化评价机制,保证合作学习效率

对中职教学评价机制进行优化主要是辅助学生在完成合作学习任务后明确自身需要优化的方面,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习技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与其他形式的最大差异不仅体现在教师要侧重于对学生个人的学习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同时还要对小组的综合成绩进行评价。因此,教师要对当前物理教学的评价机制进行优化改进,全面应用小组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的不同方法,促使学生自主发现自身在学习期间存在的问题,明确改进的方向,并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特长。小组成员之间也要形成良性的竞争关系,同时要以合作的态度相互学习优点,借鉴他人的长处,以此来提高个人的技能。教师可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机制和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客观认识到自身的優点和改进的方向,掌握更为专业的物理知识学习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发挥自身的特长,尽量补足短板,形成更为理想的学习效果,为后续更深层次的学科知识探索提供有效的前提。教师要合理利用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对自身和他人做出客观的评价,并将评价的结果作为自身改进的参考。教师也可在学生中树立学习的典范,让学生在自主参与评价期间自觉学习榜样,以此推动学生学科能力的不断提升。

四、结束语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重要的教学模式,教师要科学地进行运用,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合作学习设置,加强对学生合作学习的管理与指导,促使学生能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提高自我认识,加强对物理知识的掌握能力。通过以上分析,从多方面总结了具体的合作方法,希望能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也希望这些探索能为相关教师提供有效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杨晓存.合作探究式学习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8):228-229.

[2]张军.关于在中职物理教学中融入技能教育的初步探讨[J].才智,2019(30):210.

[3]徐洋洋.中职物理的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教学策略研究[J].低碳世界,2019,9(10):320-321.

[4]王雪涛.新时代经济转型背景下中职物理教育改革与实践[J].财富时代,2019(09):147.

[5]王梅.中职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J].中国新通信,2019,21(03):186.

[6]魏明茎.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8(24):392-393.

猜你喜欢
中职物理小组合作应用
如何在中职物理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多媒体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物理教学的主导与主体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