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引导在儿童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21-09-17 01:54林楠陈烈胜张景文
设计 2021年16期
关键词:产品设计动机儿童

林楠 陈烈胜 张景文

摘要:研究行为引导如何在儿童产品设计中应用,探究应用方法,指导儿童产品设计。基于行为引导设计研究现状以及Fogg行为模型,结合儿童产品设计案例并梳理行为模型中的劝导因素,聚焦用户动机、行为能力、触发机制,探究设计策略。总结出儿童行为引导产品设计方法并进行儿童收纳家具设计实践。提出了行为引导在儿童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对儿童产品设计研究及儿童教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产品设计儿童引导性Fogg行为模型劝导因素

中圖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21) 08-0017-03

Abstract: Research how behavior guidance is applied in children's productdesign , and explore application methods to guide children's product design.Basedon the status quo of behavior-guided design research and the Fogg behaviormodel, combined with children' s product design cases and sorting out thepersuasive factors in the behavior model, it focuses on user motivation, behavioralcapabilities, and trigger points to explore design strategies.Summarize the designmethod of children's behavior guiding product and carry out the design practice ofchild ren's storage furniture.The application method of behavior guidance in children'sproduct design is proposed , which has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children's productdesign research and children's education.

Keywords: Product design Children Guiding Fogg behavior model Persuasivefactors

引言

在新生儿出生以及二胎政策开放的宏观背景之下,儿童产品所占据的市场十分广阔,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也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儿童产品围绕着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设计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从满足基本功能到趣味性再到具有教育意义等。设计儿童产品时需要关注儿童的行为方式,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引导,帮助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儿童与儿童产品

儿童处于成长发育的高峰期,身体特征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变化,与此同时,大脑、神经系统发育,逐渐具有认知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儿童的感觉器官发育,能够识别颜色、图案、形态等具有一定含义的符号,认知能力也在不断接受外界信息中提升[1]。在行为方面的特征表现为从粗略的动作逐渐发展为精细动作,开始学习和模仿,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儿童的好奇心强,对世界充满探索精神,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喜欢游戏化的方式。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我意识,能够与他人沟通、建立关系,儿童处在社会环境中,其行为也需要社会性的引导。

儿童产品渗透于生活之中,随着用户需求的升级,产品越发细分和具体,多样化和精细化成为了趋势。儿童产品具有一些显著特征,拥有吸引人的形态、明度高的色彩、安全的材料和简单的结构等,符合用户特征。而如今基本的实用功能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儿童产品设计趋向于关注情感化及人机互动方面。儿童正处于引导教育的黄金时期,其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都需要正确引导。新生代父母对儿童教育的重视也对儿童产品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设计师应研究儿童及其父母的需求,关注儿童产品设计中的行为引导方面。

二、行为引导理论及研究现状

(一)行为引导与Fogg行为模型

行为引导即引导用户无意识地做出行为或改变自己的方式和意识,以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在教育学领域行为引导多用于儿童教育,培养儿童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学习习惯等。以培养儿童习惯或能力为目标,在儿童日常教育和儿童产品设计上进行研究,重视学校教育的同时,也重视家庭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儿童行为习惯。但教育领域大多强调榜样作用、重复训练等引导方式,相关理论方法较少。

行为引导的研究在行为学领域起源于劝导理论,行为劝导理论是斯坦福大学B.J.Fogg教授针对行为提出的,至今一直在延续和发展。B.J.Fogg教授提出的Fogg行为模型(Fogg Behavior Model)简称为“FBM”,FBM可帮助团队高效地合作,帮助人们思考行为并做出改变,在健康、教育、销售等多个领域都能够提供一定的建议。FBM可以用坐标图表达出,如图l,B=MAP,图中的曲线为行动线,代表行为发生的临界值,FBM中的行为三要素:动机(Motivation)、能力(A bility)和触发条件(Prompts),这三个要素须同时达到一定条件行为才会发生[2]。愉悦和痛苦的感觉、希望或恐惧的预期、社交的归属感都是FBM中核心的行为动机。FBM中用户行为能力需要经过训练或接触新鲜事物达到,Fogg教授认为人本质上是懒惰的,产品需要人们通过学习和努力来适应是较难被人们接受的,因此设计者需要降低任务难度,使行为变得简单[3]。触发条件告诉用户需执行的行为,包括火花、促进者和信号三种形式。

(二)行为引导研究现状

Fogg行为模型在行为设计学中的应用较为广泛,有关研究目前较多应用在互联网及交互设计领域,涉及医疗健康、自我管理、社交运动等方面。张露芳、周逸沁研究互联网产品与行为模型相关性,提出Fogg行为模型在互联网产品设计中的策略,在提升用户体验方面做相关研究[4]。洪翔、陈香在基于健康管理下的习惯性劝导式设计方法研究中以某运动APP为例,分析帮助养成运动的行为习惯的设计策略[5]。产品设计中的行为引导依据产品类型的不同也有多种表达形式,薛生健在《产品设计中的低碳行为方式引导》一文中提出按照接触产品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的引导:行动前的认知引导、行动中的语意引导、行动后的反思引导[6]。苟锐、马泽群思考行为引导与公共设施设计的关系,关注感知性、参与性、使用性以及环境反馈,提出了设计路径与流程[7]。南京理工大学的陶源源将Fogg行为模型与儿童产品设计要素联系,分析、归纳了行为培养类儿童产品设计因素和设计策略[8],但在儿童产品设计过程中缺少具体的应用方法。研究从劝导因素入手,将行为引导与儿童产品设计结合,引导儿童的行为习惯,帮助实现既定目标。

三、行为引导在儿童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一)行为引导与儿童产品设计的关系

产品设计需适应儿童的行为特征,同时能够辅助儿童的行为引导,某种意义上儿童产品是行为引导的介质。产品设计通过形态、语义等指示帮助行为产生,提高易用性、降低用户学习成本、提升操作能力,增强引导性,同时能够在用户使用过程中检验产品设计的合理性[9]。通过产品的形态、色彩、图案、材料等设计积极地引导儿童行为,将无意识的动作转化为行为习惯。帮助家长引导儿童认知学习行为、收纳行为、清洁行为等,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将行为引导应用到儿童产品设计中能够帮助实现既定目标,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影响儿童,从而帮助形成习惯,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行为引导的方式也有很多,如前文提到的行动前、行动中、行动后的引导以及视觉、情感、反馈上的引导,如何将行为引导与儿童产品合理地结合是研究的关键。

(二)儿童产品中的引导设计原则

1.安全性:儿童产品的安全性体现在一形态上做圆滑处理,尖锐的局部造型容易对儿童造成伤害,设计时要避免直角尽可能多地使用圆角;结构上整体与部分间的关系不宜复杂,可拆卸产品的零部件的大小也要考究,防止儿童误食和伤害五官;材质上选择环保无毒的材料,要根据具体产品考虑材质的要求。同时,通信技术的发达使信息的安全成为了隐患,儿童智能产品还需注意隐私保护问题。安全性是儿童产品设计的首要原则,目的是保障儿童的生命安全。

2.可用性:设计儿童行为引导产品时,可用性是必要的原则,也是产品的基础。可用性可以用来衡量用户在环境中使用特定产品时达成目标的能力,可用性要求设计具有实际功能和效用,并且适宜儿童使用。产品需易于操作,根据兒童行为特征设计引导目标,目标必须具有可实现性,以便用户理解和有效操作实现行为,在容错方面能够防止一定程度的错误或帮助用户改正错误。

3.积极性:儿童行为引导产品须具有积极意义,在衣食住行方面切实融入儿童生活,引导行为,以培养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等。儿童行为引导产品的设计,要关注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启蒙性,启发儿童认识世界或帮助儿童习得技能。以积极的目标为导向,激发儿童求知探索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具有良好的教育意义。

4.趣味性:趣味性是儿童行为引导产品设计不可或缺的原则之一,抓住儿童的心理特质进行设计。充分利用儿童的好奇心,进行行为引导,通过生动的造型、卡通图案、明亮的色彩增强产品的吸引力。趣味性还表现在使用过程中,增强产品的故事性或以游戏化的方式让儿童主动参与其中,并运用多种互动形式和反馈设计,使儿童在娱乐中学习知识,寓教于乐。

(三)儿童产品中的引导设计方法

根据FBM研究内容结合案例分析对儿童产品设计提出以下三方面建议。

1.提升儿童行为动机

行为动机是指行为主体对某一目标的主观愿望和意图,动机可激发和维持行动,成为一种驱动,是决定行为的内在动力。动机能够刺激个体产生行为,使个体朝着既定目标行动,并维持行为的时间以及调节行为的方向、强度。图2是IF设计官网中大连民族大学学生团队为儿童设计的一款洗手皂,由肥皂包裹不同动物形态的透明硅胶,随着使用固体肥皂消耗,动物形态逐渐显露出。儿童肥皂的设计凸显产品使用前后的变化,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抓住儿童的好奇心,增加行为动机,促进行为引导,同时洗手皂形态变化的过程为洗手增添了乐趣,引导儿童积极洗手并养成长期良好的卫生习惯。在设计儿童行为引导产品过程中,可从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入手。内在动机为机体自身的内部因素,关注儿童的注意力和兴趣爱好,抓住儿童喜爱的元素,吸引儿童的好奇心。或以游戏化的形式吸引儿童参与活动,在游戏中引导行为、进行教育。在儿童操作过程中,适度的挑战能够激发儿童的欲望,帮助维持行为动机。外部动机为影响机体的外部诱因,外在的动机如提供儿童喜欢的礼物、美食等能够促进他们完成目标,周围人的夸赞也能够满足儿童的好胜心,加强维持行为的时间、强度等,亲子间的互动行为也可以提升外在动机。设置奖励机制更是一个驱动儿童行为的有效方式,儿童会为自己想要的奖励而完成既定目标。

2.提升儿童行为能力

根据Fogg教授对FBM的分析,可通过培训用户使他们掌握技能以实现行为、提供用户更容易执行任务的工具或资源、将目标行为简单化三种途径增加用户行为能力。儿童生理心理发育具有阶段性,较难提升行为及学习能力,考虑思想、体力、时间因素,降低任务难度从而降低脑力成本、体力成本、减少任务时间方面设计。SPOT是一款儿童智能手持设备,见图3。产品内置摄像头、微型投影仪,搭载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识别物体并以故事的形式解释问题,将周围的信息传达给儿童,帮助理解事物。这款产品引导儿童观察、发现、探索,设计降低了儿童的学习难度、简化任务并鼓励探索行为,儿童可以随时随地地探索,使学习变得简单、使用户具备行为能力,促进行为发生。在降低任务难度方面,形态上明确指示性,如醒目的、凸出的、易操作的按键,明显的持握把手等。简化操作,减少非必要任务,避免过于复杂的任务或将任务分解成小的单元也是可取的方向,让事情变简单,能够鼓励用户按照引导发生行为。明确的步骤指示、和及时的反馈也是降低任务难度的重要设计。通过产品的细节和使用方式设计,降低操作难度和学习成本,增加行为能力,达成有效的行为引导。

3.设置有效的触发点

产品中的触发点如同点燃火苗的导火索,能够提醒用户到什么的时间了、应该做什么了,Fogg教授曾经将此元素称为“Trigger”,之后更改了该术语为“Prompt”。触发点包括提示、号召性的语言、请求等等。触发机制的产生也需要满足一些条件:触发点需要能够被捕捉、触发点要与目标行为建立联系、用户要同时具有相应的行为动机和能力。Tio是由Tim Holley所设计的一种幽灵形的电灯开关,可让孩子们直观地看到开灯所消耗的能量,见图4。Tio打开时呈现出绿色和微笑的神情,使用四小时后,颜色会变成黄色,使用八小时颜色将会变红,表情出现皱眉生气状。该产品设计引导孩子及时关灯,设置有效的灯光信号作为触发机制,以一种有趣且直观的方式教会孩子节省能源。开关的触发机制明显、易于理解,适用于儿童产品。雷克萨斯设计奖的入围作品Keep a Distance是一款可夹在书本上的便携设备设计,见图5。设计采用“夹”的方式,方便固定和携带,当儿童眼睛和书本间距离小于30厘米,设备会发出红色的投影灯光,显示图形和文字,提醒儿童抬头、调整坐姿。设计利用了劝导信号,帮助提醒儿童无意识间的不良行为,时刻监测、修正,避免错误,从而使儿童养成良好的阅读书写习惯,预防近视。在儿童产品中行为引导设计需保证触发点能被儿童感知,并能够匹配信号和目标行为。设计时应设置容易被察觉的信号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声音信号是十分有效的触发点,设置闹钟、提示音能够直接提醒任务的时间点。视觉信号和触觉信号同样有效,产品颜色、形态的变化、警示指示等都能够吸引儿童,让儿童做出动作。温度的变化、硬度等也较容易感知,可迅速引导儿童做出行为反应。身处家庭环境中,周围陪伴者的语言、动作对儿童行为引导同样有效。

四、行为引导在儿童收纳家具中的应用实践

(一)设计定位

基于FBM以及前期提出的设计策略,以儿童收纳家具为例进行设计实践。用户定位为3-8岁儿童,这一时期的儿童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行为能力、生活自理能力,需要一定的生活行为习惯的引导。目前关于儿童家具的设计和研究注重功能性、安全性、趣味性[10],运用拟人化以及仿生设计等手法,考虑家具间的组合性、产品的附加功能等,但大多儿童家具产品设计停留在实用性和趣味性,不能够形成良好的引导作用。

(二)用户需求分析

儿童一产品直接使用者,3-8岁儿童精力充沛、好动,好奇心强,喜欢触摸周围的物品,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同时注意力易分散,难以长时间保持一种状态。儿童在家居环境中常见姿势有坐、躺、趴、倚靠等,可变性、舒适性是儿童家具设计需要考量的问题。儿童喜欢游戏,需要陪伴,包括玩具、朋友、父母的陪伴.因此儿童家具设计需满足一定的情感需求,能够给儿童带来情感方面的抚慰。

家长一产品选择的决策者,儿童家具的安全性是首要关注的问题。其次,由于3-8岁儿童自制力较差,需要设置一定的规则来约束、引导行为,培养良好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行为引导,培养良好的收纳行为,营造整洁、秩序的环境。家长选择陪伴孩子成长的儿童家具,需具备一定的趣味性、互动性,同时家长也有通过产品与孩子之间发生互动、增强沟通的需求。

(三)引导性因素设置

选择儿童收纳箱作为载体,可以坐的同时满足一定的娛乐性,帮助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儿童自觉收纳物品。针对设计定位和儿童群体设置引导性因素,通过提升行为动机、行为能力、触发机制三个引导性因素在日常生活中对收纳行为进行引导,见图6。

首先产品需呈现有趣可爱的形象,从视觉上吸引儿童,激发儿童的使用欲望,舒适的姿势和模块化的部件能够增添娱乐性,维持用户行为。开展亲子间的互动游戏,以游戏化的方式收纳物品,增加儿童对产品的喜爱,也能为行为发生提供动机。其次降低操作难度,设置易辨识和操作的开关、设置辅助搬运的装置,达到儿童所具备的行为能力。最后儿童收纳箱的触发机制设计运用声音信号,能够发出语音提醒儿童进行物品收纳,提供及时的反馈鼓励儿童的收纳行为。将引导性因素通过功能、形态、结构的方式融入产品设计,为目标行为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

(四)产品设计方案

儿童收纳箱形态设计考虑儿童坐和玩耍时的姿势,并且保证一定的储物空间,选择了“骑”的形式,见图7。形态提取动物的形象元素,抓住动物的典型特征一“鼻子”、“耳朵”进行设计,收纳箱整体造型圆润、憨态可掬,选择较为柔和且亲和力高的颜色,零部件的颜色也做出区分,抓住儿童的注意力。使用枫木、胡桃木等不同颜色的木材,环保可持续,安全无毒,符合家居整体环境氛围。

动机的产生:拟人化的形态吸引儿童注意力,“骑”的形式符合儿童习惯的动作姿态,让儿童在坐的时候感受到一定的趣味性,提升儿童主动发生行为的可能。可拆卸和替换的零部件为造型增添了多种可能性,可自由组合,让儿童拥有更多的选择权。系列化的设计可以供多个儿童玩耍使用,也可由父母陪同儿童娱乐,有助于产生亲子间互动以及鼓励引导行为的发生。降低任务难度:儿童收纳箱从前部开口,放置儿童的玩具、书本、杂物等,满足储物的功能,娱乐的同时培养、引导孩子的收纳整理能力。按压式的拟物开关,方便开合,底部的轮子辅助儿童玩耍,可随意移动,帮助搬运物品,在使用过程中增添趣味性。设置触发机制:鼻子部分为门的开关且设置声音控制部件,可提醒儿童收纳,操作完成后通过模拟动物的叫声,对儿童进行鼓励。声音信号的引导性指示帮助触发和鼓励儿童的收纳行为。结语

文章基于Fogg模型探究儿童产品的行为引导设计,强调劝导性因素,提出了应用方法,辅助儿童产品设计实践。如何更好地为儿童设计是一个长远的课题,设计师需要深入研究儿童特征,以儿童为中心。行为劝导理论帮助人们在生活中养成微小的习惯,在交互领域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今后设计中可以考虑将儿童产品搭载交互APP,以产品+服务的形式更好地帮助儿童行为引导。

参考文献

[1]张祖耀,张紫然基于认知过程的儿童智能交互玩具设计研究[J].设计,2019,32 (13):20-22

[2]BJ Fogg A behavior model for persuasive design[P]. Persuasive Technology. 2009

[3]曹恩国,娄舒婷,邓嵘劝导式设计在运动健康类APP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7,38(16):232-235

[4]张露芳,周逸沁Fogg行为模型在互联网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8,39 (04):159-163

[5]洪翔,陈香基与健康管理下的习惯性劝导式设计方法研究[J].设计,2018(14):102-104

[6]薛生健,薛晗产品设计中的低碳行为方式引导[J].包装工程,2018,39 (22):230-234

[7]苟锐,马洋群公共设施产品设计中的“行为引导”研究[J].设计艺术研究,2017,7(01):59-63

[8]陶源源,具有行为劝导作用的学龄前儿章产品设计研究[D].南京理工人学,2019

[9]石元伍,徐静用户行为分析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设计,2018(14):100-101

[1O]张振,郝婷儿童家具功能化设计路径探析[J].包装工程,2021,42 (04):267-269+291.

猜你喜欢
产品设计动机儿童
“彭大将军”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动机比能力重要
锻炼动机对高校大学生体育课程参与积极性的影响
绳结文创产品设计作品选
《长沙茶馆文创产品设计》
消费者购买动机分析
青花·木 产品设计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凶手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