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钻石模型”的国家设计竞争力研究

2021-09-18 04:22娄永琪通讯作者郑宇洁
艺术设计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钻石模型钻石竞争力

张 帅 娄永琪(通讯作者) 郑宇洁

一、引言

在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设计的角色时刻发生着转变。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设计的作用从“创造风格”发展为“驱动创新”,设计思维和科技思维的结合使得设计的疆域得到极大拓展,介入生活的各个方面①。特别是全球步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后,经济增长的范式转变为重组式创新②。面对这一转变,世界设计组织在2015年的年度代表大会上提出,设计应以“引领性姿态”发挥创新与创造的作用,促进传统商业转型升级,带来更高效的生产力和更有价值的工作。

世界经济论坛在《全球竞争力报告2018》中指出,竞争力是决定经济体生产力水平的制度、政策及其他因素的集合,决定了经济体所能达到的繁荣程度。竞争力分析作为一种基于标杆国家讨论经济体相对表现的方法,可以帮助各国分辨自身有待加强的领域③。设计竞争力是一种以设计为导向的竞争力,提升设计竞争力有助于国家从要素驱动型经济向创新驱动型经济转型升级。设计竞争力的分析结果能够为各国进行设计产业和设计文化的规划与改革提供参考方向。本文基于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创造性地提出国家设计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并且基于权威和公开的数据实证分析了76个国家的设计竞争力。本文为各国提升设计竞争力提供分析思路和参考排名,为中国提升设计竞争力提供具体的标杆。

二、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

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在1990年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钻石模型”理论,用以分析国家的产业在国际经济竞争中领先的原因,该理论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研究领域的经典理论。如图1所示,“钻石模型”包括四个关键要素,分别是(1)生产要素;(2)需求条件;(3)相关支持性产业;(4)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这些要素构成了产业竞争的基本环境。除此之外,机会和政府作为辅助因素补充和完善 “钻石模型”。六个要素连结为互相影响的网络,形成动态的竞争力模型。

图1: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资料来源:波特(2012)

生产要素是指进行生产活动所需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知识和资本、基础设施,等等。不同产业所需生产要素的种类和对生产要素依赖的程度各不相同,且往往是多种生产要素同时对产业发展产生影响。生产要素可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初级生产要素是指自然资源、低技能的劳动力等。高级生产要素是指现代化设施、高级技术人才等。在全球化和新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高级生产要素由于难以取代且往往决定了竞争优势的独特性,其重要性逐步增加。只有发展高级生产要素,国家才能基于生产要素建立起强大而持久的竞争优势。

需求条件是指市场中顾客的需求形态和特征。一方面,需求规模和成长模式能够对竞争力产生影响。对于规模经济的产业而言,市场需求规模越大、成长率越高,企业存活的机会越大,企业也就愿意投资更多的设备、技术和人员扩大规模,获取利润;另一方面,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企业会根据顾客的需求形态和特征调整自己的生产方式。内行且挑剔的顾客是企业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压力来源,从而使得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

相关支持性产业是指在产业的上下游、为产业提供生产资料或经销渠道的相关产业,这些产业的高度发展带动中心产业的创新和国际化。和上下游产业紧密结合、快速反应的价值链和产业网络能够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从而在国际上有较强竞争力。此外,互相支持的相关产业会出现相互提升的效果。互相合作的产业之间可以分享信息、技术和资源,达到共赢目的。

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是指高效的管理组织方式、先进的企业文化和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等。在企业内部,每个企业应当根据自身情况和所处环境,选择利于自身发展的战略,建立企业文化和发展观。在企业外部,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会给企业带来压力,使企业不得不通过创新和改良来争取更多的客户。然而,竞争者数量多并不一定会提高产业竞争力。如果竞争手法低劣,竞争秩序混乱,反而会削弱竞争优势。

政府角色是指与四大要素进行互动影响的政府政策。一方面,政府资金投入、政府采购会影响生产要素和需求条件,法律法规会影响企业战略和同业竞争;另一方面,强劲的市场需求会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政府政策对产业的影响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在进行判断或预测时,应当以钻石体系整体发展趋势为前提,结合政府政策对其他要素的潜在影响来分析。

机会角色是指某些对市场产生影响的突发性的事件,如技术升级、能源危机、政府决策、战争等。机会创造新的环境和局势,可能会导致处于优势地位的国家失去竞争优势,从而给予其他国家大量竞争空间,抢夺新的竞争优势。但如果优势地位的国家能够迅速应对变化的环境进行产业转型和创新,反而可能为固化的产业模式发现新的发展路径。

近年来,运用“钻石模型”进行产业竞争优势分析的热度较高。梁运文和劳可夫研究产业全球网络分割状态下中国四大要素的发展断裂机理④。韩栋研究中国影视文化产业在四个关键要素和政府作用中的不足并提出建议⑤。施卓宏和朱海玲细化“钻石模型”六要素的具体维度,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体系⑥。程虹和陈川基于“钻石模型”,从质量、竞争和环境三个层面,构建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测评指标体系⑦。刘宇等基于“钻石模型”,提出产业竞争力优化模型,并运用信息熵和粗糙集的方法进行中国机械工业的实证分析⑧。徐礼伯等运用“钻石模型”研究中国供给侧改革和产业结构升级现状⑨。陈圻等通过“对产业竞争优势重要性评价”(规范测试)和“对本地产业现实表现评价”(实证测试)的问卷调查结果建立双结构方程,检验“钻石模型”对设计产业竞争优势的解释效用⑩。该研究认为,钻石模型中的各因子通过互补效应影响竞争优势,政府对产业竞争优势有重要影响。

从以上研究看出,“钻石模型”受到广泛认可,故本文将“钻石模型”作为国家设计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的参考框架,同时对“钻石模型”进行如下调整。第一,在“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这一要素中只选取同业竞争作为分析维度。因为企业战略和企业结构属于微观层面,而国家设计竞争力属于宏观层面,指标体系很难体现微观个体的表现。第二,对“政府”和“机会”两个辅助因素不再单独寻找指标,而是将二者的作用体现在钻石体系的四个维度中。

三、国家设计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本文基于“钻石模型”的分析框架,在保证数据公开、客观和国家高覆盖率的前提下,构建国家设计竞争力指标体系。指标数据都是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最新发布的2016~2019年期间的公开数据,具有客观性和权威性。本节将对国家设计竞争力指标体系中八个衡量指标的选择作详细说明。

1、设计“生产要素”维度的指标选择和说明

设计的生产要素是指从事设计活动所需的生产要素,包括支持设计发挥作用的高技术和高水平的设计人员、投入设计产业的金融资本等。设计的生产要素可以从两个视角衡量:(1)国家的科技水平。高水平的科技实力能够有效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只有在高科技水平的基础上进行及时和有针对性的设计创新,才能引领产业发展。(2)国家的设计教育水平。设计人员是设计的创造者和执行者,高水平的设计教育能够培养高水平的设计人员,他们不仅产出具体的设计产品,而且以主导者的身份直面现实问题,寻求解决策略,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设计的科技水平用“H-index指数”和“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衡量。(1)“H-index指数”是一种通用的衡量学术成就的方法。该指数是指,某个体发表的所有论文中,最多有H篇论文每篇至少被引用H次。因此,国家层面的H-index指数值是指一个国家的科研人员发表的所有论文中,最多有H篇论文每篇至少被引用H次。该指数从量和质上较为全面地衡量研究对象的科研能力。本文选用各国1996~2018年的H-index指数,该指数以1996~2018年间发表的所有论文为基础数据来源,能够较好地反映一个国家所积累的最新科技水平和科技潜力。指标数据来源于Scimago实验室的H-index指数全球国家排名(1996~2018)(https://www.scimagojr.com/countryrank.php)。Scimago实验室的 H-index指数国家排名提供了239个国家(地区)在2018年的数据。(2)先进科学技术与设计的结合与联动创造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如与AI技术结合的产品设计、与大数据技术结合的交互设计等),使设计得以在商业前沿发挥引领作用。因此,政府对于研发的资金支持也可以反映政府对于设计的资金支持。本文选取“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反映政府对于设计的资金支持的力度。指标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世界银行提供了111个国家(地区)在2016年(或可获取数据的最近年份)的数据。

设计的教育水平用“QS艺术与设计学科高校排名,第一名得分”衡量。设计的本质是人类的智力活动,因此设计人员的能力水平对于设计产出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毕业于高水平设计院校的毕业生由于享有较好的教育资源,能够获得较高的设计能力,产出高质量的设计。选取每个国家艺术与设计学科排名第一的高校得分能够体现一个国家最高层次的设计教育水平。高层次的设计教育培养出的高水平设计人才能够赋予产品和服务较高的价值。由于QS官网上对艺术与设计学科(Art & Design)只展示排名前200位的高校,因此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任何高校的艺术与设计学科进入前200位,则计0分。排名低于200名的高校对于一个国家高水平设计人员的贡献较小,根据设计生产要素的定义,计0分的方法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一个国家整体的设计教育水平在设计生产要素中的作用。指标数据来源于QS世界高 校 网 站(www.topuniversities.com)。QS艺术与设计学科高校排名提供了34个国家在2019年的数据。其他国家由于没有任何大学进入2019年QS艺术与设计学科高校排名前200名,因此该项指标值视为0。

2、设计“需求条件”维度的指标选择和说明

设计的需求条件是指市场中消费者的设计需求形态和特征。消费者对设计的需求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战略。消费者对设计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越大,企业越愿意在设计上进行资金和人力投入,从而形成更强的竞争力。因此设计的需求条件可以用消费者对于设计的需求来衡量。首先,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内行且挑剔的本土顾客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和产业的良性竞争。企业必须运用设计能力优化自身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满足顾客日益增长的需求。设计和商业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设计能够依据消费者的需求为商业活动创造更多价值。其次,居民的收入越多,消费水平越高,对产品和服务背后的高质量和个性化设计的需求也就越大。

消费者对于设计的需求用“消费者的成熟度”和“居民人均收入”衡量。(1)“消费者的成熟度”反映消费者内行和挑剔的程度。指标数据来源于世界经济论坛开展的“经理观点调查”。各国(地区)经理人对“在你们国家或地区,消费者是基于什么做出消费决策的?”的问题进行打分,分值介于0和7,0代表最差(只是基于价格因素),7代表最好(基于产品和服务的综合性能)。经理人所打分数的平均值作为该国(地区)的指标值。《全球竞争力报告2018》公布140个国家(地区)的该指标在2017~2018年的加权平均值。(2)“居民人均收入”采用国民人均年收入(购买力平价)数据,反映了一年内一个国家(地区)的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数额。居民人均收入越高,表明居民能够在产品和服务上进行越多消费,对产品和服务的设计要求也越高。为了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设计必须从功能、质量、审美、体验等方面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全面地提升。指标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世界银行提供了187个国家(地区)在2018年(或可获取数据的最近年份)的数据。

3、设计“支持性产业”维度的指标选择和说明

设计的支持性产业是指支持设计产业发展的相关产业。与设计相关的产业种类和数量众多,对其逐个进行发展水平的评估显然不现实。不同的设计领域应用的资源和材料各不相同,与其相关联的产业也各不相同,但多数设计产业的产出会与知识产权关联⑪。因此,设计的支持性产业可以用知识产权产业来衡量。知识产权是支持企业生产和提供产品、服务等的重要工具。它不仅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还为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发达的知识产权产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和鼓励设计产业的发展。

知识产权产业的发展水平用“对于每百万人口,知识产权的授权、许可等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衡量。该指标考虑人口因素,较好地说明产业发展的“强度”。“对于每百万人口,知识产权的授权、许可等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值越大,知识产权对设计的支持力度越大。指标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世界银行提供了116个国家(地区)在2018年(或可获取数据的最近年份)的数据。

4、设计“同业竞争”维度的指标选择和说明

设计的同业竞争是指企业(个人)运用设计能力、设计方法等对设计市场展开的竞争。设计的同业竞争可以从两个视角衡量:(1)产品和服务的丰富性。在市场需求有限的前提下,相同类型的企业为了存活并获得利润,必须通过创新的产品设计、服务设计等手段争夺用户,进行快速生产升级,最终市场上将会呈现丰富的产品和服务。(2)同业竞争的有序性。同业竞争的激烈并不一定带来产业的良性发展。抄袭、复制等恶性竞争反而会导致产业发展停滞。因此,保证同业竞争的良性和有序对于提升设计竞争力极为重要。

产品和服务的丰富性用“经济复杂性 指 数(Economic Complexity Index)”衡量。“经济复杂性指数”基于海关数据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生产产品的多样性。该指数值较高表明一个国家(地区)生产的产品更为多样化。因此,该指数值越高,产品的种类就越丰富。指标数据来源于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的“经济复杂性指数”数据库(http://atlas.cid.harvard.edu/rankings/)。该数据库提供了133个国家(地区)在2017年的“经济复杂性指数”值和排名。

同业竞争的有序性用“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衡量。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为企业提供了法律上的支持,使企业有信心进行设计创新,并通过知识产权获得收益,使同业竞争有序化。混乱、低效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则会使企业丧失原创的动力,选择抄袭等手段获得利益,使同业竞争趋向无序⑫。指标数据来源于世界经济论坛开展的“经理观点调查”。各国(地区)经理人对“在你们国家或地区,知识产权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保护的?”这一问题进行打分,分值介于0和7,0代表最差(一点都不受到保护),7代表最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保护)。经理人所打分数的平均值作为该国(地区)的指标值。《全球创新竞争力报告2018》公布了140个国家(地区)的该指标在2017~2018年的加权平均值。表1是国家设计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表1:国家设计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四、国家设计竞争力指数的构建方法和过程

本文首先详细说明八个指标的标准化方法,继而详细说明四个维度指数的构建方法,最后详细说明国家设计竞争力指数的构建方法。为了方便读者进行验证,本文列出每种方法的计算公式。

1、八个衡量指标的标准化

在构建维度指数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通过标准化来实现指标值加总。本文主要运用最大最小值的标准化法(对于个别极差较大的指标运用取自然对数的最大最小值标准化法),将各个指标的原值转化为介于0和1的标准值。

(1)对“H-index指数”“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消费者成熟度”“经济复杂性指数”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五个指标运用最大最小值的标准化法,将各个指标的原值转化为介于0和1的标准值,公式如下:

(2) 对“居民人均收入”和“对于每百万人口,知识产权的授权、许可等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 两个指标运用取自然对数的最大最小值标准化法,将各个指标的原值转化为介于0和1的标准值。

使用该标准化方法的原因是这两个指标的指数值中最大值和最小值差异过大(“居民人均收入”最大值为124130,最小值为420;“对于每百万人口,知识产权的授权、许可等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最大值为2968737691,最小值为1313.86)。如果直接进行最大最小值的标准化转换,则会导致该指标的分值对设计竞争力最终排名产生巨大影响。

经济学的边际递减效应认为,当消费者消费某一物品的总数达到一定程度后,新增加一单位物品的消费所获得的效用(即边际效用)通常会呈现递减的特征。结合这一理论,我们认为随着人均收入的逐渐增长,每增加一单位消费所能增加的满足感逐渐减少,对设计的边际需求也相应减少;随着知识产权的授权、许可等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逐渐增长,每增加一单位收益所能给设计带来的支持力度亦逐渐减少。基于上述分析,我们采用取自然对数的最大最小值标准化法对指数值进行转换,公式如下:

(3)由于“QS艺术与设计学科高校排名,第一名得分”原值为百分制,故将原值除以100,转换为介于0和1的指标值,公式如下:

2、四个维度指数的构建

本文认为各个维度中的每个指标对维度的影响同等重要且不可替代,故尽可能运用几何平均法加总指标的标准值形成维度指数。该方法借鉴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的构建方法⑬。在不能运用几何平均法的情况下,本文将运用算数平均法。

“设计的生产要素”维度中有两个视角:科技水平和设计教育水平。科技水平用“H-index指数”和“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衡量,对这两个指标运用几何平均法加总。设计教育水平用“QS艺术设计学科高校排名,第一名得分”衡量,由于该指标值存在0,无法和科技水平求得几何平均值。因此。本文对该维度的两个视角运用算数平均法进行加总形成维度指数。记“设计的生产要素(Factor Conditions of Design)”为DF,“H-index指数(H-index)”为XH,“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xpenditure,% of GDP)”为XR,“QS艺术与设计学科高校排名,第一名得分(QS University Ranking by Arts & Design,Top 1 Score)”为 XQ。则DF的计算公式如下:

在“设计的需求条件”维度中,记“设计的需求条件(Demand Conditions of Design)”为 DD,“消费者成熟度(Buyer Sophistication)”为XB,“居民人均收入(GNI Per Capita)”为XG。则DD的计算公式如下:

“设计的支持性产业”维度中仅有“对于每百万人口,知识产权的授权、许可等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一个指标,且标准化后的指标值介于0和1,故将该指标值直接作为维度值。记“设计的支持性产业(Supporting Industries of Design)”为DS,“对于每百万人口,知识产权的授权、许可等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Charges for the Us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by One Million Population,Receipts)”为XC。则DS的计算公式如下:

DS=X=C

在“设计的同业竞争”维度中,记“设计的同业竞争(Rivalry of Design)”为DR,“经济复杂性指数(Economic Complexity)”为XE,“知识产权保护力度(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为XI。则DR的计算公式如下:

3、国家设计竞争力的指数构建

本文认为四个维度对国家设计竞争力的影响同等重要。在“钻石模型”中,单个要素无法单独创造竞争优势,多个要素间共同作用才能形成竞争优势。因此,国家设计竞争力体系的四个维度应当是同等重要且不可分割。本文同样运用几何平均法加总四个维度指数(DF,DD,DS,DR)形成国家设计竞争力指数I。由于四个维度指数值介于0和1,因此国家设计竞争力指数值也是介于0和1。国家设计竞争力指数值越接近于1,表明国家设计竞争力越强。

五、国家设计竞争力指数值和排名

本文首先对八个指标进行数据整理,结果如表2所示。将八个指标的数据进行汇总后,共获得110个国家(地区)的设计生产要素指数值、137个国家(地区)的设计需求条件指数值、116个国家(地区)的设计支持性产业指数值和122个国家(地区)设计同业竞争指数值。将四个维度指数值进行汇总后,最终获得76个国家的设计竞争力指数值。表3是76个国家的设计竞争力指数值和排名。

表2:国家设计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数据说明

本文把设计竞争力指数值大于0.70的国家称为“设计竞争力强”的国家;在0.50和0.70之间(包括0.70)的国家称为“设计竞争力较强”的国家;在0.30和0.50之间(包括0.50)的国家称为“设计竞争力一般”的国家;在0.20和0.30之间(包括0.30)的国家称为“设计竞争力较弱”的国家;在0.10和0.20之间(包括0.20)的国家称为“设计竞争力弱”的国家。

美国、瑞士、英国、芬兰、德国等16个发达国家属于“设计竞争力强”的国家。挪威、新西兰、澳大利亚、捷克、西班牙等13个国家属于“设计竞争力较强”的国家。中国也属于“设计竞争力较强”的国家,同时是其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南非、印度、墨西哥、哥伦比亚、斯洛文尼亚等19个国家属于“设计竞争力一般”的国家。有些传统的发达国家(例如波兰、希腊和爱沙尼亚)的设计竞争力属于“一般”的范畴,并不属于“强”和“较强”的范畴。希腊、斯洛伐克、泰国、立陶宛、克罗地亚等19个国家属于“设计竞争力较弱”的国家。萨尔瓦多、哈萨克斯坦、蒙古、吉尔吉斯斯坦、柬埔寨等九个国家属于“设计竞争力弱”的国家。

在G20国家中,美国、英国、日本、德国、韩国、法国、加拿大和意大利属于“设计竞争力强”的国家;澳大利亚、中国、俄罗斯、巴西和阿根廷属于“设计竞争力较强”的国家;南非、印度、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和土耳其属于“设计竞争力一般”的国家。

六、结论

本文应用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提出国家设计竞争力的指标体系,构建国家设计竞争力指数,对国家设计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钻石模型”为国家设计竞争力的评估提供了较好的分析框架。本文将设计的特征与“钻石模型”的四个维度进行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从六个视角、选择八个指标,构成了国家设计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国家设计竞争力指数的构建过程较为科学,有针对性地根据指标数据的特点选择构建方法。基于公开权威的数据,本文统计了76个国家在2016~2019年的设计竞争力指数值。中国属于“设计竞争力较强”的国家,同时是设计竞争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美国等16个发达国家是“设计竞争力强”的国家,是中国提升设计竞争力的标杆国家。

国家设计竞争力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1)深入探索设计竞争力的意义与内涵。目前设计竞争力尚未有明确的定义,各个竞争力分析的出发点也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对设计竞争力进行进一步研究和阐述,为指标体系的构建建立基础;(2)为各维度的衡量选取更优指标。在“设计的同业竞争”这一维度中,本文用“经济复杂性指数”衡量产品、服务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但是,“经济复杂性指数”由海关出口贸易数据决定,无法衡量仅在本国市场销售的产品和服务的丰富性。在“设计的支持性产业”这一维度中,本文将设计的相关支持性产业定义为知识产权产业,尚未讨论其他能够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产业;(3)为保证数据的权威性和国家的覆盖率,本文中与设计直接相关的指标较少。未来研究应该寻找或研发与设计相关性更大的指标。

注释:

① 娄永琪:《设计的疆域拓展与范式转型》,《时代建筑》,2017年第1期,第11-15页。

② 张其仔:《第四次工业革命与产业政策的转型》,《天津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第96-104页。

③ Berger,T.,Concepts of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y,2008,pp.91-111.

④ 梁运文、劳可夫:《网络分割、创新借势与中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断裂突破—基于国家竞争优势拓展的视角》,《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第3期,第23-31页。

⑤ 韩栋:《基于钻石体系的中国影视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第98-101页。

⑥ 施卓宏、朱海玲:《基于钻石模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体系构建》,《决策参考》,2014年第10期,第51-53页。

⑦ 程虹、陈川:《制造业质量竞争力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管理学报》,2015年第11期,第1695-1702页。

⑧ 刘宇、杨志萍、王春明等:《基于优化钻石模型的产业竞争力评估方法—以我国机械工业为例》,《现代情报》,2016年第4期,第62-69页。

⑨ 徐礼伯、钞小静、苏德金:《新常态下的供给侧改革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基于钻石理论的视角》,《江海学刊》,2016年第4期,第78-86页。

⑩ 陈圻、王汉友、陈国栋等:《中国设计产业竞争优势研究—基于钻石模型的双结构方程检验》,《预测》,2016年第3期,第19-25页。

⑪ Teilmann-Lock,S.,Industrial property or artistic property? Design,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and the PH lamp,Journal of Design History,2017,vol.30,pp.408-419.

⑫ Manzini,R.,Lazzarotti,V,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mechanisms in collaborative new product development,R&D Management,2016,vol.46,pp.579-595.

⑬ Klugman,J.,Rodríguez,F.,Choi,H.J.,The HDI 2010:New controversies,old critiques,Journal of Economic Inequality,2011,pp.249-288.

猜你喜欢
钻石模型钻石竞争力
鹌鹑蛋里的钻石
时间嵌入钻石
被调包的钻石
战略应对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钻石妙贼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竞争力探讨
中国设计产业竞争优势研究
我国技术标准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从钻石模型论我国快递行业升级转型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