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结构教学中的医患沟通技能培养研究

2021-09-19 03:16高珊珊丁娜程艳华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15期
关键词:医学生教学改革

高珊珊 丁娜 程艳华

摘  要 目的:探讨人体结构教学中医患沟通技能培养的效果。方法:选取辽宁何氏医学院五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2018级14个行政班、2019级13个行政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融入医患沟通技能培养;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教学效果,进行教学改革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阶段性测试成绩及理论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1),65.9%的实验组学生对新的课程改革持满意态度。结论:在人体结构教学中融入医患沟通技能培养,可有效提高医学生对人体结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人体结构;医患沟通技能;医学生;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15-0068-03

0  引言

近年来,医疗纠纷事件屡见报端,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已经成为社会大众广为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如何化解医患矛盾、建立和谐医患关系,也成为卫生领域学者、专家研究的重点问题。在这些研究中,很多都提到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前提是应该改善医患之间的沟通现状,但摆在大家面前的现实是,很多医务工作者都是不善言辞的人。而且沟通技能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的锻炼和积累。所以,辽宁何氏医学院将医患沟通技能培养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期望由此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同时研究沟通技能提高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

选择人体结构作为融入的课程,该课程是辽宁何氏医学院的整合课程,包括系统解剖学和组织学与胚胎学两门课程,是医学基础课与医学临床课之间的桥梁课程,是进一步深入研究人体各器官形态结构及其临床应用的科学,通过实验课可以密切结合大体标本,描述解剖所见,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门课程开设在大学一年级,此时的学生刚刚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离开熟悉的家庭,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人群,正是需要沟通交流建立社交的关键时期,因此十分适合融入沟通技能的培训。在人体结构教学中对医学生的沟通技能进行系统而又持续的引导、锻炼和培训,观察其对学生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辽宁何氏医学院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等专业2018级14个行政班、2019级13个行政班的学生作为教学改革研究对象,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学生在教学考核内容、入学成绩、教师师资配比、实验室等教学条件方面无明显差异。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讲授,即以教师为主讲,根据教学大纲,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理论与实验学习。实验组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医患沟通技能培养,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补充、完善医患沟通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医患行为与医患沟通技巧》教材作为参考,将医患语言表述纳入课程教学内容中。

2)改革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中应用PBL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授课方式,选取相对典型的临床案例,用情境模拟的形式,可以让学生的沟通能力得到更为充分的锻炼[1]。通过多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认识与患者交流的重要作用和可能面临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医患交流中能够基本掌握话语转换、打断、引导等沟通技巧,具备应对和处理患者反馈的怀疑、焦虑、情绪激动等一般性问题的能力。

3)定期开展专题讲座。邀请附属医院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及医务工作者结合医院的具体情况,就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医患问题进行讲解,使医学生提前接触临床,对医患沟通的处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与体会。

1.3  教学效果评价

经过討论和分析,课题组选取两个指标作为教学效果的评价指标:

一是期末考试成绩,分别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通过比较两组学生考试成绩和各分数段占比人数,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二是课程结束后自制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实施教学改革后的课程满意度,包括不满意(1)、一般(2)、满意(3)、非常满意(4)四个等级,问卷完成后当场回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进行计数资料比较,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考试成绩比较

实验组平时测试成绩与期末总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1。

2.2  问卷调查结果

对实验组41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39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5.4%。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对新的课程改革满意率为65.9%。具体结果见表2。

3  结论

根据以上统计学结果,得出结论:

一是在医学课程中加入对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二是学生普遍对医患沟通技能学习充满兴趣,对该教学改革模式认同度较高,在课堂上的表现也更加积极。

人体结构属于医学基础课程,是医学生进入大学最先接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传统教学方法通常利用模型、标本、切片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但由于这门课程名词众多且彼此间并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因此一直都被学生称为最难学的课程之一。很多学生在学习这门课时感到吃力,常常觉得看了也记不住。医患沟通内容的融入,无疑让课程内容变得更加饱满、生动,学生在面对真实的医患情境时能够轻松带入自己。所以在学生还没有接触临床知识的前提下,把医患沟通技能融入该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而持续的引导、锻炼和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改进表达技巧,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提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模式。总体来看,融入医患沟通技能培养的基础医学课程有以下几方面优势。

3.1  医患沟通技能培养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性

从教学效果看,本次教学改革通过学生的期末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都能充分说明,辽宁何氏医学院学生对把医患沟通技能培养加入实验课程中持肯定态度。在实验教学中,实验组学生通过应用典型的临床案例,用情境模拟的形式扮演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如患者、政府卫生部门管理者、医生等,了解这些角色的职责和义务,帮助医学生加深对医患关系的理解,跳出自身的思维局限性,能够多层次多角度看待医务人员的工作以及医患关系。医学生在医患关系意识的认知上得以加强,才会重视临床教学的内容,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2]。而且,学生从临床的诸多案例中也发现一个道理:要想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赢得患者的认可是关键。患者的认可是以扎实的医学知识基础为前提的,没有扎实的医学基础,面对患者提出各种疑问,医生就难以给出恰当、及时的回答,而医生含糊不清或敷衍的回答,无疑会降低患者对医生的信任,甚至引发不好的猜想。因此,通过医患沟通课程的学习,学生更加清醒地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不仅调动了学习积极性,而且学习态度也比以往更加端正。

另外,医患沟通情境还促进了学生对于自我心态的调整能力。学生在课程改革之初经常会因为沟通不顺畅表现出急躁的情绪,在一学期课程结束之后,很多学生向教师表示:自己的耐心和细致有明显提高。而耐心和细致是成为一名好医生的必备条件,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2  医患沟通技能培养对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本研究为本科教学阶段的医患沟通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借鉴,通过将医患沟通课程教学内容补充进医学基础课程,使医学生从大一入学就开始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找到更有效、更符合自身特点的改善沟通途径,在面对患者时能够知道怎么说,用什么语言和语气说,用什么样的语言向患者解释病情,以及如何应对患者及家属的反馈。目前国内外都在做关于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现状调查类研究[3],但在实际的临床教学工作中关于把医患关系意识的培养如何融入本科课程的方法与实践却不多。本次教学改革恰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沟通、表达能力的平台,学生在课程中面对教师和同学逐渐调整自己的临场状态,也积累了社交技能,这些在毕业进入职场后都是宝贵的财富和经验。

3.3  医患沟通技能培养具有推广意义

在课程开始的最初,医患沟通的训练进行得并不顺利,很多学生都张不开嘴,或者需要很长时间的酝酿才能把预设的情境进行下去。而且在最初,学生很难把自己帶入情境中去。但随着课程的深入和练习的增多,学生由最初的不敢说、说不出来,逐渐过渡到说得出来,到最后有个别学生能够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这种进步是巨大的。一学期的课程无疑是短暂的,只有少数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可以得到突飞猛进的提高,多数学生仍然达不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的要求。因此,在本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将医患沟通技能培养贯穿医学基础与临床课程全程,修改教学大纲中医患沟通技巧内容的比重,从而使医患沟通教育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和专业化[4]。更长时间、更多机会的锻炼与培养,无疑可以让更多学生获得更大的进步。

综上所述,在人体结构教学中进行医患沟通技能培养的效果是值得肯定的,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是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胡旭民,暴芃,王鹏飞,等.翻转课堂结合CBL教学法在临床实习生医患沟通教育中的应用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9(3):111-113.

[2]时志民,李海涛,郭兰凯,等.临床教学中医学生的医患关系意识的培养[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105-109.

[3]范荣萍,王星,柳佳,等.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现状与培养模式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7):284-285.

[4]王静,汪卓赟,朱雷,等.医学生医患沟通培养模式和考评体系探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6):7-9.

猜你喜欢
医学生教学改革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基础医学对医学生的重要性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