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发莲生 必定有根

2021-09-22 04:28陈晓云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一年级识字策略

【摘 要】语文教学中的“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一年级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是教学的难点。本文分析了一年级小学生的识字现状,提出“引”“导”“教”的识字教学策略,以期提高一年级小学生的识字量和识字效率,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一年级;识字;策略;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24-0200-02

“人生聪明识字始”,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怎样识字并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对教师来说,怎样提升小学生的识字能力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思考。

现今使用的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呈现了“先识后拼”“多认少写”的特点。与以往教材相比,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要求适当增加识字的数量,适当减少会写的汉字数量。所以,小学语文一年级的教学侧重于识字教学,提高一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和识字效率至关重要。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第一关,识字既是学生语文学习的起点,也是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的基石。识字是根基,“基牢”方能“固本”,“根深”才能“叶茂”。所以,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提高一年级小学生的识字量和识字效率。

一、一年级学生识字存在的问题

在一线教学中,笔者发现一年级学生在识字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识音不识字

从心理学角度看,一年级学生的形象感知能力强。他们在反复诵读富有韵律感的儿歌、古诗后,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就能牢固记忆内容,能做到无需认真看字,课文内容便流利背诵。但让学生写出其中已认已学的字,会有一部分学生写不出来。笔者在几次早读中发现,班里有学生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次早读,笔者随机抽查班上某同学《悯农》的背诵,她便快速流利地背出来,但让她默写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中的“禾”“日”“下”“土”这几个字时,她却将“禾”字写成了“何”字。学生能朗读字音,并不代表她认识了字,达到了识字目标。部分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未在识字教学方面应用科学策略。

(二)缺少自行阅读识字的行为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学情。笔者曾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前,对班级43位学生进行了一次生字测试,对于“几、加”等高频字,班级中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认读。但“用、参、群、洞、睡”等生字,有50%以上的学生认识。其中“睡”字,有79%的学生不认识。在生活中人们常常提到“睡”字,但学生对于它是陌生的。笔者通过和学生的沟通发现,大部分学生很少对要学习的课文进行预习,也很少在课外进行阅读。由此可知,一年级学生缺乏自主阅读识字的习惯。

二、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德·纳伊曼曾指出,今天教育内容的百分之八十以上都应该是方法,方法比事实更重要[1]。因此,小学教师应积极探索识字教学策略的应用,有效提高学生识字量和识字效率,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笔者探寻一年级小学生识字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提出了以下几点识字教学策略。

(一)“引”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兴趣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后就会疲倦,没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2]。兴趣是学生的内驱力,浓厚的兴趣会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主动的学习欲望。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教师想要激起学生的识字兴趣,就需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学生识字。

1.猜谜识字游戏法

一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常以形象思维为主,只有比较生动有趣的事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依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猜谜游戏来进行识字教学,让他们融入到识字的氛围中,让生字在他们脑中留下深刻印象。猜谜游戏也能使一些比较抽象的生字变得具体形象,如在教学《升国旗》中的“美”和“升”时,教師可以让学生通过猜谜语“羊儿没尾巴,大字来代替”记忆“美”;“远看是个开,帽子斜着带”记忆“升”。又如在教学《小蜗牛》中的“全”时,教师可出示谜语:“大王头上有一个人。”先让学生猜,再让学生写。学生通过猜谜语,会对“全”字印象深刻。这种猜谜识字游戏法能提高学生的识字效果,增加学生对生字的认知。

2.故事识字游戏法

一年级学生通常喜欢听故事,采用故事识字游戏法,可以让学生在故事中轻松识字,体会识字的乐趣。如在认识“美”字时,教师就可以讲一个故事:在古代,人们为了狩猎,往往在头上戴上兽角或羽毛做成的装饰品,以便接近鸟兽。后来这种兽角或羽毛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的装饰品,成为美的标志。最终引伸为人的容貌等很美。通过这样的方式,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在故事中体会“美”的含义,从而帮助他们更加深入理解生字。

(二)“导”

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识字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迁移,利用掌握的方法去研究、探索新知识。这是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教师要让学生将习得的识字方法迁移到课外的识字学习中。

1.阅读中识字

基于遗忘规律,如果缺乏延伸和意义扩展,遗忘就更容易。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字词意义。学生成年累月,从一篇字词积累到另一篇字词,反复巩固,这才能强化记忆,增加识字量。教师通过整合教材主题,挖掘高频生字,提高学生识字能力。如将《四季》《春夏秋冬》《四个太阳》这几篇与四季有关的课文整合起来,挖掘出“春、夏、秋、冬”这四个表示季节的生字,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强化记忆,理解掌握生字。阅读还可以延伸到课外,在整合课文的基础上,拓展补充《春天在哪里》《雪姥姥》。阅读中识字,识字与阅读互相勾连,相辅相成。这样的教学方法既是对学生阅读的延伸,又是对识字教学的一种探索。

2.生活中识字

识字不要拘泥于课堂,生活中的事物也是小学生识字的资源。如认识“菜”字,就可以利用超市中随处可见的标识“空心菜、油菜、韭菜、芥菜、生菜”等。生活中的事物,可以帮助小学生认识、理解、掌握生字,并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生的识字要与生活经验相结合。如学习《小蜗牛》一课,学生对于“芽、莓、蘑、菇”等字并不认识,但借助图片,教师能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认识这些字。因此,在生活中,小学生可以借助图片,并结合生活经验来认识生字。

有意識地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识字,既能让小学生增加识字量,又能加深学生对生活中事物的理解,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汉字,学会运用习得的识字方法在生活中识字。

(三)“教”

随着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使用,教师需要学习新教材编写的相关理论知识,感悟教材编写的特点,分析教学策略,行于教学。

1.情境教学法

在教学中,教师会有这样的困惑: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花在了识字教学,为什么学生的识字效果仍不理想?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这就为教师的识字教学指明了方向。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创设有趣的识字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如在教学《小书包》一课时,笔者创设了如下情境:蓝天是白云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树林是鸟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你们想想,铅笔、橡皮、转笔刀、尺子,它们的家在哪里呢?学生举手回答,有的说在书包里,有的说在文具盒里。面对学生的积极回答,笔者说:“它们纷纷从‘家里跑出来,要和你们交朋友了。”(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和生字)然后,笔者让学生去指指图片,再认一认图片旁的生字。每位学生都能在情境中积极参与学习,与此同时也认识了生字。

2.字理识字教学法

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知道汉字的构造原理及其演变过程,这就是字理识字教学。在学习带有偏旁的生字时,就可采用字理识字教学法。如教学“语文园地五”中“我的发现”时,学生会发现“树、林、桃、桥”这几个字都带有木字旁,教师可告知学生这几个字与树木有关,然后引出偏旁表意的构字特点。接着引导学生说出其他同样带有相同偏旁的字,有的学生会说出带有鸟字旁的“鸭、鹅、鸡”,并猜测这些字与鸟有关联。通过字理识字,教师不仅能帮助学生认识偏旁,还能渗透偏旁表义的思想,从而使学生准确识记生字,并达到“学一个,带一串”的迁移理解。

通过“引”“导”“教”识字教学策略的实践,学生的识字效果在复习和检测中得到体现,一年级小学生的识字情况有了良好提升。总的来说,“识字”是一年级语文教与学的根基,教师要多下功夫,相信广大教师通过运用灵活多样的识字教学策略,定能提高一年级小学生的识字量和识字效率,从而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刘亭杰.情境盎然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J].新教师教学,2010(9).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陈晓云(1988~),女,福建晋江人,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猜你喜欢
一年级识字策略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识字谜语
一年级数量关系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
原创校园纪实节目《一年级·大学季》特色分析及发展趋势
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应对方案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