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危机为机遇:后疫情时代教育新思考

2021-09-22 13:25王希文
成才之路 2021年30期
关键词:云课堂家校共育网络

王希文

摘 要:突如其来的疫情,促使一线教师必须根据新的教育形势不断思考,不断学习,变危机为机遇,在探索与实践中学会如何用好现代化资源和平台,在理解与沟通中实现和谐的家校共育,在统筹与规划中实现线下与线上课程的顺利衔接。文章主要对后疫情时代教育进行探讨。

关键词:疫情;网络;家校共育;云课堂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30-0060-02

最近两年注定不平凡,一场形势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暂缓了新学期开学的脚步。随着“停课不停学”的口号响起,把发展了多年的现代化教育“互联网+”一下子推向了前沿,网络为学生架起了空中云课堂。疫情让“云课堂”从“少数变成了多数”,让“云”成为共识的新时代。突如其来的疫情也促使一线教师必须根据新的教育形势不断思考:如何在探索与实践中用好现代化资源和平台,在提升自己信息技术水平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思考在这样时空分离、情感缺失的网络空间中如何通过理解与沟通实现和谐的家校共育;思考后疫情时代的线下课程如何统筹规划与线上课程进行顺利衔接。相信经过不断思考,不断学习,终会将危机转变为机遇。

一、用好现代化资源,开启空中云课堂

“互联网+教育”的全面启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是否能从容应对,取决于平时对现代化教育理念、现代化教学方法的接受与积累。空中云课堂的开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化信息工具对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和分析。面对当前的形势,如何变危机为机遇,笔者尝试了以下几种做法。

1.走出舒适区,直面现代化资源

当前是信息与知识经济时代,面对层出不穷的现代化网络知识,以及日益更新的信息技术,教师原有的知识技能已无法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因此,教师要敢于走出舒适区,用开放积极的心态,直面现代化资源的运用。教师可以先运用网络平台中的优秀资源,如大家使用比较多的QQ、微信等网络平台。然后教师可以尝试运用办公软件制作教学课件,录制教学微视频,如EV软件操作录播课就比较方便,CCtalk平台在直播课这一领域表现也较为突出,这两款软件的操作相对容易上手。如果教师还能灵活运用Office、PS、美图秀秀等软件对文本、图片、声音、动画等资源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就更是锦上添花了。当然,学习任何一个新软件或者平台都需要很多步骤,有的需要身份认证,有的需要申请直播权限,更多的时候是反复操作才能成功,并需要后期的使用磨合。这就要求教师跳出舒适区尝试新事物,直面现代化资源,改变思维方式,才能丰盈自己的经验,拓展认知维度。

2.精心备好课,呈现高效率课堂

首先,网课内容要精练。线下上课,能够直接接触到学生,可以随时走到学生中去。但线上课堂却无法直接接触学生,只能通过网络建起空中课堂向学生授课。长时间内观看手机或者电脑,对学生的眼睛非常不利。而且学生的大脑发育还不成熟,尤其年龄较小的学生,通常不具备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因此授课时间过长,会导致学生疲倦,从而无法继续集中注意力。因此,网课内容必须精练,并严格控制授课时间。教师可以利用备课组团队,分工协作,共研教材,深入理解教材内容,把握知识系统和结构,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在哪,从而逐一细化到每一节课的具体安排。

其次,授课内容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这次有的教师以“疫情”为素材,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感受到数学的意义和价值的同时,能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例如,教学“认识吨”这一课时,出于防疫的需要,学生不能走出家门,但学生的家中一般没有以“吨”计量的物品。为此,教师通过认真备课后,便让学生在家里搬10千克装的大米,感知到100袋大米就是1吨。教师还引用全国各地援助物资的新闻配图,各种物资堆得像小山一样,正是以吨为单位来计量的。如此,学生不仅感受到“吨”的重量,也体会到全国人民共同抵抗疫情、互帮互助的大爱的“重量”。

二、运用多元化评价,实现家校共育人

传统的线下教学,教师能随时掌握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有效的评价,调整教学进度。而线上的网络教学,师生隔着屏幕,少了教师的鞭策,一些在学习上不主动、不积极的学生,可能会不适应这种方式,从而产生懈怠。如果教师每次只是把作业布置完就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这些学生遇到问题无法解决又不能及时得到教师的帮助时,就会感到沮丧和挫败。时间长了,这些学生就会产生无助感,不再积极登录平台关心课程进度,或者走马观花进行浅层浏览。而在家长层面,也充满困扰。特别是随着复工复产力度的加大,双职工家庭可能无法时刻陪伴孩子左右,会担心孩子能否如期完成学习任务。

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性格特点,发挥多元化评价的作用,利用语音评价、视频评价、动画表情评价、文字评价等现代化手段来激励学生更好地投入學习。教师可借助第三方平台,及时收集学生每日的作业,掌握学情动态,从而进行一对一的答疑。对于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来说,教师的及时评价能使他们的学习信心更上一层楼。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教师及时帮助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让他们更加明确学习方向,改善不良的行为表现。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开展积极的多元化评价,运用鼓励性语言肯定学生每个阶段取得的进步,并对学生持续取得更好学习成果提出具体的期望。在这种及时有效的心理暗示下,学生能够不断收获、不断成长,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

家长也需要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积极鼓励孩子,强化他们自觉学习的习惯,弱化他的问题,并利用一些正强化的督促,帮助孩子进行自主管理。这样,能使孩子养成自律的好习惯,真正实现家校共育。

三、重构科学化课程,减“时”增效促衔接

线下课程恢复后,教师对线上课程内容再仔细讲一遍,恐怕时间不够用,况且对线上学习效果比较好的学生来说这属于重复学习,浪费时间。但是直接上新课,学习不扎实的学困生会跟不上进度。这时,就需要教师重构课程体系,减“时”增效,把停课造成的学业损失夺回来,将线下与线上课程顺利衔接。

(1)科学前侧。主要是对线上所学内容进行科学命题,及时进行学情测查。对某一知识点,教师依目标先前测;根据前测暴露出来的问题,教师为学生答疑、解惑,再让他们进行针对性练习。教师在后面可以再进行一次后测,进一步科学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2)单元重组。主要是将线上已学单元的课程科学地进行重构和整合。教师可以通过先建构知识导图,将整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汇总提升,然后重点击破,直接给学生上“干货”,并对精选易错题、思维拓展题进行精讲。对这些课程,教师可以按照一课知识点整理+一课易错题讲解+一课拓展提升训练来设置。以此重组课程设计、学程设计,采用科学重构方法,能促进学生思维生长,实现深度学习。

(3)私人定制。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差异化制定异步学习课程,让补有新收获、学有新提高。这样,能避免优秀生重复学,中等生表层学,潜能生虚假学。优秀生可以穿插自主学习,培养目标重在思维的拓展提升,重在知识的综合运用。中等生重在查漏补缺,答疑解惑。潜能生就需要以教师系统讲授为主,重在对概念、定理的建构,重在夯实基础、跟上进度,不影响后续学习。

综上所述,疫情的发生倒逼着一线教师不断思考,不断突破,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笔者坚信,只要教师心系学生,化危机为机遇,变劣势为优势,去发现他们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闪光点,然后进行充分肯定和激励,就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叶波,刘蕾.后疫情时代教学模式变革的思考[J].教育传播与技术,2020(04).

[2]王晓萍.后疫情时代,学校教育要做好哪些改变[J].山东教育,2020(16).

[3]冯建军.后疫情时期重构教育新常态[J].中国电化教育,2020(09).

猜你喜欢
云课堂家校共育网络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不一样的云思维:“云”在教学中的应用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基于云课堂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