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师合作教学在《跨文化交际》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21-09-22 20:42刘军
科技研究 2021年22期
关键词:合作教学跨文化交际

刘军

摘要:基于中国教师和外教授课的优缺点对比,以及跨文化交际课程课堂授课中的文化冲突,传统授课方式由中方或外教单独授课存在一定弊端,不能有效避免文化鸿沟现象,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跨文化交际的思维定势问题,因此建议由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承担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所有环节。

关键词:中外教师;合作教学;跨文化交际

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合作与竞争的增加,国家对外开放的加速,大学英语的培养目标也在发生改变,传统意义上英语专业的《跨文化交际》课程也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我们既要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又要具有国际化视野、熟悉外国文化以及具有良好的英语运用和较劲了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社会需要(韩国崇:2019)。从学生角度来看,根据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7)为了帮助学生工作后国际交流的需要,大学英语应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教育(靳成达:2021)。国际间合作越来越频繁,学生在国内求学或海外留学都会不可避免地面临如何恰当地使用这门语言进行有效交流沟通的问题。面对外国人士,学生要讲好中国故事,当好文化的传递者;旅居海外,学生面临如何在不同语言环境和氛围里有效使用英语进行沟通避免文化误解造成的沟通失败。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学生在工作岗位或海外留学生活更好地沟通交流都有重要意义。跨文化交际不是单纯的英语语言输入和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全盘接纳(杨丰侨:2021),语言只是文化的媒介,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文化接受能力、文化融合能力、情景应用能力、随机应变能力、语言学习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从而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培养国际视野。《跨文化交际》课程是通过语言载体来展现文化差异,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能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英语国家的有效交流,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普遍性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并掌握一定的应对方法,从而对英语文化以外的其他文化也能有较好的应对能力。

一、跨文化交际课程授课现状及问题

跨文化交际课程目前在一般高校的授课模式都是选一本教材,依托教材,选定一位老师任课,中国教师或外教兼而有之。如果是外教承担,外教对于母语语言文化有切身体会,能够很好地为学生讲解英语文化的产生机制和英语国家人士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处理模式、思维习惯,可以较好地实现英语文化的输出。一般来说,外教授课生动活泼和学生课堂互动频繁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问题是跨文化交际不仅仅是输出英语国家文化,更重要的是要解决两种文化冲突时的问题以及了解冲突的产生机制。跨文化交际课程如果单纯由外交承担很容易演变成英语国家文化简介。曾经有外教感慨在中国十几年才搞清楚中国人说maybe,意思是maybe not;而西方人说maybe 意思是maybe yes。 日常教学中的常见问题也会让外教困惑,例如学生请假。中国学生会把请假原因写得很含糊,通常都措辞含混不清:家中有事;外教会坚持让学生说明具体什么事:婚礼、聚餐、研讨会、就医等等。这种文化差异在中国也会发生,不是仅仅依靠多了解英语国家习惯就能避免文化理解障碍。从这个角度来说,外交单独承担跨文化交际课程授课有一定缺陷。

如果跨文化交际课程由中国教师单独承担,可以肯定课程信息量会远远超出外籍教师的课程信息量。中国教师备课习惯细致周到,从理论到细节都会较好地考虑进去,不仅有理论解释也会融入大量实际交流案例在PPT里面。从理论角度来说,这样的授课内容相比外教课程是更值得提倡。但是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会出现教师为中心的说教式课堂,学生参与度低、课堂互动少。越专业的内容越会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焦虑感,不敢互动,不敢提问,不敢质疑。课堂讨论环节很难开展,学生都对答案过于严肃,不会轻易表达自己的观点。没有了学生互动,缺乏主动参与,知识无法内化,甚至学生也不愿意分享自己在跨文化交际时的一些困惑。这样的课堂和学生自己在互联网上找一些视频课程自学没有区别,线下授课最大的有点并没有被发挥出来。换句话说,中国教师眼里的中国和英语国家文化以及外教眼中的中国文化和英语国家文化大不相同。这也就意味着单纯中国教师或者单纯外教授课都不可避免地影响真正意义的跨文化交际教学。

二、中外教师合作授课对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必要性

课堂上约定俗成的文化语言现象对单纯中国教师或者外教授课都是挑战:外教鼓励学生多思考、批判性思维,他们鼓励学生作业尽量辩证的去看每一个国家的文化不要给任何应该文化一个百分百正面或负面的定义。在教学中还有一个文化鸿沟现象值得注意,对中国人总体来说,我们的很多认识是一致的,例如我们认为俄罗斯是“战斗民族”,我们不考证这个说法的来源也不去验证它的真伪,我们就开始用这个文化标签。而事实上英国人眼里的俄罗斯人和中国人印象里的俄罗斯人不是一回事。当我们给俄罗斯贴上一个中国思维习惯的文化标签时,英国人的反应是很难理解也很难接受。但是在这一点上,中国学生和中国老师互相理解显然是没有问题的。同样当中国学生用玫瑰花代表法国的浪漫,作为法国的文化标签,外教老师也表现出不解。因为在他们的文化里玫瑰代表爱情,在任何国家鲜花都是一种美好的事物但似乎玫瑰花并不是法国独有的文化标签。换句话说,没有中外教师合作授课,这些问题都是发现不了的,或者说,这些跨文化交流障碍没有产生空间。

如果从知识的传授角度讲,中国老师和西方老师未必有太大区别,但是从思维习惯和文化认识上看外教有得天獨厚的优势:他们的文化认识和对中国文化的不熟悉。他们会非常敏锐的捕捉到学生作业或发言中不够西方化的各种习惯,也就是说和西方现有主流文化相违背的东西他们会立刻发现并质疑学生。而如果我们是中国老师来指导中国学生,我们没有这种认识上的巨大鸿沟,这种中国老师和自己学生之间的交流仿佛一家人关起门来自己热闹,彼此完全理解,然而换一个环境可能就不容易被外人理解。我们需要这些质疑和否定的声音来让我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更加国际化,至少不再讲只有我们可以理解的话语和理念。

三、跨文化交际中外合作教学创新模式

关于如何促进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学研究近年来成果斐然:常见的角度有通过对教材内容丰富来激发学生跨文化意识、优化教学活动、丰富教学方法;从教师角度来提高教师渗透能力,不要临时主管设置场景影响教学效果(刘少英:2018);或者是通过完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体系融入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重视中西文化对比提升学生的文化敏感性、构建良好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加强中外交流(李璐:2019);也可以通过教师培训提升教材质量、关注跨文化意识的双向性等方面提高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杨清宇:2021)。这些策略从宏观上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但是落实到实践中需要可操作性强的具体方法。

一间跨文化交际教室里,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与对撞而不是由一方文化的發言人对两种文化进行一言堂式的主观阐述,所以我们认为跨文化交际课程授课应该由中外教师合作进行。也就是说中国教师和外教全程参与课程的备课、授课、评估、测试环节。其中根据双方授课的优缺点进行一定比重的分工:例如备课内容、教材选择、话题选择、补充内容筛选主要由中国教师承担,外教辅助参与;授课环节需两位老师共同参与,各取所长,例如中国教师负责幻灯片讲解,外教负责组织大家讨论、课堂互动;中国教师负责理论和数据分析,外教负责模拟、演绎。课堂过程中出现交流问题和障碍由两位老师共同解答,尤其是对于约定俗成的文化标签的解读,以及文化误解的解释。对于学生课堂演示环节和期末考试的评分由两位老师共同承担:中国教师和外教在评分时的侧重点不同,合作评估有利于提高学生课程分数的可信度和效度,例如小组合作的presentation作业,学生有不同分工,有的组幻灯片内容不尽人意但课堂答辩效果好,口语表达清晰,观点明确,幽默风趣;而有点组可能逻辑严密、论证条理性强、严谨,只是口语欠佳,没有较好地和其他学生互动。如果一位老师进行评分很可能会受到教师自己主观喜好的影响,对学生的评分有失公允,学生会在后期的作业中刻意选择教师喜欢的模式进行准备,而两位教师共同评分可以有效避免这种现象。

其实民族化和多元化、国际化是一脉相承。谈自己的东西越中国特色越好,而涉及国际交流方面的内容越多元化越容易得到认可。可以说文化的民族性和国际性是一条路上的两个互相望不到的尽头,我们从这头走到那头,再从那头走到这头,这样才能真正的理解自己的民族性和在国际舞台最好的展示自己的民族性。

参考文献:

[1]韩国崇,“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J].英语广场,2019(1):30-31

[2]李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J].小品文选刊,2019(11):1

[3]刘少英,大学英语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8(23):385-387

[4]靳成达,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21(4):83

猜你喜欢
合作教学跨文化交际
小学语文合作教学的有效性探析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对策与研究
浅谈合作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合作初探
如何建构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
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实践
浅谈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