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步走运动对老年人心血管、骨密度及平衡能力的影响

2021-09-23 08:06刘娜崔巍田瑗刘阳付丽娟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1年18期
关键词:健步骨密度受试者

刘娜 崔巍 田瑗 刘阳 付丽娟

(1吉林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3;2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近年来流行的健步走运动,其组织形式多样,方式简单易行〔1~4〕,老年人进行适当的健步走运动,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生活自理能力,陶冶情操,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同时也为老年人参与其他体育及社会活动奠定基础〔5〕。研究表明,血脂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血脂所导致的相关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AS)等也成为评价老年人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6〕。此外,骨密度是衡量和评价骨骼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7〕。与此同时,老年人在日常生活运动过程中,由于平衡能力降低所引起的运动损伤,产生跌倒等问题也是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8~11〕。本研究探究健步走对老年人血脂、心踝血管指数、足跟骨密度及平衡能力方面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0年5月招募长春市老年志愿者253人,仔细询问现病史及家族史,并进行身高、体重等体检,排除有严重基础性疾病老年人(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按照是否进行健步走运动作为分组标准,分为运动组(n=135,每周进行3~5次健步走运动)与非运动组(n=118,不进行健步走运动)。运动组年龄(63.83±2.17)岁,身高(161.42±4.42)cm,体重(62.02±10.22)kg;非运动组年龄(64.33±3.33)岁;身高(159.25±7.25)cm,体重(59.93±10.17)kg。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血脂检测方法 研究对象在空腹状态下经静脉采血,分离血清进行血脂检测,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欧姆龙动脉硬化检测仪(BP-203RPEⅢ)进行血脂检测并根据我国血脂测定技术及其标准化的建议进行。

1.2.2心踝血管指数检测方法 采用血管机能测评系统(FUKUDA VS-1500A),受试者在安静状态下呈仰卧位,四肢自然放松,测得心踝血管指数(CAVI),取两侧平均值。

1.2.3足跟骨密度检测方法 将医用耦合剂均匀涂抹在受试者右脚跟,将右脚放入测试槽内,利用超声波骨质疏松(OP)诊断系统(BM TECH,韩国)检测受试者安静状态下跟骨骨量(OI)、跟骨超声传导速度(SOS)、骨密度T值(T-score)和骨密度Z值(Z-score)。

1.2.4平衡能力检测方法 使用静态平衡仪通过NeuroCom Balance Master系统对受试者进行人体重心节律COG移动控制测试、改良型临床感官互动平衡(m-CTSIB)测试。人体重心节律COG移动控制测试:要求受试者脱鞋站立在平衡仪上,重心跟随屏幕上的导向标做出相应的节律转换移动,检测左右折返速度、前后折返速度、左右方向控制、前后方向控制。m-CTSIB测试:受试者脱鞋分别站在硬面和软面上进行睁眼和闭眼站立,测试指标为横轴与纵轴的偏移距离,数值越小,说明对身体的控制能力越强。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t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血脂水平比较 运动组TC、LDL-C水平明显低于非运动组,而HDL-C水平明显高于非运动组(均P<0.05);两组T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

2.2两组CAVI水平比较 运动组CAVI水平〔(8.06±0.87)m/s〕明显低于非运动组〔(9.16±0.75)m/s,P<0.05〕。

2.3两组足跟部骨密度水平比较 运动组OI、SOS、T-score和Z-score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运动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足跟部骨密度、COG移动控制指标水平比较

2.4两组COG移动控制水平及重心偏移距离比较 运动组前后折返速度、前后方向控制水平、左右折返速度和左右方向控制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运动组(均P<0.05)。见表2。两组闭眼X/Y轴、睁眼踩垫Y轴、闭眼踩垫X/Y轴偏移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重心偏移距离比较

3 讨 论

研究表明,无论内源性脂类物质还是外源性脂类物质,都需通过血液的运送才可以传输到相应的组织进行正常运转〔12〕,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逐年增长,且老年人由于年龄增加、运动量减少,导致其体内脂肪增多,血液中的TC、TG、HDL-C、LDL-C水平便随之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血脂的升高可引发一系列血脂代谢性疾病,如高脂血症,AS等,间接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渐升高〔13〕。本研究结果表明健步走运动对于老年人血脂的控制具有明显效果。运动组TG虽低于非运动组,但并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分析其结果可能是因为TG对人体自身的体脂比、饮食习惯和对于酒精的摄入量具有非常严格的要求〔14〕,因此建议老年人在适当健步走的同时,应该同样重视对于饮食的控制。

AS是导致血栓性疾病的病理基础,如冠心病、脑卒中等,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状况的主要原因之一〔15〕。老年人逐渐成为AS等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16,17〕。CAVI是基于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基础上,综合各测量值得出的一项不依赖于测量血压变化的动脉僵硬度指标,反映了从主动脉到踝动脉整体动脉血管僵硬程度、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可为血管弹性病变的早期防治和预后评估提供诊断依据〔18~20〕。本研究结果说明健步走运动对老年人AS的发生、发展趋势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相关血栓性疾病对于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危害。

骨起着支撑和保护、造血及调节人体矿物质代谢的功能。骨外层是构造致密的皮质骨,内部是大量针状或片状骨小梁相互连接而成的多孔隙网架结构。随着年龄增长,造骨功能减退,越是高龄,骨流失越多。人至老年发生OP,骨皮质厚度变薄,骨小梁变细、穿孔、断端变钝,骨小梁交叉点数变少,游离末端数增多、小梁间距扩大,骨矿物质含量及骨密度也随之减少。这种现象的产生与老年人的生理代谢及活动特点有关,此外,老年人内分泌功能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骨吸收,也因此进一步增加了老年人骨折的风险〔21〕。

骨量OI值表示单位体积内骨组织内矿物质的含量,骨密度SOS值表示骨密度的超声波在骨质中的传导速度,二者综合检测可表征骨密度的基本情况,即骨骼的健康程度。本研究结果说明健步走运动对老年人骨密度具有显著性影响。T-score指检测出的骨密度值与正常年轻人群骨密度值相比所得的值,通过T-score可以判断骨质流失情况。本研究结果说明健步走运动将减少骨质流失。Z-score是指测试所得骨密度值与正常同龄人骨密度值相比所得的值,通过所得结果的正负和数值比较来判断受试者的骨质情况。通过数据可知,非运动组Z-score普遍为负,说明运动组骨密度值优于非运动组。老人OP,预防重于治疗,重点要防止骨质进一步快速流失。适度进行健步走运动对老年人骨量的保持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运动对衰老阶段的骨能产生良好影响,1~2年有规律的中等强度的承重练习可以增加绝经后的骨量〔22〕,并且运动能有效防止年龄超过50岁的绝经女性第二至第四腰椎骨骨密度降低〔23〕。

平衡能力是人体在某种状态下维持身体姿势及动作稳定性的能力,它反映了身体对来自前庭器官、肌肉、肌腱、关节内的本体感受及视觉等各方面刺激的协调能力〔24〕。人体平衡能力与生理和心理因素也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也包括周围环境的影响等〔25〕。伴随增龄性肌腱、韧带等组织强度的下降,又进一步降低机体的稳定性,进而对人体的平衡能力和运动功能产生障碍,增加运动损伤的发生风险〔26〕。老年人跌倒发生率高,严重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因此,开展老年人跌倒的预防与控制是老龄化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27〕。已有研究表明,老年女性跌倒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28~30〕。

本研究结果说明健步走的生活习惯可以改善老年人的重心移动控制能力,这样可以有效降低老年人跌倒的概率。睁眼站立于平衡仪上时,视觉信息的传入是受试者维持重心稳定的主要来源;闭眼站立于平衡仪上时,本体感觉和前庭系统是受试者控制重心的主要来源〔31〕。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没有视觉参与的情况下,进行健步走运动的老年人平衡能力更好,其原因是因为在缺少视觉参与的情况下,受试者主要依靠本体感觉和前庭系统来维持身体平衡的稳定性,从而证明健步走运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老年人本体感觉和前庭系统器官的灵敏度,从而增强老年人的平衡能力。

猜你喜欢
健步骨密度受试者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老年人健步走要点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怎样健步走才科学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健步走在产业扶贫路上
——河北农业大学孙建设教授
不要轻易给儿童做骨密度检查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