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多维情境实现深度学习

2021-09-23 06:24陈启明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22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数学

陈启明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都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逐步学会学习”。因此,教师应通过创设多维情境,把知识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中,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让学生在情境中有效经历数学学习活动,并留出思考空间,引领学生的思维逐步走向深入。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维情境;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22-0065-02

【Abstract】"Mathematics Curriculum Standards (2011 Edition)" pointed out: "Teachers create situations,design problems,guide students to explore independently,and cooperate and communicate;they can effectively inspire students to think,make students the main body of learning,and gradually learn to learn." Therefore,teachers should create multi-dimensional situations to integrate knowledge into situations that students love to hear,so that students can learn in a relaxed and harmonious atmosphere,allow students to effectively experience mathematics learning activities in the situation,and leave room for thinking to guide students' thinking gradually Go deeper.

【Keywords】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Multidimensional context;Deep learning

1.创设激疑情境,激发学生深入思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老师不仅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解答,还要积极创设激疑的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题。因为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要使学生多思善思,首先要让学生多问敢问,对各类学生指出的质疑问题,教师都要给予鼓励,或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带有悬念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唤起学生的心理效应,激发求知欲,诱导学生思维畅通,这都能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数学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初步认识分数之前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让学生用己学过的平均分知识让小猴子分桃子的例子。当学生发现两只猴子平均分一个桃子,每只猴子分不到一个桃子时,用已有的知识无法表示。这时有的学生提出了很多疑惑:是否有比1更小的数吗?我在揭示“分数”这个概念后,又反问学生:你们还想了解有关分数的哪些知识?由于学生经历了前面分桃子的过程,自然想到了这样的问题:什么是分数?分数怎么表示?分数与整数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在什么情况下用分数比较合适?分数是不是都比整数小呢?这样才能让学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极大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又如在一次公开课教学“数字编码”时,老师说,我遇到了一个难题是“双胞胎的身份证号码一样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情绪高涨,通过激烈的交流讨论后,生1说:不一样。因为身份证是每个人的身份标志,即使是双胞胎、性别相同、相貌相似也不会一样。生2说:我认为也不一样。从身份证每位表示的意义来看,校验码肯定不同了。生3说:不会相同呀!虽然他们年月日都相同,但是他们的顺序号是不同的,有可能是相邻的两个数啊!生4说:假如这两个双胞胎是在午夜零时前后出生的,那么生日也会相差一天,身份证后几位就不同了。生5说:看一下他们的身份证号码不就清楚了吗?接着老师出示双胞胎的身份证号码让学生看一下哪里不同?并让学生思考发现:每一个人的身份证号码是唯一的。这种课堂的激疑气氛相当活跃,学生的自主发现,不断让课堂走向深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深入思考,以最佳心理状态投入到探索新知识的学习之中。

2.创设探究情境,组织学生深入讨论

郭华教授指出,在深度学习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当前的学习活动去联想、调动、激活以往的经验、知识,以融会贯通的方式对学习内容进行组织,从而建構出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要精心为学生创设一种活动的探究情境,变教师传授为学生一个个探究活动,将静态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转化为动态的“实践操作”。尤其是在网络时代,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优势,将文字、图像、色彩、声音相结合,选择儿童喜欢的动画、游戏吸引学生,解决探究中出现的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把探究活动引向深入。如在认识平均数的虚拟特性教学时,课件出示两组学生投篮比赛得分情况表后,让学生独立思考:个人投篮比赛得4分和平均分得4分各是怎么得来的?第二小组队员得分都是整数,平均分却是小数,这是为什么?小组互学讨论后,在展示中引导学生明确第一小组中的平均数4、第二小组中的平均数4.5都不是原始数据,是通过计算得出来的,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平均数的另一个重要特性——虚拟特性。教师能及时敏锐地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学生的疑惑、学生经验中已经拥有和仍然缺乏的东西,并适当作出补充。又如教学“5以内的加法”时,首先,教师可动作演示左手有3支白粉笔、右手有2支红粉笔,然后合起来,启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叙述“左手有3支白粉笔、右手有2支红粉笔,一共有几支粉笔”?其次,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一共有几支粉笔”是怎么来的,用动作、操作、画图、语言等多元表征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内化,感悟解决类似“一共有几支粉笔”的问题,就是把两个部分的量合在一起,可以用加法算式来表示。学生在情境中充分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既对加法的本质意义有了深刻理解,又获得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同时教师可以以一个研讨者的身份,适时地、平等地参与学生的探究,最终达到教学探究互动,为学生开拓独立自主的探究空间,促进学生学习的深度真正发生。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小学数学
有体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电子商务中基于深度学习的虚假交易识别研究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