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DS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57例临床分析

2021-09-24 01:07洁,周
实用临床医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基因芯片抗结核菌种

黄 洁,周 蜜

(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西 九江 332000)

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是分枝杆菌属内除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B)与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现已知的可以导致人类疾病的NTM达120多种,人类主要以鸟-胞内分枝杆菌(MAC)、胞内分枝杆菌(MIN)、戈登分枝杆菌(MGO)、龟分枝杆菌脓肿亚肿(MAB)感染为主,这些病原体通过呼吸道、黏膜等途径感染人类,引起以肺部感染为主的非结核分枝杆菌病[1]。NTM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普遍易感,因此是AIDS机会感染的常见感染疾病之一,AIDS合并NTM感染的患者临床表现多为反复发热、咳嗽、淋巴结肿大,由于NTM与MTB在临床上表现相似,难以辨别,随着分子生物学芯片技术的快速发展,基因芯片技术逐渐替代了传统的培养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对疑似非分枝杆菌感染的患者进行菌种鉴定及耐药分析,为临床的诊断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意见[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57例确诊为AIDS合并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AIDS合并NTM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菌株分布及耐药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2017—2020年确诊为AIDS合并分枝杆菌感染的住院患者57例,诊断符合《艾滋病诊疗指南第三版(2015版)》[3]和《非结核分枝杆菌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共识》中的诊断标准[4]。其中男47例,女10例,平均年龄(48.72±15.52)岁;AIDS合并NTM 22例(NTM组),AIDS合并MTB 35例(MTB组)。NTM组,男16例,女6例,年龄(38.82±15.38)岁;MTB组男28例,女7例,年龄(43.63±11.19)岁。2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检测方法

57例患者均在本院进行HIV-AB(ELISA)初筛,后送入九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确诊实验。所有患者的痰、胸腹水、灌洗液等均进行基因芯片菌种鉴定及耐药检测,菌型鉴定及耐药检测按照结核病诊断实验室检测规程[4]进行。采用ETC811 PCR扩增仪、电水浴箱、分子杂交仪,应用PCR-反向点杂交检测NTM并进行菌种鉴定,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基因检测试剂为亚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原装试剂。

1.3 观察项目

分析AIDS合并NTM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2组血CD4+T淋巴细胞、血红蛋白(HGB)水平和对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IDS合并NTM的临床特征

22例AIDS合并NTM感染患者菌种类型均通过基因芯片菌种鉴定法获得,以男性患者为主,共16例,占72.7%,AIDS以性传播为主占66.51%。22例病例共鉴定5种NTM,分别是胞内分枝杆菌10例占50%,戈登分枝杆菌6例占27.2%,蟾蜍分枝杆菌3例占13.6%,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2例占9.1%,脓肿分枝杆菌1例占4.5%。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多处浅表淋巴结肿大等。感染部位:肺部14例,胸膜3例,肠道2例,淋巴结2例,骨关节1例,其中12例患者有多个部位受累。影像学表现:4例NTM患者肺部无明显症状;13例患者肺部为播散型结节影及索条影,无空洞性病变,无胸腔积液;5例患者肺部出现粟粒性病变与MTB肺病影像特征相似,难以鉴别诊断。

2.2 2组血CD4+T淋巴细胞、HGB比较

2组患者血CD4+T淋巴细胞、HG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血CD4+T淋巴细胞、HGB比较

2.3 2组菌株对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比较

NTM组的耐药率由高至低分别是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MTB组的耐药率由高至低分别是利福平、链霉素、异烟肼、乙胺丁醇。与MTB组相比,NTM组对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明显升高,除乙胺丁醇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菌株对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NTM感染患者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这可能与肺结核高流行情况和医学技术的发展以及NTM的感染率增加有关。由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是NTM的易感人群,约1/3的AIDS患者容易继发NTM感染,尤其是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50个·μL-1的患者较为常见[5]。NTM合并AIDS和MTB合并AIDS患者的临床症状缺乏一定的特异性。常规抗酸染色和结核斑点实验不易区分NTM和MTB。虽然传统培养方法可以鉴别但是耗时长,容易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基因芯片技术作为新型的菌种鉴定方法,能够快速、精准对分枝杆菌的菌种进行鉴定及耐药基因分析,因此可以对AIDS合并NTM患者做出早期诊断,为AIDS患者启动抗病毒治疗争取最佳治疗时间[6]。

NTM包括150多种分枝杆菌,AIDS患者感染概率最高的是细胞内分枝杆菌复合体,其次为快速生长的偶然分枝杆菌和乌龟结核杆菌肺病;NTM的肺部感染是AIDS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类型,并且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7]。本研究22例AIDS合并NTM感染患者中,以胞内分枝杆菌感染为主,临床表现以肺部感染NTM为主,与王芳等[8]报道北京地区的AIDS合并NTM感染的菌种分布情况相似。邓晓军等[9]研究发现,AIDS患者中NTM感染与CD4+有明显的相关性,NTM在AIDS患者中的检出率随着CD4+水平下降而明显上升,NTM阳性的感染者CD4+水平明显低于总筛查人群的平均水平。由于NTM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特征与MTB相似,在AIDS患者中,如果CD4+持续下降,结核症状相似但抗结核药物治疗无效,可以考虑合并NTM感染的AIDS。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AIDS合并NTM感染和AIDS合并MTB感染,发现CD4+水平差异不显著,可能是由于AIDS合并NTM感染患者已开始进行抗病毒治疗或纳入研究的患者较少不足以形成统计学差异。

本研究中,与MTB组相比,NTM组对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明显升高,除乙胺丁醇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柳州地区[10]和广州地区[11]AIDS合并MTB耐药分析的结果一致,说明标准化的一线抗结核治疗方案对AIDS合并MTB/NTM的双重感染至关重要。因此,AIDS合并NTM的患者在药物选择上有一定难度,这可能与既往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产生多重耐结核药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关[12]。

猜你喜欢
基因芯片抗结核菌种
免疫功能和SAA、MMP-9、MMP-14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评估
蚂蚁琥珀中发现新蘑菇菌种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莫西沙星联合常规抗结核方案对初治肺结核患者病灶吸收情况的影响
出生时即可预判发育潜力 基因芯片精准筛选肉牛良种
基因芯片技术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食用菌菌种退化的原因与相应对策
抗结核药+保肝药≠预防肝损伤
基因芯片快速检验细菌的临床应用
LAMP联合基因芯片技术在肺炎衣原体检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