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脚印》文本指瑕

2021-09-24 17:16叶道山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1年8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

叶道山

摘 要 中学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学习语言运用的重要材料,因此,教材所选的课文理应力求语言表达得体,合乎规范。但笔者发现,中学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选录的《时间的脚印》一文,存在着较多的表达问题,如上下文语流的不连贯,前后语句的不通顺,语法使用的不规范等问题。在此,笔者不揣浅陋,对文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论证,希望能引起作者和编者的关注。

关键词 《时间的脚印》;教材研究;中学语文

“言之有序”“文从字顺”是语文教材入选的基本要求。可是笔者发现,八年级下册的《时间的脚印》有些乱:有的上下语流不连贯,有的前后语句不通顺,有的语法使用不规范。笔者在此不揣浅薄指出,提出若干修改意见,期待课文再版时,作者和编者予以辨证采纳。

先看前5段文字:

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

时间是没有脚的,而人们却想出了许多法子记录下它的踪迹,用钟表、用日历……但是,在地球上还没有出现人的时候,或者在人还不知道记录时间的时候,到哪里去找寻时间的踪迹呢?

然而,时间仍然被记下来了。在大自然中保存着许多种时间的记录,那躺在山野里的岩石,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每一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

在北京故宫,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种古老的计时装置:铜壶滴漏--水从一个铜壶缓缓地滴进另一个铜壶,时间过去了,这个壶里的水空了,那个壶里的水却又多了起来。时间是看不见的,但是我们用水滴记下了逝去的时间。

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

显然,作者要引出“大自然的岩石会记录时间”这个话题,从人类记录时间的方法谈起,第二段谈到了“钟表”“日历”等,接下来引出,人类还没有出现,或者人类还不知道记录时间的法子的时候,时间的踪迹何处寻,这样就过渡到了第3段,大自然在岩石中记录下来了。那么,下文紧接而来就该是提出问题了: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呢?

可偏偏在“岩石记录时间”之后,谈到人们用“铜壶滴漏”来记时,这样一来,文章的思路不是很混乱吗?

怎么表述才是“文从字顺”呢?那就“合并同类项”,将第4段转到第2段省略号处,请看:

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

时间是没有脚的,而人们却想出了许多法子记录下它的脚印,用钟表、用日历……在北京故宫,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种古老的计时装置:铜壶滴漏——水从上面铜壶缓缓地滴进下面铜壶,时间过去了,上面的水空了,下面的水却又多了起来。时间是看不见的,但是我们用铜壶里的水量记下了逝去的时间。

那么问题来了:是不是只有人类才会记录时间呢?在人类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或者在人类还不知道记录时间的时候,到哪里可以找寻时间的脚印呢?

然而,时间依然被记下来了。在大自然中保存着许多种时间的记录,那躺在山野里的岩石,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每一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

那么,岩石是怎样“刻下”时间的脚印的呢?

请注意,修改文中有些文字是做了微调的:“那么问题来了:是不是只有人类才会记录时间呢?”添加这句承上启下,自然顺畅多了;把“人类”作为主语,突出跟后面的议论主体“岩石”相呼应,也更畅

达、更合理;把“踪迹”换成口语化的“脚印”,把“记下时间”换成“‘刻下时间的脚印”,皆是为了跟文章题目呼应。

再看第6段:

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里在死亡,那里在生长;这里在建设,那里在破坏。就在我们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地球上某些地方的岩石在被破坏,同时它们又被陆续搬运到低洼的地方堆积起来,开始了重新生成岩石的过程。

“这里在死亡,那里在生长;这里在建设,那里在破坏。”原文冒号后边对举的这样两组情形,显然旨在引出岩石的形成过程。但大家知道,“死亡”和“生长”,是生物的基本属性;而岩石作为非生物,不具备这样的属性,用“破坏”“建设”即足矣——犯不着用前面一组。还有,就前后对应来讲,先说“建设”后说“破坏”,与后文岩石的变化并不协调。因此,这一段完全应该这么修改:

大自然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里在破坏,那里在建设。就在我们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地球上某些地方的岩石在分崩离析,同时它们又被陆续搬运到低洼的地方堆积起来,开始了重新生成岩石的过程。

请注意,“分崩离析”是笔者微调的一个词,是为了与前文“破坏”一词“避复”。

再看第7、8段:

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

到过山里的人都看见过,在那悬崖绝壁下面,往往堆积着一大摊碎石块。碎石是从哪里来的呢?还不是从那些山崖上崩落下来的!再仔细瞧瞧,还会发现有些还没有崩落的山崖也已经有了裂缝。

第8段的“海枯石烂”,并不能完全引出下文,因为第9段只讲了“石烂”并无“海枯”。而后文第12段,有一句讲“海水冲刷石壁”——那句话与上下文谈“岩石被破坏”是完全没有联系的,因为石壁不等于岩石——可见,那句话就是为石壁破碎“造势”的,因而可以迁移于此。于是这两段可以改成:

誰见过“海枯石烂”?这里,“海”并没有“枯”;但是,“石”倒是“烂”了。

到过山里的人都看见过,在那悬崖绝壁下面,往往堆积着一大摊碎石块。碎石是从哪里来的呢?还不是从那些山崖上崩落下来的!再仔细瞧瞧,还会发现有些还没有崩落的山崖也已经有了裂缝。如果悬崖临海,海浪不断地冲击石壁,本有裂缝的山崖将摇摇欲坠。

再看第9、10段:

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

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了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水流和风还不断地冲刷、吹拂着它。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先说第9段的总领句,并没有承托上文的山下的碎石。因此,有必要补充一个句子,使得上下过渡熨帖。同时,总领句之后,列举了四种情形,后边的省略号未能穷举。可是第10段又开始了继续列举。既然如此,犯得着另起一段吗?还有,在讲了“空气和水中的酸类”对岩石的腐蚀作用之后,又回过头来讲了“水流和风”乃至“风沙”对岩石的影响,这就显得有些混乱了:因为前一段本来列举了“风”的影响的。因此,这两段可以合并为一段:

那么,这些山石为啥会破碎呢?其实,它们每时每刻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阳光的烘烤,霜雪的冷冻,狂风的吹拂,暴雨的打击,水流的冲刷,风沙的打磨,空气和水中酸性的腐蚀……终于,它们被“加工”成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再看第11、12段:

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

雨水落到河湖里,渗入到地下,都对岩石有破坏作用。即使在海洋中,海水也在不断地冲击着岸上的石壁。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首先,这两段让读者产生困惑:水和空气到底是怎样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去的呢,进去以后怎样产生“破坏”作用的;雨水渗入地下,又是怎样“破坏”岩石的。这些问题,读者是多么期待搞清楚,可是作者却惜墨如金,并没有展开说,以致对读者的“科普”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其次,“石壁受海水冲击”,与上下文毫无联系,如前所说,已经调整到第8段结尾了。结合前文谈“裸露的碎石”,这里已经转入谈“冰河的移动”对岩石的破坏,这两段可以合并为一段:

空气和水还能够进入碎石之间的孔隙,在冰冻的时候,体积膨胀,胀破裂开成更小的石头。还有,

河水湖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缓慢地移动,破坏作用就更大,好像一柄铁扫帚扫过,刨刮着所有遇到的石头。

值得说明的是,雨水渗入地下对岩石的“破坏”,笔者囿于知识不济,不便臆测,只好略去。

再看第13、14段:

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作者大概认为,“生物对岩石的破坏”读者很好理解,故不必展开;“人类活动对岩石的破坏”读者难于理解,故要多写几句。其实,真正应该给读者“科普”的,恰恰是前者而不是后者。因此,可以这么修改:

山上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树木长在山岩之间,根系越来越发达,对岩石产生“挤压”作用,就像在石缝里“打楔”,说不定某一天就将岩石“拱”破了;根部渗出的酸性物质,也对岩石产生腐蚀。石缝里穴居的动物,如蚯蚓、蚂蚁,可穿石翻土,多多少少对岩石有所破坏;而且它们身上的分泌物,死后尸体腐烂的液体,也都会对岩石产生腐蚀和破坏。至于说人类修隧道、架橋梁,对岩石的破坏,那就更不必说了。

再看第25段:

石头颜色的不同,也常常说明着地球上的变化。红色的岩石意味着当时的其后非常炎热,而灰黑色常常是寒冷的表示。如果这里的石头有光滑的擦痕,那很可能从前这里有冰河经过。

首句“也”字不能承接上文的内容,失去了生存的意义,必须删去。后面石头的光滑和擦痕,并不是颜色,使得首句如果要承担总领句的责任,必须修改。于是全段修改为:

石头的颜色、光滑程度,常常说明着地球上的变化。红色意味着当时的气候非常炎热,而灰黑色常常是寒冷的表示;如果有光滑的擦痕,那很可能从前有冰河经过。

再看第26段:

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更有着丰富的记录。许多生物的尸体由于和泥沙埋在一起,被泥沙紧紧包裹住,没有毁灭消失,而让别的矿物质填充了它的遗体,保留了它的外形甚至内部构造。在特殊的情况下,某些生物的尸体竟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如北极冻土带中的长毛象、琥珀中的昆虫。所有这些都叫做“化石”。

这句话中第二个“泥沙”可以承前省略,“没有毁灭消失”必须删去,“竟”可以考虑删去,也可以换成“就这样”,因为“情况特殊”,这种现象自在意料之中。因此,这段可以这样修改:

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更有着丰富的记录。许多生物的尸体和泥沙埋在一起,被紧紧包裹住,还让矿物质填充遗体,其外形和内部结构被保留下来——特殊情况下,有的甚至保存得很完整,如北极冻土带中的长毛象、琥珀中的昆虫。所有这些都叫做“化石”。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9-14段讲“岩石的毁灭”仅仅为后文的“岩石的生成”作为铺垫,本来与“岩石记录时间”并无多大关联,完全可以省略。选材方面表现出来的这个问题,使文章显得有些拖沓,也为文章“添了乱”。

下面,谈谈若干病句的修改:

1.蒙古高原发生了风暴之后,北京的居民便忙着掸去身上的尘土。黄河中下游河水变得浑浊,谁都知道这是西北黄土高原被破坏的结果。(第16段)

这两句与上下文有什么关系?前一句写大自然沙尘暴给人造成的不利影响,后一句写人对环境的破坏恶化了黄河水体,想说明啥?说明人们在自作自受吗?显然跟上下语流完全不一致,放在这里很突兀,必须删去。

2.泥沙越积越厚。堆得厚了,对下层泥沙的压力也逐渐加重,泥沙中的水分被压出了许多,颗粒与颗粒之间压得很紧,甚至可以有分子间的引力。(第17段)

这几句不够简洁,觉得别扭。可以这么修改:“泥沙越积越厚,越往下层压力越大,水分也越干,颗粒之间也越紧,甚至可以有分子间的引力。”

3.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因为水面是平的,如果湖底也是水平的话,那么从水中分离出来的沉淀物就也是水平地分布着的。(第19段)

这里,“因为水面是平的”是多余的,跟前后文毫无语义上的关联,相应地,“也”字必须删去。

4.当然,如果海洋或湖泊的底是倾斜的话,那么沉淀物堆积的面也就随着倾斜。在湖边、海边形成的岩石就常常是这样的。(第20段)

这句话中,“形成的”三字,应该改成“发现的”,只有这样理解,第二句才不至于被认定为对第一句的重复。

5.可是,有时候,在粗糙的岩石上覆盖着的岩层,它里面的物质颗粒却逐渐变细了,这是什么道理呢?(第23段)

这句话“在粗糙的岩石上覆盖着的岩层”,后半句的“它”,显然是指这个“岩层”,是一個偏正短语,是语义杂糅,应该是:“可是,有时候,岩层覆盖着粗糙的岩石,里面的物质颗粒却逐渐变细了,这是什么道理呢?”

6.这是因为地壳下沉,使原来靠岸的地方变成了海洋的中心。(第23段)

显然,介词“使”“淹没”了主语,必须删去。

7.但是,不管多么困难,我们总有办法来读懂它。而在读懂以后,不仅使我们增加了知识,而且还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的宝藏。(第31段)

第2句话缺少主语,“增加知识”和“找寻地下的宝藏”是因果关系而不是递进关系,所以改成“读懂以后,我们增加了知识,有助于找寻地下的宝藏。”显得更简洁。

[作者通联:湖北洪湖市戴家场镇中心学校]

在育人上面,家庭是先于学校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且最早的学校其实是依赖于宗族和血缘关系聚集,我们称之为宗学或者族学。现代学校的形成与工业革命之后社会对大量技能的需求有关,与职业分工发展之后的大量女性进入职场有关。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家庭和学校是各司其职的,就像社会的两个专业化部门,但是在未来教育理念中,“突破边界”是一个关键词。学校教育的边界要逐渐被打破,学生学习的场所不再局限于校园,学生学习的对象也不再仅限于在学校专职工作的教师,家长需要以各种形式参与到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长中来,形成家校共育。在教育者和家庭之间创建有效的伙伴关系,为学习创造一个有吸引力和支持性的氛围,能促进儿童的学术、社会和情感技能的发展。

人的成长如同四季,每一阶段的成长都经历了一个从酝酿、萌发、生长到收获的过程。家长和教师时常面临的是身体和心智变化中的孩子,更需要理解每个季节的特点和孩子发展的关键词。在冬天为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酝酿一切可能;在春天呵护孩子的兴趣,为他的萌发提供希望;在夏天鼓励一切大胆、自主、稳健的探索,在秋天欣赏他一点一滴的收获。

对于家长和教师而言,特别要学会为孩子的未来积蓄能量。首先要锻炼健康的体魄,好的体魄是健康快乐生活的前提。运动不仅仅是增强孩子体质的好方法,也与孩子的认知发展和品格形成密切相关。脑科学的研究表明,运动与数学具有相似的脑兴奋区,同样,运动出色的孩子也有潜力学好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运动的过程不仅仅是肢体训练的过程,还能提升青少年的社会交往能力、塑造青少年的坚毅品格、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领导力等等。第二要诗意的生活。亲子之间不谈学习的时候都是“母慈子孝”,一说学习就“鸡飞狗跳”。这反映了一种亲子生活的紧张状态,但作业和成绩不是、也不应该成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唯一话题。每学期的期末考试之后,如何看待孩子的成绩成为很多家长焦虑的问题。成绩涉及教育评价,我国的教育评价体系也在不断改革。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其中强调了要对学生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克服重分数轻素质的导向。其实,相比于考虑教育的结果性评价,我们更应该考虑的是教育的过程性评价。“教育即生活”,生活中的亲子相处也是父母通过塑造孩子的价值观来影响他们行为的好时机。寒暑假意味着家长和孩子有了更多相处的时间。家长与孩子可以一起游历,一起读诗,一起观影,一起赏乐共度时光。这是生活,也是教育。第三要有平和的心态。如果说诗意的生活探讨的是亲子相处的艺术,那么平和的心态探讨的就是亲子相处的科学。儿童心理发展是遵循一定规律的,教育者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认识了这些规律,才能有平和的心境应对多种多样的意见分歧甚至是冲突。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每个阶段都需要对孩子有新的认识,每一次重新认识都会使家长与教师达成新的理解,并对接下来的教养方式产生影响。儿童的心理发展有共性,也有个性,家长和教师都需要熟识一般规律,研究个体差异。在课程中学习育儿、教子的工具,在相处中践行陪伴、引导的艺术。

(范皑皑,《光明日报》2021年07月27日15版)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人教版七下第五单元写作·勤于修改
人教版七下第一单元写作·叙事要完整
新课标下中学语文口语教学改革初探
研究中学语文教学能力训练的重要成果
关于《中学语文》的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