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五苓散方证*

2021-09-25 11:41王玉兰龚李萍郭超峰
河南中医 2021年9期
关键词:五苓散医案置信度

王玉兰,龚李萍,郭超峰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

五苓散首见于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为临床常用方,以往对于五苓散的研究,多集中在临床应用及实验药理方面,较少从医案方面探讨五苓散方证关系。笔者拟基于医案,应用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五苓散方证规律,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医案收集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1959至2020年五苓散相关文献,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五苓散医案。

1.2 医案纳入标准①明确以五苓散及其加减方为主方;②每一味药物均有详细剂量;③具备比较完整的四诊资料,症状数必须大于5个,且具备舌脉象;④具有有效或痊愈等临床疗效评价;⑤个案报道,或大样本报道的典型案例。

1.3 数据规范①中医病名依据《中医内科学》[1]《中医妇科学》[2]等学科教材对医案病名进行规范化处理,如“尿闭”归为“癃闭”等;②症状及体征依据《中医临床常见症状术语规范》[3]《伤寒杂病论》[4]《中医诊断学》[5]进行规范化处理,如“颜面水肿”“四肢水肿”“眼睑水肿”,统一规范为“水肿”等;③药物依据《中药学》[6]《中药大辞典》[7]进行规范化处理,如“法半夏”归于“半夏”等。

1.4 建立数据库按照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及要求,将医案数据录入EXCEL表格,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性别、年龄)、规范后的病名、规范后的症状、体征、规范后的药物及剂量等。

1.5 统计学方法本文将通过R 3.6.3软件包进行频次统计,参考黄金分割法及Apriori算法[8]进行频次及关联分析。

1.5.1 数据挖掘工具 本课题将运用R软件统计计算和制图,R软件是一套完整的数据处理、计算和制图软件系统。具体步骤:对规范化后的数据库,应用Apriori算法,设定最小支持度、最小置信度,提升阈值,得出频次频率信息及关联规则。

1.5.2 黄金分割法 为美国数学家基弗于1953年提出的优选学中的黄金分割法或0.618法。本文将应用黄金分割法对五苓散证症状、体征进行黄金分割,取超过平均数的症状为基本症状,基本症状中频率≥黄金分割率(61.8%)者为五苓散证主要症状,余为次要症状。

1.5.3 Apriori算法 是一种挖掘关联规则的频繁项集算法,核心思想是基于两阶段频集思想的递推算法。本文将运用该算法得出证候频繁项集,挖掘项集关联性。

2 结果

2.1 基本信息500则五苓散医案中,共500例患者,男227例(45.4%),女273例(54.6%),男女比例为1∶1.2;年龄最小0.1岁,最大88岁,平均39岁。

2.2 五苓散主治疾病频次共涉及疾病66种,常见主治疾病(选取前10位)频次分布见表1。

表1 五苓散主治疾病频次 次

2.3 五苓散医案中主要症状、体征频次对医案中的症状、体征进行频次统计,总症状体征5 735个,平均每个医案出现11.47个,平均每个症状、体征出现28.9次,取超过29次的症状作为五苓散的基本症状,共52个,根据黄金分割法,将基本症状频次按降序排列,取≥61.8%的症状作为五苓散主要症状,共19个症状,占基本症状频次的62.57%,见表2。

表2 五苓散医案中主要症状、体征频次 次

2.4 五苓散医案中药物频次本研究涉及药物242味,其中五苓散原方药物出现频次依次为:茯苓491次,泽泻485次,猪苓478次,白术477次,桂枝442次。加味药物出现频次(排名前10位)统计见表3。

表3 五苓散医案中加味药物前10位频次 次

2.5 关联规则分析

2.5.1 证候关联规则 对500则五苓散医案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设置最小支持度≥0.1,最小置信度≥0.6,提升度≥1.2,关联规则见表4,关联规则见图1。如表4所示:喜饮=>口渴置信度为1,说明出现喜饮症状必然出现口渴;腹胀,舌淡=>白苔大于0.9,说明出现腹胀、舌淡,很可能出现白苔;不欲饮=>口渴、舌淡,小便不利=>白苔、舌淡,食欲减退=>白苔、腻苔,舌淡=>白苔、薄苔,舌淡=>白苔置信度均大于0.8,说明前者与后者存在关联,出现前者的同时,有可能出现后者。所选取的关联规则中,虽置信度均大于0.6,但是支持度比较小,说明前后症状间存在关联的同时又各具独立性。

表4 五苓散证候组合关联规则(提升度≥1.2)

图1 五苓散证候关联规则图(提升度≥1.2)

2.5.2 药物关联规则 在R软件中设定最小支持度≥1.5%,最小置信度≥0.5,提升度≥1.5,运用Apriori算法进行分析,得出五苓散加味药物配伍规律见表5。如表5所示:陈皮,甘草=>半夏置信度为0.81,说明陈皮、甘草、半夏有着密切配伍关系,选用陈皮、甘草时,半夏很有可能配伍选用。陈皮理气健脾、甘草益气补中,配伍半夏降气理痰。紫苏=>半夏置信度为0.75,说明紫苏和半夏关联密切,选用紫苏的同时,可能同时配伍半夏,紫苏配伍半夏,可缓解喘咳痰涎、寒热往来等症。滑石=>甘草、当归=>黄芪、益母草=>黄芪、大枣=>生姜置信度均≥0.5,说明前者与后者存在关联且多配伍使用,滑石配甘草,滑石清热,使三焦湿热从小便而出,止烦渴而利小便,甘草缓和药性,配伍滑石,甘寒生津,利小便而不伤津液,且可制约滑石寒凉之性;当归配黄芪气血双补,益气养血,缓解气血不足引起的神疲乏力、面色萎黄等症状,有研究报道,大剂量黄芪配伍益母草治疗特发性水肿疗效显著[9],黄芪配伍益母草可水瘀并治,气血双调,瘀血得消而水邪自散。张仲景重视姜和枣的运用,大枣配生姜,调和营卫,补中散寒止呕,可缓解恶心呕吐、恶寒发热等症状。

表5 五苓散加味药物关联规则

3 讨论

五苓散医案中,男女构成比为1∶1.2,发病年龄无特异性,主治疾病广泛,以水肿、淋证最为常见。

五苓散主症为小便不利、口渴、食欲减退、水肿、腹胀、恶心呕吐、泄泻、乏力、恶寒、小便频数、头晕、神疲;主要舌象为舌淡、白苔、腻苔、薄苔;主要脉象为脉细、脉沉、脉弦。药物方面,五苓散原方中茯苓出现频次最高,而桂枝出现频次最少,说明五苓散原方中茯苓最常被配伍使用,而桂枝最常被减去;最常用的原方药物剂量为:桂枝10 g,茯苓15 g,猪苓10 g,白术10 g,泽泻15 g;常用加味药物有甘草、车前子、半夏、黄芪、生姜、陈皮、肉桂、附子、党参、茵陈等。

主症与主症间关联密切的组合有:白苔,脉沉=>舌淡;白苔,腹胀=>小便不利;腹胀,舌淡=>白苔;腹胀=>小便不利;舌淡,小便不利=>白苔;舌淡,食欲减退=>白苔;腻苔,舌淡=>白苔;薄苔,舌淡=>白苔。临证需审脉求机,白苔,脉沉=>舌淡提示五苓散证现脉沉、苔白时,舌质以舌淡为主。舌苔可反映脏腑寒、热、虚、实之性,白苔一般见于表证、寒证,脉沉提示机体有水饮,病位偏里,舌淡多提示正虚。综上可知,五苓散证病机与脾肾阳虚,水湿内停有关。舌苔厚薄与病情深浅有关联,薄苔多提示病邪在表,舌淡、苔白而薄提示五苓散证病机与表阳虚,水湿内停有关。腻苔为湿浊内盛,阳气被遏,舌淡、苔白而腻提示五苓散证病机与脾胃阳虚,湿盛困阻有关。《类经》云:“上焦不治,水泛高原;中焦不治,水留中脘;下焦不治,水乱二便”,三焦气化失常,易造成水邪停蓄之证。水蓄中焦则脘腹胀满,水蓄下焦则小便不利,故白苔,腹胀与小便不利、腹胀,舌淡与白苔、腹胀与小便不利关联密切。

喜饮与口渴、不欲饮与口渴同时出现的提升度分别为2.604、2.283,说明口渴与喜饮、不欲饮在五苓散证中关联密切,原因为内有停饮。胖大舌与舌淡同时出现的提升度为1.457,说明胖大舌与舌淡在五苓散证中关联密切,其病机与阳虚水停有关。发热与小便不利同时出现的提升度为1.310,说明发热与小便不利在五苓散证中关联密切,其病机为表邪不解,邪传太阳膀胱腑,膀胱气化不利,水蓄下焦。综上,可知五苓散证病机与表邪未解,经腑不利;脾肾阳虚,水湿内停;表阳虚,水湿内停;脾胃阳虚,水湿内盛;三焦气化不利,水液停蓄等密切相关。

综上可知:①在医案中,白苔,脉沉与舌淡;白苔,腹胀与小便不利;腹胀,舌淡与白苔;腹胀与小便不利;舌淡,小便不利与白苔;舌淡,食欲减退与白苔;腻苔,舌淡与白苔;薄苔,舌淡与白苔等主症间关联不仅频繁出现且联系紧密。②五苓散医案中,常用加味药对有:紫苏与半夏;滑石与甘草;当归与黄芪;益母草与黄芪;大枣与生姜;陈皮,甘草与半夏。③医案中,五苓散证病机有表邪未解,经腑不利;脾肾阳虚,水湿内停;表阳虚,水湿内停;脾胃阳虚,水湿内盛;三焦气化不利,水液停蓄等。

猜你喜欢
五苓散医案置信度
硼铝复合材料硼含量置信度临界安全分析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丹葛五苓散治疗CHF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
国医大师唐祖宣应用五苓散经验
针灸联合茵陈五苓散加减治疗男性湿热上蒸型脂溢性脱发的效果分析
医案聊斋续篇 吐泻案
正负关联规则两级置信度阈值设置方法
五苓散治盗汗
医案聊斋续篇 晨泄案
置信度条件下轴承寿命的可靠度分析
新加香薷饮医案6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