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

2021-09-27 11:17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南关学校吴文诗
家长 2021年27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意识科学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南关学校 吴文诗

根据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通知,其要求在小学教学中提升科学学科的地位。科学教学要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主要目标,引导学生乐于发问、善于发问,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这也就说明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学必须达到的一个要求,为了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将从小学科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出发,进行探究。

一、转变提问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根据新课改的教育要求,教学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想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自然也需要坚持这一原则,这样才能够保证小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小学生思考能力较弱且对教师的依赖感非常强,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过度干预学生的思考过程,导致部分小学生会变得不喜欢思考,这对提升教学质量没有任何好处。要想改变这种教育现状,切实利用科学教学内容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教师要主动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提问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思考氛围,鼓励小学生敢于在教师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更加努力地思考问题。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并且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和提问时间,要耐心地倾听学生的答案和提出的问题,让小学生能够在科学学习中获得自信;其次,教师需要转变提问的主体,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让学生成为提问的主体可以使得他们更加全面地阅读教学内容,提升学生思考的主动性。为了保证这一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开展科学教学,一方面,教师可以将设计问题与预习相结合,要求小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将自己不懂的或者不会的内容设计成问题,在课堂教学前五分钟让学生将问题提出来,然后根据教材的顺序给问题进行编号并依次进行解决,这样可以很好地满足小学生的求知欲望,也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进行《养护凤仙花》的教学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预习教材,然后要求学生结合预习的内容,围绕自己不会的内容设计问题。此时,部分学生设计的问题会有很多重复和无意义的,对于重复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合并,对于无意义的问题教师需要向学生解释不将其纳入课堂中的原因,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教师尊重,这样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时让学生结合教师教学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疑问的机会,并且对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判定和分析,若是很有意义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全班学生一起思考。

二、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多样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小学科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以此达到利用小学科学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目标。首先,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性,以生活情境为背景设计问题情境。科学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性十分紧密,其中有很多都是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小学阶段的学生社会阅历不足,这也就使他们对于科学知识会有比较强烈的好奇心,此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围绕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好奇点设计生活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达到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目的。例如,在进行“笔芯为什么能够伸缩”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圆珠笔进行拆卸,然后提出“笔芯为什么能够伸缩?”的问题,让学生结合圆珠笔的结构寻找能够伸缩的弹簧,要求学生回答问题。之后再提出“生活中有哪些与弹簧有着类似特点的物品?”等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回忆自己生活中遇见的物品,以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其次,教师可以设计游戏问题情境进行教学,结合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同时将这些问题通过游戏的方式告知学生,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做到寓教于乐,这样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也会更强,也更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组织多样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思考兴趣

教师除了采取问题情境以及转变提问主体的方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之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多样实践活动的方式来激发小学生的思考,促使小学生愿意更加主动地思考问题,为小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教育基础。首先,教师可以采取知识竞赛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其实就是要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并且敢于提出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具有充足的知识储备。而且单纯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且回答这种模式,对于小学生的吸引力不足,很容易使教学效果变差。为此,小学科学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并且将问题以知识竞赛的形式展示出来,以此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其次,教师可以采取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很多教学内容包含实验,此时教师可以结合不危险的实验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并围绕实验的内容设计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供良好的方向。例如,在进行“自制指南针”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且要求小组学生准备制作指南针需要的物品,在课堂教学时让学生结合教材尝试自己制作指南针,并且提出问题:“磁针做好了就是指南针了吗?怎样才能够让自己制作的指南针指向南北方向?思考是否还有其他材料也可以做指南针?”同时教师需要注意,提出问题只是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一个部分,教师还需要格外关注学生的答案,并且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科学的评价,这种评价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要让小学生形成主动回答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自信心,有了信心,其问题意识才能够更好地被培养起来。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需要教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教师可以转变提问的主体,引导小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这样可以更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其次,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围绕学生的生活设计生活问题情境,结合兴趣需要设计游戏问题情境,也可以组织多样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实践中主动思考,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供推动力;最后,要科学地评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小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科学知识。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意识科学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