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两抓、四到位”打造美丽乡村建设新标杆

2021-09-27 14:39翼城县财政局
山西财税 2021年8期
关键词:翼城县连翘美丽

■翼城县财政局

翼城县位于山西省南部,临汾市东南角,地处临汾、运城、晋城三市“小三角”和太原、西安、郑州三个省会城市“大三角”中心地带,自古为承东启西之要地,素有“晋南咽喉、平阳门户”之称。县域总面积1170平方公里,境内平川、丘陵、山区大体各占三分之一,耕地面积55.5万亩,辖4乡6镇、202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2万人。

近年来,翼城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实施“1155”发展战略,以深化改革开放、振兴实体经济、攻坚三大战役、推进乡村振兴、壮大文化旅游、保障改善民生六大任务为重点,迎难而上、苦干实干,经济发展和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美丽乡村重大部署,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为抓手,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立足实际,科学谋划,扎实推进,切实做好乡村建设工作,特别是自2016、2017年连续两年实施财政“一事一议”美丽乡村连片区建设项目以来,试点村在人居环境、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基本生活条件和传统文化传承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提升,村庄面貌和生活状况有了明显改观。

一、基本情况

翼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自2016年以来,先后对南梁镇、隆化镇、浇底乡和中卫乡连续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共投入资金67132.77万元,其中申请上级财政奖补资金3400万元,县级投入资金819.99万元,村民筹资筹劳31.01万元,社会捐赠72万元,村集体投入112.65万元;整合财政资金投入18893.12万元;引导社会资金投入43804万元。

2016年南梁镇美丽乡村建设,以文化为基、以历史为柱、以精神为顶、以生态为要,主要围绕翔山连翘旅游观光扶贫主导产业基地的区位优势、产业特点、人文资源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按照“重点推进、打造精品”的从抓点连线到成片的要求进行连片发展。项目总投入资金9659.5万元,包括: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财政奖补资金100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185.66万元,村民筹资筹劳8.34万元,社会捐赠72万元,村集体投入4万元;整合财政资金投入1193.5万元;引导社会资金投入7196万元。

2017年隆化镇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历史人文景观、民风民俗、传统文化、产业特色于一体,重点打造“一庄一圈一园一区”,即:东山连翘观光避暑庄、山西富硒苹果产业圈、红色文化教育传承园、历史文化名村体验区。项目总投资18417.19万元,其中,申请美丽乡村建设财政奖补资金100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104.6万元,村集体投入资金56万元,农民筹资8.69万元,个人捐赠资金45万元,整合涉农专项资金4303万元;引导社会资金投入12900万元。

2018年牢寨村美丽乡村提档升级建设总投资217.05万元,其中:申请上级资金20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10.5万元,村民筹资筹劳1.78万元,村集体投入4.77万元;2018年浇底乡青城村美丽乡村建设总投资300万元,全部为县级投入资金

2019年紫琴村美丽乡村提档升级建设总投资204.99万元,其中:申请上级资金200万元,村民筹资筹劳2.11万元,村集体投入2.88万元;2019年中卫乡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围绕“香花古地·颐养中卫”,打造县城周边生态长廊。总投入资金38334.04万元,其中:申请中央美丽乡村建设财政奖补资金100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219.23万元,村民筹资筹劳10.19万元;整合财政资金投入13396.62万元;引导社会资金投入23708万元。目前项目规划设计已经完成,正在预算编制阶段。

二、美丽乡村建设成效

近年来,通过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翼城县进一步完善了乡村的基础设施,促进了乡村的产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传承了历史文化,保护了生态环境,推进了基层民主建设,使当地群众能够实现就地就业、就地致富、就地发展,全面提升了农村经济社会的“造血功能”,从而连片打造全县产业经济发展、村容村貌整洁、生态环境优美、资源节约利用、公共服务健全、文明乡风浓厚的美丽乡村新示范,逐步形成了“可融入、可快乐、可体验、可持续、有特色、有品位、有内涵”的人文历史与自然景象融于一体的美丽乡村新景观,进而辐射带动周边发展。

(一)着眼提升品味,美丽乡村特色凸显

2016年南梁美丽乡村建设,围绕“突出地域特色、体现田园风貌、注重文化传承、彰显乡村美丽”这一主题,着力构建产业、文化、环境三大支撑,在积极发展农业扶贫观光旅游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一村一景,整村美化、绿化、亮化,将南梁镇打造成为生态经济发展、村容村貌整洁、生态环境优美、资源节约利用、公共服务健全、生态文化繁荣的美丽乡村。

2017年隆化美丽乡村建设,按照“点线面结合、示范点推进、精包装推介、全方位构建、立体式运行”的建设思路,注重美丽乡村特色建设,和文化源头、历史文化名村、产业脱贫示范的“古韵史伯”,硬绿亮文四化立体搭建、肥水栏灯四轮驱动助推、生机勃发新牢寨的“幸福牢寨”,商汤古韵避暑地、佛山登高揽胜处、连翘遍野养身区的“大美黄家铺”,红色文化亮品牌、老年康养区展笑颜的“红色紫琴、采摘体验区、生态休闲区、历史观瞻”的“靓丽北卫”,无不体现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2019年中卫美丽乡村建设,围绕“香花古地·颐养中卫”这一主题,按照两环带五星、十村共繁荣、两带并发展、三产相融合的规划方案,建设融合田园风光观赏和养老服务为一体的乡村休闲养老乐园,打造县城周边生态长廊。

(二)着眼产业兴旺,产业发展持续增效

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产业支撑,产业发展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和基础。翼城县南梁镇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主要盛产果菜粮棉、干果杂粮,是全县第一农业大镇,特别这两年在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带动下,农业在生产及产业化经营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以翔山周边九个丘陵山区村为中心大力实施“双万亩连翘生态农业扶贫观光旅游”项目,截至目前双万亩连翘栽植基本完成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形成“七坡两岭十五道梁”近40平方公里,10000余亩耕地,10000余亩荒坡的连翘自然景观及产业扶贫项目;北坡、南常连翘产业基地内旅游循环路建设基本完成,南坡连翘基地循环道路建设和北坡连翘加工厂建设正在进行,实现老百姓足不出村就能将连翘变现,实现连翘产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项目区域沿线拥有一定规模的千亩核桃林业园区、千亩设施农业葡萄采摘园区、300亩玉露香梨采摘园区等园区已建成并挂果收益,这些园区的发展为翼城县农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产业支撑。

2017年隆化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后,隆化镇形成了以坪曲线为轴,辐射南河、北河的养身休闲观光旅游区,逐步实现集“产业发展、休闲游乐、脱贫致富”于一体的休闲综合体。同时,以苹果产业为基础,积极建设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实现苹果产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使苹果产业真正成为隆化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立体增效,为美丽乡村建设和休闲农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2019年中卫美丽乡村正在抓紧建设,万亩连片出口苹果基地、万亩优质谷子基地、万亩翅果油保护区、建设的“苹果采摘+生态饮食+运动健身”扶贫旅游项目,构建了以农业拉动旅游业、服务业发展的经济增长、产业增值之路,同时规模加工、绿色科技产业也正在形成。

(三)着眼生态宜居,全域旅游强势推进

通过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翼城县农村文化活动。以美丽乡村为依托,按照“功能农业+休闲旅游”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思路,推动全县文化与旅游的大融合、大发展,打造了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整体形象品牌。

自2017年始,翼城县将南梁镇独特的晋国历史文化与全域旅游相结合,已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了南梁镇“翔滦古会”文化旅游观光节活动,其中在滦池生态文化园举行的民俗、戏曲表演,民俗文化一条街等项目吸引了全省各地的游客,两年接待游客70余万人,节会、连翘花观光、采风摄影、滑翔、骑行等于一体的乡村生态旅游成为了百姓出行的新时尚,进一步扩大了翼城对外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促进了全县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2018年隆化镇创新实施“第三届和宗史伯文化旅游体验活动”,游客的人流量达到15余万人,直接经济收入达到500余万元。

(四)着眼乡风文明,基层治理显著增强

优秀乡村文化能够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孕育良好社会风尚。近些年的建设中,我们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着力培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力繁荣发展农村文化,让农民群众享受到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努力把乡村建设成更有乡愁、更加和谐、更富人文情怀的美丽乡村。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在农村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落地生根。精心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南梁镇连续举办了翔滦古会、“我是舞王”舞蹈大赛和南梁镇消夏篮球比赛。隆化镇连续举办史伯“和”文化旅游节、全乡小品大赛。中卫乡于每年秋分之际举办盛大中国农民丰收节等一系列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振兴了翼城县乡村文化建设,逐步在广大村庄凝聚向上向善的社会氛围。

三、主要经验做法

(一)强抓顶层设计,深化改革建机制

1.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一是及时成立翼城县一事一议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领导组,定期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明确责任,细化任务。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听取工作汇报,提出指导意见,协调推进落实。二是制定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实施内容、时间安排、工作措施等,保证各项工作按计划有序推进。

2.科学规划引领,典型示范带动。一是坚持规划先行,与小城镇规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相衔接,科学布局项目和建设内容,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统筹兼顾。二是强化规划约束,切实按规划统筹安排资金、组织项目申报和实施,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影响,激发起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潮,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3.推进立项改革,开展竞争试点。为了提高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使用效益,翼城县美丽乡村筛选实行竞争立项改革,按照公平竞争、择优立项的原则,率先在县级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竞争立项试点工作,筛选一批群众急需、受益面大的项目进行建设,真正解决农村群众需求迫切、反映强烈的困难和问题。

(二)强抓资金整合,坚持多元化投入

1.整合涉农资金,集中统筹使用。建立涉农资金整合机制,完善区域发展规划,按照以规划打造项目,以项目整合资金的思路,构建整合载体,统筹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等相关部门的涉农资金,统一管理,集中使用。

2.吸引社会跟投,发挥规模效应。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大力发展农村产业,推进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功能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幅提升农民幸福指数。翼城县美丽乡村建设加大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充分发挥政策叠加和资金规模使用效应,撬动社会资金规模连年攀升。

3.加强绩效管理,推进结果应用。积极开展一事一议绩效评价工作,建立“事前设定绩效目标、事中加强监督管理、事后实施绩效评价”的全过程绩效管理体系,由乡村开展绩效自评、县级成立专家评审组评价建设成果,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强化评价结果应用,保证美丽乡村建设成效。

(三)坚持四个“到位”,确保取得实效

一是对接协调到位。积极同上级部门加强政策对接,与涉农管理部门和乡镇及时沟通,密切配合,形成上下联动推进机制和整体工作合力。

二是制度设置到位。根据一事一议美丽乡村建设相关政策和要求,制定完善了翼城县一事一议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制度,做到制度管理全覆盖,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是指导服务到位。健全落实联系工作制度,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到美丽乡村项目建设现场进行督查指导,提出合理化建议。

四是监督管理到位。加强监督检查和竣工验收,保障工程建设质量。运用科技管理模式,建立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平台,强化资金运行全程监管,实行报账制管理办法,确保项目资金管理规范、使用高效、群众满意。主动接受社会各方监督,确保各项政策制度有效执行、全面落实。

总之,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产业富民的有效载体,是加快改善人居环境的有力抓手,做好这项工作产业发展是根本,干部和谐是前提,文化传承是灵魂,整合资金是保障,融合共进是方向,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逐步实现翼城县乡村振兴战略。

图片新闻

中共山西省注册会计师注册评估师行业委员会隆重举行行业党校揭牌仪式庆祝建党100周年

7月2日,中共山西省注册会计师注册评估师行业委员会隆重举行行业党校揭牌仪式庆祝建党100周年。省委第十二巡回指导组组长朱新才,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行业党委书记安晓飞共同为山西省注册会计师注册评估师行业党校揭牌。行业党校的成立标志着全省行业党建工作开启了新篇章,为加强党组织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为山西省转型发展 新路贡献两师行业的智慧和力量。

(山西省会计服务中心杨利/报道)

猜你喜欢
翼城县连翘美丽
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南梁镇北坡村 “一抹黄”带动“全民富”
小连翘撑起富民兴企大产业
饮一杯尧羽连翘茶 品太行山河之精华
翼城县:打响“翼城优品”点亮乡村产业
关于连翘茶你知道吗
漫山连翘开出“致富叶”——山西省翼城县科技赋能打造山西药茶臻品
翼城县:多措并举全力防控草地贪夜蛾入侵
2015版《中国药典》连翘项下连翘苷、连翘酯苷A测定方法的改进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