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合作树大国典范:贸易往来创新高 货运规模超疫前

2021-09-30 21:03刘馨蔚
中国对外贸易 2021年8期
关键词:货运中俄协作

刘馨蔚

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中俄双边贸易额连续3年突破千亿美元,中国连续11年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在过去一年里,双方守望相助,共抗疫情,推动经贸、科技创新等领域务实合作逆势前行。

中俄贸易或创新纪录

近日,第六届“俄罗斯与中国:新时代的合作”国际会议举行。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在会议上介绍,中俄双边贸易额近20年来增长12倍,从80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1040亿美元。

2001年7月,中国与俄罗斯在莫斯科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拉夫罗夫指出,该《条约》具有历史性意义,为两国之间形成新型关系,即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奠定了政治和法律基础。今年是该《条约》签署20周年,双方已商定将条约延期。

“加强与中国的战略伙伴关系,是俄罗斯的关键优先政策之一,被写入俄罗斯总统2016年11月批准的《外交政策构想》。”拉夫罗夫称。

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伊戈尔·莫尔古洛夫在会议上表示,尽管2020年中俄贸易走势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不利影响,但能够看到贸易额在迅速恢复,今年一季度的增速超过13%。2021年,中俄贸易额可能创造新的纪录水平,并在未来实现两国政府提出的2000亿美元的目标。

谈及两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合作,拉夫罗夫表示,国际局势正在发生非常深刻的变化,新的经济增长中心、金融力量和政治影响中心正在加强。对此,中俄正在联合推动建设性议程,希望构建公正、民主、稳定的国际治理体系,并依靠各国及其一体化组织之间开展更为广泛的协作。

“对俄罗斯而言,中国是真正的战略伙伴,真正的志同道合者,我们在国际舞台上的合作对全球和地区局势发挥稳定性作用。中俄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的对话应该为其他国家树立榜样。”拉夫罗夫说。

不久前,中俄两国财政部举行中俄财政政策会谈,就促进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以及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等议题交换了意见。

中国财政部部长刘昆在会谈中表示,当前,中国已形成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财政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多种调控政策协同发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制度體系框架,较好发挥了对宏观经济的逆周期调控和跨周期调节作用。中方愿同俄方就促进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进行交流,分享有关经验。

俄罗斯财政部部长西卢阿诺夫表示,俄方高度赞赏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和宏观调控能力,特别是中国在有效应对疫情和保障经济增长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绩。俄罗斯目前面临在疫情背景下稳经济促增长的艰巨任务,希望向中方学习有关经验,特别是在运用财政政策工具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有关做法。

中俄合作项目众多,能源领域传“喜讯”

近日,安永会计师事务所(EY)公布《2020年欧洲国家投资吸引力》年度报告称,中国在对俄罗斯投资项目数量方面与美国并列第二,2020年两国分别投资15个项目。其中,中国对电子行业项目的投资最多,2019年软件和IT服务行业是中国投资的领先行业,中国在制造业的项目数量也排名第二。

2020年12月,中俄政府间投资合作委员会批准了由70个重大项目组成的清单,非能源领域的投资总额为1120亿美元。据该委员会称,俄罗斯正在实施的项目有65个,金额为1062亿美元,在中国实施的项目有5个,金额为58亿美元。

俄罗斯亚洲工业企业家联盟主席维塔利·曼克维奇指出,尽管安永的研究结果表明,2020年中国在俄投资项目数量最多的是电子领域,2019年是软件和IT服务行业,但农工综合体项目没有失去现实意义。

“农工综合体领域的大部分项目已经实施或正在落实,现在已经看到成果。俄罗斯正在大幅增加农产品出口,尤其是对中国的出口。”曼克维奇透露。

过去一年,俄罗斯农产品出口额达303.95亿美元,增长19%。2020年,在进口国中,中国以13.7%的份额位居榜首,同时俄对华出口增长27%。

中俄能源领域合作也频传“喜讯”。近日,由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参与建设的阿穆尔天然气处理厂(AGPP)项目第一列生产线投产庆典仪式举行,这标志着中俄能源合作再结丰硕成果。

据悉,AGPP项目位于俄罗斯远东区南部与中国交界的阿穆尔州自由城,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之一,也是中俄东线的源头工程,设计年加工天然气420亿立方米。该项目建设周期为8年,分5期建设,项目全面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气处理厂之一。按照合同约定,将每年向中国供应380亿立方米商品的天然气。

今年5月,习近平与普京视频连线,共同见证两国核能协作项目——田湾核电站和徐大堡核电站开工典礼。

习近平对中俄核能协作项目开工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动力协作一直是中俄两国务实协作中重量最重、效果最多、规模最广的范畴,核能是其战略性优先协作方向,一系列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普京表示,今天,中俄联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和最高水平,两国协作范畴日益宽广。和平利用核能协作是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不仅将为中俄进一步开展合作注入新的生机,也将助力完成碳达峰、碳中和方针,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货运线路不断增加,货运规模超疫前水平

俄罗斯谢列梅捷沃国际机场在服务中国航空公司数量方面在欧洲排名第一。四川航空、祥鹏航空、中国国际航空、南方航空、天津航空、海南航空、北京首都航空、中国东方航空的航班均在谢列梅捷沃国际机场起降。

近日,俄罗斯谢列梅捷沃国际机场主要货运运营商莫斯科货物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兼业务经理叶连娜·康基娜介绍,该机场在发生疫情前每年处理的中国方向物资大约10万吨,约占其国际货运总量的40%。而2021年第一季度,谢列梅捷沃机场处理了约1.2万吨来自中国的进口物资,中国物资占比超过50%。来自中国的货运需求不仅依然很高,甚至超过了疫情前的水平。

“随着国际航空交通的恢复,转运物流也在逐渐增加。2021年第一季度,谢列梅捷沃机场中国方向的转运物流同比增长10%。其中,物流密度最高的城市为上海、北京和香港,占比超过80%。”康基娜介绍。

今年以来,中俄货运班列通关数量保持强劲增长。6月2日,一列中俄货运列车驶入吉林珲春铁路口岸。截至当日,从珲春铁路口岸进出境的中俄货运班列达到1000列,同比增长28.53%,较去年提前37天实现新跨越。其中,进口货物共计153.8万吨,同比增长33.08%;出口货物共计约3.2万吨,同比增长130%,为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运转作出了积极贡献。

珲春铁路口岸是吉林省唯一对俄铁路口岸,也是吉林省借港出海,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通道。据吉林省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珲春边检站介绍,该站在铁路口岸现场采取“分组执勤、重点值守、避免交叉”的疫情期间勤务运行方式,单独设置查验区,实行即到即查即放,提升了口岸通关效率。

据俄罗斯铁路公司数据显示,自2021年年初以来,经俄铁基础设施的中国—欧洲—中国航线集装箱运输量显著增长。今年前5个月,运输量比去年同期增长0.7倍,达到29.21万个20英尺标准箱;运输货物约220万吨,是去年的1.8倍。同时,从中国至欧洲的集装箱过境量增长0.6倍,达到18.84万个标准箱,而欧洲至中国的过境量增长1.1倍,达到10.37万个标准箱。

俄铁认为,随着中俄间货运线路的不断增加,俄罗斯出口商有机会加快对华产品运输并增加出口量。

猜你喜欢
货运中俄协作
创新协作的四个阶段
俄罗斯快递与中俄国际快递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强强联合!中俄将在航天领域深度合作
粤桂扶贫协作成效显著 天等脱贫号角铿锵嘹亮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方春明在2018年粤桂扶贫协作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摘录)
协作
澳航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船期表
澳航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船期表
美想用亚洲反导网罩住中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