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学说探究初高级中学物理教学的衔接策略

2021-09-30 06:22钟荣鸿
高考·中 2021年5期
关键词:衔接策略初高中建构主义

钟荣鸿

摘 要:建构主义学说是对教学模式的一次新尝试,经过长时间的探究和实践,能够满足中国现代化教育变革的需求。物理科目是初高中教学的难点和重要组成,学生在物理知识的探究中需要深刻的思考,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相比更加抽象,在有限的课堂活动中難以协助学习者深刻理解知识。因此,为提高物理学科的教学效果,本文将以建构主义学说为指导,对初级和高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的衔接式教学对策展开深刻思考和分析。

关键词:建构主义;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策略

引言:建构主义要求师长在教学活动中使用行之有效的方式鼓励学生自主研习,帮助学习者正确认知自我,寻找合适的研习方式;在师长的指导下,学习者有效完成攻读任务。建构主义知识学说表明,学习者是获得并加工知识的重心,师长应承担指导的责任,激发学习者的求知欲,调动学习者探究热情。以建构主义为指导,师长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树立衔接教学意识,在教学中锻炼学习者知识接受能力,帮助学习者有效消化知识,并转化为生活技能。

一、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学说与研习和常识有关,学习观、师生观和知识观是其组成要素,最早由皮亚杰提出。学习者应塑造主动、端正的学习态度,兼顾系统和非系统的知识研习,是建构主义学说“学习观”的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师长应以学习者研习情况为参考,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尊重且平等对待所有学习者,以“不唯师、不唯书”为原则,是建构主义学说“师生观”的要求。紧随时代变迁的脚步主动更新换代知识内容[1],使其多元化、新鲜化,唤醒其生命力,而不是仅研习传统知识,是建构主义学说“知识观”的要求。

二、初高级中学物理教学衔接之缺陷

(一)学习者研习方式固定化

高级中学物理力学知识的研习中需要广泛应用数学知识,且难度高于初中物理知识所需数学知识点——“四则运算”。比如,以“力的分解”为例,人造卫星、万有引力和三角知识中需要用到数学知识——“幂的运算”。但是,大部分学习者甚至无法理清并灵活使用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最大问题则在于学习者物理研习过程中无法有效落实数理融合[2],使用数学学说和数学常识的思想薄弱,师长在教育中应加大对这一理念的关注程度。

(二)学习者缺乏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初级中学物理学科的知识具有形象的特点,且题目易于理解,定义少、公式难度小、习题类型较为单一、运算难度小,导致学习者在初中阶段研习物理知识的方法趋于机械化,形式单一,形成惯性思维。学习者在物理研习中以简单计算和模仿为主,欠缺创新意识,无法有效使用推理、论证、归纳和思考等思维办法。而学习者的研习行为无法满足高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的需求[3],导致高级中学物理学科的教育水平难以提高,师长应引导学习者在物理研习中应用基本的学习办法。

三、教学衔接在初高级中学物理中的关键性

(一)高中知识较初中更深刻

分析初级和高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内容,初级中学物理教材中某些简略描述的重点在高级中学物理中更加深刻和重要。但学习者并不具备拓展延伸学习重点的能力,对其理解仅止于表面,无法切实掌握物理学科知识,成为学习者物理研习的难点。比如某些概念性知识,初中教材分类较粗略,学习者在高中物理概念的研习中易陷入误区,产生偏差,容易是学习者产生厌学心理[4],因此,初级和高级中学物理学科的教育衔接活中有其关键性。

(二)高中知识较初中更抽象

学习者对物理知识的初始了解源于初中物理,因此,为引发学习者的兴趣,教材内容和设计趋于简单、直观和生动,理解难度较弱,在长达两年的初级中学的研习中,协助学习者有效把握初中物理常识。而高中物理教材设计和内容趋于抽象化,难度快速提高,其中蕴含大量的符号、概念和公式,与初中物理差距过大,学习者难以理解。因此,在教育中,必须有效衔接物理常识。

(三)隐性常识含量提高

高中学习的目的在于推动学习者的全面成长、为进入大学学习奠定基础,因此,高中各学科的知识展现出细节化、抽象化的特征,在高中物理中的表现尤为显著。由于各学科特点较之初中变化甚大,学习者必须转变思维方式和研习办法。课后习题中内隐性知识比例提高是高中物理知识变化的特点之一[5],由于初中学习的办法和思维惯性,学习者和师长对内隐性知识的不够关注和重视。在习题练习中易于陷入误区,导致研习事倍功半,打击学习者积极性,无法切实提升研习效率,因此,初级和高级中学知识的衔接式教学有助于学习者适应高级中学物理学科的研习。

四、物理衔接教学在建构主义学说背景下的探究

(一)尊重学习者主体地位

建构主义知识理念认为应践行学习者中心论,师长承担教育的推进、引导、组织和协助的责任,在教育活动中通过会话、协作等方式引发学习者关于研习的创造力,践行协助学习者完成知识体系建构的任务。师长对待学习者应做到不偏不倚,因材施教。根据学习者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差异,为学习者创设不同的难点,为学习者提供感悟研习的成就感的条件[6],引发学习者对物理研习的热情。因与初级中学物理教材相比较,高级中学物理学科的难度提高,师长在物理学科知识的练习中应注意难度,尽量选择难度较弱的题目,控制习题延伸的广度和深度,以避免学习者产生厌学心理和揠苗助长,在教学中循序渐进。

(二)创设研习梯度

实现初级和高级中学物理教学的衔接,保障学习者研习效果,必须在一定程度降低高中一年级物理学科的难度和进度。根据学习者情况适当安排教学进度,在课堂活动耐心的引导学习者理解知识点,根据教学现状,循序渐进提高教学难度和教学任务。在新课导入环节,师长应以初中知识为切入点,唤醒学习者对知识的熟悉感,吸引学习者注意力。在物理定量、定义和定理的教学中,并不能仅停留于物理意义的阐述,对其分析应从表述语法入手,探究关键词,凭借图像、文字、图表、公式等方式进行阐述,帮助学习者深刻体会其本质。在物理规律的分析中广泛且深刻的使用数学知识,是高级中学物理研习的特点之一。通过图像表述的方式降低理解难度,便于学习者接受。在物理教学过程,凭借图像等方式直观展现多种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因此,学习者在物理研习中应兼顾图像的物理意义和物理中几何图像的使用,并坚持连续和探究。比如在“时间与位移”的关系探究中,师长在课堂活动中可以凭借v-t图像引导学习者进行探究推导,将复杂抽象的物理知识与初中知识有机结合,便于学习者理解知识。

(三)掌握物理常识之间的逻辑

国家教材的编写普遍以学习者年龄和心理特征为参考,物理教材亦如是。初中物理知识以基础为主,含有丰富的基础概念,但内容趋于片面,因此,师长在教育过程中应该践行发展观理念,理清初级和高级中学物理教材中的知识点间的联系,避免尽信书、照本宣科等情况的发生。以“速度的内涵”为例,教材中在“速度”的内涵中并未规范这一物理量的应用条件,故师长需要对其使用范围进行限制,比如,因只有物体在进行匀速运动的情况下,在物体运动时间内任选一时刻,其运动速度与所有运动时间的平均速度一致,故只适用于物体匀速运动的状态下,无法适用于物体变速运动的状态下。若师长对这一概念未进行详细解析和分析适用情况,学习者在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等研习中容易陷入误区,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师长必须衔接物理科目的知识,为物理学科的研习奠定基础。

(四)锻炼思维能力,建立思维衔接

物理研习过程对学习者的思路要求极高,影响深远。学习者探究思路的养成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潜移默化,因此,为帮助学习者在物理学科的研习中形成良好的思路,师长应为学习者创造锻炼思维能力的平台,营造相关思维情境,引导学习者在研习活动中养成探寻、提出并解决问题的习惯,达到锻炼学习者探究解决疑难、判断和抽象思考能力的目的。师长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对与物理有关的思维办法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以“平抛运动”的教学活动为例,师长可以指导学习者构建物理模型,从而直观感受物理学科现象,更加深刻的物理学科知识,锻炼学习者的物理练习效率。而物理模型的应用是高级中学物理问题的研习中较常见的方式,是有效探究物理学科规律的办法之一,师长可以指导学习者对教学中衍生的模型展开深入探究,总结其特点和异同之处,从而在物理研习中触类旁通,提高研习效率、学科素养和思维方式。

(五)知识拓展

初级和高级中学的物理学科知识与物理学发展史密切相关,师长应在物理学的各种基础定义、学说教学过程中展开知识拓展,与物理学发展史的内容的有机融合,引导学习者理清物理常识形成的前世今生,从而巩固物理知识、强化物理规律。以“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为例,师长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入牛顿探究和归纳“惯性定律”、伽利略进行“推力试验”的历程,从而帮助学习者正确认知“惯性规律”,避免学习者在知识理解中产生误差,导致解题思维产生漏洞。而与物理知识发展历史融合,师长可以引导学习者在脑海直观构建惯性定律发生的情况,使学习者对惯性定律的实质理解更加深刻、明了,而将这一研习方式广泛应用与物理教学中,得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结束语

以建构主义学说为教育指导,在物理教学中衔接初级和高级中学的知识,是提高教育水平的最佳手段,是物理教学的大势所趋,从而达到锻炼学习者思维能力、培养优秀的习惯和融汇贯通知识的目的。在教学活动中,师长应以学习者的逻辑特征为参考,针对性引导学习者展开物理研习,避免学习者陷入思维误区,影响学习者研习成果,得以提高学习者物理的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淑媛.建构主义学说指导下的初高级中学物理教学的衔接[J].科学咨询,2020(7):232-232.

[2]吴勋荣.建构主义渗透于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学说分断[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9(11):0181-0181.

[3]曲爽、于海波.建構主义研习学说对新课程物理教学设计的启示[J].中学物理,2019,037(004):18-19.

[4]李吉生、成印.核心素养下初高级中学物理衔接教学的着力点分析[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12).

[5]夏平花、刘颖.初高物理衔接研习中的迁移问题及对策[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9).

[6]潘朝莲.初高级中学物理教学的衔接策略[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00(006):612.

猜你喜欢
衔接策略初高中建构主义
新高考模式下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探究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DiscussiononBusinessEnglishLearningBasedonTheoryofConstructivism
高校财务与责任预算体系的衔接问题
试析做好“小升初”衔接教学
探讨初中、中职新生数学教学衔接的策略
中考命题变革推动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策略的落实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