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现状调查研究

2021-10-04 08:12李玉玲
公关世界 2021年18期
关键词:高职学生

李玉玲

摘要:高职经济困难学生在外界反馈与内在认知两方面的作用下,产生极度不自信、迷茫、封闭自我等负面心理。高职院校应基于具体的数据调查与分析,制定科学的应对之策。即有层次的实施“扶贫先扶心”的心理干预方案、以经济困难学生的才能与优势为关键点进行人格教育、面向经济困难学生开展趣味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建立健全人格且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高职 经济困难 学生 心理现状

引言

高职院校中经济困难的学生,多数来自农村或偏远山区,父母没有稳定的工作与收入,给他们的心理带来较大的压力。而针对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现状的调查,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教育工作者要了解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另一方面,還需对产生问题的影响要素建立正确的认识。从而,制定具有高度可行性的应对策略,帮助特殊的学生群体积极地融入教学活动与宿舍生活中。

一、高职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具体体现

(一)在人际交往上极度不自信

针对高职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现状的调查,教育工作者需了解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其中,有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与人际交往中,会展现出一定的不自信,且缺乏乐观的人生态度,对一切事物都呈现出较为悲观的理解。

(二)对自身的未来发展较为迷茫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对自我价值实现和社会竞争普遍较为迷茫,不认为自己能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甚至,部分经济困难学生会产生消极的学习心理,将自己封闭在狭隘的精神世界中,或利用网络游戏逃避现实。而学生若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知识文化水平,会对未来的就业与职业发展更加迷茫,进而恶性循环,加剧其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

(三)内心缺乏与外界沟通的积极意识

从某种角度来说,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与烦恼,大多源于学生间的对比与攀比。若高职院校不能科学地开展心理教育活动,会不利于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康成长,他们会因他人的帮助与给予产生自卑心理。学生失去与外界沟通与互动的兴趣与积极性,或有意的与同学保持距离。当经济困难学生与外界保持良好联系的意识逐渐被弱化后,将会导致他们出现易抑郁、焦躁等不良心理问题。

二、高职经济困难学生与其他学生心理健康的对比

(一)非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经济困难学生

关于高职院校经济困难难学生心理调查的思考,教育工作者或心理辅导员需以家庭条件为参照指标,对学生进行分组问询与研究。如通过问卷调查、面对面沟通等方式,分别对200名经济困难学生与非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现状进行调查。最终从数据结果显示上看,发现后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前者。从采集与统计的数据上看,90%经济困难的学生都存在抑郁和自卑心理。而家庭经济较为不错的学生,他们更加乐观,且愿意与他人进行交流与交往。

(二)经济困难学生不乐于与经济优渥的学生交往与交流

根据学生的父母工作背景与收入层面,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高职院校将近有40%以上的学生的父母是农民,20%左右学生的父母是无业人员。而从调查的结果上看,30%的学生父母是普通的职工或个体经营者,他们的收入较为稳定。从这个维度对学生心理进行分析后,发现经济困难学生不乐于与经济条件优渥的学生进行交际与谈话,且产生明显的焦虑与不自信心理。

(三)经济困难学生相较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心理资本更低

高职经济困难学生校相较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他们的心理资本更低。从图表中可看出,以愿景、自信、合作、乐观、韧性、感恩六个维度进行分析与调查后,可明显看出经济困难学生与其他学生的心理资本差异较大。而心理资本越高,学生心理问题会越少。反之,心理资本过低的话,会致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无法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与生活中,令他们不断地封闭自我、否定自我,并对他人的行为与话语极为敏感。

三、高职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有层次的实施“扶贫先扶心”的心理干预方案

关于高职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教育工作者需进行精准的帮扶。在经济上给予相应的支持下,应注重引导他们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辩证的思考与审视目前暂时的生活困境。高职院校应利用“帮扶先帮心”的心理干预防范,使他们在心理层面真正对负面情绪获得解放与疏解。高职院校应安排心理辅导员与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沟通与平等对话,使他们明显认识到外界的经济帮助体现的是人文精神,表达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与尊重。这样,使经济困难学生逐渐改善自卑心理,令他们重新体悟他人的帮助与关心。同时,心理辅导员应柔和且巧妙的告知经济困难学生,未来若想依靠自身改变命运,应把握好当下刻苦的学习,令他们成为具有极强专业技能的人才。而只有经济困难的学生对经济救助建立正确的认识,才能使他们以健康的心理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并有意识的完善自我。把因贫困产生的焦虑心理、自卑心理等,转化为自强和自立的动力。

(二)以经济困难学生的才能与优势为关键点进行人格教育

高职院校在调查经济苦难学生心理问题后,应致力于帮助他们重建生活自信,令他们勇于面对苦难与挫折。高职院校可深入挖掘经济苦难学生的潜能与闪光点,以此为关键点,对他们进行科学的人格教育。如基于学生自身的艺术才能和演唱天赋等,为他们提供更多展现自我的平台,使他们在获得他人赞许与认可的过程中建立自信心。同时,教师需利用科学的人格教育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教师需明确消极的心理问题若不能获得改善,将会导致学生出现反社会和反人类人格等。高职院校必须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建立健康完整的人格,避免他们将外界好心帮助曲解为施舍或是恶意嘲笑。高职教师具体开展人格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且通过科学的讲述自我完满者的动人事迹,令他们在思想层面获得启发与升华。同时,引导经济困难学生阅读优质书籍与励志故事的过程中,应促使他们练习自我审视与自我反思。教师应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多维度的分析个体与社会、自我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令他们逐渐建立辩证思想与思辨能力,能多角度的看待自身的困境。

(三)面向经济困难学生开展趣味化的社会实践活动

从调查结果上看,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大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经济困难学生与非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对比后,若产生巨大的差异与反差,将会导致心理极度的不平衡与失落感。久而久之,经济困难学生将会从潜意识中切断与外界的联系。针对这样严峻的问题,高职院校需能开展趣味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令他们重试自我,对社会面貌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教师可组织学生进入儿童福利院开展公益活动,使他们进一步的了解社会百态,且认识到自身的困境并非特例。而经济困难学生利用自身的劳动与智慧帮助其他弱势群体后,他们会从心理层面更加直接的感受到“予人玫瑰,手有留香”的思想意境。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后,会改变以往因他人给予所产生的不自信心理。利用能触达学生内心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效的改善他们的不健康心理,并促使他们能主动的了解社会、进入社会、感悟生活。高职院校利用多样化和趣味化的社会教育,使经济困难学生能树立远大人生理想,具备坚定信仰后使其摆脱迷茫。

四、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开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知识文化水平,还需以人为本有层次的进行心理教育。针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教育工作者应给予他们正确的帮助与科学指导。通过鼓励经济困难学生积极面对苦难与挫折,使他们积极进行自我完善与自我提升,令他们成为有目标和有理想的人。基于正确的心理干预与指导,使经济困难学生改善自卑和焦虑等心理问题。

基金项目:滨州市2021年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体系建构研究》(课题号:2021-SZZX-41)

参考文献:

[1]马腾腾.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贫困”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書育人(高教论坛),2020(18):30-31.

[2]李陶,王艺苗,田念直.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帮扶对策探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09):155-156.

[3]周玉斌.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交际,2018(11):153+152.

[4]吴艳芳.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教育措施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06):70-71.

猜你喜欢
高职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赶不走的学生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学生写话
贵州高职院校招考录取将与高考相对分开
特意和故意
对学生专业社团在高职院校如何定位的几点思考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