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提升视角下高校学报编校合一的有效性探析

2021-10-04 08:28张心悦
公关世界 2021年18期
关键词:有效性

张心悦

摘要:当前高校学报的编辑工作以编校合一模式为主,即一篇文章由一个编辑加工修改,又由同一个编辑进行校对,这种模式在加深编辑对文章的认识度的同时,也会导致一些影响学报质量的问题。本文立足内涵提升,研究高校学报在编校合一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迎接的挑战,探索破解的方法,以期引起高校主管部门的重视和主办单位的支持,在编校合一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切实提高高校学报的办刊质量。

关键词:内涵提升 高校学报 编校合一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C55 文献标识码: A

一、现阶段内部资料性出版物面临的困境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通讯》是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安徽财贸职业学院主办的安徽省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其安徽省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准印证号为皖L00-191。刊物一直坚持国家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相关规定,成为安徽财贸职业学院的窗口刊物。本刊物现为季刊,辟有工作信息及论文研究两个方面,在出版过程中,主要实行编校合一模式,先由编辑进行字词句及格式的修改,再送交审稿人审稿,最后再由同一个编辑进行校对。

(一)内部资料性出版物面临困境的客观原因

从客观来看,作为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高校学报,在发展上落后于有刊号的高校学报,因为我国现阶段出版物的政策导向是偏向有刊号的出版物的。相比而言,有刊号出版物能够获得更多有质量有价值的稿件,稿件来源更优秀;有刊号的出版物能够在中国知网,万维网等网站公开发表,增加了刊物的辨识度及可读性和影响力;有刊号的出版物更受作者和高校单位的青睐,发表价值更高。

(二)内部资料性出版物面临困境的主观原因

从主观来看,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稿件来源不足,作者对内刊学报的认可度不高,编校合一模式受限。作者潜心做研究写出的文章等材料,必然会搜索相关领域的权威期刊,以求发表。而没有刊号的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对这些作者而言并不是首选,因为内刊在吸引高质量文章方面的竞争力远不如有刊号的高校学报。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经常会遇到稿件不足、等待稿源的现象,这和出版物的内刊性质关系很密切。

二、内涵提升指导下《安徽财贸职业学院通讯》的编校合一模式分析

(一)内涵提升环境下的编校合一模式

内涵提升模式是发展深化结构模式的一种形式,指的是以事物的内部驱动力因素作为事物发展的主要动力的一种发展形式,其发展更多的是出自内在需求,是以事物内部原因来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安徽财贸职业学院通讯》的内涵式发展强调的是优化期刊结构、提高期刊质量和增强期刊吸引力。期刊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主要通过对期刊内部的深入探索、使用有价值的工作信息和优质的论文、以及提高可读性的方式来提高期刊的质量,激发期刊的生命力,增强期刊的实力,在对内探索和对外交流中,实现期刊的内涵式发展。

(二)编校合一模式的长处

编校合一模式指的是同一份材料由编辑进行加工、修改之后,再由其进行校对,这种方式对编辑工作人员的专业性以及职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校合一的好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同一个编辑进行编辑和校对的话,对稿件的内容更加熟悉,在校对的时候就可以采用编辑那种通读的方式去开展工作,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工作效率;第二,编辑工作人员在编辑完稿件以后,进行校对的过程中,由于非常熟悉排版格式,可以很快发现稿件中排版的错误所在,能够及时解决排版错误。第三,实行编校合一模式,对解决编校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编校分离情况下,编辑工作和校对工作是相互独立的两个部分,各自的工作互不接触,都对稿件有着自己的理解和理念,会存在一定的修稿矛盾。但是在编校合一模式下,编辑工作和校对工作都是一个人完成,对稿件的把握标准是一致的,编辑和校对的矛盾就不存在了。第四,一般而言,在出版物的署名上会署上编辑人员的姓名,不会出现校对人员的姓名。但是在编校合一的模式下,无论是编辑人员兼任校对工作,还是校对人员兼任编辑工作,都能够以编辑的身份把姓名署在刊物上,这对工作人员而言是一种真挚的承认,能够肯定他们工作的重要意义。第五、编校合一以后,对编辑队伍和校对队伍的联合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落实出版责任制度,这对于一份刊物的长远发展是有深刻意义的。

(三)编校合一模式的弊端

编校合一模式有很多优点,但是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会导致出版物质量下降的弊端。第一,编校合一模式会加重编辑人员以及校对人员的工作负担,尤其是对于校对工作不熟悉的编辑人员和对编辑工作不熟悉的校对人员而言,额外增加的编辑或校对工作,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他们的工作任务,使他们有工作负担,承受更大的工作压力。与此同时,他们没有更多的時间和精力参加出版专业相关的理论培训和业务培训,不利于自身专业工作的开展和进步。第二,对编辑人员而言,他们更为熟悉的是编辑相关的工作,如加工修改稿件,对来稿中的错别字、语法错误、语句的逻辑性、引文注释的规范问题等加以修改。但是对于校对工作而言,编辑人员远不如专业校对人员更了解,可能会在校对的过程中,更看中字词句的校对,做不到完全按照校对规律去校对,对自己已经编辑过的稿件校对的就不会那么细致,这样就影响了稿件校对的质量。第三,编校合一模式下,可能会使专业编辑人员或者专业校对人员从思想上只重视自己的专业工作,从而对编辑或者校对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毕竟编辑和校对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工作,合二为一需要把握好平衡,促进二者协调发展。

三、如何趋利避害发挥编校合一模式的有效性

编辑与校对是相互独立且又相互依存的两项工作,编校合一模式具有很多优点,同时也有一些弊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趋利避害发挥编校合一模式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正确认识编辑与校对的关系

要想趋利避害发挥编校合一模式的有效性,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正确认识编辑与校对的关系,明确二者的具体工作性质与工作流程,把握好其工作的每一个步骤,共同为刊物的印刷出版服务。编辑与校对的关系可以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二者都是刊物正常印刷出版的重要环节,就先后顺序而言,编辑是校对的前提,校对是编辑的延续和补充,是对编辑工作的促进和完善。稿件如果编辑得认真出色,那么就可以为校对留下时间,使得校对工作省时、省力;稿件如果校对得完善细致,极大地利于编辑质量的提升,能够发现在编辑过程中遗漏或疏忽的问题。

(二)从编辑方面:认真编辑每一篇稿件,为校对打好基础

编辑工作是出版印刷的初始工作,应该树立认真负责的态度,认真修改编辑每一篇稿件,在修稿过程中,关注以下几点错误方向,并且把错误彻底改正过来。

1.字词句的准确性

如果说一篇稿件是一栋摩天大楼,那么字词句就是这座大楼的一砖一瓦,对稿件来说,准确无误的字词,是优秀稿件的基石。在编辑时,要仔细阅读一字一句,通读文意,查看作者有无错别字、思维是否清晰、逻辑是否正确,帮助作者纠正错别字,连贯前后表述和文章脉络。

2.文意的合理性

文章的合理性,主要指的是文章论述内容的科学性和逻辑性。从首段到中间部分到结尾段落,应该存在一定的逻辑顺序,尤其是知识点的引入方面,是否有据可考。对于稿件中出现的定义,要严格判断筛选,不允许不科学的内容出现,确保整篇稿件准确无误。

3.引用文献的准确性

对于直接引用的文献,编辑时应逐一核对原文,不能出现引用错误的情况;对于文末注释的文献,编辑时应核对相关资料,包括出版物、章节、页码等,确保注释正确。

(三)从校对方面:掌握有效的校对方法,配合好编辑工作

一个负责任的校对人员,更能对编辑质量进行把关;一个不负责任的校对人员,做不到对编辑成果的延续。因而从校对方面而言,掌握精准有效的校对方法,可以更好地促进编辑成果的转化。首先,就要注意校对的基础——错别字,错别字是排版中出错最多的地方,它不仅影响编辑的水平,也代表着一份刊物的核心质量。因为编辑在修改稿件中可能会出现个别纰漏,所以校对错别字就是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要把把错误完整彻底地修改过来。其次,要对红,就是把一校中要改动的地方改正过来,通读校样,把一些细致的问题,包括题目、小标题、作者、参考文献等全部改正无误。最后,要树立认真校对的思想,担起校对的主动负责精神,发挥出校对工作对编辑而言锦上添花的作用。

四、结语

在内涵提升指导下,对高校学报编校合一模式的探析,是立足高校学报的质量本身,对学报全方位的向内探析。编校合一模式的优化提升,需要编辑出版专业人员抱有认真负责、敢于担当的工作态度。做好编辑工作和校对工作,既要考虑工作人员的精神压力,又要认识到编校工作对编校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的要求,同时积极参与编校专业培训,增强专业能力。总之,在编校工作中,出版行业既要看到编校合一的長处,也要认识到编校合一的缺点,从各种途径促进出版物质量的提升。

基金项目:本文为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内涵提升项目——《立足内涵提升、探索编校合一模式下高校学报同行评价机制》(项目编号:2017nhsyc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董慧敏.责任编辑、责任校对在图书质量控制中的重要性[J].传媒论坛.2018(22).

[2]郭晓霞.浅谈编校的分工与合一—兼及校对地位的提高[J].编辑学刊.2017(02).

[3]孙艳.“编校合一”模式下的高校学报校对质量[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

[4]蒋椆媛,韦家朝.论高校学报在编校合一的运作中如何保证编校质量[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猜你喜欢
有效性
沉香纯露用于化学焕肤术后皮肤处理的有效性研究
乙肝疫苗接种预防和控制乙肝感染的有效性分析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巧用“错误”资源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提高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巧用“错误”资源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