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教育交流现状分析及提升路径

2021-10-04 09:15吴萱烨
公关世界 2021年18期
关键词:陆生

吴萱烨

摘要:由于两岸教育资源的互补性,两岸教育交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两岸教育环境存在显著差异,导致两岸交流存在一定的瓶颈。基于此,可以针对两岸教育在制度设计、语言环境、课程设置、培养模式、评价制度方面的差异,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并加强立法保障,以期未来能实现教育交流的体系化和可持续性。

关键词:两岸 教育交流 台生 陆生

近年来,随着大陆与台湾地区各方面交流进一步加强,两岸教育交流也不断深入,其中以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尤甚。随着交流队伍的不断扩大,一方面,推动了两岸教育交流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两岸教育环境的差异,给交流学生造成一定程度上适应困难的问题也逐渐凸显。

一、两岸教育交流现状

目前两岸的教育交流主要的形式为“分段对接”“校企合作”等。但就目前相关立法,尤其是校企合作方面的立法而言,不够完善,导致校企合作难以形成完备体系和长效机制,现有的制度也不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笼统问题,对于教育交流的有效实施保障不足,难以取得实效。

(一)陆生赴台数量逐年增多

受近年来“少子化”现象的影响,台湾地区高校生源短缺,教育资源逐渐供大于求。因此,急需通过教育交流补充生源,进而达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台湾地区自2011年起开放大陆学生赴台攻读学位。赴台陆生大部分来自福建省、浙江省、广东省,尤其是与台湾地区语言文化相通的福建省,这其中又以闽南地区的人数为最。就读地不仅限于岛内,也有陆生赴离岛金门岛就读。但由于台湾地区南北经济发展存在一定差异,导致了北部地区的教育水平高于南部地区,且南部的省籍情结较为明显,因此较少有陆生选择到台湾地区中南部就读。

(二)台生来陆数量逐年增多

目前,两岸合作交流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區,特别是福建省。其次是教育资源较为丰富的北京、上海等城市,中西部地区与台湾地区的交流极少。由此可以看出,台生在就读地区的选择上,一方面会受到地理文化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当地的发展状况、教育资源水平的影响。福建省是大陆地区最早招收台生的省份,也是台生到大陆就读最集中的省份。近年来,闽台高校人才联合培养迅速发展,通过合作内容的不断丰富、合作高校数量的增多,教育交流已呈现常态化。2020年,福建省有14所高校面向台湾地区招收高中毕业生。

二、两岸教育环境异同比较

两岸交流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教育领域,实现了资源的互补及办学优势的扩大,提升了国际化视野。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由于两岸教育资源的互补性,导致了一些至今未调和的矛盾,且已经影响到了两岸交流学生的适应程度。另一方面,到目前为止,两岸教育交流培养的目标尚未明确。因此,两岸教育资源一直难以实现最大程度上的合理分配。

(一)制度设计

大陆高校制度的决策主体主要是教育部门及高校领导层,多为“顶层设计”的决策方式,具有高度的统一性。而台湾地区的制度决策主体包括高校师生群体。与大陆相比,台湾地区高校的制度设计更有利于平衡各方利益,大陆高校存在决策主体与实践主体分离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可能导致决策与实际需求相脱离的情况。自2004年起,台湾地区开始实施“教卓计划”,大陆也存在与此相似的“重点建设”形式——“双一流”高校。然而两者在管理模式上存在一定差异。台湾地区的“教卓计划”采取的是“年度资助”的模式,使台湾地区的高校处于一种“动态竞争”的格局,而大陆高校的资源配置趋于静态,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资源垄断、竞争动力缺乏等问题。

(二)语言环境

台湾地区总体课程的国际化程度较高,部分专业课程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同时,部分专业课程使用双语教学。并且,台湾地区拥有相对成熟的ESP教学体系,然而大部分赴台陆生并非拥有较高的英文水平。这对赴台陆生专业课程的学习造成很大影响。从某些角度看,学习是一种投资行为,既是投资,收益便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指标。倘若在台湾地区学习的学生很难达到在大陆或者海外学习学生的知识水平,那么对陆生赴台湾地区学习的积极性将会有一定的打击。

(三)课程设置

台湾地区高校的教育多以就业为导向,强调实践教学和校企结合,且专业间的融合度较高。例如台湾地区的人文社科类人才培养以跨领域、跨学科为主要培养方向,而大陆高校在相关专业的学科融合度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各专业和学科之间存在一定壁垒。以台湾地区设计专业为例,其考核方式分为学分制和工作室制。工作室制是指学生进入工作室参加操作课程,参与实际项目的模式,这无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务能力。但这一定程度上可能导致学生对通识课程的重视不够,进而导致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不足。

(四)培养模式

大陆高校的大多数专业有较为明确统一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要求,而台湾地区高校多开展特色化建设,各高校有较大的自主权根据自身教育理念及其定位确定专业课、公共课、选修课的数量及其占比。这样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各高校优势的发挥,也有利于人才的多元化、个性化培养。但是,由于各高校培养模式的差异,也可能给人才培养水平的判断造成一定的不便。就职业教育而言,目前大陆职业教育一定程度上只是对高等教育的补充,职业教育的体系较不完备。且由于职业教育在大陆并未得到主流教育的认可,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人才的流向和政策的倾向。而台湾地区承袭西方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体系较为完备。

(五)评价制度

台湾地区教育存在较为深厚的儒家背景,因此教学评价一定程度上较为温和及个性化,而大陆高校的教学评价较为严苛和标准化。由此可能导致学生在交流的初期或交流结束的初期难以适应新的评价标准,从而导致学习成绩的突变。而学习成绩的降低也可能导致校方和学生对交流价值及成果的认识差异,从而导致学历认证的困难以及学位证书价值认可度的偏差。加之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培养的学生对社会的影响可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很大程度上会导致社会对该类学生学历及综合素质方面的认可程度降低。

三、两岸教育交流的提升路径

(一)试行ESP教学体系

在语言环境方面,可在部分高校试行ESP教学体系。可以先根据“需求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培养与学生专业发展相关的英语交际能力,由于各专业对英语口语要求不同,因此应根据不同专业要求进行规划,以学科内容为依托进行课程设计。同时在课程评价方面,ESP 教学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及表达交流能力,因此,课程考核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非正式考试或小测与终结性评价——例如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同时应注意两者的比例分配。对于教学资源的配置也尤为重要,但目前大多英语教师为英美文学或语言学背景,可能不愿转向ESP。倘若难以实现教师观念的转变,可以成立专门的教研室,聘请新教师进行ESP教学,在聘请新教师方面可优先选用有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或将其与相关专业的教师组成团队合作教学。

(二)构建最优化决策模式

在决策主体方面,可在一定范围内鼓励高校师生自主決策,加强实践主体与决策主体的联系。大陆高校目前的决策机制主要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高度集中的领导与决策机制适行的过程中难免出现高校决策管理的行政化趋势,高校学术人员话语权不足,学生的参与更是存在着诸多不足,而高校松散联合的组织特征更是要求以决策权的下移提高决策的实效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四十条指出“学校应当建立和完善学生参与管理的组织形式,支持和保障学生依法、依章程参与学校管理。”明确赋予了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力。因此,应完善学生参与决策机制,健全学生代表机制,明确学生参与意识、参与方式、参与责任,确立多元兼顾的价值理念,同时应注意协调学术与行政的权力关系,从而提高决策效能。

(三)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985工程”“211工程”及“双一流”在提高中国科研水平上功不可没,但确实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科研及就业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歧视,且因此形成的两级分化日益明显。因此,应通过资源配置的流转提升各高校的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应建立相应的竞争机制,健全准入和淘汰机制,促进高校之间的公平良性竞争。在经费分配方面,应兼顾公平和效率,不宜因高校声誉而产生一定的政策倾斜,而应以高校的学科成果进行评估,且评估间隔不宜过长,提升高校竞争意识,从而提高全国高校整体水平。

四、结语

目前两岸的教育制度存在一定差异,也有其互补的方面。因此,两岸可通过积极开展交流合作,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但是,就目前两岸交流的模式而言,虽存在变革,但难免存在模式固化的问题,例如合作的类型较为单一、层次较低、范围较窄等。亟需根据现有制度的差异分析,尽可能提高现有模式的实效性或促成新模式的产生。这不仅有利于展开更好的交流合作,对大陆教育水平的提高也有一定助益。

资助课题:本文系福建省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台生政治偏好和投票倾向调研——以福建高校台生群体为样本”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王艳双.福建省近八年来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研究述评[J].海峡教育研究,2018(04):58-61.

[2]王建民.对台湾南北社会差异问题的初步探讨[J].台湾研究,2004(01):60-64.

[3]黄诗娴.我国台湾地区电影学研究生培养与研究前沿[J].电影文学,2020(12):11-15+22.2

[4]鄢晓,张宝蓉.台湾高等教育追求教学卓越发展的省思——基于对“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的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20,18(02):58-64.

[5]吴修利,彭羽,赵大芳,陈丽娜.台湾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对转型背景下省属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启示[J].科技资讯,2020,18(06):97-98.

[6]陈桂治,苏天恩.闽台本科院校高层次人才开发对策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035(003):P165-168.

猜你喜欢
陆生
陆生在台沦为“疫苗孤儿”
食盒
大陆暂停陆生赴台
台高校成大陆“落榜生”首选?
50名陆生突遭台湾高校退宿
陆生名额减少 台湾高校着急